APP下载

热带太平洋海平面高度年际异常及其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

2011-01-30李丽平王超章开美

大气科学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海平面年际热带

李丽平,王超,章开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大气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44)

0 引言

海平面变化是物理海洋和大气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科学问题。海平面作为海洋与大气的交界面,是上层海水特征和海洋环流的重要指示,非常灵敏地响应着气候的变化(颜梅等,2008)。海平面的变化对海洋、大气系统以及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有着重要影响。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对海洋、大气系统影响的迅速扩大,温室效应加剧,导致海平面加速上升,给人类生存环境造成巨大威胁,使海平面变化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海平面高度的变化分为全球的和区域的变化。影响全球绝对海平面变化的主要因素可概括为两个方面(Stewart et al.,1998):一是全球海水质量的变化,主要包括冰/雪的溶化和累积、降水、蒸发、表层径流与大气和陆地之间的水质量交换,由此引起的海平面变化(升降)与气候紧密相关;二是由海水的密度变化引起的海平面变化,包括温度和盐度的变化,称之为比容效应。相对于全球平均海平面而言,区域性或地方性的海平面变化却又存在着很大的不同。热带太平洋作为全球海气相互作用信号强的海域,其上层变化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胡瑞金和刘秦玉,2002)。太平洋海平面变化受其特有的地理环境、海气相互作用、全球变暖大背景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出特殊的规律和特征。近年来中外学者利用验潮站资料、卫星高度计资料对海平面长期变化趋势进行了深入研究(Church et al.,2001;申辉等,2003;Cazenave and Nerem,2004;Antonov et al.,2005;Lombard et al.,2005),发现太平洋海平面在过去十几到几十年间总体呈上升趋势,近十几年还有加速上升的现象,海平面长期变化趋势有显著的区域性分布特征(Cabanes et al.,2001)。Han and Webster(2002)、Smith(2000)、Yoshi et al.(2008)研究表明,热带太平洋海平面存在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而ENSO和PDO是海平面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Tiwaria et al.,2004)。董晓军和黄王成(2005)、顾小丽和李培良(2009)研究均表明ENSO对太平洋地区海平面年际变化有显著影响。胡瑞金和刘秦玉(2002)利用热带太平洋卫星高度计资料,对热带太平洋海平面高度不同时间尺度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刘秦玉和王启(1999)揭示了热带太平洋海平面高度季节内振荡的空间分布特征。李淑江等(2008)采用SODA海平面高度数据研究热带太平洋海域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综上可见,自从有了卫星遥感观测以来,关于热带太平洋海平面高度已有系列研究成果,但大多研究所用资料序列长度较短,且主要针对海平面高度本身进行研究。Daniel and Thomson(2000)、Wu et al.(2003)、Albert and Arthur(2006)的研究已表明,太平洋地区的气候演变有明显年际特征,这种年际变率与ENSO相关(莫如平,1989;李崇银等,2002;荣增瑞等,2008)。ENSO型海温异常与大气环流异常对东亚季风和中国降水方面影响的研究已有许多(林学椿和于淑秋,1993;杨修群等,2004;杨霞等,2007;朱益民等,2007)。那么与ENSO关系密切的热带太平洋海平面高度年际异常与中国夏季降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即是利用近30 a的NCEP月GODAS的平均海平面高度资料,系统分析热带太平洋海平面高度年际异常时空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其与中国东部夏季降水之间的相关关系,以期为我国夏季降水的短期气候预测提供参考信息。

1 资料及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如下资料:

1)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的GODAS(Global Ocean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逐月海平面高度格点资料,覆盖时段为1980年1月—2009年12月,水平分辨率为1.0°×0.333°。

2)中国160站逐月降水资料,覆盖时段1951年1月—2009年12月。本文截取时段为1980年1月—2009年12月。

为突出要素的年际变化特征,采用谐波分析方法将各个季节海平面高度中周期大于等于10 a的波滤除,保留周期小于10 a的波动成分。

文中季节平均针对北半球而言,冬季为12月—次年2月3个月的平均,春季为3—5月3个月的平均,夏季为6—8月3个月的平均,秋季为9—11月3个月的平均。取(120°E~180°~60°W、20°S~20°N)的范围作为要研究的热带太平洋海域。

