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学课题立项研究的量化分析——基于对2001—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统计
2011-01-22高贵忠吴洪亮
高贵忠,吴洪亮
(云南民族大学 教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1)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学研究开始出现某种新的变化,多学科话语向教育领域的渗透正在缓慢地进行着教育学的多学科方向发展。[1]17教育学者们一直在为教育学的科学化和规范化而求索。到底我国教育学的发展状况在当下的地位如何?以及对当今学术界的影响程度如何?本研究通过从教育学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课题数目多角度的进行统计分析,以帮助教育学科的学习者更好的把握本学科的发展现状及近期趋势,以便更好的分析目前教育学术生产的格局及相应成因。因此,在度过21世纪第一个10年后,综述一下我国教育学的研究现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使用的数据源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2]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3]官方网站发布的历年立项数据,时间为2001年至2010年。
数据处理时采用SPSS对全部变量的频率分布进行统计分析,主要运用SPSS FORWINDOWS 17.0数据统计分析软件。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10年来教育学立项课题又创新高
2001年以来,教育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集中申报了8次,“十五”规划中申报了3次分别为2001年、2003年和2005年;“十一五”规划中每年申报1次。通过统计分析显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共获准立项4564项,其中属于国家级的教育学课题(主要指国家重点课题、国家一般课题和国家青年课题)共计835项,重点课题、一般课题和青年课题分别为97项、484项和254项。
通过表1数据,可以分析出“十五”规划以来,全国教育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每年度平均立项的课题数的变均立项课题数为116.4项;“十一五”年均立项课题数是“十五”立项课题数的2倍还要多。这些变化应验了吕国光教授对“十一五”期间的年均立项课题的预测。[4]4
从立项课题类型来看,国家青年课题立项比例从“十五”期间的 19.7%,提高到“十一五”期间的 35.2%,几乎提高了近2倍;国家一般课题立项比例从“十五”期间的 55.3%,上升到“十一五”期间的57.4%,提高了2个百分点;国家重点课题立项比例的变化比较大,从“十五”期间的 21.3%,下降到“十一五”期间的7.3%,下降为“十五”的近1/3。这充分说明了国家社科基金在立项课题类型上做了一些调整。通过图1可以看到,国家课题组把重心倾斜到国家一般课题和国家青年课题的立项上来,尤其是在“十一五”期间,国家一般课题和国家青年课题的立项数逐步增长;其中国家青年课题立项数在2010年急剧上升,上升比例十分明显,这样有助于激发青年研究学者的学术能力的发展,也带动了我国社会科学工作的不断进步,为国家后期的人才储备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二)教育学立项课题分布不均衡
全国279个单位承担了“十五”以来的835个国家级教育学课题。其中国家核心主持人主持2人次的有48人,三人次以上的有3人,可见国家课题组在加大拥有一批核心主持人的同时不断涌现出新主持人。新主持人的增加和核心主持人的稳定是确保国家课题质量和活力的重要因素①核心主持人是指主持国家项目较多,在本学科领域产生较大影响的主持人。一般将统计年限内主持国家课题2项以上的主持人确认为核心主持人。。通过表2分析到,“十五”期间以来,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课题在“十五”、“十一五”期间的分布不均衡。
表1 “十五”以来教育学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立项年度分布特征
图1 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课题各年度分布图
表2 2001—2010年各单位教育学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分布
不均衡主要体现在有两个方面:其一,各高校立项课题数不均衡。这可能是由于各个学校的专业发展特长所致。师范类院校独居教育学前五名,而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这与各大院校研究队伍的整体素质,研究资源及水平占较大优势是一致的,其突出师范院校的特色,注重教育科学的发展,其中北京师范大学集中了大量的教育科学研究人员,科研实力雄厚,合计立项数达 53项,位居首位;其次便是华东师范大学立项 38项;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利用其多学科发展优势,加大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建设,立项数分别为14项和13项;浙江大学和厦门大学等综合大学,在高等教育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了教育科学学院或教育学院,培养了大批高素质、高学术能力的教育专业人才,特别是博士、硕士研究生迅速发展,使学科体系不断完善。这充分反映了全国各大院校各攻其专的办学特色。其二,地域分布不均衡。从12所大学的地域分布来看,东部地区占9所、中部2所、西部1所。其中东部9所中北京占2所即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一方面说明北京地区优于其他省市,集中了大量高学术能力的学者;另一方面反映出了我国教育学立项的公正性和竞争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南京大学邹志仁教授对1998年以来全国社会科学论文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分布进行追踪研究,[5]87-90结果与此研究信息具有高度相关性,各地区的经济、科技和文化教育等发展水平都制约着教育科学事业的发展,并且和国家课题立项水平密切相关,而经济、科技和文化教育较发达的地区也是我国学科研究最普及,最透彻、立项课题最多的地区。
