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税率变动与企业盈余管理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2011-01-24王素荣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变动管理层盈余

王素荣,高 静

(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财务与会计研究中心,北京100029; 2.中铁物总进出口有限公司,北京100053)

一、文献回顾

1986年美国进行了企业所得税改革,所得税税率从46%下调至34%,国外学者研究发现:美国上市公司存在提前确认费用以降低税负的现象。有代表性的成果包括:Guenther (1994)研究证实:税率变动增加了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规模大的企业、拥有低水平长期负债的企业以及管理层拥有股权的企业,倾向于在税率发生变动的前一年虚增可操纵应计费用。Wilkie(2001)研究发现,管理层倾向于通过盈余管理降低企业实际税率。Gram lich (1991)研究表明,企业管理层通过调整费用的确认尽可能地降低税负。Scholes(1992)按照所得税年度的不同将企业进行分组,不同的样本组数据共同说明:在企业所得税税率降低前的期间里,企业确认的费用明显增加,从而将利润递延至适用低所得税税率的期间。Edw ard (1997)认为企业在所得税税率变动后,通过推迟确认经常性收益与非经常性收益两种方式进行盈余管理,并以后者为主。

2008年1月1日起我国实施新企业所得税法,税率由33%降低到25%。我国的经济体制、社会背景与西方国家有很大的差异,我国上市公司决策行为有可能与国外的上市公司不同。本文运用上市公司公开的财务信息,研究税率下调这一事件是否会导致上市公司将税率变动前的收益推迟至适用低税率的期间确认。

国内在企业所得税与盈余关系方面的研究尚缺乏实证分析。王素荣、史文博(2009)研究了新会计准则和新企业所得税法对上市公司实际税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实施新会计准则降低了上市公司的实际税负。因此,我们认为我国实施新企业所得税法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影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税率变动与盈余管理理论分析

(一)提出假设

将实现的盈余从税率高的期间递延至税率低的期间,可以让企业获得所得税利益,但是,我国上市公司是否会为了所得税利益而递延2007年度实现的收益呢?

1.融资成本。如果企业将2007年及以前实现的盈余推迟至实行较低税率的2008年,会得到所得税好处,但势必会导致2007年业绩不佳,进而引起股票价格的波动。如果2008年企业恰好有融资需求,2007年度不良的业绩必然会导致融资成本增大。

2.股权激励计划。全流通时代企业大股东、持股管理层越来越重视公司的价值和股价的波动,我国的股权激励政策也促使上市公司管理层重视企业的盈余质量和公司成长,二级市场的股票价格也在很大程度上受企业披露业绩的影响。

3.税收成本与税收压力。企业为了节税而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一旦被认定为“逃避纳税”,将会面临严厉的惩罚与制裁。两税合并后,税率由33%下降至25%,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都明显地降低了税负,导致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减弱。

4.公关成本。逃避纳税行为不仅会给企业及其责任人带来严厉的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上市公司一旦发生“逃税门”事件,将严重损害其公众形象,有可能引发一系列的不良后果。

5.业务能力制约。基于避税动机的盈余管理需要有熟知税收法规的税务人才,但上市公司未必拥有熟知税收法规的专业人才,企业税务人员的业务能力会影响企业税务筹划意愿。

综合考虑上述因素,为验证我国上市公司是否同美国上市公司一样为了节约所得税而递延税率降低前期实现的收益,特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一:2008年企业所得税税率降低,我国上市公司会为了节约企业所得税而推迟确认2007年度实现的收益;

假设二:2008年企业所得税税率降低,我国上市公司不会为了节约企业所得税而推迟确认2007年度实现的收益。

(二)控制变量

国外研究结果显示,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主要基于管理报酬契约与债务契约等契约安排动因、政治成本动因以及资本市场动因,这些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和制约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本文在研究税率变动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时,考虑以下可能影响盈余管理的因素:

1.企业规模。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规模大的企业更倾向于利用会计手段降低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规模大的企业拥有较多资源,职能部门分工明确、细化,有专业人员负责财务和税务事宜。为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专业的人员更倾向于向管理层提供盈余管理的可行性建议,使得盈余管理行为不易被审计师发现。本文判断,规模大的企业倾向于递延收益。

2.融资成本。新增融资的资金成本会随资产负债率增加而提高。国外研究表明,资产负债率高的企业为防止增加新增融资的资金成本,会通过盈余管理来粉饰当期业绩。

3.管理层持股比例。企业管理层的持股比例越大,日常经营中更倾向于做出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业绩,进而提高股票市场价值,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4.股权性质。国有企业受国资委监督,业绩考核指标直接决定公司领导层的权力地位与经济利益。因此,更倾向于通过盈余管理提高业绩。而非国有制企业利润的大部分归属于主要股权人,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更倾向于通过盈余管理降低税负。

5.股权结构。很多上市公司是从集团公司剥离出的“优质资产”整合上市,尽管上市公司不断地完善治理结构,但在很多情况下上市公司的管理层要服从集团公司的利益导向,管理的独立性受到限制,盈余管理行为也受到制约。

三、税率变动与盈余管理实证研究

(一)样本选择

截至2008年12月31日,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共1 729家,按照中国证监会分类标准共有12个行业,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共1 698家。选取2000年至2008年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年报数据。样本选取标准为:

(1)本文需要用2000年至2005年的财务数据计量2006年与2007年可操作应计项目值,故剔除2000年1月1日以后上市的846家企业;

(2)因应纳所得税为负数或者为零的公司再进行盈余管理的意义不太,故剔除2007年、2008年应纳所得税为负或者为零的样本企业92家;

(3)因实证中需要税率变动分析,故剔除2007年、2008年税率不明的样本企业24家。

根据以上标准共选出有效样本736个。研究中所采用的财务数据均为上市公司母公司的财务数据,数据来自RESSET(锐思)金融研究数据库、清华金融研究数据库(H TFD)、新浪财经网以及手工从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中摘录。

(二)税率变动分析

按照上市公司2008年实际适用税率相对于2007年实际适用税率的变化方向对样本进行分类,分为税率降低样本组、税率不变样本组和税率升高样本组。表1反映了样本企业在2007年、2008年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情况。

表1 样本公司税率变动表 单位:%

由表1可知,税率降低的公司数量较多,占样本公司总数的53%;税率升高的公司数量较少,占样本公司总数的27%;税率不变的公司数量最少,占样本公司总数的20%。很明显,一半以上公司的适用税率有所降低,说明这些公司都从所得税改革中受益。

(三)研究设计

1.盈余管理计量

国外学者衡量避税动因的盈余管理行为时,通常将会计应计项目分为“经营性应计项目”与“非经营性应计项目”。Guenther(1994)计量经营性应计项目的公式为:CACCi,t=(CAi,t-CAi,t-1)-(CLi,t-CLi,t-1),其中:CA为流动资产(现金除外),CL为流动负债。Thomas (1998)使用了与公司转移应纳税额更相关的应计项目,将流动资产项目限定于应收账款与存货,将流动负债限定于应付账款与应计费用。由于缩小了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范围,使得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回归的结果噪音也更小。本文借鉴 Thomas(1998)的方法,采用下面公式计量经营性应计项目:

其中:ΔARi,j代表公司i在t期相对于t-1期应收账款的变动额,ΔINVi,t代表公司i在t期相对于t-1期存货的变动额,ΔAPi,t代表公司i在t期相对于t-1期应付账款的变动额, ΔAEi,t代表公司i在t期相对于t-1期应计费用项目的变动额。

Dechow(1995)提出了修正Jones模型来计量公司经营应计项目中不可操控部分:

其中:ΔSALESi,t代表公司i在t年相对于t-1年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动额,ΔARi,t代表公司i在t年相对于t-1年应收账款的变动额,TAi,t-1代表公司i在t-1年年初的总资产。

