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访国际能源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黄晓勇关乎国运的能源安全

2011-01-21董彦

中国报道 2011年5期
关键词:能源安全油价石油

本刊记者 董彦

3.43 →4.26→5.09→5.34→6.2→6.66→7.14→7.85……这是自2004年3月31日至2011年4月7日北京市93号汽油价格的变化数据。

几乎每次油价调整,都会引来公众铺天盖地的关注,人们难掩对油价不断攀升的焦躁和恐慌,因为小小的油价牌不仅牵涉到我们的个体生活,甚至关乎到了整个国家运转的方方面面。目前,高油价已成为“输入型通胀”的重要源头之一。能源问题解决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从战略高度全面分析能源形势,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持续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对此,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党委书记、国际能源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黄晓勇教授,就国际油价走势;美国主导下的国际能源体系;中东、北非动荡局势下的中国能源安全;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等问题,为广大读者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供大家参考。

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还不够灵活

中国报道:4月7日,国内成品油价格迎来了2011年的第二次上调。这让我国成品油市场的定价机制受到了公众的普遍关注甚至质疑。对此,您怎么看?

黄晓勇: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上涨,为了与国际价格接轨,我国已经在进行成品油市场的定价机制改革,但是灵活性还很不够。国内油价一直盯住国际价格,这已经使得定价机制与国内石油市场的需求相脱节。目前国内成品油价格并没有迅速反映市场供求情况的变化,也不能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和引导作用。

而且,由于国际油价日益高涨,国内因油价走高引起物价上涨与政府平抑通胀压力之间的矛盾正在不断加深。因此,国内成品油市场的定价机制既要能够让国际油价的变动及时反映到国内市场,也要能够让国内成品油生产与销售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从而使国际国内价格与实际市场供求有机地联系起来。

另外,政府需要放松对石油的管制,从而能够将国内对油价的压力传导给企业与消费者,尤其是企业,促使企业进行节能降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另一方面,也要提高消费者的节能意识,这也是加快低碳社会建设步伐的重要环节。

此外,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不仅仅依靠发改委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来对原油价格进行控制,我们还应该逐步放开天然气市场,发展液燃气、天然气等替代品,加快提高天然气消费在整个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重,这也有利于保持成品油价格的稳定甚至促使其价格趋于下降。

短期内国际油价还是会持续走高

中国报道:根据您的判断,国际油价在未来几个月里是否还会一直持续走高?由能源传导的通胀压力是否有望在今年内得到缓解?

黄晓勇:国际油价的不断升高已经开始对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形成抑制,并且正在加剧全球的经济通胀,而当前紧张的地缘政治局面丝毫没有缓解的迹象,依然对国际油价的进一步走高有一定的支撑作用,所以短期内国际油价还是会持续走高。不过,随着高油价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从中长期来看,国际油价长期维持高位也是难以持续的。由能源传导的通胀压力在年内想要得到缓解,还需要我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有力的应对政策,而以目前国际石油价格走势的情况来看,想要在年内得到显著缓解的希望并不大。

中国报道:欧佩克一直以供应略微剩余的平衡状态把控着国际原油生产。但近年来,国际油价却一直节节攀升。请问,这是否表明欧佩克对国际能源市场的影响力在日益减弱,还是另有其他重要诱因?

黄晓勇:欧佩克控制着全球40%的石油供给,在产量和价格上均具备一定的垄断地位。因此,欧佩克对世界石油价格的变动具有较大的操控权,但是近年来,欧佩克内部矛盾分歧不断加深,利益分化严重,特别是在是否增产问题上出现了严重分歧。以沙特阿拉伯为代表的产油大国往往更注重长远利益,不希望以损害未来原油消费能力为代价来换取高油价;但一些储量少的国家往往更关心眼前的收入,试图通过推高油价而获利。如果限产保价派占据了主流,将会损害欧佩克自身对国际油价的影响力或控制力。

