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灾害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初步思考*

2011-01-24谭秀华

灾害学 2011年1期
关键词:防灾减灾灾害

张 英,王 民,谭秀华

(1.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 100875;2.广东中山纪念中学,广东中山 528454)

1 灾害教育是否需要理论研究?

近几十年以来,世界自然灾害频发,造成的损失日趋严重。如何减轻灾害带来的风险已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的重大课题。在各种减灾措施中,教育和培训是不可分割的关键措施之一。教育可以让人们获得更充分的防灾减灾所必需的知识、技能与态度。

一些发达国家开展灾害教育较早。早在100多年前,新西兰就已开始在学校进行火灾演练,近几十年来还扩展到针对其他紧急事件的模拟演练,1977年,该国明确把自然灾害与民事防御纳入学校教学大纲,成为“社会科”的主题内容之一[1]。日本的学校开展灾害教育已经有30余年历史[2]。其主要特点有:以防灾演练为主,演练类型多样,主要是灾害防避和灾后救助技能演练,特别重视防震与防火演练;多以学校与社区联合教育为主。相对而言,发展中国家从1990年代中期才开展灾害教育,多数国家是在联合国“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和“国际减轻灾害战略”的一系列项目的支持下,或在发达国家的资金支持下,才得以大力开展灾害教育。

1.1 灾害教育理论的重要性

我国是自然灾害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公民的灾害意识淡薄,防灾素养不高,不能正确地看待和认识灾害,也不知道如何更好地进行防灾、减灾、备灾和救灾。结合我国的地理国情,灾害是影响到可持续发展策略实施的制约因子之一,灾害教育可以从一定程度解决公民灾害意识、防灾素养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高其防灾减灾能力。

汶川8.0级地震后,国家更加重视灾害教育,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将防灾减灾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但实施情形却不尽如人意。我国大部分地区与日本、美国、我国的台湾地区都还有一定差距。灾害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本义,即促进人的全面的可持续发展,从某个程度说灾害教育是可以救命的。当然我们不可能神化灾害教育,企图其能解决一切问题,但在建筑质量安全问题之外,在防灾减灾科技体系之外,在政策法律法规之外,在灾害救助体系之外,灾害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上述体系一起构建防灾减灾的完备体系(图1)。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多为经验介绍之类,研究深度不够,同时,灾害教育实践缺少理论指导与政策支持,而一个学科的发展,既需要确定的研究对象,也需要获得相应政策支持。学术研究不仅要满足社会需求,更要预测社会需求。灾害教育是以灾害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旨在提高灾害教育效果,促进我国灾害教育研究与教学的实践发展。

图1 灾害教育在防灾减灾系统中的定位

1.2 如何构建灾害教育理论

自从1987年“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被提出以来,许多学者开始对灾害教育进行研究。研究的主题主要有将灾害教育纳入学校课程的方式、教材开发设计与教育评价等[3]。国内灾害教育研究目前尚未有专门系统科学的灾害教育理论,灾害教育的实践也很欠缺,这更加显得灾害教育理论构建的重要性。灾害教育理论的构建有两种缘起:一种是源于本土的自觉;二是国际比较之后的移植。也就是所谓的自主创新与国外移植,理论构建既要具有国际观瞻,又要具有本土情怀。

研究者开展了灾害教育的基本理论研究,界定了灾害教育研究对象与基本概念;进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提出国内文献分析维度,划分国际灾害教育发展阶段;论述了从地理教育、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切入灾害教育研究的优势和方法,提出在可持续发展教育框架体系(PRED+D)下构建灾害教育体系;分析了中学的灾害教育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策略,阐明了地理教育与灾害教育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地理教学进行灾害教育的教学策略;除研究学校灾害教育外,还对灾害遗址、博物馆、纪念馆等场所运用解说手段进行社会灾害教育进行了探索与研究;对我国灾害教育发展进行了展望。

早在1990年之前,日本就开始出版针对中小学校园防灾安全教育的教材,并按照每一年级不断变化其中的内容。有关自然灾害的教育在墨西哥、罗马尼亚、新西兰等国也是中小学的必修课。另外,就连巴西、委内瑞拉、古巴等国家都非常重视中小学的灾害教育。可见,灾害教育课程建设十分必要,但没有理论研究的灾害教育目标构建、课程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都是盲目和没有根基的,所以很有必要针对灾害教育研究做一些理论探讨。