另外,采用了经验正交函数(EOF)及相关分析方法。

2 热带太平洋海平面高度气候特征

图1给出了4个季节热带太平洋海平面高度多年平均。可见,热带太平洋海平面高度季节变化范围大致在0~1.0 m之间。春季海平面高度(图1a)高值区(>0.6 m)位于10°N以北、120°E~180°~160°W的热带西北太平洋海域以及5°N以南的145°E~180°~150°W热带西南太平洋海域。热带太平洋东部海平面高度较西部偏低,约为0.2 m。夏季海平面高度(图1b)同春季相比,区别主要是热带太平洋西南部的高值区范围(>0.6 m)明显向南收缩;秋季海平面高度在位于赤道附近、西南太平洋的高值区较春季的分别向东扩展、向西收缩。冬季海平面高度特征与秋季分布则非常类似,但赤道到10°N之间海平面高度为四季中最低。申辉等(2003)曾指出,南半球平均海平面3月达最高值,9月达最低值,这与本文季节平均的研究结果相近。

综上所述,热带太平洋海平面高度总体西高东低、西北部高于西南部,呈“V”分布。该种V字型分布特征是风应力异常的空间分布特征决定的。热带太平洋海区东风异常的强度相对于赤道呈对称分布,且从赤道向中纬度逐渐变小,由此引起开口向东的V字型分布的海平面倾斜(申辉等,2003)。热带太平洋海平面高度也存在一定季节变化,西北部高值区稳定少动,春夏季海平面高度大于0.8 m范围较秋冬季略有扩大;西南部高值区范围春季最大且偏北,夏季最小且偏南,秋冬季介于二者之间;赤道区域海平面高度春秋季高于冬夏季。申辉等(2003)曾指出,海平面高度分布的这种季节变化特征主要与太阳辐射引起的海表面温度的变化有关。

图2给出了各季热带太平洋海平面高度的均方差场。由图2可见,春季,热带西太平洋、西南太平洋、热带中太平洋和赤道东太平洋区域均为海平面高度年际异常大值区,前两个区域年际异常最大。夏季5~15°N的热带西太平洋、西南太平洋以及10°N和赤道中东太平洋区域均为海平面高度年际异常区域。秋季与夏季类似,年际异常区域范围较夏季增大、强度也增强,特别是热带西太平洋和赤道中东太平洋区域。冬季热带太平洋西部和东部海平面高度异常较秋季范围更大,且西部异常强度更强。

综上可见,热带太平洋海平面高度在不同季节年际异常显著区域和强度有明显差异。总体而言,热带西太平洋、西南太平洋在各个季节年际异常强度都最大,其中冬春季较夏秋季更强。赤道中东太平洋年际异常也较大,其中秋冬季年际异常强度、范围都更大。10°N附近热带中东太平洋区域海平面高度年际异常也较大。

3 热带太平洋海平面高度年际异常时空特征

利用自然正交函数分析方法,分别对四季热带太平洋海平面高度年际异常时空特征进行具体分析。

3.1 方差分析

各季海平面高度距平场EOF分析前10个主要模态的方差贡献率见表1。从各季第1、2模态方差贡献率大小可知,第1模态在春、秋和冬季均在40%以上,且依次增大,夏季第1模态方差贡献率为31.6%,与其他3个季节相比明显减小,其第2模态方差贡献率在四季中最大,说明冬季海平面高度异常结构最简单,夏季异常结构更复杂。下面主要分析第1模态。

表1 四季海平面高度EOF分析前10个主要模态方差贡献率Table 1Variance contribution ratio of EOF analysis on SSH in each season%

图1 多年平均的春季(a)、夏季(b)、秋季(c)和冬季(d)热带太平洋海平面高度场(单位:m;等值线间隔:0.2;阴影区值大于0.4)Fig.1 Climatological fields of SSH in the tropical Pacific(units:m;contour interval:0.2;the shaded values are larger than 0.4)in(a)spring,(b)summer,(c)autumn,and(d)winter

3.2 海平面高度年际异常时空特征

纵观四季热带太平洋海平面高度距平场第1模态时间序列(图3b、4b、5b、6b)可见,秋、冬和春季时间序列与El Ni~no/La Ni~na事件关系密切。曾有研究指出,太平洋海平面的年际变化与ENSO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Smith,2000;Han and Webster,2002;Tiwaria et al.,2004;董晓军和黄王成,2005;Yoshi et al.,2008;顾小丽和李培良,2009)。根据ENSO事件大多在秋季发展,冬季成熟,春季开始减弱,夏季一般结束的发展规律,依次分析秋季、冬季、春季和夏季的情况,以进一步了解热带太平洋海平面高度年际异常特征及其与ENSO事件发生发展过程的联系。