关于近年来国际油价在大起大伏中形成的推高之势以及目前的节节攀升,可以说欧佩克对国际原油产量的控制是一方面的原因,此外,国际石油市场对石油需求量的快速增加更是最主要的原因。由于亚太地区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不断增加,而石油产量的增长却比较缓慢,这导致了石油价格的不断上涨。加之石油的可替代性小,石油需求具有刚性,随着石油需求大国经济上的承受能力进一步增强,加上他们担心减少石油需求带来对经济的不利影响,这些都为石油涨价提供了空间和机会。

另一方面,国际地缘政治变化与复杂局面对石油供给的影响也为石油价格的上涨提供了条件和借口。

另外,国际市场的诸多不确定因素也在不断影响石油的价格,例如:金融危机、美元贬值、日本核泄漏等等,这一系列的不确定事件都在一次又一次地影响着石油的价格。

我国取得原油定价权恐为时尚早

中国报道:我国虽然已成为世界上主要的能源消费大国,但对进口石油价格的影响力却微乎其微,进口油价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在您看来,我们应该如何着手建设国际能源定价权?

黄晓勇:我国对外原油依存度2009年就突破了50%这一所谓 “安全警戒线”,现在更已达55%以上,成了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消费进口大国。但对于进口油价,我国所能施加的影响甚微,一直处于被控制的边缘。因此有人就提出,作为石油消费大国,我国应该积极谋求原油定价权。我认为道理是对的,但实际能否做到,目前恐怕为时尚早。与其花费巨大精力去争取原油价格定价权而获得一枝半叶的影响力,倒不如下些工夫切实解决好国内消费者最头疼的油价不断上涨并推动物价不断上涨的问题。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曾说:“中国与其争夺定价权,还不如先保证自己的原油进口,尤其是在中国有很大部分进口来自中东地区的情况下。”我非常同意他的看法。国际石油市场是一百多年形成的,我们参与其中时间较短,应循序渐进,功夫扎实,注重实效。

虽然一时我们还难以在能源定价权上有较大的影响力,但我们并不是无事可做。目前,油价的不断上涨已经引起了相关物价的上涨,更有可能影响到我们的粮食安全。高油价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能源的变动,而且给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也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因此,稳住由高油价引起的产品涨价趋势及保持消费者信心,是相关部门目前更需要及时着力处理的事宜。

可再生能源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

中国报道:据美国皮尤基金会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2010年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投资为544亿美元,居全球之首,高出位居第三的美国大约40%。您认为,可再生能源方面的迅猛发展,能否较大地改善中国的能源安全环境?

黄晓勇:从能源安全、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和立足于本国资源诸方面来考虑,开发利用安全、可靠的可再生能源,并提高其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不仅能够改善我国的能源安全环境,而且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保证。这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

但是,目前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份额还是太少,在未来一个时期,至少30年以内,我们的能源消费还是得以化石能源为主。虽然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迅猛,但要预言短期内我们可以目前比例甚小的可再生能源来支持我国如此庞大的经济规模,保证能源安全还是为时过早,现阶段充其量只能说它可以在十分有限的部分改善我国的能源安全环境。当然也应该看到,大多数可再生能源技术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比如水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等。我相信今后它们将会有更快的发展,并逐步成为主导能源。

当然,可再生能源在发展的过程中,肯定会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投资过热、低水平重复等等,但也不需要过分担忧,随着信息的对称与充分竞争的实现,市场会逐渐成熟。

目前,我国在可再生能源发展上也迈出了较快步伐,从立法、规划、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了新能源产业很大的支持。

能源风险将成为我国经济安全的最大风险之一

中国报道:中国经济健康有力的成长需要充分的能源安全来支撑。在您看来,中国的能源安全正在受到哪些方面的挑战?

