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7—2009年门诊抗乙型肝炎病毒干扰素应用分析

2011-01-2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药学中心北京100069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1年5期
关键词:聚乙二醇序号干扰素

马 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药学中心,北京 100069)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性传染病。研究证实,HBV感染与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生高度相关,通过有效的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可以延缓这一进程[1]。因此,抗病毒治疗是目前慢性乙型肝炎最主要、最根本的治疗措施。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主要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作用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它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已有10多年的历史。我院是一家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为主的三级甲等传染病医院,为了解我院门诊干扰素的使用情况与特点,现将我院2007—2009年干扰素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旨在分析其用药特点及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我院计算机管理系统检索的2007—2009年门诊药房的销售记录,包括药品的品种、规格、销售数量和销售金额。

1.2 分析方法

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方法,分别对干扰素的品种、金额进行归类统计分析。(1)限定日剂量(DDD):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新编药物学》(第 16版)、药品说明书及临床常规用药剂量,采用其主要适应证剂量范围的中间值。(2)药物用药频度(DDDs):为用药总剂量/DDD,DDDs越大,说明该药的使用频度越大,反之,使用频度越小。(3)日平均金额(DDC):为销售金额/DDDs,表明患者使用该药品的平均日费用[2]。(4)序号比:为销售金额排序序号/DDDs排序序号,序号比反应药品销售金额与用药次数是否同步,同步性好,说明用药合理性高;序号比越高,表明药品价格越低,反之,序号比越低,表明药品价格越高。

2 结果

2.1 各年度干扰素的销售金额及所占比例

2007—2009年我院门诊干扰素的销售金额呈逐年递增趋势,占总销售额的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见表1。

表1 各年度抗HBV干扰素销售金额(万元)及所占比例(%)Tab 1 Consumption sum(10000 Yuan)and proportion(%)of anti-HBV interferon during 2007-2009 period

2.2 各年度干扰素销售金额、构成比、DDDs及DDC

2007—2009年我院门诊干扰素中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a注射液(派罗欣)的销售金额始终居首位,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注射剂(佩乐能)居第2位;DDDs总体明显增加,3年均以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凯因益生)为最高;DDC最高的是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见表2。

2.3 各年度干扰素销售金额排序、DDDs排序及序号比

2007—2009年我院门诊干扰素的序号比统计,进口干扰素的序号比均小于1(0.25~0.86),大部分国产干扰素的序号比均大于等于1[2009年重组人干扰素α-1b(运德素)除外],见表3。

表2 各年度干扰素销售金额(万元)、DDDs及 DDC(元/日)Tab 2 Consumption sum(10000 Yuan),DDDsand DDC(Yuan/day)of anti-HBV interferon during 2007-2009 period

表3 各年度干扰素销售金额排序、DDDs排序统计Tab 3 Ranking of consumption sum or DDDs of interferon during 2007-2009

3 讨论

3.1 干扰素治疗HBV临床应用逐渐广泛

全世界约有3.6亿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我国占1.2亿,约50%~75%的慢性感染者中有活跃的病毒复制和肝脏炎症改变,部分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进一步发展成肝硬化、肝衰竭及肝细胞癌,是引起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3]。20世纪80年代以后,α-干扰素的问世,使干扰素得以在临床推广,尤其用于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取得了较好疗效,20多年来,我国对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也积累了大量经验[4]。2003年召开的亚洲、太平洋地区肝病研究会(APASL)和欧洲肝病研究会(EASL)对乙型肝炎诊断与治疗共识意见中,将 α-干扰素列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长期疗效的首选抗病毒药,对干扰素用于临床的安全性和合理性进行了肯定。作为慢性乙型肝炎的一线治疗药物,多数学者认为干扰素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病毒的双重作用,其作用主要通过在多个环节诱导宿主产生细胞因子起到抗病毒作用,包括阻止病毒进入细胞,降解病毒mRNA,抑制病毒包装,抑制病毒增强肝活性,抑制病毒蛋白转录等[5],其优点包括疗程有限、停药后作用持久及无耐药变异。由表1可见,2007—2009年我院门诊干扰素的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除药品的价格变动、新药增加等因素外,也充分说明干扰素治疗HBV临床应用逐渐广泛,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性正在被医生和患者所接受。

3.2 PEG-干扰素疗效优于α-干扰素,但价格昂贵限制了其使用

α-干扰素被用于临床的时间最长,自20世纪90年代早期就被用于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它是一类分泌性蛋白,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功能,是已证明有效的一类抗HBV复制的药物[6]。乙肝患者在服用此药后,其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的转阴率约为40%,乙肝病毒e抗原/e抗体的血清学转换率约为18%[7]。