(三)教育学学科地位进一步上升
某个学科在社会科学界地位如何?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如何?主要是取决于学者获得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情况。通过对“十五”、“十一五”期间的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的所有学科的立项比例来看(见表3),单从立项的数量来看,教育学国家立项的课题占总体立项课题总量的 5%左右。通过与吕国光教授2007年发表的教育学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课题研究一文中相应的数据相比,[4]7在整个24个学科中,教育学由居于中等偏下的第 13位(在当时占课题总量的3%左右)上升到现在位居中等偏上的第7位,占总体立项课题的5%左右,与哲学、中国文学、法学等强势学科相比,差距在逐步缩小。这说明教育学立项课题数在过去的十年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尤其在“十一五”期间教育学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立项数上升趋势十分明显,每年都在大幅度增加。在2006年和2008年袁振国教授和袁贵仁部长分别获得国家重大课题的立项,这与“十五”期间的状况相比是历史性的进步。
可见,教育科学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不仅要学术生产者自身的不断努力和进步,而且还与特定阶段的国家相关政策和社会需求密切相关。
表3 从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立项课题数看教育学的学科地位
三、结论与启示
(一)教育学各分支学科立项比例不断提升
通过对过去10年的教育学国家课题立项的分析(见表4),可以得出: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和教育经济与管理历年平均立项大于10个,高等教育这个二级学科历年平均立项比例高达20%左右,基础教育和教育经济与管理为10%左右。这些数据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处在由扩招前的高等教育精英化过渡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同时反映出了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发展步伐的稳进;也反映出了这三个学科的研究人数和研究力量在教育科学中已超过其他各个二级学科。德育、教育发展战略、教育基本理论与教育史、教育心理、体育卫生美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历年平均比例在 5%-10%之间,而且每年波动各异。教育发展战略和教育心理这两个二级学科近些年立项比例呈下降趋势而且略为明显;体育卫生美育和教育信息技术这两个二级学科近些年立项比例变化比较平稳均在5%以上浮动。历年平均立项比例低于5%的学科有3个,分别为:比较教育、成人教育和民族教育。比较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八五”和“九五”期间是立项重点,到“十五”以后这两个二级学科立项比例持续下滑,比较教育一度降到0.8%。
表4 2001—2010教育学国家立项课题在各分支学科之间的变化比例
综上,立足于教育科学理论建构和学术传统积累而言,在教育学各个分支学科中相对比较完善的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和教育经济与管理,在基金立项的数目以及历年立项比例中可以看出,处于比较明显的优势。其原因是,一方面,国家政策对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扶持力度的加大;另一方面,这是三个二级学科的学术能力以及科研人才自身的不断进步使研究力量在特地阶段突飞猛进。比较教育、成人教育和民族教育这三个学科在教育立项的数目中依然处于劣势学科。其原因可能是:一方面,在当今学术生产中学术整合加剧,学科界限日益模糊;另一方面,由于学科自身的狭义性、边缘化等因素,一些学科在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二)高度集中,师范院校是教育科学研究的生力军
从地域的分布上看,我国教育学课题立项主要集中在东部较发达的地区并且与当地的教育、经济、文化水平关系密切。在这些地区内又集中在许多师资力量雄厚、专家众多的师范高校和一些科学研究所。如: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和上海教育科学研究所等是教育学国家课题的主要承担者。地方高校和地方科研单位立项较少,分析地方高校立项课题的研究内容后发现,科研人员队伍学历稍低一些,学术能力有限,再加上当地的经济状况等因素所致。为了促进地方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学术又好又快的发展,首先,应进一步发挥东部地区高校所汇集的这批学术精英及其团队的带头作用,促进本地域研究者跨地域联合课题立项,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学术讨论研究。其次,推动本地区省级的社会科学基金的制度创新,培养当地学者、科研人员的新兴研究力量的项目意识,促进当地教育科学研究队伍的成长和壮大。[6]85另外,还可以聘任高校及教育科研单位的专家承担当地的主要专家,通过逐步推广招标立项等方式,鼓励当地科研机构整合资源、优化队伍、协力攻关,加速当地教育学各分支学科人才的培养,从而快速开辟教育科学研究的新局面。
[1]劳凯声. 中国教育学研究的问题转向[J]. 教育研究,2004(4).
[2]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DB/OL].[2011-04-11]. http://onsgep.moe.edu.cn/edoas2/website7/index.jsp.
[3]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DB/OL]. [2011-04-11]. http://www.npopss-cn.gov.cn/.
[4]邹志仁. 试析中国社会科学生产力及其结构分布[J]. 图书情报知识,2005(8).
[5]吕国光,程敬宝. 教育学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研究[J]. 上海教育科研,2007 (4).
[6]吕国光. 湖北省社会科学竞争力研究[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