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播学角度解构对外汉语教学
2011-01-22矫菲
矫菲
(郑州轻工业学院外语系,河南郑州450002)
对外汉语专业是一门非常特殊的学科,始自1950年,60年来它的发展紧随中国软实力的发展步伐。它是一项国家与民族的事业,教学活动和学术研究与汉语的国际推广,文化的国际输出密不可分。近二十年来,展现了其无限的生命力,但是也蕴含着太多的不成熟。
一、对外汉语教学视域中文化传播的意义
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是语言教学,而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语言教学之中必然要体现文化传播。语言是手段,文化是目的。从教学理念上来看,单纯的语言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语言加文化的博雅教育会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观念。[1]国家建立数百多所孔子学院以及派大量的汉语教学志愿者,目的也是为了进行文化传播,提高国家软实力,所以文化传播意义非常。
“一个民族的语言总是反映和表达这个民族的文化的。不学文化,语言也很难真正学通。”(付克,1988)[2]“从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要求看,除了熟练掌握语言技能之外,还必须具有所学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程棠,2000)[3]“对外汉语教学的宏观宗旨就是为了弘扬中华文明,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对外汉语教学就是传播中国文化。”(张德鑫,1990)[4]“许多学生都是由于对中华文化有浓厚兴趣才决定学汉语的,而不是学了汉语才对中华文化产生兴趣的。” (周思源,1992)[5]
从各位专家学者的观点中我们不难看出:文化和语言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传播文化,文化的载体是语言,由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写的 《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中明确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是 “通过对中国人文知识基本内容的系统讲授,使学生熟悉中国国情,了解中国社会文化,具备基本的中国人文知识。”
其次,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跨文化传播活动,体现着国家软实力,对于中国国际交往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仅仅是语言的输出,是没有意义的,应该把战略眼光放在文化输出方面,让国外汉语学习者通过语言和文化的学习,了解和接受中国文化,影响其对中国的看法和态度,进而提高中国在国际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影响力。
另外,“汉语”从字面意思上来看,汉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称,语乃语言文字,也就是说文化比语言更为重要。文化具有很强的依附性,语言的教学过程很自然的就是一个文化的传播过程。
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从文化的角度来解释、传授汉语言知识,训练汉语言技能;又要从语言的角度来宣传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文明。[6]但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文化传播对外汉语”为主题词进行精确搜索,时间范围锁定(1999-2010),没有相关文章存在。更多学者和老师关注的是语言教学微观层面的问题,忽略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大背景以及意义。
二、对外汉语教学过程的传播模式
(一)传播模式的提出
美国政治学家H.拉斯韦尔提出了表述一般传播过程中的五个基本元素 “5W”的传播模式,即:谁(who),说什么(what),对谁说(to whom),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这个模式简明而清晰,是传播模式中的经典。我们根据这个经典模式结合对外汉语教学过程,提出了如下模式:
图1 对外汉语教学传播模式图Fig.1 Teaching Process communication Model
此模式的前提是把对外汉语教学过程视为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在此过程中,谁 (who)即专业老师;说什么 (what)即课堂教学内容;对谁说(to whom)即对外汉语专业学生;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即课堂教学;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即教学效果。
(二)传播过程的分析
与其它传播活动不同的是,对外汉语教学是一个二级传播的过程。一级传播活动的主体是专业教师 (信源)和对外汉语专业学生 (信宿),手段为课堂教学,这次传播属于群体传播。传播过程中不免有干扰的噪音存在,即各种影响传播效果的消极因素,例如课堂秩序等。
二级传播活动的主体是对外汉语专业学生(信源)和外国学生 (信宿),手段不但有课堂教学,还会有远程网络教学,传播形式可以是群体传播也可以是人际传播。传播过程中的噪音干扰较之前的一级传播更为强烈,不但有传统意义课堂上的消极因素;更有因为语言沟通、文化差异、共同经验匮乏产生的干扰因素。这些都能够使最初教师传播的信息产生变形,从而影响文化传播的效果。另外,从图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从最初的信源 (教师)到最后的信宿 (外国学生),中间多了一个中介,即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而信息最终传播的效果却没有通过中介——对外汉语学生,反馈到信源——教师那里。
三、对外汉语教学文化传播效果最大化的对策
(一)增加文化类教学信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目前,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设置还是以三部分为主:文学类、语言类、外语类。这类课程设置与中文类学生所学几乎无异,有部分学生也反映课程程度过深,学习难度较大。这些知识对于二级传播中对外国学生的文化传播有无益处,暂时还没有调查研究,因此不能有定论。但是,课程设置中完全可以增加一些能够反映中国历史、地理、民俗的文化知识,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进行文化传播。[7]毕竟,学习中文的人大部分还是对中国文化感兴趣,而不是对文学感兴趣。文化传播能够提升世界对于中国文化的兴趣,以文化特有的共享性、扩散性为特点,通过文化这一柔性的方式塑造中国形象。[8]
(二)弱化噪音干扰,防止文化意义的缺失
