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急性期高血压的控制
2011-01-29汤志军
汤志军
(湖南省衡阳县人民医院,湖南 衡阳 421200)
脑卒中是高血压的重要合并症之一,约半数以上的脑卒中患者有高血压病史[1]。急性期近约80%的患者24h内出现血压升高[2],血压能否调控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对脑卒中患者的转归和预后影响明显。脑卒中急性期的血压如何管理,现在普遍认为,急性期血压应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不宜过急过快降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衡阳县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急性发作患者4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26例,女性20例,年龄在50~85岁。发病24h内血压增高患者39例(84.8%)。缺血性脑卒中12例(血压升高8例),出血性脑卒中17例(血压增高17例),蛛网膜下腔静脉出血17例。
入选标准[3]:①符合中华神经科学会和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制定的脑梗死或脑出血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②首次发病或有卒中史但没有神经功能缺损;③发病72h内入院;④高血压诊断符合国家标准;⑤未经过外科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4例,B组22例。两组在一般资料上没有明显差异。
1.2 方法
填写合格病例,记录入院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入院后48h内每4h测1次,第3~10天每天至少3次,记录降血压药的使用情况和持续时间。A组入院后实行严格血压调控,B组常规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
对所有资料用SPSS11.0进行分析。
2 结 果
根据患者入院时血压与患者14d内的病死率、1个月和6个月内的病死率或残疾率,结果如下(表1)。治疗组与对照组就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比较(表2)。
表1 46例脑卒中患者预后情况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3 讨 论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疾病,患者在急性期常伴有血压升高,但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压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目前还不明确[4]。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升高是对颅内压增高情况下为保持相对稳定的脑血流量的脑血管自动调节反应,是一种脑自动调节机制受损的病理反应,它可以使受损区脑组织的神经元功能的恢复和血液供应,也可以增强或维持脑组织损伤区的灌注区,以保持脑组织的血流量。因此,保持一定血压在急性期是必要的。决定卒中治疗成败的关键是卒中急性期的血压管理。
在脑卒中急性期间,患者的血压对其病情的预后和转归都有一定影响。有关资料显示,脑卒中患者远期预后以及早期病死率(在14d内)与患者的血压呈“U”形曲线关系。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血压,可以减轻患者脑水肿、减少发生再次出血现象以及减少梗死的出血性转化等,但是如果血压降低不当则可能导致患者脑灌流不足,大脑严重缺血,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恶化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在患者脑卒中急性期如何处理好血压是一个关键而敏感的问题[5]。
在患者脑卒中急性期间,很少出现低血压在出血性卒中患者中,如果出现这种状况应寻找原因。血容量不足是常见的,必须及时对它进行纠正。可采用适当升压的措施,对于少数低血压脑卒中的患者,以保证患者脑的灌流[2]。一般可将血压逐渐升高到2.7kPa(20mmHg)左右。药物可选用小剂量参麦注射液或多巴胺等。如果患者的血压不稳定、波动较大时,可以加用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的药有可能会起效。
总之,在脑卒中急性期间,对患者的血压进行调控,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必须认真谨慎对待。对患者的血压严密的监测,从而进行慎重、适度的调控。因此,一个合理的个体化治疗,对于减轻脑卒中患者致残、防止复发、降低病死率均有重要意义。
[1] 崔志武.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变化的调控[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9):81.
[2] 黎钢,朱榆红,李燕,等.脑卒中急性期血压监测及其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J].卒中与神经疾病,2002,9(4):215-217.
[3] 刘卫东,钱忠心,梁玉敏,等.神经导航中一些应用技术的比较研究[J].上海医学,2003,26(10):732-733.
[4] 毛青,刘卫东.高血压性脑出血外科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4,1(11):526-528.
[5] 邢诒刚,陶恩详.现代神经病治疗学:基础与临床[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