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产业配套技术论坛在福州成功举办
2011-01-23
医疗器械产业配套技术论坛在福州成功举办
为适应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需要,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医疗仪器分会和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了医疗器械产业配套技术论坛,并于2011年11月1日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
本次论坛得到了中国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大力支持。中国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副会长姜峰为论坛致辞。本次论坛演讲内容包括数字X成像系统核心部件及关键技术进展 、用于医学影像系统数字化图像重建的模数转换器共性技术、工业设计及PIS战略发展探讨、医疗包装的可持续性发展四个方面。
TCL医疗系统首席科学家兼副董事长曹红光先生为与会嘉宾介绍了数字X成像系统核心部件及关键技术进展。内容主要分为射线源的发展及应用、抗散射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图像探测器的新进展、图像处理技术进展、机械结构及运动控制系统和辅助技术的应用六个方面。主要内容有:射线源从传统的单源重复焦点X线管发展到现在的纳米X线管,发生器从RAD高频高压发生器到现在的连续扫描高压发生器。抗散射技术从固定滤线栅发展至活动滤线栅至现在的阵列扫描抗散射技术。图像探测器在闪烁体、传感器和成像技术等方面都有新进展。图像处理技术发展迅速,包含窗口技术动态扩展、图像增强及动态压缩和数据重建等方面。在机械结构及运动控制系统方面朝智能化和多自由度方向发展,而在辅助技术方面广泛应用于自动曝光系统和自动亮度监控系统等。
复旦大学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任俊彦教授在本届论坛上做了题为“用于医学影像系统数字化图像重建的模数转换器共性技术”的主题报告。报告围绕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超声波成像(UI)、X射线成像(DR/CR)五类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分别介绍了各自数字化图像重建的物理原理和系统部件功能结构,凝练出了两大类“模拟-数字信号转换”集成电路(简称为模数转换器)的共性技术:(1)多通道单片集成的高速、高精度、低功耗流水线模数转换器技术;(2)多通道单片集成的低速、超高精度、极低功耗的Delta-Sigma模数转换器技术。
深圳市无限空间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工业设计师尹燕蛟先生主要介绍了工业设计及PIS产品形象系统。产品形象系统英文是Products Identity System,简称PIS,意为产品形象统一识别系统。PIS分为三大部分,即产品基础系统、产品应用基础系统、产品应用推广系统。PIS可以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创造市场的潜在价值;缩短产品进入市场的导入期及生长期,能够加快占领扩大市场份额的步伐;节省大量的广告传播费用,提高赢利水平;有利于塑造名牌,产生名牌效应。随着人类由以机械化为特征的工业社会走向以信息化为特色的“后工业社会”,工业设计的范畴也大大扩展了,由先前主要是为工业企业服务扩大到为金融、商业、 旅游、保险、娱乐等第三产业服务;由产品设计等硬件扩展到公共关系、企业形象等软件;由有形产品的设计扩展到“体验设计”、“非物质设计”等无形产品的设 计,“工业设计”的概念逐渐为内涵更加丰富的“设计”概念所取代。
杜邦(中国)研发管理有限公司李中青先生介绍了全球医疗包装标准ISOEN11607-1:2006和ISOEN11607-2:2006。此标准在国际上已被采用,美国无修订采用,欧洲批准成为欧洲标准,日本也于2009年9月等同采用此标准成为日本国家标准JIS 0841,在中国符合医疗包装标准正逐渐成为法规要求。ISOEN11607-1:2006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第一部分:材料、无菌屏障系统和包装的要求共分七个部分及附录A、B、C和ZA,ISOEN11607通过AAMI TIR22的导读配合,提供了一个框架用于确保无菌屏障系统能符合保持医疗器械能适用于医疗使用的要求。
此次论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机构或企业代表100余人,通过行业专家、业界精英集中解读,加强了医疗器械产业和相关配套产业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为参会单位搭建起信息交流、商务合作的桥梁。
演讲嘉宾介绍
曹红光
TCL医疗系统首席科学家兼副董事长、中国电子标准协会数字医疗设备与系统标准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多年来一直致力于X线成像系统的研究工作,先后取得血管内支架、支架装载器、虚拟滤线栅、X线平板探测器等多项专利。
任俊彦
复旦大学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复旦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
尹燕蛟
深圳市无限空间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工业设计师,从事医疗器械工业设计近十年,具有丰富的设计及管理经验。
李中青
李先生服务于中国医疗器械行业逾15年,对国内医疗器械整个产业链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目前负责杜邦公司在亚太地区医疗包装业务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