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固定化细胞移动床浸出高硫高铁低铜难选铜矿中铜的研究

2011-01-22汪银梅曹文平

中国矿业 2011年9期
关键词:铜矿菌种反应器

汪银梅,曹文平

( 徐州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学院, 江苏 徐州 221008 )

生物浸矿技术以低耗、环保等优势,对金属铜矿、难冶炼的金矿处理已经应用到工业化规模。但是,利用生物浸矿技术所得的金属浸出率仍然较低,因为生物冶金工业中所用的微生物受环境影响较大。而影响浸矿微生物数量和活性的环境因素有:酸碱度、温度、营养物质、表面活性剂等[1-3]。为提高其微生物浓度惯用的方法,就是利用其特性选择使用一些生物载体(亦称填料)使微生物吸附在其上生长,使其不容易失活、更容易提高其活性和生物富集程度[4-5]。该做法成功应用于工业化过程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混合浸矿微生物联合浸出金属矿石,已经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理论,因为混合细菌所具有的酶系统,肯定比单一细菌所具有的酶系统要复杂得多,所以容易发挥混合菌群之间的联合作用,并且能提高浸出率[6-7]。本项目将T.f和T.t菌混合并固定在生物载体上,并结合水处理中生物载体的移动理论和技巧,使混合菌体附着载体在系统内不断移动,增加传质效果,从而达到提高浸矿微生物活性和数量的目的,并为新型浸矿系统的开发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矿样

矿样是取自江西铜业公司东乡铜矿,为硫化铜矿,磨细至75 μm,其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铜的物相分析如表2所示。

表1 原矿多元素化学分析结果/%

表2 铜物相分析结果/%

从表1和表2可见,矿样中铜的含量较低,仅为0.97%,属于低品位硫化铜矿,含S量达20.17%,含铁量也比较高,达到22.42%,属于含高硫高铁的铜矿,且氧化程度偏大。因此,如果用传统选冶方法对这种类型的矿石进行选冶,效果较差。

1.2 目的菌群培育

将矿石磨碎至75 μm,分别装入两个锥形瓶中,并分别放入少量的无菌水,并用稀硫酸调节至氧化亚铁硫杆菌(T.f)和氧化硫硫杆菌(T.t)各自适宜的pH值,在自然条件下(25℃~30℃,14d)培育出试验所需要的目的菌种;然后,利用表3中的配方,配制出T.f和T.t液体培养基经扩大培养。扩大培养步骤是:将自然培育好的两种菌液分别取10mL样品,接种到装有100mL各自液体培养基的锥形瓶中,置于水浴恒温(恒温30℃)振荡器上,摇速为200 r/min连续振荡培养,每10d转移培养一次,连续转移培养4~5次,直至细菌浓度富集度超过108cfu/mL。即得到目的菌液。

表3 试验过程中目标菌种培养基配方

1.3 驯化菌种和放大培养

在装有T.f菌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加入CuSO4,使铜离子浓度为2.5 g/L,并将试管放在恒稳30℃、转速为200 r/min的摇床内培养,并定时监测其中T.f菌数量。待T.f菌浓度富集到107~108cfu/mL的时候,再缓缓增加铜离子浓度到5 g/L、10 g/L,直到50 g/L。最后,将本次实验所得到高铜离子耐受T.f菌,用高铜离子浓度的液体培养基反复放大、转移培养以达到超过108cfu/mL,待用。T.t菌驯化和培养方法与T.f菌相同,耐受浓度为20g/L。

