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亚运动会中韩男篮比赛的启示

2011-01-23徐达正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内线中国男篮男篮

徐达正

(成都体育学院 篮球教研室,成都 610041)

第5届东亚运动会于2009年12月5日—13日在中国(香港)举行,中国男篮2队参加了本届比赛。中国男篮2队在东亚运动会上以大比分差距(59∶91)完败于韩国男篮,因此无缘决赛,而且在进入3、4名争夺赛中,中国男篮再次受挫,输给日本获第4名。创造了东亚运动会16年来最差纪录,成为中国男子篮球队参加此项赛事来的最差成绩。

在近30多年来的国际篮球赛事活动中,2009年可谓是中国男子篮球在国际篮球赛事活动中所获比赛成绩最为差强人意的。中国男篮在2009年的亚锦赛失利、在东亚运动会上的惨败,让我们不得不问中国男子篮球到底怎么了?这不仅让广大球迷感到惊愕与不解,同时也给我国篮球基础训练工作带来了警示与启示。

1 东亚运动会中韩男篮赛事的印象

虽然中国男篮在东亚运动会之前在亚锦赛的失利,但国人依然对参加东亚运动会男子篮球赛的中国男篮2队寄予了厚望。然而,这次比赛的结果却以失败告终。

1.1 惊愕

篮球在中国是一个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运动项目。但有着众多篮球爱好者的篮球大国确因我们的国手们,在东亚运动会上最终没能顶住来自军人和大学生组成的韩国球队“快”“准”“灵”的攻防战术打法,以如此大的比分差距输给韩国队,不禁让国人感到“惊愕”。

1.2 不解

中国男篮2队的队员都是CBA赛场上的优秀选手,由篮管中心组建的专家团队严格选拔后组成的国家队。这次赴东亚运动会的韩国男队,也是一支由军人和大学生组成的国家队。但在比赛中,韩国球员运用技战术的效果优良,二线队伍打出了一线队伍的气势;而中国球员在比赛中运用技战术的效果却不尽人意,若将其与他们在国内联赛中的技战术运用效果相比较有很大的落差,笔者不得不质疑国内联赛的水平,让人感到“不解”。

2 中国篮球为何如此脆弱

这源于中国男子篮球的得分分布一贯偏重于内线,特别偏重于通过内线中锋站位后接外线来球的死扛硬打,很少有外线队员通过突破、穿插、遛底、切入、进入内线得分。

自1982年杭州“全国篮球训练工作会”以来,中国的篮球事业全方位的回归国际体育大家庭并高速的发展着。1984年,中国男篮首次出征洛杉矶参加奥林匹克赛事便取得不菲战绩,在近30年的各类大赛中也曾打入奥运会乃至其他世界大赛的前8名。进入21世纪以来,王治郅入主NBA之后,巴特尔、姚明、易建联、孙悦等多名中国球员相继进入NBA各俱乐部,特别是姚明和易建联入主后已成为NBA赛场上也不多见的超级球星。近10多年来,中国国内市场化的职业篮球联赛如火如荼地开展,不仅催生了我国篮球产业的飞速发展,也给国人一个感觉——中国的篮球事业已与国际接轨,正蓬勃地向前推进。

如果说中国男子篮球在2009年的亚锦赛上失利是源于西亚球队的异军突起,让球员们感到有些措手不及;而东亚运动会遭遇的“滑铁卢”,让中国男子篮球落入如此尴尬的境地,我们不禁要问:中国男篮究竟比韩国人差在哪里?

中国男篮2队与韩国队的赛事记录和主要技术指标的统计如表1所示,我国男篮的得分分布、进攻失误、抢断次数、助攻指标等反映篮球运动技战术水平的核心数据与韩国男篮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表1 东亚运动会中韩男篮比赛主要技术指标

众所周知,在篮球运动中,失误、抢断、助攻这3项指标既反映了一支球队的进攻能力,同时也反映出这支球队的防守水平。然而,在东亚运动会上我国与韩国队比赛的数据,真实地反映出我国男篮选手掌握的篮球运动技术较差。通过我国男篮球员这些核心技术指标给国人留下的“启示”是什么?是中国男子篮球在近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确实发展了一个位(中锋位),成就了一个人(姚明),开发了一个产业,但却丢掉了曾经引以为豪的“快、灵、准”的技战术风格。相反,“快、灵、准”反而成了韩国男篮制胜于我队的武器和法宝。

一支球队能在赛场上形成“快、灵、准”的技战术风格,是需要全队运动员具备良好的体能和优良技战术基础来保证的。一支球队,在自身的技战术风格形成的过程中,是需要长时间训练和磨合的,所以要培养、形成“快、灵、准”的技战术风格。

3 对中国篮球发展模式的探讨

篮球战术的基本理论认为:在一次进攻过程中,进攻人离篮筐越近,投篮中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随着篮球技、战术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和演进,高大、灵活的中锋在一次攻防过程中的作用就越来越大。从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就进行过篮球运动发展模式的讨论,最终认为培养具有高空威慑力的高大中锋是中国篮球运动发展的出路。

