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傩文化文献研究的计量分析

2011-01-25展春岚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文化圈傩戏面具

展春岚

(遵义师范学院图书馆,贵州遵义563002)

1 引言

“傩”是我国古代华夏民族的一种驱鬼逐疫的宗教祭祀仪式。古时候,人们为了躲避厄运,祈求平安,戴着有象征意义的面具和服饰跳舞,慢慢地发展为一种文化,简称“傩”。它被称为研究中国,乃至人类文明发展的“活化石”。在公元前800的周初,即有关于“傩”的文字记载。《诗经》的《卫风·竹竿》篇有“佩玉之傩”。《周礼·夏官》中也提到“岁始,命方相氏率百隶索室驱疫”的“大傩”。

傩文化主要包含傩舞、傩戏、傩仪、傩堂、傩祭、傩面具和傩歌(乐)等内容。傩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西南地区,盛行于江西、贵州、广西、湖南、云南、安徽、福建等地的民间。在汉、壮、苗、瑶、彝、藏、土家、仫佬、毛南、门巴、蒙古等民族的部分地区,傩文化仍在流传。我国珍贵的古傩,在国内有广泛的继承和深远的影响,汉唐际又先后传到越南、朝鲜半岛和日本。这种艺术形式之所以能够在民间长期保存和流传,关键在于它在既娱神又娱人的艺术活动中,通过形象化的表演,真实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以及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愿望和要求,是一种全民性的艺术活动,具有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风格特点和较高的艺术水平。

对傩文化的的关注,20世纪50年代已有研究,真正成气候的研究是从80年代开始的。中外学术界对“傩文化”所展开的广泛研究,揭开了当代中国民间尤其是农村社会丰富多彩的面貌。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1977-2009年期间傩文化研究的论文进行了计量分析,揭示了30多年来我国傩文化研究的基本概况。

2 论文来源及概况

2.1 论文来源及年代分布

进入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以关键词:“傩”;时间:不限;来源类别:全部期刊搜索,得出查询结果:931篇。对931篇论文逐篇浏览、审查,剔出图片、名单、简讯等方面的文章,共检索到研究傩文化的学术论文有922篇,见表1。

从表1中的数据可看出,傩文化研究分三个时期:(1)1977-1989年,这段时期共发表论文64篇占全部论文总数的6.9%。论文数量不多,说明傩文化研究的人数有限,内容也有限,是萌芽期;(2)1990-1999年,称为成长期。这一段时间共发表论文398篇。占全部论文总数的43.17%,说明傩文化研究的人员增加,傩文化研究工作已引起人们的重视;(3)2000-2009年,称为发展期。这一段时间共发表论文460篇,占全部论文总数的49.89%,接近全部文献的一半,说明全民关注傩文化研究,发掘民族文化遗产。特别是2006年以来傩文化研究受到广大学者的重视,研究内容广泛,涉及傩坛、傩仪、傩舞、傩戏、傩面具和傩俗等内容。

?

3 傩文化文献研究的计量分析

3.1 论文发表的刊物分析

经过统计确认922篇论文发表在269种刊物上。详见表2

从表2看出,傩文化研究的论文比较分散,散见于全国各行业的269种刊物。其中《民族艺术》刊登论文最多,有98篇,其次是《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刊登42篇,《民族艺术研究》、《四川戏剧》、《民族论坛》、《贵州文史丛刊》、《池州学院学报》、《西藏艺术研究》、《贵州民族研究》、《中华戏曲》、《艺海》、《戏剧艺术》都刊登了13篇以上,它们占论文总数的37.09%。说明傩文化研究相对集中于民族研究类期刊、文史类期刊、戏剧艺术类期刊和大学学报。

3.2 论文作者分布和核心作者群分析

从《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出的922篇论文,均以第一作者为统计对象。论文作者共有575人,发文情况见表3。

