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维p- Laplace方程解的整体分支结构
2011-01-29胡松
胡 松
(武汉科技大学冶金工业过程系统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65)
本文主要研究一维p-Laplace算子
在Dirichlet边值条件下的整体分支现象。
任取p∈1,+()∞,考虑如下非线性特征值问题:
接着讨论如下边值问题:
其中,函数f(x,λ,u)表示式(2)的高阶项,且满足适当的增长性条件。利用Leray-Schauder度理论可以证明(λn(p),0)是式(2)的一个分支点,进而根据文献[1]中的标准分支定理得到关于式(2)解的整体分支结构。
分支理论自提出后已经被应用到很多具体问题中。Del Pino等[2]证明了Dirichlet边值条件下p-Laplace算子的第一特征值λ1(p)是单重的、孤立的,且(λ1(p),0)为一个分支点,进而给出了在(λ1(p),0)处解的整体分支结构。赵昆等[3]将上述结果推广至加权p-Laplace算子中。Drabek等[4]证明了Navier边值条件下p-biharmonic算子的第一特征值λ1(p)是单重的、孤立的,且(λ1(p),0)为一个分支点,进而给出了在(λ1(p),0)处解的整体分支结构,并进一步证明了当N=1,Ω=(0,1)时,p-biharmonic算子存在有无穷多个特征值λn(p)(n=1,2,…,∞),每一个特征值都是单重的、孤立的且(λn(p),0)都为分支点,进而给出在(λn(p),0)处解的整体分支结构。本文作者将上述结果推广至加权p-biharmonic算子中[5-6]。Benedikt[7]利用文献[4]的思想证明了当N=1,Ω=(0,1)时,Dirichlet和Neumann边值条件下p-biharmonic算子存在有无穷多个特征值λn(p)(n=1,2,…,∞),每一个特征值都是单重的、孤立的且(λn(p),0)都为分支点,进而给出了在(λn(p),0)处解的整体分支结构。Evans[8]讨论了当p=2时,Dirichlet边值条件下Laplace算子特征值的存在性及其相关性质。
本文在此基础之上,利用文献[4]的方法讨论了当N=1、Ω=(0,1)时,Dirichlet边值条件下p-Laplace算子特征值的存在性及其相关性质,进而给出了在分支点处解的整体分支结构。
本文主要结果叙述如下:
每一个特征值λn(p)都是单重的、孤立的,且λn(p)作为p的函数都是连续的。
定理2 假设p>1,函数f(x,λ,s)表示式(2)的高阶项,且满足适当的增长性条件,即对任意给定的有界区间J⊂R,存在指数q∈(p,p**),使得对任意的ε>0,总存在常数Cε>0,满足
则问题(2)的所有非平凡解构成的解空间Γ的闭包中包含一个极大子闭联集Υ,且满足
(i)闭联集Υ在中无界,或者
1 辅助性结果
引理1 问题(1)存在着一个最小的、正的特征值λ=λ1(p),且λ1(p)是单重的、孤立的。问题(1)相对于特征值λ1(p)的特征函数u1(p)是严格正的。更进一步,问题(1)存在正解的充要条件为λ=λ1(p),λ1(p)作为p的函数是连续的。
注:引理1的证明见文献[2]和文献[3]。
引理2 假设(u,ω)满足如下方程:
则问题(3)的解(u,ω)是局部惟一的。其中φp(s)
注:引理2的证明见文献[4]。
引理3 假设A是紧线性算子且不以1为特征值,所有大于1的特征值的重数和为γ,则Deg其中Br(0)表示以原点为球心,r为半径的球体。
注:引理3的证明见文献[9]。
2 特征值问题
假设λ=λ1(p),其中λ1(p)是问题(1)的最小特征值,且u=u1(x)为相对于特征值λ1(p)的特征函数。当n>1时,定义
证明 假设u=u(x)为当λ=λn(p)(n>1)时的任一特征函数,则由引理1易知u=u(x)在(0,1)上是变号的。显然,当λ=λn(p)时,u=u(x)满足方程(3)。假设,则ω(0)=u(0)=0。由引理2可知u(x)≡0。这与u=u(x)在(0,1)上是变号的相矛盾。故因为,故可引入伸缩变换,使得又因u(0)=un(0)=0,且当λ=λn(p)时,u=u(x)和u=un(x)均满足方程(3),故由引理2可知u(x)≡un(x),x∈[0,1],证毕。
证明 假设存在λ=λe≠λn(p)(n≥1),且λ=λe为问题(1)的特征值,定义
综上所述,结合引理1、引理4、引理5及引理6的结果很容易得到定理1的结论。
3 整体分支结果
首先考虑如下辅助问题:
取Ω=(0,1),设称u∈为问题(4)的弱解,如果对任意的φ∈,有其中表示之间的对偶积。
证明
(i)假设p<2,定义λ(q),q∈p,[]
2满足
易验证A为紧线性算子。假设λ*为A的任一特征值,则Au=λ*u。即R2(λ(2)u)=λ*u。故对任意的有即又因λ(2)<λ(2)<λ(2),故nn+1λ*≠1。即A满足引理3的条件。由上述分析可知,要使A有特征值λ*,只需即可。假设λ*>1,则即k=1,2,…,n,有λ*的重数γ=n。故由定理1及引理3可知结论成立,证毕。
综上所述,结合引理7、引理8及文献[1]中标准分支定理很容易得到定理2的结论。
[1] Rabinowitz P H.Some global results for nonlinear eigenvalue problems[J].J Funct Anal,1971(7):487-513.
[2] Del Pino M,Manasevich R.Global bifurcation from the eigenvalues of thep-Laplacian[J].J Diff Equations,1991,92(2):226-251.
[3] 赵昆,陈祖墀.加权p-Laplacian方程解的整体分叉问题[J].数学物理学报,2005,25A(2):145-157.
[4] Drabek P,Otani M.Global bifurcation result for thep-biharmonic operator[J].Electronic Journal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2001,48:1-19.
[5] 胡松.加权p-harmonic方程的非线性特征值问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1-5.
[6] 胡松.加权p-harmonic方程解的整体分支结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3(1):14-18.
[7]Benedikt J.Global bifurcation result for Dirichlet and Neumannp-biharmonic problem[J].Nonlinear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nd Applications,2007(14):541-558.
[8]Evans L C.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M].Rhode Island: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1998.
[9] 叶其孝,李正元.反应扩散方程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