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改制时代高校出版社编辑的角色转换
2011-01-27王华祖吴咏蓓刘佳琼
◎ 王华祖 吴咏蓓 刘佳琼
后改制时代高校出版社编辑的角色转换
◎ 王华祖 吴咏蓓 刘佳琼
在高校出版社的“后改制”时代,编辑需要进行角色转换,调整心态、加强学习、尽早树立主人公意识,才能适应出版社主体的变化,在以现代企业制度为重要标志和核心的单位里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在越来越市场化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高校出版社改制;编辑;角色转换
自2007年4月新闻出版总署和教育部将清华大学出版社等19家高校出版社列为高校出版社体制改革首批转企试点单位以来,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全国103家高校出版社都平静地完成了转制工作。不论这个过程是不是仅仅被看做一个“任务”,也不论其结果是不是完美,出版社“事业单位”的身份注定是一去不复返了!作为新体制下的当事人,尤其是高校出版社中的编辑,其角色发生转换便成为一种必然。面对这个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结果,新环境下高校出版社的编辑又该如何调整自己的角色呢?
一、调整心态——以企业员工的姿态修正自己
出版社改制是我国出版业建立新体制的破冰之旅,其中的矛盾与阵痛在所难免,总结改制过程中的艰辛,“人”的问题无疑是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以高校出版社为例,其员工来源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种是由学校原有教职员工转岗进入出版社,他们大多参与了出版社的创建,作为出版社的元老,享有事业编制;另一种是出版社在企业化运作期间招聘的员工,他们多为2000年后进社,是企业编制。高校出版社改制后,绝大多数出版社采用“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事业编制职工享受“学校核准的基本工资+企业标准工资+学校事业编制职工福利”的薪酬制度,奖金同企业编制员工,退休后回到学校体系,由学校负责,并按同级离退休职工待遇标准处理。这部分员工普遍对改制后的变化和要求不太敏感,总觉得学校是自己的退路,改制成功可分享,改制失败可退守,于是出版社改制便与自己关系不大。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高校出版社改制后实行现代企业制度,薪酬体系势必发生变化,对企业的贡献也会相应取代工龄、资历等成为考核员工的标准。此时,过去事业单位体制下的“大锅饭”、“铁饭碗”等现象也会逐步消失。改革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每一阶段实行的不同办法都很难认定最终的结果,因而,所谓的“退路”未必保险。高校出版社编辑必须调整心态、更新理念,用现代企业人的标准衡量和修正自己,使自己的工作态度和方式适应新形势下的出版要求,更主动、更积极地走出高校“围墙”,置身于社会的市场竞争中。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被日益完善的出版市场竞争机制所淘汰;才能适应时代的潮流,从而最大化地实现自己的价值。
二、加强学习——以角斗士的要求武装自己
高校出版社脱胎于作为母体的高校,这一先天性因素决定了其最重要的使命是为学术服务。在过去的体制中,出版社人事由高校主管,每年上缴学校一定的管理费用,或为学校学术著作出版提供适当资助;同时,很多高校出版社也在出版资源上得到学校的支持。高校出版社改制后,虽然学校依然是高校出版社的投资人,但两者的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学校从“庇护者”“管理者”的角色变成了“老板”。虽然在现阶段的“后改制”时期,这种区别还不是很明显,但随着出版业市场化的逐步深入,所有者与经营者的角色必将逐渐明晰。原先高校的“怀抱”必然逐渐松弛,并要求其所属出版社“走出去经营”,同时也会接受其他出版社的“投怀送抱”,而原先的各种“优惠政策”也必然会逐步取消。此时,高校出版社的编辑又该如何应对这种变化呢?