从表3看出,傩文化研究已形成一定数量的研究群体。根据普斯定律,核心作者的论文下限为,其中为最高产作者的论文数。表3中以庹修明的32篇论文为最多,因此,,取整数为4。因此我们将发文4篇以上(包括4篇)的作者列为傩文化研究的核心作者。虽然核心作者只有43人,却发文331篇,占全部论文的35.9%。经统计得知,这些核心作者就是傩文化研究的专门人才,其中以刘冰清、顾乐真、高登智、唐楚臣、蒙国荣、丁武军、林河、金弓为代表的研究领域是总论傩文化;以庹修明、曲六乙、何根海、喻帮林、熊晓辉、张劲松、田永红、陶立璠、孙文辉、宋运超、李渝、于一、顾朴光、潘朝霖、罗受伯、刘廷新为代表的研究领域是傩文化中的傩戏;王兆乾、章军华、余大喜、陈鸿、廖夏林、李福军为代表的研究领域是傩文化中的傩舞;周华斌为代表的研究领域是傩文化中的傩面具;朱恒夫为代表的研究领域是傩文化中的傩歌;胡健国、刘凯、陈玉平为代表的研究领域是傩文化中的傩祭;钱茀、麻国钧、孟凡玉为代表的研究领域是傩文化中的傩仪;李子和主要研究傩俗;刘志群主要研究西藏傩文化。可以说研究领域深入到傩文化的方方面面。

3.3 论文作者的地区分布

傩文化研究的论文作者遍及全国各地,还有韩国、日本和美国的作者,体现了对傩文化研究的关注。论文作者的地区分布见表4。

从表4看出,由于统计年代跨度大,长达30多年,加上各种刊物编辑的标准不统一,不规范,造成有些刊物作者地区空缺。对地区空缺的一律按“不详”处理。统计数据显示傩文化研究的论文主要出自国内29个省(市、自治区),另外,韩国有3篇,美国和日本分别1篇,说明论文作者的地区分布广泛。论文主要集中在江西、贵州、湖南、安徽、北京、江苏、湖北、云南、四川、广东、陕西,它们占论文总数的47.07%;说明傩文化研究的活跃地区是江西、贵州、湖南、安徽、北京、江苏、湖北、云南、四川、广东、陕西。其中贵州和江西的论文数分别占论文总数的13.12%和9.54%,贵州和江西是研究傩文化最活跃的地区。

3.4 论文作者合作情况

由表5看出1人独立发表的论文有804篇,达87.20%。2人以上合作发表的论文118篇,其合作率为12.72%。说明傩文化的研究,一些领域凭借自己的能力能完成,而有些领域则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统计数据说明傩文化研究的合作情况良好,反映了傩文化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今后还需加强合作,充分体现了各民族共同参与的团队精神。

3.5 论文基金资助情况

表6 论文基金资助项目

从表6看出傩文化研究得到国家基金资助14项,占资助项目的63.64%;湖南省教委科研基金,占资助项目的22.73%;而江西、安徽、贵州各有基金资助1项,分别占资助项目的4.55%。说明国家对傩文化研究非常重视,投入大量资金。湖南是傩文化研究的活跃地区之一,资金投入次之。而江西、安徽、贵州也有资金投入支持。傩文化研究应争取更多资金支持。

4 论文主题及研究热点

从表7“论文主题的分类”情况看,我国傩文化研究的热点主要有几个方面:

4.1 傩文化

各作者的论文中,具有显著地方特色,探讨各地不同的摊文化,他们从各自所熟悉的角度出发,对各地傩文化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许多研究傩文化领域的学者对傩文化的范围有不同的分法,但从傩文化的发展过程和演变来看,大致可分为两大块:傩祭和傩戏。不管是傩祭还是傩戏,都要涉及到傩歌、傩舞、傩面具等。

曲六乙先生将中国傩文化划分为六个广大的傩文化圈,即:北方萨满文化圈、中原傩文化圈、巴楚巫文化圈、百越巫文化圈、青藏苯佛文化圈、西域傩文化圈。摊文化圈几乎涵盖了我国所有地域和民族。

傩文化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有的地区逐步发展蜕变为综合艺术形式的傩戏,而在一些山区民族地区则和乡风古俗融为一体,逐渐形成独特的民族传统节日。

4.2 傩舞与傩戏

傩舞,又叫“大傩”、“跳傩”,俗称“鬼戏”或“跳鬼脸”。是戴着象征自然神灵的面具驱邪的原始舞蹈,早在3000年前殷商时代已有这种傩祭活动。傩戏,是在傩祭活动中的傩舞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傩祭活动中,傩歌、傩舞等活动表演成分丰富了,便逐渐戏剧化,形成傩戏。傩戏表演的主要特点是角色都戴着假面具。从傩嬗变到傩戏,大约是宋代的事情。经过汉、唐、宋几代的发展,傩仪中的傩舞规模逐渐扩大,随之发展成为傩戏。我国有众多的民族,50多种傩戏,大体分为五种类型:(1)宫廷傩;(2)官府傩;(3)寺院傩;(4)军傩;(5)民间傩。民间傩又分三种,即族傩、愿傩、游傩。这些傩戏遍及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西南、东北和西北地区,形成一个东起苏皖赣,中经两湖、两广,西至川、黔、滇、藏,北至陕、晋、冀、内蒙、新疆及东北的傩(巫)文化、傩戏圈。贵州的铜仁地区,是中国傩文化圈中傩仪最活跃的地方,被称为“傩戏之乡”。