图2 多年的春季(a)、夏季(b)、秋季(c)和冬季(d)热带太平洋海平面高度的均方差(单位:m;等值线间隔:0.03;阴影区值大于0.06)Fig.2 Standard deviation fields of SSH in the tropical Pacific in(a)spring,(b)summer,(c)autumn,and(d)winter(units:m;contour interval:0.03;the shaded values are larger than 0.06)

图3给出了秋季热带太平洋海平面高度距平场EOF分析所得第1模态特征向量(图3a)和相应时间系数序列(图3b)。由图3可见,时间系数序列显示秋季海平面高度年际异常与El Ni~no/La Ni~na事件关系密切,10次El Ni~no事件均与序列峰值对应,7次La Ni~na事件均与曲线谷值对应。第1特征向量图中赤道中、东太平洋区域为正异常,正异常区域偏向南半球,10°N附近的东太平洋区域也为正异常;热带西北、西南太平洋为负异常,负异常中心位于西太平洋暖池区域,这些年际异常显著区域与图2c显示的多年平均年际异常显著区域也是一致。综合时间系数序列和特征向量可知,当El Ni~no(La Ni~na)事件处于发展期时,热带西太平洋海平面高度降低(升高),而热带中东太平洋及10°N附近的东太平洋区域海平面高度升高(降低)。

图3 热带太平洋秋季海平面高度距平场EOF分解第1模态的特征向量(a;单位:m;等值线间隔0.005)和时间系数(b;●代表El Ni~no事件;○代表La Ni~na事件)Fig.3 (a)The EOF first eigenvector(units:m;contour interval:0.005)and(b)time coefficient(●indicates El Ni~no events;○indicates La Ni~na events)of SSH anomalous field in the tropical Pacific in autumn

图4 热带太平洋冬季海平面高度距平场EOF分解第1模态的特征向量(a;单位:m;等值线间隔0.005)和时间系数(b;●代表El Ni~no事件;○代表La Ni~na事件)Fig.4 (a)The EOF first eigenvector(units:m;contour interval:0.005)and(b)time coefficient(●denotes El Ni~no events;○denotes La Ni~na events)of SSH anomalous field of SSH anomalous field in winter over the tropical Pacific

图4为冬季热带太平洋海平面高度距平场EOF分析所得第1模态特征向量(图4a)和相应时间系数序列(图4b)。由图4可见,9次暖事件都与时间序列峰值对应,8次冷事件中有7次与时间序列谷值对应。特征向量显示整个热带中、东太平洋区域均为正异常,热带西北、西南太平洋区域为负异常,这些年际异常显著区域与多年平均年际异常区域一致(图2d)。与秋季特征向量(图3a)相比较可见,秋季位于10°N附近的东太平洋区域的正异常区已向西扩展到中太平洋区域,热带西太平洋特别是西南太平洋负异常向东扩展。冬季一般处于ENSO事件成熟位相,说明El Ni~no(La Ni~na)成熟位相时,整个热带中、东太平洋区域海平面高度升高(降低),热带西北、西南太平洋区域海平面高度降低(升高)。

图5为春季热带太平洋海平面高度距平场EOF分析所得第1模态特征向量(图5a)和相应时间系数序列(图5b)。由图5可见,4次暖事件与时间序列峰值对应,5次冷事件与时间序列谷值对应。结合时间系数序列和特征向量可知,El Ni~no(La Ni~na)事件期间海平面高度异常与冬季特征类似,但5°N以北正(负)异常范围较冬季向西扩展;赤道以南西太平洋区域负(正)异常范围向东扩展,整个热带太平洋异常高值区与图2a中所示多年平均异常区对应。春季一般ENSO事件开始减弱,从冬经春到夏,海平面高度异常必然向气候态(图1a)中的西高、东低方向发展。