1.4 反应器与载体

反应器:反应器有效容积约为3000 mL(直径10 cm,高45 cm),为有机玻璃材质。该反应器装置如图1(a)所示。

载体:为自行制作,在塑料瓶盖上绑小铁丝,使其能在浸提系统中自由移动。该载体具有耐酸、表面粗糙、比表面积大、价廉、对微生物无毒等优点,如图1(b)所示。

1.5 分析方法

Cu2+浓度采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分析法;细菌计数采用稀释平板法;亚铁氧化活性的测定方法采用的是重铬酸钾滴定法,测定不同培养时期培养液中残存的Fe2+含量,计算Fe2+的氧化速度[8];元素硫氧化活性的测定方法:通过接种一定量的细菌到到固定浓度的单质硫粉培养基中,再定时测定培养液中的酸碱度变化,据研究资料显示,在浸矿试验过程中,pH值的降低与氧化硫硫杆菌的的生长状况和它氧化活性是呈正相关的;pH值用phs-3c酸度计直接读取。

3 结果与讨论

3.1 T.t 菌的菌落特征

T.t菌落经过放大不同倍数的照片见图2。从图2(a)可知,T.t菌落较小,约为1 mm,圆形,不透明,白色,突起,干燥。

从图3可见,混合菌种固定以后,硫化铜矿的浸出率明显高于没固定的混合菌种的浸出率。第3 d,没固定的菌种浸矿系统中的浸出率仅为5.43%,而经固定的菌群浸矿系统,浸出率达到10.21%;浸出18 d后,固定菌群的浸矿系统浸出率为45.23%,而没固定细胞的浸矿系统的浸出率仅为28.56%。因为微生物固定后,载体与细菌的官能基团存在一个共价键,因此,它的主链结构得到了加固,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得到了稳固,使得微生物不易流失,对pH值变化、生物毒性都不会那么明显耐受性能力明显提高[13]。

图1 生物反应器及载体

图2 T.t菌的菌落特征分析

将其菌落放入显微镜下并放大40倍进行观察,见图2(b)。从图2(b)可见,T.t菌是丝状交织在一起的,呈淡淡的黄色。可以看出,T.t菌落周围为抑菌圈(菌落晕),可能是因为T.t菌所产生的酸性物质,而导致其他细菌无法靠近其生长领域所造成的。由T.t菌的革兰氏染色结果可知,T.t菌呈短杆状,属于革兰氏阴性菌。

3.2 混合菌种的固定与否对硫化铜矿浸出率的影响

实验条件:pH=2.0左右,T.f细菌接种量为10%,T.t菌接种量为20%,矿浆浓度10%,矿石粒度75 μm。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

3.3 固定菌种种类不同与浸出率之间的关系

实验条件:pH=2.0左右,T.f菌接种量为10%,T.t菌接种量为20%,矿浆浓度10%,矿石粒度75 μm。比较固定不同菌种的方式进行浸出,其试验结果见图4。

由图4可见,在浸出3 d时,无菌的浸出率仅为1.67%,固定T.t菌浸出率为4.56%,固定T.f菌的浸出率为8.87%,而固定混和菌种的浸出率为10.21%;浸矿时间为18 d时,无菌条件下的浸出率为6.87%,固定T.t菌的浸出率为14.57%,固定T.f菌的浸出率为27.67%,而固定混合细菌的浸出率达到了45.23%。因为T.t菌能增强T.f菌的浸矿作用,能为T.f菌浸矿提供良好的环境。

3.4 固定混合菌的混合比例对硫化铜矿浸出率的影响

实验条件:pH为2.0,矿石粒度为75 μm,矿浆浓度为10%,混合菌种的接种量比例分别为:T.f∶T.t=1∶1 ;T.f∶T.t=1∶2 ; T.f∶T.t=1∶3 ;T.f∶T.t=2∶1时的实验结果,如图5所示。

由图5所示,不同T.f与T.t的混合比例在浸出初期,对铜的浸出率影响不明显;从第3 d以后,菌种混合比例的不同,浸出率逐渐出现差异,到第18 d时,T.f∶Tt=1∶1的铜浸出率为32.21%,T.f∶T.t=1∶2的铜浸出率为45.23%,T.f∶T.t=2∶1的铜浸出率为23.12%,T.f∶T.t=1∶3的铜浸出率为31.78%。由实验中的四种不同混合菌比例的浸出率,可得出最优浸出混合菌比例为T.f∶T.t=1∶2。