3.1 制胜的核心要素是依靠各位置球员聚合起来的集体力量

中国男子篮球在世界大赛中的得分分布一贯偏重于内线,特别偏重通过内线中锋落位后接外线来球的死扛硬打,这种战术打法在穆铁柱时期和姚明时代都没有太大的变化。虽然,姚明当前的个人攻防能力早就超过了当年的穆铁柱,但现役国家队的外线队员却没有了当年(吴忻水、郭永林、孙风武、李玉林、李亚光、张勇军等人)的风采和霸气。不仅如此,在目前的各类赛事中,很少看到现役国家队的前锋或后卫球员,通过中锋获得的篮板球直接适时、流畅发动的快攻得分;更少见的则是,在赛场上(如西班牙年轻球员卢比奥)以个人技术能力完成的、可独当一面的突破得分。

追溯20世纪70年代—80年代,中国男篮有了巨人中锋穆铁柱,但围绕他的战术方法却是一招一式的进攻和缩回篮下防守的打法。其间因队伍各位置和中锋位置的发展不平衡、不匹配,埋没了速度快、技术优良的原国家队一大批优秀后卫,如吴忻水、郭永林、孙风武等人。

纵观20世纪90年代初的NBA赛场,当乔丹从单打独斗、追求个人得分向着攻守兼备与全面组织的方向发展后,因为乔丹的超人才能将罗德曼、皮蓬等个人能力较强的球员组合成一支“梦幻”球队。乔丹的成熟不仅使“公牛队”无人能敌,也把NBA赛场的“摔跤似篮球”也变成了依靠内外结合、多人配合的“智慧篮球”。“公牛队”正是凭借乔丹和其他队员的平衡、匹配、协调的内外结合,自然而然成为20世纪90年代NBA赛场上的领头羊。

2003年,“活塞”王朝的成功,完美展示了篮球的团队魅力与集体力量。他们平衡、匹配的各个位置聚合力量,使这支没有一个球星的球队变成了明星球队,他们全攻全守的技战术方法使他们夺得了NBA的总冠军。

同样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男篮“三大中锋”相继出现,使我国男篮的内线实力大增,特别是“三大中锋”的技、战术风格逐渐趋于成熟与互补后,中国男篮的内线实力也从单一优势转化为组成全队整体技、战术优势的基础。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姚明的表现,证明了中国男篮在国际大赛中终于有了可向欧美强队“抗衡”的内线攻防能力,这也足以说明我国男篮的中锋能力和内线潜力已被世界篮坛所认可。但是,由于篮球运动自身的规律——团队和集体性这一特征,所以,在造就一支优秀球队的时候,首要考虑的是各个位置的平衡发展。

“三大中锋”的出现,并没让中国男子篮球在世界大赛中有比前8名更好的成绩,也没给中国男子篮球的竞技水平带来国人期望的进步,但他们的确吸引了NBA的眼球,吸引了互联网时代喜爱炒作的娱乐媒体,同时也给中国乃至世界篮球产业市场注入了活力、带来了春天。

3.2 战术法则的实现需要“核心”球员、“灵魂”人物和“尖兵”人物

篮球赛场上,通过暂停或是换人之所以能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神奇变数,就是使用不同的战术方法来对各个位置人员实施战术调配而产生的作用。假如把中锋看成是球队实现攻、防战术目的的“核心”,后卫则是这支球队组织、实施攻防战术方法的“灵魂”,前锋则是冲锋陷阵,伺机利用个人实力(技术、速度)来实现球队技、战术目标(得分)的“尖兵”。因此一支球队在拥有高大中锋的同时,既要培养出与之相匹配的“灵魂”型后卫,还要配备敢于并善于为先的“尖兵”前锋。一支球队也只有通过具有“灵魂”作用的组织后卫,把各位置(包括中锋和前锋)的技术力量串联起来达到最大值,才实现了篮球战术的法则和目的(5人加起来必须大于6或7),既达到内外结合、又做到攻守平衡,否则篮球就没战术可言。

然而,目前的中国男子篮球队,似乎就是一统天下的“以内”为主,不注重均衡发展其他位置球员的个人能力。这既是中国男篮的训练指导思想有失偏颇,也是中国男篮向世界强队行业发起冲击最需要突破的一个瓶颈问题。从很多赛事可见(包括北京奥运会),尽管中国男篮队员身高占优、篮板略优,但是外线球员有机会不敢轻易出手,总觉得将球交给大中锋靠近篮下进攻得分更稳妥。由于外线队员对自己的技术缺乏自信,所以经常出现攻、守场面一旦被动,我队并未实施内、外交错的进攻来调动和牵制防守人,却是消极地使用依赖性战术方法——利用中锋强打篮下。这突出表现在我国男篮参与的各类比赛过程中:让对方在我队单一的进攻打法中实施着从容的防守。