黄晓勇:能源安全不仅是涉及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对外战略等多层面的国家战略问题,更是一个关乎国际能源供求和能源地缘政治的国际战略问题。

简要地说影响能源安全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影响能源安全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能源自身。其次,政治因素包括国际政治与地缘政治的变动也是影响能源安全的重要方面,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重要能源生产和出口国国内政局与地区政局的稳定,另一方面则表现在能源进口国与出口国之间的政治关系上,关系恶化或关系良好都会直接影响能源进口国的能源安全。再者,能源的运输问题也能够影响能源的安全。此外,一国或地区性经济、军事、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状况也是影响能源安全的间接因素。

目前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发展导致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提升。随着中国能源对外依赖程度不断上升,中国国内能源市场与国际能源市场的联系必将日益密切,国际能源市场的风云变幻,特别是国际油价的大幅波动,可能对中国能源安全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一旦能源领域出现重大变故,必将直接影响我国的经济运行、人民生活和国家安全。源于能源的经济风险愈将成为我国经济安全的最大风险之一。

能源将引发国际间经济发展的博弈。能源充足才能有效支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能源引起经济博弈具有很明显的必然性,如:中日能源博弈和中印能源博弈等。中国和日本均视石油为经济命脉,双方在世界范围内为石油展开的竞争动作不断,一场为能源安全而展开的石油大博弈早已展开。但我以为,尽管如此,加强中日中印在能源经济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对中日印三国乃至相关国家来说,都是应该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的发展课题。

我国能源进口的不稳定很可能引起国际间政治层面的矛盾。我国能源进口存在着来源地单一、运输通道安全保障、一些鼓吹“中国威胁论”等一系列不稳定的因素,这些不稳定因素对我国确保日益扩大的能源需求和经济发展都会有一定的影响。

不能说美国已经完全独立掌控了国际能源市场

中国经济发展导致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提升。一旦能源领域出现重大变故,必将直接影响我国的经济运行、人民生活和国家安全。源于能源的经济风险愈将成为我国经济安全的最大风险之一。

中国报道:对国际能源市场的掌控是美国维护其霸主地位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此您怎么看?近期中东、北非局势变化,您认为中国的能源安全政策需要有哪些相应的考量?

黄晓勇:以石油为例,目前国际原油市场的定价权已经成为控制石油的重要手段,发达国家利用其发达的金融市场条件,特别是美元的主导地位,确立了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原油期货市场体系和规则。

此外,美国尽量推延国内资源开采,大举进口原油,长期作为世界第一大原油进口国。这种局面为美国控制石油需求规模及其定价权奠定了基础。但目前国际世界油价基本上还是通过国际原油期货市场按照市场的供需状况而定的。

因此,并不能说美国已经完全独立掌控了国际能源市场,虽然美国希望通过这一手段来维护其霸主地位,但其霸主地位的形成与保持实际上还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即便其实现了对国际能源市场的掌控,也并不能挽救其霸主地位的日益衰弱。

近期中东、北非地区局势动荡引发的国际能源、金融与大宗商品市场的异常波动,特别是对我国与这两个地区的贸易、投资、石油供给等方面正在产生影响。

我国是非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如果上述地区局势不稳,很可能使许多出口企业谨慎下单,影响相互间的贸易往来。而且,中东、北非地区政局的进一步动荡亦将严重威胁到中国能源供应的稳定。

因此,在应对中东、北非局势变化方面,首先要做,也是我们一直努力在做的,就是进一步扩大石油的进口来源,将石油进口多元化,这将从一定程度上减少对中东石油的高度依赖。积极建立新的能源关系,积极扩大并加强与俄罗斯、中亚、拉美国家进行能源合作;其次,我们要大力推广节能减排,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低碳经济的发展。再者,我们还要增加能源的战略储备,保证在突发情况下能够确保国内能源供给需求。

猜你喜欢

能源安全油价石油
英能源安全战略,一份愿望清单
石油石化展会
油价下半年还得涨
下半年油价还涨吗
油价涨了谁高兴
为能源安全贡献大港力量
基于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的煤制油发展研究
奇妙的石油
2019年上半年豆油价低
基于熵权法*的广西能源安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