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园认知地图研究

2011-01-24高春义岳莉然

山西建筑 2011年3期
关键词: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区意象

高春义 岳莉然 王 蕾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园认知地图研究

高春义 岳莉然 王 蕾

对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两个校区进行了认知地图的调查研究,通过调查问卷(包括绘制校园草图及语言描述等)和观察访谈的方法,分析了校园的识别特征、结构特征和地图评价,从而为校园规划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校园,认知地图,环境心理学

人之所以能识别和理解环境,关键在于能在记忆中重现空间环境的形象。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记忆中重现的形象称“意象”。具体空间环境的意象称“认知地图”[1]。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总结出城市意象的五个构成要素[2](道路、区域、边界、节点、标志物),并对其特征和联系加以分析。

1 研究方法

本文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调查对象,进行了以获得评价性意象为主要目的的认知地图研究。主要研究方法为调查问卷(包括绘制校园草图及语言描述等)和观察访谈等方法。

2 校园认知调查结果分析

2.1 意象空间结构

1)方向。

一校区不是正南北走向,主要道路相互垂直;二校区以南北为主导,东西略弱。通过两个校区的调查分析与研究表明由于一校区不是正南北走向,所以人们绝大多数选择标志物定位法来寻找目标;而二校区属于南北走向,所以相对较多人选择东西南北方向定位。

2)核心。

排除宿舍因素,一校区核心是哈工大步行街两侧的图书馆、新教学楼和主楼;而二校区核心则是主楼及校园周边各学院楼。这一区别反映两校区环境的差异:一校区由于教化街穿越整个校园使得校园核心不连贯,整体有被割裂的感觉;而二校区的教学区则通过主楼连成一片。就形态而言,一校区的主核沿近东西向展开,二校区的主核则围绕主楼由南向北延伸[4]。

3)架构模式。

一校区为联结于正交十字形主干道上的三大组团(见图 1),偏东西大道俗称“校外街”,偏南北大道名为“教化街”,教学区分列东西,学生宿舍位于南侧,总体环境便于使用者建立较为清晰的认知结构。而二校区为连续组团(见图 2),外加零星的意象点(体育场、车库楼等)。调查结果表明,被试者普遍认为一校区总平面的大概形状是矩形,其次为不规则图形,极少数人认为是梯形;二校区认为是矩形和不规则图形人数相近,极少数人认为是梯形。总体看来,两校的意象结构方向明确、核心肯定、架构模式则各具特色[5]。

2.2 一般意象元素

校园意象的组成元素主要为建筑、场所、道路、标志、区域和边界等。现分别讨论如下:

1)建筑。

在被调查者所绘的认知地图中,建筑元素出现率最高,大部分被调查者还画出了建筑平面的大致形状,成为校园公共意象图中最主要的组成元素。这说明,在中等尺度环境中,建筑物最易为人记忆和再认,是识别环境的重要参照物。统计发现,在意象图中,一校区的建筑元素出现率高于二校区,这表明,建筑形式的特点是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一校区的建筑风格多样,外形差别较大;而二校区则差别较小。

2)道路。

一校区两条主干道正交,其清晰程度明显高于其他直路,构成校园总体环境的认知骨架。二校区主干道路较为复杂,且道路尺度相同,两侧景观无明显差异,主次关系不够明确,因而缺乏识别特征。

3)场所。

场所包括广场、大草坪、操场、文体活动中心等露天场所。这些小尺度的区域边界清晰、功能特征或环境特征明确,对使用者具有独特吸引力,故可意象性很高。而且视野开阔,便于整体观察周围环境,有利于观察者了解环境的有机联系并建立整体认知结构,从这种意义来说,这些场所有时又起到节点的作用。

4)标志。

入口、主楼、雕塑为两校主要标志。其他标志:一校区有行政楼、图书馆、体育馆;二校区有图书馆、文体活动中心。但从总体上看,两校起标志作用的元素较少,分布也不够均匀。一校区从西校门至主要十字路口非常远,其间缺乏标志性建筑及小品作为识别和引导手段,令步行者普遍有劳累、厌烦、好远的感觉。

5)区域和边界。

就校园总体环境而言,一校区东、西边界模糊,南、北边界清晰;二校区四周边界非常清晰。在校园内部,道路同时起到分隔区域的边界作用,两校区相比,二校区的区域特征较为明显。但总的来说,区域在意象元素中居于相对次要的地位。