1.3 灾害教育研究的基本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世界性议题,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即“PRED”问题历来是地理学研究和教学关注的热点。灾害(Disaster)是一个极具破坏力的因子,是经济、社会、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防灾减灾研究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课题,有关灾害的研究理应纳入地理学研究视野。防灾减灾目标主要依靠灾害教育而实现,灾害教育也应纳入地理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框架下(“PRED+D”)。“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中指出:“教育是减轻灾害计划的中心,知识是减轻灾害成败的关键”[4]。灾害教育可提高学生防灾减灾知识与能力,促进学生灾害与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深化,在根本上改变其观念和行为。

1.3.1 灾害教育的概念

在我国台湾地区“防灾教育”包括了自然灾害、人为灾害与其他安全教育,在英国安全教育(safety education)包括了自然灾害教育,在日本灾害教育(disaster education)得到了相当的重视,主要侧重自然灾害教育,也包括针对人为灾害的教育。灾害教育从英文看有多种表达(Disaster education;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education;Education for disaster reduction),研究者认为灾害教育的称谓最合适。防灾教育和减灾教育从其内涵来看涵盖不了该种教育的全部目的和内容。目前还没有“灾害教育”的完美定义。灾害教育是为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以培养公民具有灾害意识、防灾素养为核心的教育。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掌握一定的关于灾害本身及防灾、减灾、救灾与备灾的知识、能力与态度,树立正确的灾害观,正确看待灾害本身及其发生发展规律,正确地进行相应防灾、减灾、备灾、救灾活动[5-7]。灾害教育有着深刻的实践性、仿真体验性,以及丰富的教育内容与价值。

灾害教育、安全教育与生命教育有着一定的区别与联系:灾害教育与安全教育都以生命教育为理论基础,但灾害教育还需要有关防灾减灾的专业知识、技能与态度;灾害教育包括针对自然灾害教育与人为灾害教育的教育,其内涵与安全教育几近相同,但灾害教育侧重“预防、减轻灾害”,安全教育则是为了达到“安全”的结果。研究者认为安全教育侧重政策管理维度,灾害教育侧重学科教学实施维度。

1.3.2 灾害教育的内涵

从图2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灾害教育在其内容、目标、具体操作实施策略维度上的重要层次和要素。中学灾害教育包括内容层(防灾、减灾、备灾等)、目标层(知识、技能、态度维度)、操作层(课程设计、组织设施、教学评价等)。深入理解灾害教育的层次维度及其内容要素对于开展灾害教育研究与实践有着重要意义。

图2 灾害教育的内涵结构图[5-6]

我们可以从其内涵的三维结构深入理解其含义。同时我们可以从时间、空间、实施者三个维度区分灾害教育的具体形式,思考如何开发设计灾害教育的教学资源,以及如何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选择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方法和采用什么样的评价方式等问题。

1.3.3 灾害教育的形式

灾害教育按照时间维度可以分为学前灾害教育、小学灾害教育、中学灾害教育、大学灾害教育、成人灾害教育等;其按照空间维度可以分成学校灾害教育、家庭灾害教育、社区(会)灾害教育。其按照实施者维度可以分成正规的灾害教育、非正规的灾害教育、正式的和非正式的灾害教育等[4]。

1.3.4 风险意识的内涵和结构

要对学生进行灾害教育,首先得让教师和学生明确什么是灾害与风险意识。所谓灾害意识(DisasterAwareness),是指人们对灾害现象的主观反映,包括防灾意识、减灾意识、备灾意识[8],也可划分为灾前意识、灾中意识、灾后意识,还可以分为正确的和错误的,个人的与群体的灾害意识。研究借鉴环境意识概念对灾害意识的内涵与结构研究做了完善,认为风险意识(Risk Awareness)更能准确表达其内涵,人类生活在风险社会中,具有风险意识的公民能把风险降到最低,确保自身、他人与社会的安全,研究者绘制了风险意识的内涵结构图(图3),其要素维1包括防灾知识、防灾技能与防灾态度;要素维2包括防灾认识观、价值观、参与观、法治观等。

图3 风险意识的内涵结构图

1.3.5 防灾减灾素养

防灾素养(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Literacy)是指公民具备的防灾减灾知识、能力与态度[9]。具体包括防灾知识、防灾技能与防灾态度三个层次,提高公民的灾害意识与防灾素养是灾害教育的核心。灾害意识与防灾素养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文明进步程度的一种标识。研究者绘制了图4,以清晰了解灾害素养内涵结构。