本文采用2001年至2005年的相关数据,通过OLS估计出自变量系数μ1,i与μ2,i,将2006年至2008年的自变量数据代入模型(2)中,即可计算出样本公司于2006年、2007和2008年的不可操控经营性应计项目CACC*i,t的大小。

可操控经营性应计项目ui,t等于总的经营性应计项目CACCi,t与不可操控经营性应计项目CCACC*i,t的差额:

为了使不同公司操控性经营应计项目具有可比性,本文将Vi,t作为计量盈余管理的替代量,Vi,t=ui,t/σi,t,σi,t是模型(1)中回归方程的标准差。

2.税率变动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影响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因素有很多。在企业所得税税率改革前后,样本企业盈余管理的方向与程度若发生变化,并不能证明是由税率降低这一因素引起的。研究所得税税率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需要考虑其他可能促使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因素。Guenther(1994)在控制了企业规模、债务水平和管理层持股水平后,检验了公司利润转移的程度。研究表明,规模大的企业、低债务水平的企业和管理层持股比例高的企业,其利润转移的程度较高。本文借鉴Guenther(1994)思路,构建了以下的回归模型:

SIZE代表企业规模,等于企业资产的自然对数;DL代表企业长期负债程度,等于企业期末长期负债与总资产的比例;M GT代表企业管理层持股比例,等于期末管理层所持本公司股数除以该公司期末流通A股总数;NSR用来衡量公司股权性质,若公司为非国有公司,则取1,若公司为国有公司,则取0;SSR用来衡量企业股权结构,若公司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超过50%,则取1,否则取0。截距γ0衡量在控制了企业规模、债务水平、管理层持股比例、国有股权性质与大股东持股比例等五因素后,公司避税动因的盈余管理程度。

税率从33%下降至25%的333家样本数量占税率降低样本总数的86%,本文用该333个样本通过模型(4)研究税率变动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

(四)回归结果

1.盈余管理计量结果

分别将税率降低样本组333家样本企业与全部736家样本企业2001-2005年主营业务收入变动额(ΔSALESi,t)、应收账款变动额(ΔARi,t)和期初总资产(TAi,t-1)代入模型(2),方程拟合优度R2的描述性统计如下:

表2 模型(2)拟合优度R2的描述性统计

由表2可知,税率降低样本组拟合优度均值为0.2995,全部样本组拟合优度值均为0.3130。Jones(1991)计量盈余管理模型中拟合优度均值为23.2%,Thomas(1998)计量盈余管理模型中拟合优度均值为30%,本文计量结果与其相近。

根据模型(2)拟合的自变量系数μ1,i、μ2,i,计算2006、2007、2008各年不可操控经营性应计项目CACC*i,t。经营性应计项目CACCi,t与不可操控经营性应计项目CACC*i,t的差额,即为可操控经营性应计项目ui,t,计算盈余管理替代量Vi,t。表3为Vi,t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表3 Vi,t的描述性统计

对于税率降低样本组,2006年Vi,t的均值为负值,说明利润是推迟的,这是因为2007年1月1日起上市公司开始执行新会计准则。2006年底按照新会计准则调账时,许多企业采用了递延收益的方法,待2007年后利用新旧准则转换时机转回。2007年和2008年值均为正值,说明这两年度利润是提前的。2007年实施新会计准则为企业粉饰业绩提供了机会,2007年上市公司业绩普遍上扬是最有利的证据。

2.税率变动与盈余管理关系

表4列示2006-2008年税率降低样本组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管理层持股比例情况。

表4 税率降低样本组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与管理层持股比例情况表

统计结果显示:税率降低样本组连续3年资产负债率平均值分别为55.19%、51.59%、54.54%;管理层持股比例平均值分别为0.01%、0.08%、0.10%;非国有投资企业有137家,占41.14%;公司第一大股东占绝对控股权企业有50家,占15.29%。