聚乙二醇(PEG)干扰素是IFN-α与PEG分子连接起来构成的,当干扰素分子聚乙二醇化以后,聚乙二醇分子即在干扰素分子表面形成一个分子屏障,使其免受酶的分解,其血浆半衰期长达96 h,所以只需每周1次给药就能保证给药间歇期有效的血药浓度。它降低了α-干扰素免疫原性,通过增加靶位药物浓度和停留时间提高临床持续抑制病毒的作用[8]。聚乙二醇干扰素的疗效优于α-干扰素,是目前国内外都比较认可的治疗乙型肝炎的有效药物。乙肝患者在服用此药1年后,大约有50%的乙肝患者可出现乙肝病毒e抗原/e抗体的血清学转换[7]。

由表2可见,2007—2009年我院门诊DDDs最高的是国产重组人干扰素 α-2b注射液(凯因益生),这与国产干扰素的DDC相对较低有关,但是α-干扰素的血浆半衰期短,要维持药效,必须隔日注射1次;进口干扰素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a注射液(派罗欣)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注射剂(佩乐能)的DDDs也相对较高,这是因为2药是聚乙二醇干扰素,每周注射1次,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耐受性和用药依从性,只是DDC比较高,限制了部分经济困难患者的使用。

序号比反应了药品销售金额与用药次数的同步性,由表3可见,大部分国产干扰素的序号比大于等于1,国产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凯因益生)的序号比达到了3,表明这类药用药频度大而价格低廉,患者的选择倾向性更大,使用这类药品既有社会效应又有经济效应;进口干扰素的序号比均小于1,虽然这类药品的金额排序均比较靠前,但是由于其价格远远高于国产干扰素,不易被大多数患者所接受。

3.3 干扰素治疗HBV的缺陷应引起关注

干扰素治疗HBV最大的缺陷是容易复发,停药后多数疗效不能持续,不良反应较大,只有约1/3患者可获得疗效,因此有专家提出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趋势是采用联合治疗、序贯治疗和长期治疗。干扰素联合其他抗病毒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报告较多,如干扰素联合柴胡颗粒、干扰素联合胸腺肽、聚肌胞联合干扰素、干扰素联合苦参素等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而最常见的是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4]。在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治疗中,以联合治疗还是单药治疗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联合治疗并不能解决目前所遇到的抗病毒治疗中的一切问题,更完善的联合治疗方案还需要临床医师依据循证医学原则进一步探讨。

综上所述,2007—2009年我院干扰素的销售金额呈上升趋势,用药频度总体明显增加,抗病毒药应用基本合理。目前,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至今无一种药物能彻底清除病毒,无论哪种药物或哪种方法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而且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异质性极显著的疾病,不同的患者对干扰素治疗有不同的反应。因此,医生应该依据循证医学原则,实行个体化给药,优化抗病毒治疗方案,而且在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干扰素对症治疗时,医师和药师有责任向患者详细讲解干扰素的适应证、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使干扰素的应用更加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1] Zhang KY,Imazekl F,Fukal K,et al.Analysis of the complete hepatitisB virus genome in patients with genotype C chronic hepatiti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Cancer Sci,2007,98(12):1921.

[2] 邹 豪,邵元福,朱才娟,等.医院药品DDD数排序分析的原理及应用[J].中国药房,1996,7(5):215.

[3] 蔡榕华,王翠玉,谢彩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干扰素的健康教育[J].实用医药杂志,2009,26(3):50.

[4] 张旭东,张淑慧,董占军.干扰素抗肝炎病毒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09,20(26):2071.

[5] CHUN S,ZUCKER SD.Combination therapy for hepatitis B[J].Gastroenterology,2006,13(2):613.

[6] 郭翠霞,刘 辉.2005—2007年我院门诊抗乙型肝炎病毒药使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9,9(3):182.

[7] 刘士敬.五种抗乙肝病毒药物的比较[J].求医问药,2010,7(9):17.

[8] 李 卫.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例报道及文献复习[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35(10):1015.

猜你喜欢

聚乙二醇序号干扰素
Ⅰ型干扰素抗HIV作用的研究进展▲
聚乙二醇渗透胁迫对苜蓿幼苗营养器官离子含量的影响
技术指标选股
技术指标选股
技术指标选股
技术指标选股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干扰素α-1b治疗成人麻疹疗效初步观察
肝靶向干扰素对小鼠免疫毒性的初步研究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与甘露醇在结肠镜检查准备中的应用效果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