图4 防灾素养的内函结构图

1.3.6 防灾减灾能力

防灾减灾能力是指具有能够在相应时刻进行相关防灾减灾活动的能力,进行灾害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学生应对灾害时包括防灾减灾能力在内的防灾素养。从灾害意识到防灾减灾能力,可以看作是从意识到行为的过程转化[10]。

1.3.7 灾害教育的目的

灾害教育旨在提升公民对灾害的认知,培养公民具备良好的防灾素养,以强化社会防灾减灾能力,减轻灾害风险。中小学生防灾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使之具备基本防灾素养。希望通过从小的学校教育,提升公民对灾害的认识,了解灾前准备和紧急应变的重要性,且能够在灾害发生时,选择及时合宜的应变措施来减轻可能的灾害和保护自身安全。因此,学生要对区域性的自然灾害,或所处环境可能潜在的人为灾害有所认识,知道防范、减低及应对灾害的方法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面对灾害防治的正确态度与意识,以及提供防灾演练来提高学生面对灾害发生时的应变能力[9]。

1.3.8 灾害教育的特点

灾害教育是新的研究方向,是地理学、灾害学及教育学研究的范畴,灾害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教育(就灾害教育而言,不是主要追求认知目标的达成,而是通过认知目标的实现来促成学生心理机能的完善到行为的规范),所以要考虑其特性,如要重视防灾演练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要将其纳入学校教育课程,以法律法规保障其实施效果。

灾害教育是由学校、社会、家庭三个维度构成的。其中,学校灾害教育应该首先发展,因为学生可以向家庭和社会传播防灾减灾知识、能力,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灾害意识与防灾素养。

对学校而言,应当以增强灾害意识、提高防灾素养为核心,与社区联合开拓教育资源,不断优化灾害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进一步完善灾害教育课程体系。例如开发网络课程、开展灾害教育游戏活动等。要努力实现灾害教育教学方式、模式的多样化,将课堂学习与课外活动相结合,重视灾害演练。教学中也应以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为主,提高学生参与度与兴趣,从而保证教育效果。同时,成立培训专家团队,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着力提高教师的灾害意识与防灾素养。

另外,无论是从防灾减灾的专门性法律,还是教育方面的法律规章,国家都应将开展灾害教育的内容纳入其中,以法律强制的方式确保灾害教育的实施效果。同时,也应尽早出台防灾灾害教育纲要,构建灾害教育目标体系,促进灾害教育发展[10]。

2 如何开展灾害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既然灾害教育现阶段存在以上问题,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通过研究与实践去解决这些问题?以下主要从地理教育、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切入的优势分析,找到地理教育研究灾害教育的基点。

2.1 从地理教育切入的优势

地理教育有着丰富的灾害教育内容与因素,地理课程标准中有丰富的灾害教育内容[11-12],通过对比可发现高中各个版本的地理教材同样如此,中学地理中讲地震、洪水、台风和干旱等自然灾害,其是进行灾害教育的最佳载体。

2.2 从环境教育切入的优势

地理学研究人地关系,灾害是发生在自然与社会系统中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子,与人类所造成的环境问题不同,灾害主要是自然与社会为主因产生的,人们只能被动地接受吗?人们应该认识灾害发生发展的规律,进行相应防灾减灾活动而减轻灾害所带来的损失。

我国台湾地区蔡惠敏、王鑫、叶欣诚、林秀梅等学者论述灾害教育属于环境教育研究范畴。关于环境的教育、从环境的教育、为了环境的教育(from、about、for),借用到关于灾害的教育,从灾害的教育,为了环境减灾的教育。另外,研究中的防灾素养概念也是环境素养中衍生而成。

2.3 从可持续发展教育切入的优势

研究者建议把灾害教育纳入可持续发展教育体系,因为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即PRED问题历来是地理学研究和教学关注的热点,灾害是一个极具破坏力的因子,是经济、社会、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防灾减灾是研究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防灾减灾目标的实现主要是依靠灾害教育,我们需要构建包括灾害教育在内的以“PRED+D”教育问题为研究核心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体系[4]。

只有深入研究灾害意识、防灾素养,从根本上解决了灾害教育的目的、目标,才能科学地设计灾害教育防救纲要,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设计,开展教学模式与方法研究,实施教学,之后通过灾害意识及防灾素养的评价来反馈灾害教育系统,促进灾害教育发展与学生灾害意识、防灾素养提高,保证灾害教育效果。