4.3 傩面具

傩面具艺术是傩文化中最具特征的符号。是原始宗教与图腾崇拜的产物。在傩祭中,面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远古先民来说,傩面具是神灵。面具俗称“脸子”,在傩事活动中被视作神的载体,无论傩舞、傩仪、傩戏都围绕着面具进行。西周傩舞青铜面具是国内仅存的一件,它为研究傩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尽管傩面具被赋予了复杂而神秘的种种宗教和民俗的含义,但它本身却不失为艺术百花园里的珍品,对中国戏剧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后来“脸谱”的滥觞,特别是对京剧起了主要作用,使脸谱几乎成了一项专门的艺术,并流传到近代欧洲贵族阶层,形成“假面舞会”中的“假面”

随着历史的发展,傩面具原有的鬼神崇拜、宗教迷信内涵逐渐淡化,转而开始注重体现民众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感,其艺术性、娱乐性的审美价值日益增强,充分表达着民众对美的追求与对丑的摒弃。

4.4 傩仪

傩仪是我国历史上一种影响甚广的巫术文化事象。傩仪发源于中原,商周时代由原始宗教变为宫廷巫术;两汉时与封禅、郊祀筹共同构成维护中央集权体制的巫术礼仪制度;两宋时受到新兴人文文化的冲击,逐渐退出中原而流布于长江以南,与荆楚巫术传统和道教相融合;至明清又流入西南各民族之中,其影响至今不绝。在傩仪中,傩舞是最具有象征性的关目。德江傩仪是贵州佛道儒巫混杂合流的典型代表。傩仪是被誉为“戏剧活化石”的傩戏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傩戏的一切文化要素都是通过傩仪的展演进行表达的。

4.5 傩歌

罗义群认为《九歌》是祈祷胜利的军傩乐歌。《九歌》是屈原在楚国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改写而组成的一组祭祀乐歌。朱恒夫探讨了《江淮傩歌“神书”》,江淮傩歌“神书”的发现,给文学与民间宗教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尤其是文学,它的许多内容成了解开一些古代文学之谜的钥匙。

4.6 傩祭

傩祭,请神驱鬼逐疫而举行仪式来祭祀神灵或祖先的活动。这一祭祀活动通常在傩庙举行,设一傩坛(相当于道教的道坛),由带着面具的傩坛掌坛师来引领整个祭祀活动。活动当中有傩歌、傩舞等项目。傩祭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到商代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用以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各民族的祭祀活动中,其内容几乎都是共同的,少不了以下内容:供献祭品、由巫师诵读祭歌或经文,赞颂天地或祖先的恩德,对作祟的诸鬼发出诅咒;伴之以音乐舞蹈,以歌舞取乐鬼神,以身和形展现祭祀的内容和情绪。

通过以上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作者们对傩文化的研究涉及面广,研究内容详实,参与人数众多,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挖掘和弘扬傩文化民间文化,发展民俗旅游,赋予它新的内容和意义,对于树立以人为本,构建合谐社会具有现实意义,特别是对繁荣中华民族的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1] 罗云丹.侗族研究的概况及特征分析[j].贵州社会科学,2007,(7).

[2] 庹修明.贵州傩戏傩文化[j].文化遗产,2008,(3).

[3] 张朝霞.论赣傩文化内涵的三个层面[j].九江学院学报,2007,(5).

[4] 杨启孝.傩文化资料的开发与利用[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S3).[5]庹修明.傩文化暨贵州傩戏类型[J].中华手工,2005,(1).

[6] 驼铃.傩文化研究的重要成果——评介《傩戏论文选》和《中国傩文化论文选》[J].戏剧艺术,1990,(2).

猜你喜欢

文化圈傩戏面具
非遗瑰宝·傩戏 王雪宁 绝版木刻 60cm x 90cm 2021年
软陶傩戏面具
我们摘下面具吧
酷酷的面具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江西傩戏符号构建研究
面具
圈里事儿
德江傩戏文化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
面具中的鱼
打好文化牌,拓展南海“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