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与实证

2011-01-29陈勇勤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就业人口就业率小城镇

陈勇勤

(中国人民大学 经济学院,北京 100872)

其他姑且先不谈,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个理论问题。因为严格讲,农业剩余劳动力不等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显然关节点在农业不等于农村。剩余是数量范畴的一个概念,相对某个基准量而言,大于它就称为剩余。基准量和剩余都要用数据来说话,这就是个实证问题。我们对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这一经济现象的思考,也就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展开。

一、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

1.弄清概念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为概念,它的构成可看作:农业+劳动力转移;也可看作: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1)农业+劳动力转移这种分解,和张培刚先生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第二章第三节的一个子目有直接关系。这子目为“人口的职业转移——劳动力自农村转入工商业以及自工商业转入农村”[1]。可见,大前提是职业转移。毫无疑问,劳动力转移=职业转移。在这个大前提下,劳动力转移又分解为劳动力+转移。转移必定是位移,“位”即区位。所以接下来就是给出位移的始点和终点。要么“自农村转入工商业”,要么“自工商业转入农村”。也就是说,既有农业+劳动力转移,又有工商业+劳动力转移。(2)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这种分解,首先确定了它属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类型,然后又确定了并非笼统的农业劳动力转移,而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业剩余劳动力不等同农业劳动力,既然指明为剩余,就要涉及农业基准量劳动力。否则,剩余无从谈起。问题恰恰就在这里。学者在大谈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但无一给出中国农业劳动力基准量,那么至少从逻辑上就可以质疑,所谈及的“剩余”,究竟依据什么说它是个“大于”量。

农业剩余劳动力不等同农村剩余劳动力。农业是一定产业,农村是一定区域。在农村这个社区,起码包含农业、农村商业、农村工业这三个产业①。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相对应,必然要有农村产业基准量劳动力。那么,就两个“剩余”——农业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来说,分别需要对应的是农业劳动力基准量、农村产业劳动力基准量。

以上谈到的,不过给出一个大概的轮廓。事实上,至少有六个概念需要我们注意,它们是农业劳动力现有量、农村产业劳动力现有量、农业劳动力基准量、农村产业劳动力基准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由此可见,农业劳动力涉及两个量,即农业劳动力现有量和农业劳动力基准量;农村产业劳动力也涉及两个量,即农村产业劳动力现有量和农村产业劳动力基准量。正是在这一前提下,才有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不妨用农业劳动力剩余量代表农业剩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剩余量代表农村剩余劳动力。现在通过数学形式来表达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有:

农业劳动力剩余量=农业劳动力现有量-农业劳动力基准量

农村劳动力剩余量=农村产业劳动力现有量-农村产业劳动力基准量

理论上毫无疑问存在着这两个数学表达。为讨论问题方便,我们把它称为“理论生成结构”,即剩余劳动力的“理论生成结构”。至于基准量如何得到,那是另一个问题。基准量和“理论生成结构”不能混为一谈。

2.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质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实质上是就业问题。如果针对的是农业劳动力转移,而不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无疑只涉及自愿性失业(宁肯无工作,也不愿从事农业),那么,这是凯恩斯早已明确指出的没必要研究的问题[2]。显然,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应归入非自愿性失业。由此又提出农业失业者到哪里就业的问题。理论上的三次产业划分,给出就业领域在第二、三产业。

如果农业剩余劳动力仅限于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就业,那么第二、三产业本身并无城市和农村的区分,也就是说,既有城市工业和服务业,也有农村工业和服务业。而后者可以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归结为“离土不离乡”的就地转移。当然,一方面存在着农村工业和服务业的就业空间有限,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城市引力(富有、高雅)和农村斥力(贫困、低俗)合力产生的“理性选择”动因,从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也选择了“离土又离乡”的异地转移这个途径。

异地转移又和工业化和城市化有一定关联性。但工业化和城市化决非等同,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②。工业化可以造就新型城市,比如攀枝花的钢铁城市、大庆的石油城市等,这类城市应称为工业城市。而那些非工业城市,可以认为,在现代建筑、现代交通、现代通讯、现代金融、现代商场等实物方面体现出工业化因素,在商务、教育、医疗卫生等劳务方面则体现出服务化因素③。所以,城市化是工业化和服务业化的组合,这一点反映出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同之处。何况,城市化还涉及发展什么类型的城市,是发展大城市,还是发展中等城市,还是发展小城市,还是发展小城镇。但工业化与发展什么类型的城市无任何关系。