3 国际灾害教育发展阶段与概况

国际灾害教育发展阶段可以分为三个:1989-1994年,国际灾害教育提出阶段;1994-2005年,国际灾害教育发展阶段;2005年以来,国际灾害教育飞跃阶段[3]。

3.1 1989-1994年,国际灾害教育提出阶段

一些发达国家对灾害教育关注较早,国际社会对减轻自然灾害的关注是从1987年开始的,灾害教育和培训是在1989年提出。

在1987年第42届联合国大会上,一致通过了第169号决议,确定1990-2000年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一个“国际减轻灾害十年”( IDNDR)活动,其宗旨是通过国际上的一致努力,将当前世界上各种灾害造成的损失,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减轻到最低限度。1989年,联合国 IDNDR特设专家组向秘书长提交的建议书上清楚地陈述:为了建设一个安全的社会,具有知识和参与意愿的公众是关键的。在这个建议书中,专家首次提出了公众的灾害知识、意识及行为的重要性,虽然未能得到重视,但是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这是第一次从国际社会层面提出要对公众进行防灾减灾的宣传和教育,并使公众主动参与到灾害的行动中。

3.2 1994-2005年,国际灾害教育发展阶段

在 IDNDR活动开展的前5年,效果并不理想,随后, IDNDR秘书处作了战略上的调整,开始重视灾害教育,建议各国制定相关的教育和宣传方案,开展灾害教育,提高公众的灾害意识和行为能力。在1994年横滨“世界减灾大会”上,通过了两个文件,即《横滨声明》和《横滨战略》。这两个文件指出,近年来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仍在继续增加,而“减灾十年”前5年虽然取得了进展,但成果并不理想,减灾问题还没有引起各方面特别是决策者和广大公众的足够重视,传播媒介、工业界、科技界和私营部门在减灾中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联合国系统的工作重点没有完全转移到防灾、备灾上来,灾害教育、培训和多边、双边合作开展得不够。《横滨战略》的通过,对灾害和灾害影响提供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指导。《横滨战略》的行动计划中对社区和国家一级提出18条建议,其中之一是制定灾害教育和宣传方案,充分调动宣传媒介的力量加以实施。

随着国际社会的重视,各层次教育都开始重视并开展培训和教育工作,灾害教育得到了重要进展。在《国际减灾十年科技委员会最终报告》中指出,社区在增强对气旋、飓风、海啸、地震、野火等灾害的认识和降低危险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针对减轻自然灾害和危险的培训具有多样性且非常活跃,从初级培训到高级的学院式研究,越来越多地注意到自然灾害及相关危险的信息,并在已有的培训计划中加入防灾和备灾措施。地方或区域编写了直接反映当地具体灾害情况的培训材料。在初级学校,每年的国际减灾日是将灾害主题和通俗易懂的事物联系起来的重要形式,“危险中的城市”和“水—太多—太少”等已经成为初级学校课程的一部分。国际减灾十年的信息内容已变得很通俗,使教师在教学计划中增加了减灾的主要概念。但是,将具体的灾害风险问题纳入课程的工作进展缓慢,明确的灾害教育大纲在多数国家仍然属于例外而不是通例。

3.3 2005年以来,国际灾害教育飞跃阶段

2005年以来,国际灾害教育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主要动因有两点:①2004年底的印度洋地震海啸给世界强大的冲击;②2005年世界减灾会议通过了《兵库宣言》和《2005-2015年兵库行动框架:加强国家和社区的抗灾能力》。在《兵库行动框架》中,行动重点3为利用知识、创新和教育在各级培养安全和抗灾意识,并且确定于2006-2007年开展“减灾始于学校”运动。在这两个因素的推动下,许多国家开始采取措施,如把灾害纳入学校课程,制作和传播教育材料等,在提高公众认识方面取得了进展。在2006年,有113个国家向世界减灾大会(WCDR)呈上了报告,也就是说有超过110个国家正在开展灾害教育,超过一半。其中有超过30个国家的报告指出,他们已在中学或小学,或两者兼有,开展全国性的与灾害相关主题的教育。其他国家,如巴西和委内瑞拉,在自治区或州范围内的中小学开展灾害教育。还有一些国家的情况是:在没有课程的情况下开展教学,如巴布亚新几内亚、加拿大和奥地利;将其整合到其他学科中进行教学,如科特迪瓦;仅是集中教授某些灾害,如德国主要进行防火安全教育,厄瓜多尔主要进行灾前准备演习。尤为突出的是,墨西哥、罗马尼亚和新西兰,其灾害教育是由法律强制学校实施的。

