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老年性白内障屈光状态变化观察
2011-01-26王恩洪
李 灿,陈 潇,王恩洪,刘 翔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西南眼科医院,重庆 400038)
不同类型老年性白内障屈光状态变化观察
李 灿,陈 潇,王恩洪,刘 翔△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西南眼科医院,重庆 400038)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初、中期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屈光状态以及各型白内障与视力矫正前、后的关系。方法对62例(95眼)不同类型老年性白内障初、中期患者的发病年龄、屈光状态、裸眼视力以及矫正视力等进行临床观察,分析皮质型、囊膜下型、核型等3型老年性白内障对屈光状态的影响、发病年龄的特点以及与视力的关系。结果囊膜下型白内障发病年龄低于皮质型和核型,影响视力较早。屈光状态改变:皮质型白内障多呈远视状态;囊膜下型白内障无明显倾向,但影响视力早;核型白内障多呈近视状态;3种类型白内障均可导致不同程度低度散光。结论不同类型老年性白内障可导致不同的屈光状态改变,可作为白内障手术时机选择的参考因素之一。
园翳内障;屈光,眼;裸眼视力
老年性白内障为老年患者最常见眼病,大多数早期白内障患者晶状体混浊程度并不重,但其混浊程度与视力改变却不一致,因其引起患者屈光异常而至裸眼视力下降,导致生活质量下降。临床上也观察到几种类型白内障引起的屈光异常并不相同,引起视功能异常程度也不同,据此可以作为术者选择手术时机的参考因素之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确诊为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共62例(95眼),综合验光矫正视力0.4~1.0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既往均无屈光不正病史,年龄42~83岁,平均64.2岁。排除标准:排除糖尿病、眼底病变、角膜散光大于1.0 D、眼轴小于或等于22 mm或大于24 mm患者。根据裂隙灯检查将患者分为皮质型白内障组(A组)48眼、囊膜下型白内障组(B组)21眼、核型白内障组(C组)26眼。
1.2 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视力、裂隙灯、眼底、综合验光、角膜曲率、眼轴检查等。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各组数据进行组间两两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各组患者发病年龄比较 囊膜下型白内障发病年龄偏低,与皮质型及核型白内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质型白内障与核型白内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各组患者视力比较 A组裸眼视力明显高于B、C组(P<0.05),而 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各组患者发病年龄比较( ±s)
表1 各组患者发病年龄比较( ±s)
*:P<0.05,与B组比较。
组别 眼数(n) 年龄(岁)A组 48 65.60±9.09*B组 21 49.29±11.76 C组 26 63.20±11.20*
表2 各组患者视力比较( ±s)
表2 各组患者视力比较( ±s)
*:P<0.05,与A组比较。
组别 眼数(n) 裸眼视力 矫正视力A 组 48 0.53±0.18 0.66±0.20 B组 21 0.36±0.16* 0.69±0.28 C组 26 0.33±0.19* 0.62±0.11
2.3 各组患者等效球镜及散光值比较 各组患者等效球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散光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各组患者等效球镜及散光值比较( ±s)
表3 各组患者等效球镜及散光值比较( ±s)
*:P<0.05,与A组比较;#:P<0.05,与B组比较。
组别 眼例(n) 等效球镜(D) 散光值(D)A 组 48 0.75±1.52 0.66±0.20 B组 21 -0.60±1.16* 0.43±0.49 C组 26 -3.40±3.86*# 0.70±0.71
3 讨 论
老年性白内障是目前影响老年患者视力最主要的因素之一。老年性白内障一般分为皮质型、囊膜下型和核型3种类型。在临床观察中发现白内障可以导致不同程度的晶状体源性屈光不正,但不同类型白内障引起的屈光状态可能不同[1];且不同类型白内障晶状体程度也与视力并不完全相匹配,这可能与晶状体源性屈光不正、白内障引起的对比敏感度下降或像差改变有关[2]。故本研究选择皮质型、核型和囊膜下型白内障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矫正视力大于等于0.4的白内障初、中期患者,本研究观察了患者的屈光状态以及不同类型白内障与视力矫正前、后的关系。
本研究发现囊膜下型白内障发病年龄较皮质型以及核型白内障早,但目前老年性白内障发生的部位与其发生的机制并不十分明确[3],该临床现象可能与晶状体的组织学特点以及白内障的发生机制有关,尚有待于对于白内障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4]。