图3 混合菌种的固定与否对浸出率的影响

图4 固定菌种的不同对浸出率的影响

图5 混合菌的混合比例对铜浸出率的影响

4 结论

1)T.t菌落周围为抑菌圈,是因为T.t菌能释放出酸性物质,抑制其他细菌生长,为T.f菌的生长和浸矿提供酸性环境。

2)固定混合菌比未固定混合菌具有更好的效果,第18 d时,相比于未固定的混合菌浸出系统,浸出率要高出16.67%。

3)固定菌群种类不同,对系统的浸出效果具有较大的差异,将T.f与T.t的混合固定,其第18d的浸出效果达到45.23%,比单独T.f或T.t菌以及接种菌群效果要好的多。说明T.f与T.t的混合能协作工作,达到优化配置的效果。

4)T.f与T.t的混合最优化比例为1∶2。

[1] 王家玲,李顺鹏,黄正.环境微生物学[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82-393.

[2] Suzuki I, Lee D, Mackay B, et al, Effect of variousions, PH, and osmotic pressure on oxidation of elemental sulfur by Thiobacillus thiooxidans [J]. Appl Environ Microbiol JT-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1999,65(11):5163-5168.

[3] Chen B Y, Liu X L, Zheng Y C,et al .Dose-response assessment of metal toxicity upon indigenous Thiobacillus thiooxidans BCI[J].Process Biochemistry,2004, 39:735-745.

[4] Lizama H M, Suzuki I. Bacterial leaching of a sulphide ore by 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and Thiobacillus thiooxidan: Shake flash studies [J]. Biotechnol Bioeng, 1988, 32:110-116.

[5] 宋颜彬,魏炜,霍石磊.固定化细胞技术的研究进展[J].辽宁化工,2010,7(39):749-753.

[6] 陈世官.生物浸出及其在有色冶金中的应用[J].上海有色金属,2000,21(3):137-146.

[7] Bevilaqua D,Diez-Perez I,Fugivara C S, et al.Oxidative dissolution of chalcopyrite by 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xidans analyzed by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and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J].Bioelectrochemistry JT-Bioelectrochemistry (Amsterdam,Netherlands),2004,64(1):79-84.

[8] 闵小波,柴立元,钟海云,等.氧化亚铁硫杆菌生长动力学参数[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0,10(3):440-443.

[9] 陶敏慧,杨绍斌,张广积.固定化细胞技术在矿业领域中的应用[J].湿法冶金,2010,29(1):5-8.

[10] 傅建华.硫化铜矿浸矿细菌超微结构与吸附机理及SFORase的纯化[D].长沙:中南大学,2004.

[11] 方兆珩. 生物氧化浸矿反应器的研究进展[J].黄金科学与技术, 2002, 10(6):1-7.

[12] Donatie,Curutchet G,Pogliani C et al. Bioleaching of covellite using pureand mixed cultures of 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and Thiobacillus thiooxidans[J]. Process Biochemistry, 1996, 31(2):129-134.

[13] 闫志明,普红平,阳立平.生物固定化技术研究及应用评述[J].四川化工, 2004, 7(1): 12-15.

猜你喜欢

铜矿菌种反应器
蚂蚁琥珀中发现新蘑菇菌种
全球十大铜矿公司
西部矿业迈向国内铜矿“新巨头”
小体格,大能量!鑫中渔用9年玩转超浓缩菌种
特大型井下铜矿山采选工程管理与实践
IC厌氧反应器+A/O工艺在黄酒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上旋流厌氧反应器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氧化铜矿硫酸搅拌浸出工艺研究
平推流管式连续反应器合成耐热ABS树脂的研究
改进型ABR处理太湖富藻水启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