3.城市化的本质

如果说,工业化(或产业化)的本质在于生产方式现代化,那么,城市化的本质在于通过工业化和服务化把大量的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也可以把中国城市化的过程看作是由第二产业带动,还是由第三产业带动的问题。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涉及转移到第二、三产业,由此引出农业和工业的比例,农业和服务业的比例。可见,这主要与产业结构有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又涉及转移到城市就业,由此引出中国城市化进程和城镇就业人口状况。可见,后者主要与就业结构有关。至于前者,就城市化的本质而言主要与非农化有关。这样就构成下面的逻辑关系:

工业化+服务化→城市化→产业结构→就业结构→

就这个关系式来说,人口转移一方面是之前城市化的结果,另一方面它又对之后城市化产生影响。但要注意四点:人口转移不是城市化的起因;城市化是工业化和服务化合力作用的结果;城市化的本质不是工业化和服务化的扩展,而是把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农村非劳动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成为城市化的一个影响因素。

城市化的反映指标为城市化率,即城镇人口与总人口之比。非农就业=农村非农就业+城镇就业。可以认为,非农就业人口=第二产业就业人口+第三产业就业人口,非农就业率是非农就业人口与城乡就业人口之比。农村非农就业人口=农村就业人口-农业就业人口,农村非农就业率是农村非农就业人口与非农人口之比。城镇就业率是城镇就业人口与城镇人口之比。农村就业率是农村就业人口与农村人口之比。由此可见,必要的数据项目是:(1)总人口,城镇人口,农村人口;(2)第一产业就业人口,第二产业就业人口,第三产业就业人口;(3)城镇就业人口;(4)农村就业人口,农业就业人口,农村非农就业人口。在此基础上,可给出人口城乡构成(%)、三次产业就业人口构成(%)、农村就业人口构成(%),可得到城市化率、非农就业率、农村非农就业率、城镇就业率、农村就业率五个变量。

4.职业转移后家庭收支

按常理,职业转移后的收入和生活比职业转移前要好,这样才能有职业转移的存在。否则不会有人“理性选择”职业转移。就收入来说,涉及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就生活来说,涉及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距、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

人们追随着凯恩斯关注货币、通货膨胀和就业,相对“轻视”了价格自身因素对职业转移类型就业的影响。价格自身因素既和城乡居民的收入有直接关系,又和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有直接关系。价格理论有别于货币理论、通货膨胀理论,虽然三者之间也有一定联系。价格是始终存在的经济现象,货币扩张或货币紧缩只是一时的经济现象,通货膨胀也只是一时的经济现象。因此,思考职业转移后家庭收支问题需要联系价格理论。

二、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证

图1 1952~2005年三次产业的劳动力比重

1.三次产业就业人口

三次产业就业人口必然涉及农业和工业、服务业的比例。为减少研究的复杂程度,可以认为,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相当于三次产业。那么,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就是农业就业人口,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就是非农就业人口,亦即农村非农就业人口和城镇就业人口。

表1 三次产业就业人口变化 单位:万人

图2 1949年以来中国城市发展趋势

1985~1988年由于工业增长过快,使工业与农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衡。以农业为1,1979~1988年工业生产与农业增长速度比例关系的变化情况:1979~1984年为1.25﹕1,1985~1988年为4.34﹕1,1988年为5.33﹕1。1988年和1984年相比,工业和农业的比例从1.25﹕1增长为5.33﹕1。经过1988年4月开始的治理整顿,1989~1990年工业与农业增长速度之比由1985~1988年的4.34﹕1改变为1.55﹕1。

2.城市化和城镇就业人口

城市发展的数量变化(见图2)可作为反映城市化的一个指标,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讨论城镇就业人口。

1949~1961年城市发展呈上升趋势,1961年为高点。之后呈下降趋势,1965年为低点。之后又开始上升,但到1978年还未达到1961年水平。1979年开始超过1961年水平。之后一直呈上升趋势。1985年数量进入300,1988年数量进入400,1992年数量进入500,1994年数量进入600。小城市在1949~1961年基本上呈上升趋势,1961为高点。之后下降,并多年停留在数量90范围。1979年达到 1950年水平。之后呈上升趋势。1986年数量进入200,1992年数量进入300。中等城市在1985年数量进入90,之前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之后,1987年数量进入100,1997年数量进入200。

1952~ 2005年城市化水平和城乡就业水平的情况,可通过城市化率、非农就业率、农村非农就业率、城镇就业率和农村就业率的变动趋势一并显示出来(见表2和图3)[3]。

