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网融合业务浅析

2011-01-18

电信科学 2011年1期
关键词:三网牌照融合

曲 哲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河北省分公司石家庄 050011)

1 引言

曾经,电视是家庭娱乐、客厅文化的霸主,最常见的场景就是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如图1所示。

如今的家庭,最常见的场景是什么?

吃饭时,开着电视,大家偶尔瞄一眼,收拾停当之后,就各自抱着各自的笔记本、手机、平板电脑等各自娱乐去了。

曾经热播剧导致的万人空巷,一去不返;曾经一家人围坐电视前其乐融融的场面,难得一见。

图1 电视曾经主导家庭娱乐

诚然,现在的人有太过丰富的选择,但是从家庭娱乐产业的角度来看,真的就没什么可作为的了吗?

尼尔森中国的调查数据显示(见图2),电视用户的平均使用时间是最长的,要分析三网融合,必须以电视为核心,先分析电视用户的特点。

2 数字电视、IPTV、网络电视的尴尬现况

在“三网融合”正式启动的背景下,产业链各方都进行了积极努力的尝试,由此在国内演变出了广电企业主导的数字电视、电信企业和几大牌照方主导推进的IPTV、家电企业主导推进的互联网电视等各种业务形态。

数字电视主要由广电体系主导运营,虽然在政策推动下,已经整转平移超过9 000万户,但是大部分地区的数字电视还没有条件做双向改造,甚至一些地区还不具备高清节目传送能力。鉴于中国广电行业一直以来的行政属性和公益属性,数字电视始终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运营模式,各地仍然以收取基本收视费为主要收入方式,也导致很难持续投入开发新的业务模式和增值业务。整转平移之后的效果,往往让人感觉还不如原来的模拟电视稳定,节目卡壳、画面模糊、花屏,甚至信号丢失是经常的事情。数字电视上常见的电子书、资讯、交水电气费、查天气等功能,对于经常用电脑的人来说,没有吸引力,而对于老人和小孩来说,又显得复杂而不实用。

图2 手机、互联网、电视用户月均使用时间对比

IPTV主要由几个牌照方和电信运营商合作推动,目前最为积极的牌照方为百视通、央视国际、国际广播电台等,电信运营商主要是中国电信积极推进IPTV建设。IPTV受到牌照和试点地区的限制,一直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截至目前,各地已经发展约700万IPTV用户。IPTV的天生双向交互特性,带来了大量丰富的新业务模式和增值业务,它用时移电视功能解放了老百姓看电视的时间,人们不用再守着电视机等待喜爱的节目,也不用忍受连换30个频道都是广告的挫折体验,人们甚至可以在IPTV上进行交互游戏和通信。但是IPTV受限于国内运营商的入户网络带宽,目前还很难做到大范围推广高清和3D节目。

近两年开始流行的“网络电视”、“互联网电视”等,主要由家电厂商主导推动,政策上(稍迟于市场)推出了牌照管理制度,虽然看似获得了相比IPTV更加优越的政策条件,譬如无落地区域限制等,而且看似在市场渠道上有家电厂商的先天优势,每年上千万的电视机销量,背后似乎就是一个巨大的用户金矿,但实际上互联网电视依旧还是停留在产品而非产业阶段,隐藏在产业链下面的利益暗战早已经是此起彼伏了。互联网电视和IPTV、互联网视频等类似的业务形态的纠葛更是让人如雾里看花。

因为客厅布线不便,大多互联网电视的网络功能成为摆设。最实用的,可能是本地播放功能,主要用于播放下载的内容。但是,“搜索下载”、“复制到U盘”、“插到电视上播放”,对于常看电视的老人和小孩来说,很难操作完这整套流程。

再看看各种遥控器,“网络电视”往往设计新潮,带“飞梭”、“转盘”等各种新功能新噱头的遥控器,比比皆是。遥控器上布满了“神秘”的按键,用户必须一个个键去尝试。在播放节目时,遥控器往往成为噩梦,常常“试”错了一个键,导致节目必须从头开始重新播放。数字电视的机顶盒遥控器通常会预留给电视机几个可学习的按键,预留的那几个按键,根本无法满足现在电视的控制需求。

3 3D电视、智能电视、社交电视,乱花渐欲迷人眼

2010年的CCBN展上,Sony等厂商大力推广3D技术,国内电视机厂商也相继推出了一些尝试性的产品。2011年春晚,甚至有一个节目提示大家拿出红蓝3D眼镜来观看,央视尝试播出3D信号似乎预示着,3D电视已经呈现快速启动普及的趋势。

