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隋唐五代的书法

2011-01-19余巨力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11年7期
关键词:圣教序孙过庭二王

余巨力

隋唐五代的书法

余巨力

回顾书法史,隋朝是一个关键的过渡时期,书风继承南北朝遗绪而逐渐融合,为唐代书法的繁荣起了前导作用。综观隋代遗世的碑刻、墓志,基本以楷书为主,结体或斜画紧结,或平画宽结,风貌自成,如《龙藏寺碑》、《董美人墓志》等。隋著名书家有僧智永、丁道护。智永为王羲之七世孙,书法体兼众妙,平正和美,有真草墨迹《千字文》传世。

唐朝是继汉朝之后我国封建王朝在政治、经济、艺术诸多领域高度发达的又一个全盛期。书法崇尚规矩法度,雄伟壮丽,大致奠定了中国传统书法的总格局。这既与书法的自然规律有关,也和国力世运联系密切。在唐朝,朝廷定书法为国子监六学之一,设书学博士,以书法取士。唐太宗本人亦是书家,酷爱并推崇王羲之书法。凡此种种,有力推动了唐代书法的发展。

一般而言,唐代书法以楷书和草书成就最特出。而书家数颜真卿影响最大。唐初,楷书以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为代表,总体风格瘦劲。欧书源自北魏,方笔多,结构紧,以险峭取胜,作品有《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等。虞书传法于智永,锋芒不露,比较工稳,是当时的主流,代表作为《孔子庙堂碑》。褚书师法《龙藏寺碑》秀劲细挺一路,笔法夸张,有起伏顿挫,作品有《伊阙佛龛碑》、《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碑》等。唐中晚期楷书代表为颜真卿、柳公权,与初唐相比,书风肥重,素称“颜筋柳骨”。颜书集雄伟刚健一路之大成,圆笔中锋,丰茂厚重,浑如其人,代表作为《颜勤礼碑》、《颜家庙碑》、《麻姑仙坛记》等。柳书吸收了欧阳询、颜真卿之长而又自出新意,方圆兼施,楷法瑾严,作品有《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等。唐代草书以孙过庭、张旭、怀素为代表。孙书宗法二王,精可用笔,传世墨迹《书谱》,书与论双绝。张旭、怀素作草,摆脱二王藩蓠,已进入了狂草的境界,世艳称“颠张醉素”。

唐代行书亦功颇可观,首数颜真卿,代表作为《祭侄文稿》和《争座位帖》,其次推李邕,学从二王而有创新,代表作《麓山寺碑》、《云麾将军李思训碑》等。另外,僧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行世,也是一桩盛习事。

唐代五体皆备,篆隶不绝。李阳冰以小篆独步一代,李书师法《峰山碑》,开合变化,自成一家。隶书规矩森严,法多趣少,时以韩择木、史维则、蔡有邻、李潮并称四家。

唐代书论在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基础上愈加完善,尤其关于技法的阐说,内容丰富。除孙过庭《书谱序》外,张怀罐的《书断》、张彦远的《法书要录》等等,不胜枚举,均极有价值。

五代继唐末丧乱,社会凋敝衰败,书法亦由高峰坠入低谷,唯杨凝式一枝独秀,学欧颜,追羲献,其书醇古淡雅,俨如道骨仙风,被后人所重。

栏目主持:张 奕 高甬加

猜你喜欢

圣教序孙过庭二王
孙过庭《书谱》书学理论与写法分析(二十七)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拓二王帖》(下册)
摘《书谱》孙过庭句
临帖孙过庭《书谱》
王献之完善了“二王”书法体系
孙过庭今译三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技法解析(一)
揭秘共和国首张A级悬赏通缉令始末
从《十六龄女士杨莲之集圣教序诗》看杨莲之诗歌创作
《圣教序》及其临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