中国男篮现有内线姚明是使中国男篮有了跨上新台阶的基础条件,但若还不均衡发展各位置的技战术能力(特别是“后卫”和“前锋”的能力),仍然会继续导致中国男篮内外结合不好,如果继续沿用陈旧的站桩式打法,这样不仅攻守欠平衡、比赛中无力发挥全队的集体优势。所以说均衡发展各个职能位置的技战术能力,是中国男篮日后要想取得成功的关键。

在篮球运动中每支球队都有各自不同的进攻方法,任何球队的成功与个人进攻(单打独斗)的比率成反比、与配合进攻的比率成正比。笔者认为:在篮球赛场上,一支球队要想成为世界级强队,要么增加成功的全队配合进攻比率;要么增加全队进攻的次数;要么增加全队防守的成功率。特别是要想增加进攻配合的成功比率:就要求教练员有丰富的篮球战术理论、实际的战术方法以及临场指挥技巧,要求运动员有强烈的战术配合意识和丰富的比赛经验,要求整个球队在赛场上要有更多时间和更科学的方法使战术配合更加默契、流畅。

4 提高中国男篮整体竞技水平的建议

1)“得篮下者,得天下”。这一点在各重大赛事中已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同时也说明篮下的重要性,中国虽有世界一流的中锋,其战术指导思想仅是为他量身而定,纵观各大赛事,姚明虽在内线发挥有特别突出的表现,但整体内线表现不够理想,与欧美强队相比,中国队“以内为主”的阵地战术打法显得呆板,过多的依赖内线,而内线的整体实力太弱,作为集体项目的篮球,一个人的内线很难突破多人的围防,对中国男篮来说,正确的努力方向应该是个人的攻、防能力待全面提高同时做到内、外结合,快、慢结合,点、面结合,多层次,全方位的立体进攻战术。

2)中国队在今后战术设计,应着重从全局考虑,加快进攻转换和阵地之间的衔接;注重同一时间的连续掩护,穿插跑动,创造更多更有利的投篮时机。使战术朝着灵活、快速、多变,简单实用的方向发展,在个人技术的训练中应突出“快”为核心,加强投篮的基本功,特别是在高对抗,严防守,远距离等方面狠下功夫。

3)缺乏统领和控制比赛的节奏的灵魂人物。组织后卫控球、传球、攻击能力与世界强队比较存在显著性的差距,其主要体现在传球时的突然性、准确性、及时性和投篮突破及传球真假动作的结合,传球穿越的能力大大低于世界优秀组织后卫,进攻过程中,我国组织后卫拿球找人较多,尤其在内线高大队员被对手严密包夹时,还不时的吊球于内线,出现传球失误频繁,传球时不果断,传球穿越能力不强,很难组织有效的进攻战术,当遇到全队作战能力突出的队时,中国队往往不知所措,所以培训“灵魂”的统军人物刻不容缓,现代篮球的组织后卫,不仅能调动防守和组织有效地配合,而且能攻善防,还应具备适应快速,多变和处理复杂的局面及调动每个队员的潜在能力。

5 结语

中国男篮要进入世界强队的行列,在今后的大赛中取得好的比赛成绩,就要从现在抓起,运用科学的选材方法挑选后备人才进行专门训练,培养出与各位置匹配的世界级年轻“后卫”。根据中国男篮现状,近期训练应着力解决队伍在进攻和防守技战术上存在的问题,以快为突破口,将技术与速度,动作与速度高度相结合。抓紧培养后卫、锻炼中锋,改变在进攻战术打法上的单线、单点和少数人参与的方式,实施多线、多点、多人参与的进攻战术打法;改变以退防为主的防守战术方法,确立在全场范围内以争夺球为目的的攻击性防守理念。

[1]王广虎,李明达,王远金.第27届奥运会中男篮失利的深层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6):83-86.

[2]郭永东.欧洲篮球的飞跃与中国男篮的发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56-58.

[3]辛静.从第28届奥运会篮球比赛看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的差距[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59-61.

[4]孙奎松,王嵊海.对CBA引进外援的思考[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5(2):68-70.

[5]郑尚武.论篮球进攻战术系统的若干理论问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143-145.

[6]赵燕,聂连福.对第28届奥运会中国男篮后卫进攻能力的分析与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2):88-90.

猜你喜欢

内线中国男篮男篮
胎儿透明隔腔内线样高回声的超声诊断及临床价值
第28届男篮亚锦赛中国队与四强技术对比分析
2012—2013赛季NBA总决赛双方防守内线无球队员技术的研究
内线消息常坑人
第28届亚锦赛中国男篮与对手整体实力分析
周琦,中国男篮的“大魔王”
第31届里约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攻防能力的对比分析
华师男篮
由接地导体限定的无限深槽内线电荷的电场
2004—2005年:中国高中男篮联赛.迈克尔.乔丹为冠军队颁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