康佳等彩电厂商联合百视通等互联网电视牌照方高调发布并推广3D电视的销售和3D节目的推送,使得3D电视成为2011年家电卖场的一道亮丽风景。

Google与Logitech合作推出的第一台Google TV是用键盘和轨迹球操作的智能电视,虽然它还不完善,但是安装了Android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销售喜人,让很多人对Google TV充满期望。

国内厂商不失时机地推出了集成Android操作系统的“智能电视”概念,并开始全面销售,只是脱离了产业链的支持,“智能电视”似乎并没有带来更多惊喜。

Apple的iPhone、iPad、iTV等系列产品,早已经实现彼此的融合和交互,例如用户可以用iPad在网络上查找和订购节目,播放时选择“AirPlay”直接用iTV来通过电视屏幕播放。App Store缔造了Apple新帝国,IOS激发了大家更多的灵感。例如可以用iPad或者iPhone录制20 s直播电视的声音,然后由IntoNow提供的服务来告诉用户,现在在看的是什么节目,同时可以“签到”并且与在同一节目签到的朋友们交流。

在雅虎斥3 000万美元巨资收购IntoNow之后,“社交电视”的概念扑面而来,一时之间,随处都是“无社交不电视”。

国内的TCL、长虹等家电厂商也非常激进地把互联网电视、智能电视结合社交电视的概念,联合牌照方、内容方的力量,全力打造新品牌,图谋自我转型和完善,尝试整合产业链。

4 从互联网的3个时代看未来趋势

资深互联网专家谢文提出,互联网短短20年,经历了3次解构和重构,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互联网的3个时代。

· 第一次重构之后,带来了门户时代,以雅虎、新浪等门户网站为代表,主要是汇总和分类各种资讯,形成门户。

·第二次重构之后,带来了搜索时代,以Google、Baidu等搜索引擎为代表,利用分词和搜索、排名等技术,呈现了一个它们重新排列过的互联网。

· 第三次重构之后,带来了SNS时代,以Facebook、人人网等社交网站为代表,形成了新的社交媒体形态。iPad横空出世,加深了这个时代的印记,新媒体的碎片化和“自媒体”概念的扩散,让人们对于时代变迁更加感同身受。

回过头来看电视行业的发展趋势,可以说在短短的几年之内,同样经历了3个时代。

·数字电视平移,几乎是一次大规模的运动,但是作为消费者,收获的大多是失望,很多地方数字电视还不如传统模拟电视的表现,让老百姓怨声不断。

·IPTV数年坎坷,终究还是以每年100%的速度快速成长,天生的双向交互特性让它产生了大量的新业务形态,也获得了大量拥护者。

·智能电视从面世开始,就充满了各种矛盾,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发展得越来越快,已经成为趋势所向。

根据产业发展趋势,可以很清晰地看到3个时代的印记。图3所示为行业发展趋势。

· 单向广播时代的传媒是内容、信息的生产者来决定内容的分类和细节,并广为发布,最终用户仅仅参与内容的消费过程,媒体播什么,用户接收什么。

· 交互互动时代的传媒是通过用户的主动搜索、选择行为来决定内容的消费过程,用户可以在海量的内容库里进行主动的检索,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消费。

· “自媒体”的第3个时代,用户自身就是内容的产生源。意见领袖可以通过博客、微博等平台,通过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工具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不再需要关心中间用的是什么网络、经过什么审核之类的问题。基于地理位置的“签到”、基于内容的评分、徽章等新的参与形式,也是在iPhone等各种新型设备支持之下带来的崭新的应用方式。

由此可以理解:所谓三网融合,其实最终是由融合的应用来驱动,应用做到无缝融合了,才可以真正拉动产业链往融合的方向去发展。

5 三网融合发展方向浅析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对三网融合的发展方向和方式得出一些简单的结论,并根据这些结论来更快更好地融入这一浪潮。

(1)泛在的网络将成为现实

以互联网电视和移动互联网为主流的互联网连接设备市场将大幅推高宽带市场的渗透率,尽管其性能和应用可能弱于传统PC,但是将提高没有PC使用经验的普通用户使用互联网视频和其他相关服务的能力。