将税率降低样本组企业的数据代入模型(4),回归结果见表5。

表5 税率降低样本组企业盈余管理动因检验结果

2007年和2008年R2分别为33.40%与34.00%,方程拟合度较好,2006年拟合结果不太理想。F值分别在99%、95%和90%置信概率下显著。γ0为模型(4)截距,代表公司出于避税动因的盈余管理程度。2007年γ0为正且在0.05水平上显著,表明样本企业存在正的可操纵性应计项目,即没有递延收益的行为。2008年γ0为负,表明样本企业存在负的可操纵性应计项目,即存在递延收益的行为。

2006年、2007年与2008年γ1值均为负值且在0.05水平上显著,表明企业规模与可操纵性应计项目呈负相关。因为企业规模越大,职能部门作用越明显,使得盈余管理成为可能。2007年γ2为正值且在0.05的水平上显著,表明高负债企业倾向于通过盈余管理提高当期业绩。2006年和2008年的γ2均较小。γ3、γ4、γ5回归结果不显著,即没有确凿证据显示样本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与管理层持股比例、股权性质、股权结构等因素相关。

对税率降低样本组的研究表明,在税率变动前的2007年,上市公司并没有为了节税而推迟确认收益,与假设一相反,与假设二相一致。

通过税率降低样本组检验,我们发现税率降低的企业并没有为了节税而在税率变动前的2007年进行盈余管理,递延收益。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地、持续地存在虚增利润的现象,而这一现象并没有受税率降低因素而改变。

四、研究结论与不足

本文采用修正Jones模型,分组检验了税率变动前后三年的可操纵性盈余管理替代量,实证结果并没有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在所得税税率变动前有明显的盈余管理行为。在控制了企业规模、融资成本、管理层持股比例、股权性质、股权结构等变量的情况下,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分别检验所得税税率变动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所得税税率下调并没有促使企业为了节约所得税而推迟确认收益,相反,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虚增利润、粉饰业绩的盈余管理行为。

本文研究中还发现,大规模企业受政治成本影响倾向于递延收益,隐瞒利润;负债率高的企业为了降低融资成本倾向于提前确认收益,虚增利润;但没有发现企业的盈余管理与管理层持股比例、股权性质、股权结构等因素相关。

本文研究中没有考虑税负返还、税负减免等情况,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研究结论;在设置影响企业盈余管理控制变量时,只考虑了企业规模、融资成本、管理层持股比例、股权性质、股权结构等因素,现实中可能还有其他影响因素,本文没有加以考虑。

[1]David A.Guenther.Earnings management in response to co rpo rate tax rate changes:Evidence from the 1986 tax refo rm act[J].The accounting review,Vol.69.No.1,January,pp.230-243,1994.

[2]Patrick J.Wilkie.Corporate average effective tax rates and inferences about relative tax p references[J].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taxation association,Fall,pp.77-85,1988.

[3]Gram lich.J.D.The effect of the alternativeminimum tax book income adjustment on accrual decision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Taxation Association 12(1),pp.36-56,1991.

[4]M yron S.Scholes,M ark A.Wolfson.Firm s’responses to anticipated reductions in tax rates:The tax refo rm act of 1986[J].The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Vol.30 supp lement,pp.164-185,1992.

[5]Edward L.Maydew.Tax-induced earningsmanagement by firms w ith net operating losses[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Vol.35 No.1,pp.83-96,1997.

[6]戴德明,姚淑瑜,毛新述.合并报表与母公司报表的有用性:理论分析与经验检验[J].会计研究,2006, (10).

[7]王素荣,史文博.新会计准则和新所得税法对上市公司实际税负影响统计分析[J].现代财经,2010,(2).

[8]喻美.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1).

[9]黄世平,肖洪钧.上市商业银行的市场结构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实证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1).

猜你喜欢

变动管理层盈余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北上资金持仓、持股变动
北向资金持仓、持股变动
南向资金持仓、持股变动
关于经常项目盈余的思考
核安全文化对管理层的要求
变动的是心
高级管理层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对公司债务杠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