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灵甫与富厚堂

2011-01-25谭剑翔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曾家军官玛丽

谭剑翔,谢 琰

(1.双峰县文物局,湖南双峰417700;2.双峰县中医院,湖南 双峰417700)

张灵甫像

1943年春,在经历了一个严冬的酷冷之后,连年的战乱让这个偏安一隅,昔日光鲜的乡间侯府——晚清第一名臣曾国藩的老宅富厚堂也显得陈旧发暗,如一头暮年的雄狮疲惫不堪,却余威仍在。

富厚堂不仅气势宏伟,而且地理位置极佳,背倚山峦,门前开阔,后山还有炮楼等防御建筑。抗战期间,这里的乡间经常有各路武装人马来往,包括国民党军及各路游击队、别动队。这一天,一个姓赵的军官带着一队人马来到这里,相中了富厚堂的房子,想要在大宅里暂时安营扎寨。当时曾家住满了从长沙、衡阳等地来避难的妇孺,不但无多余空房来安置官兵,而且妇孺众多于生活上也多有不便,刚从香港辗转回老家避难的曾约农与赵姓军官极力交涉,恳请不要驻兵。

赵姓军官仗着兵强马壮态度强硬,为了族人的安全曾约农不卑不亢与之周旋。几番交涉下来,曾约农探知赵姓军官是张灵甫的部下,心中大喜,他记起避居香港时的一段往事来。

这里我们不得不先提到曾约农的父亲——曾广铨。清同治十年(1871年)出生的曾广铨本是曾纪鸿的第三子,不久即过继给刚痛失爱子的曾纪泽,他幼承庭训,也是个聪明好学之人。曾纪泽去世时,恰在弱冠之年的曾广铨由兵部主事特赏员外郎补用。因受曾纪泽的影响,热衷洋务,精通英、法、德等国语言及满洲方言,曾被派充驻英公使馆参赞,又曾以五品京堂出使朝鲜,成为清廷最年轻的大臣之一。驻外其间他恪尽职守,努力维护国家和民族权益,特别是持守“以俭养廉”的祖训,颇有祖上遗风。光绪末年他被召回国后,先后任福建兴泉永兵备道、云南迤西兵备道、云南粮储道、云南盐运使等职。辛亥革命爆发之际,他解职归田,一度在湖南老家过起乡间生活,在富厚堂以耕读为业,生活清苦。经历大革命运动的冲击后,早过知天命之年的曾广铨又赶上了日本侵华的民族大难。“七七事变”后曾广铨离开家乡,先去南宁,后在1939年携子曾约农、侄女曾宝荪等避居香港。

同样是1939年,在3月27日南昌会战高安战役中,硝烟弥漫的祥符观阵地战斗异常激烈。国民党74军51师第306团与日军扭杀成一团,装备精良的日军用步车混合大队压着打,尽管第306团损失惨重,但官兵们依然苦苦支撑。眼看阵地即将被突破,这时一队援军杀出城来向日军发起反冲锋,一位英气逼人的年轻旅长端着冲锋枪冲在最前面。官兵们见到旅长亲自驰援,精神大振,遂呐喊着与敌殊死再拼。在指挥部队冲杀的时候,鬼子的机枪突然扫中了这位旅长的右腿膝盖,旅长猝然倒地。

这位作战勇猛的将军正是张灵甫。张灵甫,1903年出生于陕西长安东乡大东村的一户农家。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步科。

祥符观阵地一战,张灵甫成功地解救了306团,由于腿伤严重,经过简单的战地治疗后,他被转送桂林后方医院治疗。但是张灵甫的伤腿石膏打了一年有余,还是不见起色,伤口总是反复发炎,右腿仍有不保的危险。蒋介石对这位年轻有为的悍将颇为青睐,是年12月经特批转往香港的玛丽医院。他的右腿在玛丽医院再次手术,手术相当成功,医生向他保证,只要静心接受治疗,康复应无问题,张灵甫这才放下心来。在皇家玛丽医院养伤期间,张灵甫因腿上打着石膏不便走动,只能天天坐在床上看书读报解闷。

与此同时,在这个寒冷的冬季避居香港年近古稀的曾广铨心脏病发作,也来到了香港玛丽医院诊治。更凑巧的是,他们竟在同一病房。此时的曾广铨身体极度衰弱,除了心绞痛的难受,更苦的是不能吃东西,有时一日竟连汤水也不进,曾约农每天寸步不离,服侍在病榻前。闲暇时,他发现病房里一位右腿打着石膏的年轻国民党军官,仪表堂堂、气宇轩昂。便与张灵甫搭上了话。一聊之下,曾广铨父子才知这位打着石膏的军人是赫赫有名的抗日英雄张灵甫。而张灵甫也得知这家人原是湖南的显赫世家,病人的祖父,正是张灵甫早在历史书中久仰的名人——曾国藩。在黄埔军校学习期间每个同学都人手一册《曾胡治兵录》反复诵读。张灵甫本就对曾国藩的治学、治家及非凡的军事才能佩服得五体投地,而年近古稀的曾广铨虽在病中却依然气度不凡,年长张灵甫10岁的曾约农不仅相貌儒雅而且学识渊博,心中顿时敬重不已。在皇家玛丽医院的病房里曾家父子与张灵甫腥腥相惜,竟成为了好朋友。这段无心插柳的友情,几年之后为回到湖南家乡的曾家后人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处。

不久后,张灵甫在报上看到:战时军人不宜出国养病,不顾医生再治疗一月可以痊愈的劝阻,说军人“死且不惧,何爱一肢”。伤未全愈便提前归队,从此留下残疾,走起路一跛一拐,人送外号“跛腿将军”。而曾广铨病情也日益加重,医生云此病只能静养,不需住院,却暗暗告知曾约农与宝荪,曾广铨的寿命只能维持半年,住院三周后曾约农与宝荪只好含悲将老人接回家。1940年农历三月二十九日午刻曾广铨含笑而逝,在乱世也算是解脱。

1941年11月,香港局势突然紧张。12月28日,日本进攻香港,香港沦陷。1942年8月上旬,曾约农与曾宝荪申请还乡,因日本人要抓曾宝荪为其做广播宣传工作,约农改名曾仲,宝荪改名曾苹,历尽波折辗转回到湖南老家。

与赵姓军官对峙良久的曾约农想到与张灵甫的这段因缘,连忙扯出张灵甫做保护伞,说我们是张将军的好朋友,请各位维护。赵军官听了不敢造次,马上电告上司。张灵甫接到报告,记起玛丽医院和曾家父子的交往,正非常思念老朋友,苦于战乱及自己戎马倥偬无缘再见。他立即责令赵军官不得扰乱曾家,并且要对曾家竭力保护。还交代赵转告曾家放心,如果有危险,将由赵军官负责护送曾家出境。

由于张灵甫的悉心关照,连国民党最出名的32师路过荷叶境内都对富厚堂秋毫无犯,富厚堂在纷乱的战火中竟然得以安然无恙,让若干年后曾家的后人对张灵甫犹感激不已(见《曾宝荪回忆录》)。

猜你喜欢

曾家军官玛丽
曾国藩的“愚笨”
曾国藩的“愚笨”
跳伞
难忘的八个字
曾家山秋日行
和我一起玩
湖南锈才的诗
哥伦比亚 军官
女生玛丽莎Ⅰ
也用泥土造人的玛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