图6为夏季热带太平洋海平面高度距平场EOF分析所得第1模态特征向量(图6a)和相应时间系数序列(图6b)。由图6可见,时间系数显示夏季海平面高度也存在显著年际异常,但与ENSO事件基本无关,这是因为ENSO信号一般在夏季已非常弱或者消失有关,也即ENSO在该季节处于结束位相。由计算可知,冬季(图4b)和夏季(图6b)EOF时间系数时滞1 a的相关系数为0.7,通过了α=0.01的显著性检验,说明该模态能很好反映ENSO事件衰减年夏季热带太平洋海平面高度的异常情况。结合特征向量及时间系数序列并与图5对比可知,当时间系数为正时,从春到夏,5°N以北的正异常区域西移,导致5°N以北的整个热带太平洋均为正异常,且正异常中心位于西太平洋暖池;赤道附近及其以南负异常东移,以致整个赤道太平洋及120°W以西区域均为负异常。注意到夏季时间系数序列值较冬春季明显减小,也说明海平面高度异常程度明显减弱,空间型和时间系数的发展态势,进一步说明该季节ENSO事件大多很弱或者基本结束。

综上所述,秋、冬和春季海平面高度异常与ENSO关系密切,暖事件期热带东太平洋海平面异常升高,热带西北、西南太平洋海平面异常降低。从秋经冬春到夏的暖事件发展、发生、衰减及消亡过程中,5°N以北有正异常向西扩展,赤道及西南太平洋的负异常区域向东扩展,夏季海平面高度异常状况能很好反映事件减弱至即将消亡或已消亡年的海平面高度异常状况。根据文献(Stewart et al.,1998)中所说引起海平面高度异常的第二个原因可知,热带太平洋海平面高度年际异常与ENSO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纬向风应力异常以及海温异常有关。El Ni~no事件发展时期,热带西太平洋出现西风异常、热带东太平洋偏东信风减弱,异常的西风一方面将热带西太平洋暖水向东输送,另一方面也造成局地海温降低,信风减弱也抑制了赤道东太平洋冷水上翻,从而使得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出现正异常,热带西太平洋出现负海温异常,海水热胀(冷缩)引起局地海平面升高(降低)的异常。

4 海平面高度异常与中国夏季降水异常关系

文献(Daniel and Thomson,2000;Wu et al.,2003;Albert and Arthur,2006)指出,太平洋地区海温场的年际变率与ENSO相关,且对季风和降水有重大影响(杨修群等,2004),上节分析表明热带太平洋海平面高度年际异常特征也与ENSO关系密切,那么其年际异常与中国夏季降水年际异常关系如何,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下文通过分析季节热带太平洋海平面高度年际异常与中国夏季降水的时滞相关关系,一方面了解二者之间的直接关系,另一方面也间接反映ENSO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以寻求有预报意义的信息。为此,分别计算上年秋季、冬季,当年春季、夏季海平面高度距平EOF第1模态时间系数(以下简称海平面高度异常)分别与当年夏季中国降水的时滞和同期相关系数,以了解前期及同期海洋海平面高度变化对中国夏季降水的影响情况。

4.1 海平面高度异常与中国夏季降水的时滞相关关系

图7 上年秋季(a)、上年冬季(b)、同年春季(c)和同年夏季(d)海平面高度距平EOF第1时间系数与中国夏季降水距平时滞和同期相关分布(阴影通过α=0.05的显著性检验)Fig.7 Time-lagged and simultaneou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the EOF first time coefficient series of SSH anomalous field for(a)autumn and(b)winter of the previous year,(c)spring and(d)summer of the same year and the summer precipitation anomalies,respectively(the shaded areas pass the test at a significance level of α=0.05)

图7a—d是上一年秋季、冬季、同年春季和夏季热带太平洋海平面高度距平EOF分析第1模态对应的时间序列与中国夏季降水距平的时滞相关。由图7a、b可见,前期秋季、冬季与中国夏季降水相关区域分布类似,即在四川盆地、汉水流域、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之间以及内蒙东部、新疆北部为正相关,云南、华南、华北以及东北三省大部为负相关,显著相关区主要位于汉水流域、内蒙东部、云南南部及新疆西北部;前冬在新疆北部和甘肃西北部也为正相关显著区域。春季热带海平面高度异常与夏季降水显著相关区域(图7c)与前秋、冬类似,但正相关区域略减小,且相关显著区域较前冬减少。夏季海平面高度异常与同期夏季降水显著相关区明显增多(图7d),主要位于长江中下游以南的洞庭湖、鄱阳湖流域以及内蒙东部、新疆北部、青藏高原东部。由上一节分析知道,夏季海平面高度异常基本能反映ENSO事件衰减或消亡期的异常状况,而夏季海平面高度异常与同期中国降水异常之间存在很好的相关,故利用这一关系,当前期冬季发生ENSO事件时,可对来年夏季中国夏季降水异常情况进行预测。