表1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小学或中学灾害教育的国家和地区(2006年)

4 我国灾害教育研究与实践现状分析

我国灾害教育研究与实践到目前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以汶川8.0级地震前后划分,其引起了人们对灾害教育研究、灾害演练的重视。我们期望尽早迎来“学校灾害教育指导纲要(课程标准)”的颁布,及其所带来的第三阶段。

现状分析旨在通过灾害教育研究“现状—问题—原因—对策”研究,得出学校开展灾害教育的理论支持[13]。分析程序按照以下进行:首先分析研究人员构成与学科背景,其次分析研究深度与实施学科,再次思考灾害教育的政策保障,指出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提出灾害教育的神化与迷思,以此来了解灾害教育研究与实践现状。

4.1 研究人员构成

纵览目前灾害教育的研究可以看出具有地理学背景、灾害学背景、教育学背景、公共安全科学技术背景的研究人员是主要力量,当然也有运用其他学科视角审视灾害教育的研究,也有基于人道主义、人权从生命教育探讨的研究。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是行动研究的主体,是灾害教育研究的重要力量。

4.2 研究深度、实施学科

目前我国灾害教育尚无统一课程体系,尚无评价标准,教学方法尚待研究,教学资源开发设计也存在一系列问题,灾害教育的重要性还没从根本上得到重视,是学科渗透还是单独设课,是在地理学科进行灾害教育?还是纳入整个安全教育的范畴?这些都值得思考。

通过分析发现学校灾害教育从地理教育学视角研究比较好,一是因为应试教育背景下学校课程多,时间紧,只有利用目前现有的与灾害相关的学科渗透知识、培养其防灾减灾能力;二是地理学科有着丰富的灾害教育内容,地理学科可以担当其重任。目前我国主要通过学校进行正规的灾害教育,主要内容有高中地理必修1、2和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灾害教育的实施形式是以地理学科为主的多学科综合以及选修课渗透[7]。

4.3 政策保障

灾害教育研究的成果如何上升到政策层面从而保障灾害教育实施效果?是什么单位分管这项工作?呼吁应该确保对灾害教育研究的支持,壮大理论研究与实践队伍,找好切入口,促进我国灾害教育的发展。学校灾害教育要得到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才能确保其实施效果。并开展灾害教育评价指标研究,通过评价促进灾害教育的发展。

4.4 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社会灾害教育与宣传工作中存在如下问题:宣教教育工作流于宣传,教育基本空白;教育体系尚不完善,制度尚不健全;高质量的宣传教育门户网站尚未建立[14]。在学校灾害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也总有一些错误的认识存在,因此我们应该反思一下灾害教育的目的、方法、形式与实施策略,以更好地思考如何进行灾害教育研究与实践。

4.4.1 注重知识传授,忽视技能养成

当前学校灾害教育教学中仍以教师讲解的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不适应和不符合灾害教育的特点,也难以达到灾害教育的要求。传统应试教育导向下的教学和学习都强调知识本位,认为掌握了知识就能解决教育的一切问题,灾害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教育,主要不是追求认知目标的达成,而是通过认知目标的实现来促进学生心理机能的完善和行为的规范,而灾害教育不仅仅强调认知目标,虽然认知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其根本。灾害教育不仅要使学生通过学习具有正确的防灾减灾知识,还要形成科学的防灾减灾技能以及积极的防灾减灾态度,使其成为具有一定防灾素养的合格公民,能正确看待灾害,在灾害发生时采取正确的行为与措施。我们应该知道单纯的灌输防灾知识给学生并不能达成灾害教育的目标,必须在防灾态度价值的澄清,改善防灾技能的学习方面多作努力,这是灾害教育必须和首要面临的问题。从某种程度来说灾害教育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较好载体,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才是教育的本质与真谛,生命是其根本,只有知道了如何爱护保护自己的生命,才有可能保护他人,甚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4.4.2 缺少统一协作,教学资源欠缺

