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80例心血管内科高龄失眠患者护理探究

2011-01-29柳永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17期
关键词:安眠药高龄内科

柳永红

(湖南省长沙市中心医院老年医学科,湖南 长沙410004)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它主要是指个体睡眠最初的入睡式障碍和睡眠过程中的维持障碍[1]。而高龄人作为社会中极为特殊的群体,患心血管疾病的人数正在急剧增加,该病已成为高龄人病逝或病残的主要原因[2]。现笔者将针对心血管内科高龄失眠患者的护理工作进行相关探究。

1 资料分析

长沙市中心医院老年医学科从2009年3月至2009年11月共收治80例高龄失眠患者,分为护理组和对比组进行护理。其中护理组40例,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在75~86岁,其中高血压患者12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8例,冠状动脉粥样型硬化心脏病患者7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7例。睡眠障碍有以下分型:入睡困难型的有20例,夜间容易惊醒的有13例,黑白颠倒(白天睡觉,夜晚头脑异常清醒)的有7例。这40例患者按照本文中阐述的策略进行护理,而另外40例对比组的高龄失眠患者,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在74~85岁之间,其中高血压患者12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9例,冠状动脉粥样型硬化心脏病患者6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7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例。睡眠障碍有以下分型:入睡困难型的有18例,夜间容易惊醒的有9例,黑白颠倒(白天睡觉,夜晚头脑异常清醒)的有13例。对比组患者实施一般化护理。

身体因素:从生理角度而言,高龄人睡眠的时间本身就会减少,且很多他们在白天休息时间过多,因此夜晚入睡时间将会延长,即使睡着后也容易惊醒,出现再次入睡困难的情况。而心血管内科高龄患者因为心力衰竭等病也容易出现睡眠障碍。

情绪因素:不少心血管内科的高龄患者因为家庭经济问题有较大心理负担,经常处于郁闷之中,情绪低落,以致出现失眠障碍。

2 护理策略

2.1 护理效果比照

见表1。

表1 80例心血管内科高龄失眠患者护理组和对比组疗效一览表

2.2 打造温馨和谐的睡眠环境

护理心血管内科高龄失眠患者一定要细心,随时注意患者的心理情绪,对患者心理需要给予高度关注,态度和蔼可亲,语言平易近人,护理操作准确娴熟,彻底做好思想工作,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对于急性且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一定要进行良好的心理暗示。无论病情有多严重,都要对其进行非常肯定的鼓励、保证以及心理上的支持。此外,还应尽量避免让患者受到消极暗示,特别是患者家属带来的消极暗示。从上述细节去关心患者,有助于失眠症状的好转。对于慢性疾病的高龄失眠患者,护理人员须经常与患者谈心,让其对自己的病情有正确的了解,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坚强地同病魔做斗争。在心血管内科不少高龄患者出现失眠症状极有可能是某些重大疾病的征兆,而患者此时仅是表现出失眠的症状,因此,对失眠高龄患者一定要高度重视其对病情的诉说情况,并对失眠症状进行详细的询问:失眠开始于什么时候?持续有多久了?以前是否出现过?是否对失眠症状进行过治疗以及治疗的情况怎样?同时还要全力配合医师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和医治。

2.3 给予良好的生活护理

该类患者的食欲一般都较差,因此,饭菜一定要适合他们的口味,但伙食也不宜太油腻,尤其是晚餐要较为清淡,不能让其吃得过饱。在夜间还应禁止患者喝茶或咖啡。平时进食以新鲜蔬菜为主,适当配以鸡肉、鸡蛋等高蛋白食物。总之,良好的饮食安排,能帮助患者改善失眠状况。

2.4 敦促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对于失眠患者首先要劝解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失眠程度较轻的则可要求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譬如慢跑、散步等。其次,告诉患者白天尽量不睡觉且晚上睡觉前不要从事过于兴奋或较为紧张的活动,以便能按时入睡;敦促患者改变在床上看书或思考问题的陋习,养成上床即睡觉的良好习惯。对于失眠较为严重的患者须进行一定程度的药物(安眠药)治疗,但现在的安眠药一般都有较大不良反应,因此在给患者服用时一定要间断使用,且服用安眠药时,告诫患者要多喝水,大概服药20min后即可上床入睡,切忌不要在床上服药。

[1]李学锋.失眠症的辨治体会[J].光明中医,2008,23(1):67-68.

[2]张希珍.浅析如何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水平[J].吉林医学,2010,31(33):6143.

猜你喜欢

安眠药高龄内科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吃安眠药也有讲究
分清安眠药与安神药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补阳还五汤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肿胀30例
高龄老人须克服4大危象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PBL与CTM在中医内科教学中联合应用初探
14省份建立高龄补贴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