(2)云计算的广泛应用将推动各类终端的创新

借助云计算在视频领域的应用,对终端计算能力需求的弱化,可能会对终端产业造成一定程度影响,或许会逼迫终端厂商的市场结构的转型和创新转型。

(3)产业快速成熟将催生新的产业管理政策和规范

基于PC的网络视频管制和基于电视的网络视频管制政策尽管在技术层面上并没有差异,但是中国的市场环境对互联网电视采取区别管制的政策,有相当的政策风险。现有牌照体系对于终端厂商的约束将随着牌照数量的增加而不复存在,真正造成障碍的是由于牌照体系的分制,而间接影响产品技术规范的缺失。从长远来看,如果电视APP市场成为互联网应用进入电视和其他相关终端的主流方式,这种牌照体制的恶劣影响将逐步放大,因为对于应用开发者而言,多平台的适应能力和成本的节约,才是开发者选择开发平台的主要标准,显然,现有中国市场的格局会造成不利于应用开发者获益的局面。

图3 行业发展趋势

(4)SNS社交类应用将成为推动三网融合的首要应用

电视收视行为的传统方式是单向和弱社交性的,互联网电视有可能打破这种传统方式,更多社交网络正逐步占领新的平台,包括互联网电视、社交网络电视正成为互联网电视区别于传统电视的重要特征。

(5)融合广播与宽带将成为宽带运营商发展方向

三网融合是广电和电信运营商切入互联网电视市场的重要战略机遇,在技术标准层面的推进已经大大加速,通过相关软件平台和网络基础设施,可以提供给运营商以低成本进入市场的机遇。

(6)企业、行业应用将成为三网融合类应用的最快的市场

对于一个企业或者组织内部而言,由于成员彼此之间具备更强的联系和互动,更容易实现三屏互动体验。例如内部联欢会的现场实录,可以放在IPTV上供所有内部人员点播,同时制作出精彩片花,通过手机视频推荐,而一些经典瞬间的动态画面,可以加工成网络相册等。而企业内部相对严肃的一些文化学习和思想贯彻活动,也可以通过三屏互动方式更轻松地达到目标。例如党委可以发起所有预备党员的一次学习,不限于用电脑还是电视或者手机、平板电脑,大家可以通过最方便的设备来贯彻学习,并及时给出反馈。

6 三网融合业务特点

(1)精准的个性化业务提供

·通过提升用户的体验,提高业务粘性,针对用户行为分析,提供用户精确的个性化业务。

·通过终端管理,对用户终端进行软件升级和用户行为汇总分析,实现信息和业务精确递送。

·实现互动业务的目的性触发,可分组触发全部或群组用户,根据约定的时间触发或根据用户的兴趣爱好结合其他因素定向触发,也可以根据节目内容触发业务等。

(2)从人机交互到人人交互

随着业务范围不断扩大,用户数不断扩充,用户将逐步适应和喜欢新的业务形态,同时,通过融合互动扩大服务用户基数,通过用户之间的交互业务提高用户的参与度。

7 典型三网融合类业务

· 三屏同看:用户任意一屏购买内容后,可通过其他屏免费收看同一内容。

· 三屏共享:用户可将自制的视频、音频、图片等,上传至个性空间,可开放给其他用户或好友,通过电脑、手机、电视等终端观看。

· 三屏通信:电脑、手机、电视等多种终端实现短信、语音、视频互通。

· 关联推荐:系统推荐精彩片花、节目预告单、新闻短片等;用户向好友推荐影视片花、精彩内容等;用户发布评论、投票、内容收藏、历史推荐等。

·三屏监控:通过多种终端等观看摄像头摆放位置范围内的实时状况,三屏可同时观看摄像头的监控场景、同时控制摄像头云台、同时接收摄像头报警。

图4所示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河北省分公司(以下简称河北联通)家庭宽带多媒体平台。图5所示为“爱分享”三屏互动平台。

图4 河北联通家庭宽带多媒体平台

图5 “爱分享”三屏互动平台

1 万明.返璞归真-数字家庭的未来.http://2010home.lmtw.com/Article_Details.aspx?article_id=450,2011

2 2011互联网电视产业发展研究报告.http://otv.lmtw.com/yj/

201105/66536.html,2011

猜你喜欢

三网牌照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红景天 直销牌照何日可待
新能源汽车牌照叫停疑云
牌照
成都“三网融合”实现智慧治理
牌照红利之后的直销未来
一网不捞鱼,二网不捞鱼,三网捞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