学校灾害教育是以综合渗透的策略而开展,尚无专门的学科。课堂是教育教学发生的主要场所,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教育部颁布了《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与《安全工作指南》等文件,但在一般的中小学中防灾减灾教育被认为是可有可无的,似乎就是随便讲讲,应付检查。目前主要实施学科有地理、德育等。地理学科有着灾害知识等相关教育因素,故应从地理学科开展灾害教育,而不是仅仅从德育课实施,不仅仅是政策号召一下,需要做一些实实在在的研究与实践。实际工作中,很多领导与教师认为,灾害教育从属于安全教育,因此是德育工作。存在这样的认识也不足为怪,毕竟灾害教育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相反很多教师认为灾害教育仅是地理课与地理老师的责任,在这种认识之下,其他学科教师就认为其不必进行有关的教学了。这实际上就与灾害教育原本所期待的“灾害教育需要通过各个学科来综合渗透实施”的说法出现了背离。地理教育虽然富含灾害教育的丰富要素与内容,但是不能包含灾害教育的全部要素,如灾害教育可以分为自然灾害教育与人为灾害教育,地理学科主要是包含了自然灾害课程知识;从学校实施角度看,灾害教育与生命教育、安全教育的关系难以分清,还依靠各个学科的综合渗透,德育学科的实施等;那种认为只靠地理教学就能实施灾害教育的认识是不全面的,灾害教育是所有教师都应该有舞台去参与的。同样,从各个部门机构来看,也没有责任单位主导实施。

另外,当前课程资源的开发设计中不太注重隐性课程和社区联系,没有注重社区的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如灾害遗址、防灾主题公园及灾害纪念馆等),更谈不上应用于教学中。值得一提的是,灾害遗址、防灾纪念馆、博物馆等场所是进行社会灾害教育重要的阵地,此类场所要注重从场馆布局设计、解说设施配置、解说路径规划、解说词规划设计、解说员培训等方面注重灾害教育功能的发挥,使用恰当的教育方式与方法,解说是该场所进行灾害教育的手段之一,如要研究如何合理运用环境解说于该过程中,提高受众参与度与学习兴趣,以保证灾害教育的实施效果。

网络课程、网络游戏都可以是进行灾害教育的最佳载体或者说是教育资源,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而且体现了灾害教育的参与性、仿真体验性特点,如,联合国与英国一游戏公司开发的阻止灾害教育游戏(http://www.stopdisastersgame.org/cn/playgame.h tml)是很好的教育资源。希望能通过此款游戏教育人们如何应对自然灾害并降低损失。游戏中模拟龙卷风,地震,洪水,海啸和森林大火等严重的自然灾害状况,玩家们需要在一定的财政预算和时间限制下拯救尽可能多的居民。联合国在最近的一项呼吁应对并减少灾害的运动中表示“减少灾害的教育应该从学校开始,让年轻人知道如何建设可以抵御灾害的村庄和城市。”此款游戏研发正是为了响应此主题。美国红十字会网站有“master of disaster”的家庭灾害教育课程,主要内容有如何准备急救包,如何制定防救计划,评价计划,通讯信息,紧急行动步骤。其中各项都注重互动参与,如急救包应包括水、食物、手电、收音机、医疗急救箱、药物、电池、多用途工具、私人文件、手机、紧急联系信息、现金、避难毯、地图(提交成人、儿童数量、药品数量、天数等信息,可生成计划)。从上述可知,网络课程与游戏可以促进学生灾害意识及防灾素养的发展,是重要的课程教学资源。

学校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减灾意识与防灾素养,学生向家庭与社区传递,从而提高全民的减灾意识与防灾素养,构建安全文化。鉴于此,一定要注重学校灾害教育与家庭、社区灾害教育的联系。同时,研究者指出:2008年汶川8.0级特大地震应急实践表明,居民平时接受过地震知识培训,掌握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具有相当防灾意识的社区,以及平时有应急准备的社区,其减灾效果就好[15]。

灾害是不能阻止的,但它带来的损失是可以减轻。我国自然灾害频发,损失严重,是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子,公民灾害意识薄弱,防灾素养偏低,更可见灾害教育的重要。灾害教育可分为学校、家庭和社会灾害教育。公民社会与社会组织、社会各种团体、力量都应该为之贡献力量,而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事情。我国2010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减灾从社区开始”,可见,学校可以与家庭、社区联动,最大化灾害教育的效果。

4.4.3 教学方式单一,忽略防灾演练

当前学校灾害教育教学中仍以教师讲解的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不适应和不符合灾害教育的特点,也难以达到灾害教育的目标与要求,应该多增加体验式、探究式学习与防灾减灾演练(disaster drill)。防灾演练是灾害教育的重要一环,是知识向能力转化的重要环节。但是绝不应该认为只要实施了防灾演练,就能达到灾害教育的目标,灾害教育应该由多种教学手段与形式共同完成,而不仅仅依靠一种形式。虽然防灾演练能体现灾害教育的仿真性、体验性等特征,但是防灾演练不是灾害教育的全部,灾害教育还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基础,防灾减灾能力才能发展,防灾减灾态度才能形成。最后是孕育全民安全文化。