由于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着噪音的影响,所以在进行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考虑到怎样才能防止噪音干扰,使信息尽可能最大意义上传达到最终受众。文化的意义一旦缺失,将对受众产生无法估量的影响。比如说:愚公移山对于中国人的意义是 “恒心、毅力”,但经过二次传播到外国人那里就是 “呆板、固执、愚蠢”。针对这一特征,一级传播过程需要及早预防,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对文化差异部分的阐释和语言沟通能力的强化,例如增加跨文化交际的学科。
(三)确定共同经验范围,区别不同文化
背景,提高文化对外传播的效率
任何两个人都不具备完全相同的人生经验。在教学传播活动中,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是基于自己的经验,学生对信息的接收、理解、记忆也是如此,信息在传递和交换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变形。特别是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教”、“学”双方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共同经验范围更加狭小。
因此,在对外汉语文化传播过程中,要使学生理解某个知识点,教师的讲解必须最大程度的限定在学生的经验范围之内。当然,学生不可能对每件事物都具有直接的经验,教师和学生的共同经验范围一般情况下是不能满足教学需求的。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利用传播媒介传播间接经验。幻灯片、电影、电视等手段,都可以把现实事物、具体人物或者社会关系通过画面表现出来。学生能够很好地利用这些媒体,结合教师的讲解,获得间接经验。有了这个基础,教学传播活动就能进入下一个层次,引导学生吸收新的知识点。总之,有效地教学传播活动,必须建立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经验范围之内,要真正做到“突出特色、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循序渐进、由浅入深”。[9]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醒学生注意辨别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得学生在接收文化信息时产生不同的障碍和冲突。比如,日韩国家的汉语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接收程度要远远高于欧美国家的学生,这是因为我们的文化背景有许多相似之处,而欧美的文化由于地缘因素和我们相差甚远,所以认知、接收中国文化时面临的障碍要大得多。确保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在二次传播中能够心中有数,在承认、理解、融合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
(四)增加反馈环节,强化教学目的
在一级或者二级传播活动中,教师可以很容易地得到学生的反馈意见:课堂观察、提问、课后作业、探讨等。教师将收集到的反馈信息与教学目的进行对比,便可发现效果的优劣以及过程的不足。反馈信息对于下一阶段的传播尤为重要,教师可以据此及时调整教学手段、教学顺序或者教学方式等。
同是,从模式图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对外国人进行文化传播。也就是说,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只是一个中介,最终的信宿是外国学生。那么信源和信宿之间就多了一个中介的环节,信源即教师只能通过一级传播及反馈获悉专业学生的反应,而不能了解到最终的教学目的——文化对外传播的效果。如果能够建立一个渠道,收集和整理二级传播中外国学生的反应,专业学生在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并把这些信息及时地反馈给教师,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些信息从宏观上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
四、结语
从信源到信宿,对外汉语教学经历了两级传播过程,文化传播的信息同样要经历多次的输入和输出的过程,每多一次传播过程,信息便会缺失若干。为了最大限度保证其 “原汁原味”,确保文化传播目的最大化的实现,一方面要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上入手,对文化类信息进行必要的补充、加工、整理;另一方面,要注重收集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以便实现文化传播教学效果的最优化。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立足语言、侧重文化”,通过语言传播文化是中国软实力和中国和平崛起的必然要求。所以,我们应以此为基础,从文化传播的战略高度 考虑对外汉语的教学过程,真正从文化软实力的特点来规划语言的发展和传播。[10]
[1]崔希亮.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与展望 [J].语言文字应用,2010(2):2-11.
[2]付克.中国外语教育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121.
[3]程棠.对外汉语教学目的方法原则[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00:200-250.
[4]张德鑫.对外汉语教学-回眸与思考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43.
[5]周思源.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 [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7:272.
[6]王晓辉.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意识[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11):109-110.
[7]杨同用,赵金广.对外汉语专业课程设置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10):112.
[8]于淼.从孔子学院看汉语言文化推广的模式与效果[J].武汉大学学报,2010(6):952-957.
[9]阮静.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传播中国文化的基本原则 [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6):244-248.
[10]史红梅.从英语语言霸权与文化扩张透视当前的“汉语热”[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6):16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