4.2 夏季海平面高度异常与中国降水的耦合模态

为更清晰地揭示夏季热带太平洋海平面高度异常与中国夏季降水之间的耦合关系,图8给出了二者夏季奇异值分解结果,这一耦合模态基本可反映El Ni~no事件衰减年夏季中国降水异常分布情况。可见,在El Ni~no事件衰减年夏季,赤道及热带西南太平洋海平面高度为负异常,5°N的热带太平洋北部为正异常,相应降水场中江南地区特别是洞庭湖和鄱阳湖流域、青藏高原东部、江淮流域、内蒙东部降水可能偏多;黄河流域中下游的河套、华北及华南则降水偏少。

图8 热带太平洋夏季海平面高度距平(a;单位:m;等值线间隔0.01)与中国夏季降水距平(b;单位:mm;等值线间隔0.05)的SVD第1模态奇异向量及其时间系数序列(c;实线:海平面高度;虚线:降水)Fig.8 (a)SSH(units:m;contour interval:0.01)and(b)precipitation(units:m;contour interval:0.05)and(c)their time coefficient series(the solid line for SSH and the dotted line for precipitation)between the first singular vector of SSH anomalies over the tropical Pacific and rainfall anomalies in China in summer

5 结论与讨论

本文系统分析了四季热带太平洋海平面高度气候及年际异常特征,初步探讨了海平面高度异常与中国夏季降水异常的相关关系,主要结论如下:

1)热带太平洋海平面高度气候场总体呈开口向东的“V”型分布,西高东低、西北部高于西南部,这是由风应力异常空间分布决定的,但也存在一定季节变化。西北部高值区稳定少动,春、夏季海平面高度大于0.8 m范围较秋冬季略有扩大;西南部高值区范围春季最大且偏北,夏季最小且偏南,秋冬季节介于二者之间。赤道区域海平面高度春秋季高于冬夏季。海表面高度的这一季节变化特征主要与太阳辐射引起的海表面温度变化有关。

2)不同季节热带太平洋海平面高度多年平均年际异常显著区域和强度有明显差异。总体而言,热带西太平洋、西南太平洋在各个季节年际异常强度都很大,冬春季较夏秋季更强;赤道中东太平洋年际异常也较大,且秋冬季异常强度和范围都更大。秋、冬和春季海平面高度年际异常时空特征与ENSO事件关系密切,且与ENSO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纬向风应力异常以及海温异常有关。

3)热带太平洋海平面高度异常与中国夏季降水异常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当冬季为ENSO事件盛期,二者关系更密切,据此可以预测ENSO事件次年夏季中国降水异常情况。ENSO事件、海表面高度异常、中国夏季降水异常三者之间的关系可用图9概括表示,即由EOF时间系数序列知,冬季热带太平洋海表面高度异常与ENSO事件关系密切,冬季和次年夏季EOF时间系数序列之间存在显著时滞相关,相关系数达0.7,通过α=0.01的显著性检验。又由4.2节分析可知,夏季热带海表面高度与同期中国降水相关关系最好,且SVD结果中夏季海表面高度异常时空特征与直接对其进行EOF分析所得结果很类似。故当热带太平洋区域冬季处在ENSO事件盛期,则可利用ENSO衰减年夏季海表面高度异常与中国夏季降水异常的相关关系,预测江南地区特别是洞庭湖和鄱阳湖流域、青藏高原东部、江淮流域、内蒙东部降水偏多,黄河中下游的河套、华北地区和华南则降水偏少。

值得注意的是,影响海平面高度变化的因素很多(Stewart et al.,1998),海温变化只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影响中国夏季降水的因素也有很多。本文只是揭示了在ENSO事件发生的前提下,热带海表面高度异常与中国夏季降水异常关系可能更密切的事实,ENSO事件可以作为预测次年中国夏季降水的前期信号,而次年中国夏季降水结果的预测要依据海表面高度异常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同期相关情况。ENSO事件、海表面高度异常通过何种途径共同影响中国夏季降水异常,这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董晓军,黄王成.2005.利用TOPEX/POSEIDON卫星测高资料监测全球海平面变化[J].测绘学报,29(3):266-272.

顾小丽,李培良.2009.太平洋海平面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海洋学报,31(1):28-36.

胡瑞金,刘秦玉.2002.热带太平洋海平面高度年变化与季节内变化特征[J].海洋与湖沼,33(3):303-313.