地震多发区的学校应当未雨绸缪,编制校级的应急预案并开展相应的应急演习演练,同时对学生的防震减灾技能进行针对性培训与考核,使学生在地震时能尽量做到不慌乱、有序疏散和积极自救互救等,切实提高学生有效响应地震灾害的能力[16]。汶川地震之前全国仅有70所学校进行防震演练,但是在2008年就有17 755所实施演练,经过演练,汶川地震后演练逃生时间比汶川地震前减少1.7 min[17],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从阪神大地震,我国台湾地区从集集地震中都积极吸取教训,重视防灾减灾工作与灾害教育。防灾演练也不仅仅是发出警报,逃离这么简单,一定要科学地编制学校防救计划并组织实施,不能当作儿戏与游戏去对待。有些学校领导者认为编制学校防救计划就是形式,并不重要,这是错误的。城市、农村学校情况千差万别,要结合当地主要自然灾害类型与学校具体情况编撰学校防救计划并实施之,防救计划要包括学校概况、学科实施灾害教育计划、灾害逃生地图、灾害演练计划、灾害历史、具体流程、管理机构等要素。不能认为有了防救计划就完成了灾害教育,计划不是一切,不是一张空白文本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关键是要执行和实施。防救计划是必须的手段,但不是最终目的。当然也建议开展一些评价指标研究,以促进灾害教育在学校的开展。

4.5 灾害教育的神化

一些研究者提出过环境教育的神化与迷思[18],在此,研究者借鉴其思路,提出灾害教育的神化。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灾害所带来的损失日趋严重,公民灾害意识、防灾素养有待提高,我们从事灾害教育研究工作的人也期待并且认定只有仰赖灾害教育的出现与实现才能实现防灾减灾的目标。我们并不讳言灾害教育是一个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如果我们过度地强调和突显教育的功能效果,认为只有依赖教育才能达到防灾减灾的效果,这就是过度神化与夸大了灾害教育在整体防灾减灾过程中的角色与地位。

事实上,灾害教育只是众多防灾减灾所作努力中的一环,防灾减灾的实现要依赖于科技防灾减灾、法律政策制度防灾减灾、建筑质量防灾减灾、教育防灾减灾等多方面的配合。其中防灾科技措施的完备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完善都是相当重要的,我们应该将教育和其他的努力视为同等重要,不能有任何一种特别突出与偏废。我们必须认识到绝不能偏废任何一种灾害管理的策略与措施,因为唯有彼此相辅相成才能收到最大的功效。

如果单纯地认定死伤过大是由于人们缺乏防灾减灾方面的知识,于是从小教育孩子提高灾害意识与防灾素养,认为可以降低灾害的损失,这绝对是一个过度简化的思考,而我们也要承认这样简化的思考确实存在。

5 我国灾害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展望

灾害教育是由学校、社会、家庭三个维度构成,学校灾害教育应该首先发展,因为学生可以向家庭和社会传播灾害知识、防灾减灾能力,以及灾害素养,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灾害意识与防灾素养。

应该重视灾害教育,构建灾害教育体系,可以通过灾害教育立法的形式,或者指定灾害教育指导纲要来确保灾害教育的实施与教育目标,构建灾害教育课程,研究灾害教育策略,通过灾害教育的师资培训,防灾素养的调查分析来推进灾害教育。学校防救计划必不可少,学校灾害防救计划是防灾减灾落实到具体操作层次的必要措施。

5.1 重视灾害教育,构建教育体系

汶川8.0级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灾后教育重建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2010年海地7.0级地震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提供了包括灾害教育在内的教育重建计划援建。以此为契机利用灾害教育重建可以完善灾害教育体系。灾后教育重建要首先考虑师生的心理重建,师生能正确面对灾害,树立正确的灾害观,学校应该认真细致编制灾害防救计划,组织防灾演练,完善灾害教育教学,重视师资培训,提高教师以及学生的灾害意识及防灾素养,以教育重建为契机完善灾害教育体系。此体系由灾害教育目标、灾害教育课程、灾害教育教学、灾害教育评价等要素组成。

5.2 灾害教育立法,保障开展实施

无论是从防灾专门法律还是从教育法维度都应该将灾害教育纳入法律体系,强制确保国民教育体系的实施效果。如果专门立法的可能性较小的话,可以考虑列入法律中的一个条目,其中需要对课程、学时、实施、评价、经费支持等提出要求,从法律与政策层面保障其实施执行,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口号与做秀表演。