笔者认为,高校出版社编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适时充电,加强知识更新
高校出版社选题结构与社会其他出版社有较大差异,一般以教材为主,辅以学术专著等。而目前高校出版社编辑人员的学历构成也一般分为两个部分:40岁以上者,多以本科生(学士)为主;40岁以下者,多以研究生(硕士)为主。应该说,这两类人都有相当的学术底蕴。但随着科学的发展,已经产生越来越多的交叉学科,同时也相应衍生出了许多新兴学科;高校的专业分类也与时俱进。这种情况下,编辑原先所学的知识已不足以覆盖自己所编辑或策划的学科图书领域。此时,高校出版社编辑必须有意识地加大获取新知识、新信息的力度,否则,势必会被出版的时代要求所淘汰。
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的周期一般为三至五年,这就要求编辑适时充电,不仅要熟悉自己所从事的学科方向的发展前沿和领军人物,而且要对所辐射到的学科领域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知道什么样的成果真正代表了学术发展的方向,什么样的选题才有生命力;才能够与作者交流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2.强化市场意识,贯彻全程营销理念
高校出版社编辑在图书营销理念上往往比其他以市场图书为主的出版社编辑稍为逊色,这与出版类型有所差异有关。高校出版社基于自身的定位,并不适合于出版流行小说等娱乐性图书。但随着改制的进行,所有出版社都必须面临市场的检验和同行的挑战,如果不加强营销理念,势必将在新体制下失去发展的空间。
出版社改制后,市场化程度必将进一步深化,图书之间的竞争必将趋于白热化。此时,就需要编辑强化市场意识,从策划、组稿、编辑、设计、推广、反馈等各个层面,贯彻营销理念。关于策划,编辑必须立足学科前沿,因为只有前沿的东西,读者才会感兴趣,才会有生命力,进而才会有市场空间。组稿时,必须找到合适的作者来编写;须知合适不一定是“大牌”或“权威”,而要考虑其成长性,只有出版社和作者共同成长,才有可能获得双赢;此外,还需要考虑作者在读者中的地位和影响,考虑其对今后推广工作的帮助,包括地域影响等。编辑时,需判断读者人群,根据读者的层次修饰加工,此后的设计也需要设定合适的版式和风格,力求引起读者的兴趣,刺激他们阅读的需求;推广时,须注意读者、作者、代理商、编辑之间的互动,力求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促使图书产品进一步优化,从而吸引更多的读者,也激励作者写出更好的作品。
3.立足长远,坚守学术价值本位
纵观全国高校出版社的产品构成,多以教材、教辅、学术专著为主。虽然也有个别出版社涉及其他领域,但总的说来,高校出版社的学术定位是其立身之本。然而,同样的经营范围,不同的高校出版社却形成了不同的特色,例如清华大学出版社的计算机图书和经管类图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经管类图书、复旦大学出版社的人文类图书、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的日语类图书,等等。不同高校出版社各自的战略定位不同,这无可厚非,比如有些社强调“做大做强”,有些社强调“做精做特”。但“大”和“强”是相对的,“精”和“特”反而更具体。图书结构“精而特”的出版社,如清华大学出版社,该社在作者和读者心目中都已成为权威;当其他出版社还需要与作者商讨如何约定稿酬时,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计算机类图书已被大多数作者视为一种荣誉和对自身学术水平的肯定。反观有些出版社,码洋虽大,数以几亿、几十亿计,但其图书特色并未深入人心。仔细分析一下,其所出品种绝大部分为教辅类图书,当中虽不乏一些品牌,但能成为经典的少之又少。从经济价值的角度看,这些码洋的利润率未必经得起推敲;从社会价值的角度看,50年或100年后,这些图书中又有哪些能够留下痕迹呢?
反观国外,剑桥、牛津或哈佛等大学的出版社也都以学术专著为出版重点。当然,外国高校出版社的运作模式与我国出版社的现状并不一样,多有学校董事会经费的支持。但纵观其在世界上的影响,我国目前还很难有哪一家出版社能与之比肩。所以,如果要想“走出去”,就必须立足长远,坚守图书的学术价值本位,而这一点,必须由编辑来践行。作为高校出版社的编辑,更有义务抵制短视的出版导向,营造价值出版的氛围。
三、未雨绸缪——以主人公的思想指导自己
随着国家政策在出版业对民营资本和境外资本的逐步开放,高校出版社要想在市场竞争中保持并扩大自己的份额、留住人才,人力资本产权激励机制的建立无疑是改制后势在必行的工作重心。产权激励是对人力资本的首要激励,是最具激励效应的途径与方法,也是长期激励的一种有效形式。人力资本产权化激励要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产权人格化,也就是逐步使企业的管理者、经营者、骨干人员和达到一定条件的职工享有一定的股权,从而保证对员工长久的责权激励和制约,使大家既享有应得的财富又承担投资的风险。为此,高校出版社的编辑必须尽早树立主人公意识,力争达到产权分配标准。
高校出版社的改制从形式上是完成了,但其内涵的改变还需要一个过程,只有内涵改制结束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改制成功。人的因素尤其是编辑的因素,无疑是出版社改制的关键和核心。高校出版社的编辑只有完成了自身角色的成功转换,才能使转制工作落到实处,进而促进所在出版社的成功转制。
(王华祖系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高职教育事业部副主任;吴咏蓓系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经管图书事业部编辑;刘佳琼系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经管图书事业部编辑助理)
W.F.Hopson 美国 C26.8×8.9cm选自《藏书票风景·收藏卷》 河南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