本研究通过追溯患者病史以及眼轴的测量,排除既往存在的屈光不正,发现3种类型的白内障患者在初、中期均有不同程度屈光不正,通过验光矫正视力部分能不同程度提高。有学者通过对大量初期白内障患者的屈光情况进行分析,认为皮质型白内障患者初期多存在远视以及远视散光,而核型白内障患者初期多为近视以及近视散光[5],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皮质型白内障可能是晶状体纤维吸收水分,肿胀,导致周边皮质浑浊增厚,从而晶状体扁平化,使晶状体的屈光力下降,导致远视以及远视散光的产生[6]。囊膜下型白内障屈光状态并无明显倾向,有些患者表现为轻度的近视以及近视散光,另一些患者仍然呈现为轻度的远视状态,可能与囊膜下型白内障具体的浑浊形态有关。囊泡样浑浊大部分呈远视表现,而密集颗粒样浑浊多呈近视表现。后囊下囊泡样浑浊远视表现与皮质型白内障引起的原因可能一致;颗粒样浑浊为视轴中央后囊膜下局部浑浊增厚而致局部屈光力增加,表现为轻度近视[7]。核型白内障因晶状体核密度增加而致屈光力增加呈近视改变[8]。3种不同类型白内障都可导致不同程度低度散光,散光值之间并无明显差异,主要的原因可能还是晶状体各部分不均匀混浊而导致的光线散射造成。
在本研究中还发现,在同样的矫正视力下轻、中度白内障裸眼视力在3种类型白内障之间有明显不同。囊膜下型和核型白内障早期就对患者的裸眼视力产生明显的影响,可能与两者的浑浊中心均在瞳孔区有关,早期囊膜下混浊往往发生在视轴区的后囊膜下皮质,小瞳孔下对视力影响明显[9]。核型白内障的裸眼视力下降较明显,是因为在晶状体核硬化的过程中屈光力增加,产生“核性近视”,所以初、中期核型白内障患者通过屈光矫正,视力能够很大程度的提高,且患者视力明显好于囊膜下型和皮质型白内障。皮质型白内障对患者的裸眼视力影响没有前两者显著,而皮质型白内障的裸眼视力与本研究所观察到的晶状体混浊程度并不一致,因皮质型白内障明显的不均匀浑浊,皮质型白内障最初都是由周边发展,在瞳孔区晶状体浑浊之间存在透明区,屈光状态也多呈远视,在高对比度下的视力表检查未矫正远视程度明显高于后囊下型与核型白内障,但在本研究中,其对比敏感度及高阶像差已经表现出明显的下降,在其他学者研究中也有相同报道[10-11]。
在本研究中观察到由于囊膜下型白内障较早期就会对视力产生明显的影响,特别是强光下,并且与白内障发展的程度不完全匹配,早期即可能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故建议对于囊膜下白内障可考虑尽早手术。核型白内障患者在初、中期往往表现为近视进行性增加,虽然患者已达到发生远视的年龄,但是却不需要戴远视眼镜就能近距离阅读,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根据患者是否愿意配戴远视眼镜、是否喜近距离用眼等情况来决定白内障手术时机。而对于皮质型白内障,由于患者视力与晶状体混浊程度往往不匹配,患者晶状体皮质混浊明显,虽然有较好的中心视力,但对比敏感度大大下降[12],所以对于初、中期的皮质型患者,也可以根据患者的需要考虑手术时机。
综上所述,针对不同类型初、中期白内障,应该充分考虑患者的屈光状态、双眼屈光参差以及其他视功能检查,如对比敏感度、像差等以及患者本身的生活需要来选择手术时机。
[1]潘莎莎.老年性白内障屈光状态临床分析[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1997,7(4):226-227.
[2]Stifter E,Sacu S,Thaler A,et al.Contrast acuity in cataracts of different morphology and association to self-reported visual function[J].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2006,47(12):5412-5422.
[3]严宏.白内障基础研究现状和展望[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27(13):1553-1555.
[4]何守志,李彬.我国白内障基础研究的现状和对策[J].中华眼科杂志,2003,38(5):383-388.
[5]蔚伟,祝伟.老年性白内障屈光变化临床分析[J].天津医药,2009,37(10):905-906.
[6]周和政,许亚红,韩邦冲.老年性白内障的屈光状态及矫正视力[J].实用眼科杂志,1993,11(11):656-657.
[7]柳夏林,刘奕志,刘欣华,等.老年性白内障的不同类型与晶状体上皮细胞密度的改变[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2,23(1):50-52.
[8]杨秀章,方俊宏.老年人466眼屈光状态临床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06,6(3):706-708.
[9]Yuge T,Ozasa K,Yamade S.Correlation of the grade of nuclear and cortical cataract,visual acuity,and contrast sensitivity[J].Nippon Ganka Gakkai Zasshi,1993,97(5):619-626.
[10]Rouhiainen P,Rouhiainen H,Salonen JT.Contrast sensitivity in different types of early lens opacities[J].Acta Ophthalmol Scand,1996,74(4):379-383.
[11]Ginsburg AP.Contrast sensitivity:determining the visual quality and function of cataract,intraocular lenses and refractive surgery[J].Carr Opin Ophtholmol,2006,17(1):19-26.
[12]Maraini G,Rosmini F,Graziosi P,et al.Influence of type and severity of pure forms of age-related cataract on visual acuity and contrast sensitivity[J].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1994,35(1):262-267.
10.3969/j.issn.1671-8348.2011.06.021
B
1671-8348(2011)06-0571-02
△通讯作者,Tel:13608313990;E-mail:lxiang755633@sina.com。
2010-08-25
2010-11-25)
·短篇及病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