李崇银,朱锦红,孙照渤.2002.年代际气候变化研究[J].气候与环境研究,7(2):209-218.

李淑江,赵进平,李宜振,等.2008.热带太平洋海面高度年代际变化的研究[J].海洋科学进展,26(2):163-170.

林学椿,于淑秋.1993.厄尔尼诺与我国汛期降水[J].气象学报,51(4):434-441.

刘秦玉,王启.1999.热带太平洋海平面高度季节内振荡的空间分布特征[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9(4):549-555.

莫如平.1989.中国降水、气温的年际振荡及其与厄尔尼诺的联系[J].海洋学报,11(2):143-149.

荣增瑞,刘玉光,陈满春,等.2008.全球和南海海平面变化及其与厄尔尼诺的关系[J].海洋通报,27(1):1-8.

申辉,郭佩芳,钱成春,等.2003.1993—2001年全球海面高度变化特征[J].海洋与湖沼,34(2):169-178.

颜梅,左军成,傅深波,等.2008.全球及中国海海平面变化研究进展[J].海洋环境科学,27(2):197-200.

杨霞,管兆勇,朱保林.2007.IOD对ENSO影响中国夏季降水和气温的干扰作用[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30(2):170-177.

杨修群,朱益民,谢倩,等.2004.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研究进展[J].大气科学,28(6):1-5.

朱益民,杨修群,陈晓颖,等.2007.ENSO与中国夏季年际气候异常关系的年代际变化[J].热带气象学报,23(2):105-116.

Albert M M,Arthur J M.2006.Interdecadal variability and climate change in the eastern tropical Pacific:A review[J].Progress in O-ceanography,69:267-284.

Antonov J,Levitus S,Boyer T P.2005.Thermosteric sea level rise:1955—2003[J].Geophys ResLett,32,L12602,doi:101.1029/2005GL023112.

Cabanes C,Cazenave A,Leprovost C.2001.Sea level rise during past 40 years determined from satellite and in situ observations[J].Science,294(5543):840-842.

Cazenave A,Nerem R S.2004.Present-day sea level change:Observations and causes[J].Rev Geophys,42,RG3001,doi:10.1029/2003RG000139.

Church J A,Gregory J M,Huybrechts P,et al.2001.Changes in sea level[R]∥Climate Change the Scientific Basis: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 to the Third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Cambridge:Cambridge Univ Press.

图9 ENSO事件、海表面高度异常及中国夏季降水异常关系示意图Fig.9 The diagram of the relationship among ENSO events,SSH and the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China

Daniel M W,Thomson R E.2000.Interannualto multidecadal timescale climate variations in the northeast Pacific[J].J Climatol,13(18):3209-3221.

Han W,Webster P J.2002.Forcing mechanisms of sea-level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in the Bay of Bengal[J].J Phys Oceanogr,32(1):216-239.

Lombard A,Cazenave A,Letraon P Y,et al.2005.Contribution of thermal expansion to present-day sea level rise revisited[J].Global Planet Change,47:1-16.

Smith T M.2000.Tropical Pacific sea level variations(1948—1998)[J].J Climate,13(15):2757-2769.

Stewart R W,Bornhold B D,Dragerth,et al.1998.Relative sea-level change[C]∥The Sea.New York:191-211.

Tiwaria V M,Cababnesb C,Dominhb K,et al.2004.Correlation of interannual sea level variations in the Indian Ocean from Topex/Poseidon altimetry,temperature data and tide gauges with ENSO[J].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43:183-196.

Wu L,Liu Z,Gallimore R,et al.2003.Pacific decadal variability:The tropical Pacific mode and the North Pacific mode[J].J Climatol,16(8):1101-1120.

Yoshi N S,Shoshiro M,Niklas S,et al.2008.Decadal sea level variability in the south Pacific in a global eddy:Resolving ocean model hindcast[J].J Phys Oceanogr,38(8):1731-1746.

猜你喜欢

海平面年际热带
北纬30°中层顶区域钠与铁原子层的结构和年际变化
海平面上升 我们如何应对
热带风情
热带的鸟儿
T 台热带风情秀
中国海平面比去年升高38毫米
【环球扫描】 中国海平面35年升11 cm 近10年升幅为30年最高
亚洲夏季风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及其未来预测
与北大西洋接壤的北极海冰和年际气候变化
渤海夏季温盐年际变化时空模态与气候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