2.3 易识别性

识别环境(定位、寻址)是人的基本生物性需要之一,同时,易识别的环境有利于形成地区感、控制感和认同感。高校新来者和来访者较多,因而这一点格外重要。若单就实际平面图观察,一校区道路互相垂直,具有外显的清晰性,据调查表明,被试者认为最易迷路的区域依次为生活区、教学区、休闲区(见表 1);相比之下,二校区显得有些零乱,但因架构模式清晰,具有易于识别的内在清晰性,但所有道路等宽、绿化和建筑雷同,因而不易为外(新)来者所识别,据调查表明,被试者认为最易迷路的区域依次为教学区、生活区、休闲区(见表 2)。为此,建议二校区校园加强局部的同一性,不同建筑群宜设有形象的、显而易见的识别标志(如立面、色彩、小品等);也可根据人流的流线、流量拓宽道路,重点美化,突出主要干道。

表1 一校区校园最容易迷路的区域

表2 二校区校园最容易迷路的区域

3 讨论与建议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园一校区道路互相垂直,具有外显的清晰性,然而建设较早且时间跨度大,导致校园内局部功能分区混乱,校园整体外观杂乱无章,不能形成统一的风格,建筑密度较高,开放空间相对较少,历史建筑保护不足,旧建筑过于陈旧,新建筑形式杂乱,原有独特的校园风格正在渐渐消失。相对而言,二校区的建筑风格相对统一,整体同一性较强,而主干道路较为复杂,且道路尺度相同,两侧景观无明显差异,主次关系不够明确,因而缺乏识别特征。

针对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园现状,现提出以下建议:

1)对建筑进行“整理”:改造建筑立面是使各个年代、不同风格的建筑相互协调,形成整体校园风格的有效途径,设计的同时要兼顾建筑的功能特点,在整体统一的前提下彰显个性。

2)景观系统方面,整合相邻建筑间小块绿地,使分散于校园内各处零散“绿点”连接成线、面,使建筑与绿化成为有机的整体,尽量为建筑周边提供舒适宜人的小环境;力求形成富于亲和力与情趣化的校园绿地系统,并以突出哈工大的校园特色为原则,对景观雕塑小品和环境设施统一设计。

3)交通系统方面,应该贯彻“以人为本,人行优先”的原则,按不同交通性质组织交通,减少其在空间上的交叉与冲突;适当控制交通流量,保证校园内人的行为活动的安全性和交通的便捷性;调整校园出入口位置,增加人行出入口,方便校内外的交通联系;机动车交通组织着重考虑服务对象要求,并减少其对校园的干扰;注重校园静态交通问题,合理设停车场和泊位数,减少静态交通对校园环境的干扰。

4)校园在空间形态上应具有整体的校园环境、多样的空间层次、宜人的校园尺度,以及强烈的文化特色和创新的发展意识,并以此为指导原则,在环境设计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使校园不仅与周边环境统一,而且功能齐全、布局合理。

[1]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5-31.

[2][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17-9.

[3]檀文迪.华侨大学校园环境认知地图研究[D].北京:华侨大学,2007.

[4]沈福煦.空间是灵魂,供人享用的场所——现代建筑空间新论[J].室内设计与装修,1999(3):15.

[5]赵仁广.广场的标志性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4:29-31.

[6]朱英杰.高校校园公共空间活力问题浅析[J].山西建筑,2009,35(13):41-42.

Research on recognition map of Harbin Industrial University

GAO Chun-yi YUE Li-ran W ANG Lei

The paper undertakes the investigation research on the recognitionmaps of two cam puses of Harbin Industrial University,and analyzes the identification characteristics,the structural features and themap evaluation by investigation questionnaire including themapping of the campus draft and the language description,and themethods for observation interview,soas to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direction for campus planning design.

campus,recognition map,environment psychology

TU244.3

A

1009-6825(2011)03-0012-03

2010-09-23

高春义(1978-),男,规划师,黑龙江省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岳莉然(1978-),女,讲师,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王 蕾(1985-),女,东北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猜你喜欢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区意象
抚远意象等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南大门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一角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我校临安校区简介
哈尔滨工业大学设计学系
“具体而微”的意象——从《废都》中的“鞋”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