图3再结合表2说明:(1)1952~1960年城市化率呈上升趋势,1960为高点。之后下降,1963年为低点。之后又呈上升趋势,但1980年还未达到1960年水平。1981年开始超过1960年水平,并进入20%区段。1996年进入30%区段,2003进入40%区段。(2)总体上看,非农就业率基本上大于城市化率。(3)21世纪最初5年城镇就业率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呈上升趋势,与80年代以来相比呈略微下降趋势。21世纪最初5年农村就业率与20世纪50年代以来相比呈上升趋势,特别是80年代以来有大幅度上升。21世纪最初5年农村非农就业率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呈上升趋势,但上升的幅度不大,说明农村非农就业的空间是有限的。

正因为城市化率来自城市人口与全国人口之比,所以城市人口是决定城市化的关键。当代中国,城市化主要体现在城镇化,特别是“十五”计划纲要提出的“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小城市、小城镇、乡镇、村庄是四个不同概念。小城镇是由县城、县城以外的建制镇和未设镇建制的集镇(乡镇)构成的复合体。按发展水平不同,小城镇可分为两类,一是县城和县城以外的建制镇,二是未设镇建制的集镇。现有建制镇的83%为“乡改镇”设立的。小城镇属于农村范畴,到集镇落户的农民及其家属转为城镇居民,统计为非农业人口,属于城镇人口,就业统计为城镇就业。由于社会保障机制尚未健全,所以,中国城市化只能是一部分农村人口进入大中城市,大部分人依托乡镇企业就近迁居到小城镇[4]。中国的小城镇不仅距农村近,而且数量众多,截至2003年底,共有小城镇42620个,其中建制镇20226个,集镇22394个。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的城市化又被看作城镇化。乡镇企业加小城镇模式曾是中国城市化道路的一种尝试。

3.小城镇集聚和农村工业化

城市的集聚功能与小城镇的集聚功能并非完全等同。小城镇属于农村范畴,它的集聚功能有城市集聚功能的共性,也有自身的个性。对研究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来说,主要还是考虑小城镇的个性。马歇尔把产业集聚称为“地方性工业”(localizedindustry)。中国小城镇的集聚功能偏重于工业集聚,这是兴办乡镇企业的结果。兴办乡镇企业可看作农村工业化的一个标志,随工业集聚而来的服务集聚只处于辅助地位。

4.城乡居民家庭收支

研究城乡居民家庭收支问题,主要利用物价、社会商品购买力、居民消费支出等方面的数据[3][4]。有关物价的数据,如:

表3 物价总指数概况

有关社会商品购买力的数据,如:

表4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概况

表5 1978~2005年城乡居民的收入变化概况

有关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数据,如:

表6 1978~2005年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概况

表7 1978~2005年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概况

图4 可支配收入和恩格尔系数

统计数字有一定问题。从表7和图4可以看到,同一年份出现不同数字。实证研究必须通过统计数字才能得出结论。对统计数字可允许多大误差的关注,就像我们关注农业劳动力基准量和农村产业劳动力基准量一样。

注释:

①1958年,中央《关于发展地方工业问题的意见》中首先提出“农村工业”这一概念。同年12月,中央《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要实现“公社工业化”,“人民公社必须大办工业”。1984年3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农业部《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决定把社队企业更名为乡镇企业,包括乡镇办和村办、村民小组办的企业及各种联营企业、农民合作企业、个体私营企业。俗称乡镇企业的“五个轮子”(乡镇办、村办、联户办、户办、其他)。1997年1月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规定:乡镇企业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办的承担支援农业义务的各类企业。

②根据对相关系数的数据分析,有结论指出,城市化与工业化在某一时期会显示出很弱的相关关系,说明两者的相互作用关系很弱,基本不是耦合联动、同向发展的;而在某一时期又会表现出很强的正相关关系,说明两者基本呈耦合联动、同向稳定发展态势。见王桂新.中国人口工业化、非农化与城市化发展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6).

③这也是笔者在《中西方经济思想的演化及比较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一书中,之所以把从古至今的社会经济类型划分为农业经济、手工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性经济的根本原因。工业化对应工业经济,服务化对应服务性经济。

[1]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上卷[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2]J.M.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7.

[3]中国统计年鉴(各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4]姚开建,陈勇勤主编.改变中国——中国的十个“五年计划”[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就业人口就业率小城镇
黑龙江省县域就业人口受教育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实证研究
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职高专超本科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一)
21.1万,美国2015年11月非农就业人口增长稳健
小城镇社会治理创新逻辑
产业转型背景下就业人口与产业发展关系研究综述
本科新闻专业在京就业率较低
数据
小城镇远
我国小城镇体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