5.3 制定指导纲要,探讨教育目标

国家也应该尽早出台防灾减灾教育纲要,构建灾害教育目标体系,促进灾害教育发展。从指导纲要到中小学生安全指南可以看出对灾害教育的重视,但是程度不够,模块与内容也没有细化到课程标准的程度,我国学校灾害教育指导纲要应明确灾害教育的目标与教学要求,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设计课程,进行教学及评价,以保证灾害教育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以从灾害意识、灾害素养内涵分析的角度制定教育目标,设计类似课程标准的文件并实施。

5.4 加大理论研究,设计教育课程

以灾害意识、防灾素养为核心构建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灾害教育的课程不仅仅局限于教授学校正规教育的纸质教材,还应该包括网络课程等多种形式;地理教材中的有关灾害教育内容要不断优化;应该不断开拓教育资源,灾害教育可以利用灾害教育游戏在内的一些网络教育资源;学校应该联系社区,利用社区资源,可以与社区联合开展灾害教育,响应今年“减灾从社区开始”的主题。

5.5 实施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素养

灾害教育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之前也不被重视,在国家与社会的迫切需求下大力发展灾害教育,应成立培训专家团队,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率先通过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灾害意识与防灾素养,以此来保证教育效果。

5.6 开展教学研究,创新教学方法

灾害教育教学方式、模式多样化。课堂学习与课外活动相结合,重视灾害演练。开发设计教学资源,并合理运用到灾害教育中。教学中也应该以探究式教学为主,注重体验式教学,运用包括防灾演练在内的多种教学形式,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提高学生参与度与兴趣,从而保证教育效果。

5.7 开展素养调查,评价教育效果

在结合我国国情和参照国外经验的前提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灾害意识、防灾素养的现状调查分析,“中国环境教育研究”及“环境意识及测评方法研究”可作为参考。只有知道了灾害教育实践现状与存在问题,明确了学生灾害意识、防灾素养水平与层次,方能科学地设计课程、实施教学,以及提出优化策略与措施来促进我国灾害教育研究与实践。

[1] John Macaulay.Disaster education in New Zealand[M]//Joseph Stoltman P,John Lidstone,Lisa MDeChano.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Natural Disasters:Occurrence,Mitigation,and Consequences.Dordrecht: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4:417-428.

[2] Rajib Shaw,Koichi Shiwaku Hirohide Kobayashi,Masami Kobayashi.Linking experience,education,perception and earthquake preparedness[J].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2004,13(1):39-49.

[3] 谭秀华.国际背景下我国中学地理课程中减轻灾害风险教育的优化策略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8.

[4] 张英,陈红,谭秀华.可持续发展教育框架下的中学灾害教育及实施建议[J].环境教育,2008(1):71-72.

[5] 李景霞,张英.中学的灾害教育[J].城市与减灾,2008(2):9-12.

[6] 陈季,张英.中学地理与灾害教育浅议[J].地理教育,2008(2):60-61.

[7] 李景霞,张英.中学灾害教育的若干教学策略探讨[J].地理教学,2008(1):31-34.

[8] 郭强.灾害意识的概念和构成[J].中国减灾,2004(1):35-37.

[9] 蒋伟宁.防灾教育白皮书[Z].台北:“台北教育部”,2004年.

[10]张英,王民.让灾害教育真正成为防灾减灾的中心[N].中国社会报,2010-05-24(B3).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3]张英,王民.中学灾害教育综述研究与实施建议[C]//中国地理学会2008学术年会学术论文集.长春:中国地理学会,2008.

[14]姚迪.当前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宣传教育的思考[J].灾害学,2009,24(2):134-137.

[15]张勤,高亦飞,高娜,等.城镇社区地震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灾害学,2009,24(3):133-136.

[16]王若嘉,苏桂武,张书维,等.云南普洱地区中学生认知与响应地震灾害特点的初步研究[J].灾害学,2009,24(1):133-138.

[17]高建国.灾史、灾链、灾度[R].北京: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0.

[18]周儒.环境教育的神化与迷思[J].广州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5):18-20.

猜你喜欢

防灾减灾灾害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中日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对比研究
家庭防灾应该囤点啥?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小常识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蝗虫灾害的暴发与危害
地球变暖——最大的气象灾害
国务委员、国家减灾委主任王勇在北京出席“防灾减灾日”活动
农业减灾自救 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