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载体 增强活力

2011-01-18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1年10期
关键词:全旗创先争优城乡

创新载体 增强活力

杭锦后旗建立以“十个一”工程为载体的创先争优工作新机制,形成了党群联动、干群联动、城乡联动、资源联动、旗镇村(社区)三级联动的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格局,走出了一条在城乡统筹中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和谐稳定的成功之路。

“十个一”工程,即全旗处级领导干部,旗直、驻旗单位一把手,乡镇党政一把手每人联系承包一个行政村(社区),重点帮助承包村(社区)办好“十”件实事:抓好一个新农村示范点或城镇文明社区;培育和发展一项富民产业;帮扶一户贫困家庭脱贫或解决一个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稳定就业;救助一名贫困大学生或高中生完成学业;解决一批较复杂的社会矛盾或上访案件;建立一支政策法规、科技推广、倡导文明的宣传队伍;健全一套村(居)民自治的有效机制和林木管护、卫生管理办法;办好一项农村(社区)公益事业;建成一个致富信息和就业服务指导站;组织引导建立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抓住关键,形成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强大合力。依托“十个一”工程,着力整合各方力量资源,在处级领导干部、科级领导干部、基层党组织、普通党员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形成了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强大合力。旗委专门成立了由旗委书记为组长、政府旗长和分管副书记任副组长,有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十个一”工程领导小组,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旗委组织部负责牵头、组织实施和日常管理工作,建立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领导机制。通过实施“十个一”工程,整合全旗各方面力量资源,突出工作重点,形成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合力。旗四大班子领导,两人联系包扶1个乡镇,旗委政府领导干部每人联系承包1个中心示范引领村、1个“十个一”工程示范点和1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其他副处以上领导干部每人包扶1个村(社区)。在组织旗直、驻旗单位一把手和乡镇党政主要领导每人联系承包一个村(社区)的同时,将其他科级干部、专业技术干部、镇村(社区)干部、农村各类实用人才向“十个一”工程帮扶服务队伍聚合,全力推进各项工作。全旗有54名处级领导、1863名机关干部、365名乡镇干部、485名村(社区)干部和1123名专业技术人员投身到“十个一”工程建设中。

突出实践,找准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有力抓手。包村领导、帮扶单位从各自实际出发,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认真抓好新农村示范点和城镇文明社区建设,指导帮助社区党组织扎实推进文明和谐社区创建工作,重点扶持河套酒业集团、中粮屯河、伊利乳业、乌拉美羊业、金塔集团红辣椒、太平乳业公司和锦嵘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企业和项目,培育起酿酒、奶牛、肉羊、无公害蔬菜、番茄、脱水菜、花葵、枸杞、辣椒等一批特色富民产业。重视提升农民组织化水平,组建160多个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辐射带动4.3万农户,加快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步伐。从群众最需要解决的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等生产生活方面的突出问题入手,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协调项目,兴办了一大批农村公益事业。帮助弱势群体排忧解难,救助贫困学生710名,帮扶1204户贫困户脱贫致富。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帮助包扶村(社区)组建了119支乡风文明宣传队,开展党务、村(居)务和财务公开等活动。建立了解决信访案件的责任制度,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创新形式,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的内在活力。从组织活动方式、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村级(社区)活动阵地建设、党员教育培训模式和党内激励关怀机制等方面入手,创新工作形式。建立包联领导定期下乡驻村开展“三同”活动制度,了解社情民意,为解决好民生问题提供依据。不断探索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新方法、新思路,进一步选好配强村(社区)领导班子,规范“支部+协会”、“支部+合作社”的运作模式,延伸拓展党员“三结合致富链”,深化“三培双带”活动,扩大了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的覆盖面。目前,全旗党员“三结合致富链”达到3678链,先后把751名产业带头人培养成党员,648名党员培养成产业带头人,186名党员产业带头人培养成村组干部。为使党员干部更好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每年拨付20万元免费培训党员干部和农村实用人才;累计投入资金1810万元建设改造88所村级组织活动场地。建立党内激励关怀机制,为现任村支部书记、村主任、村计生副主任办理了社会养老保险,给年满60岁、连续任正职15年以上的现任和不在职的村书记、村主任每年分别发放2400元和1200元的生活补贴,设立了20万元困难党员救助基金。

完善制度,建立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有效机制。旗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坚持每月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活动开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安排部署专项推进工作。旗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月组织一次专题调研活动,每季召开一次调度会,半年召开一次研讨会或现场经验交流会,年终召开总结会。旗委主要负责人亲自深入联系点督查活动开展情况,解决存在的问题。将创先争优活动考核纳入单位和个人年度实绩目标考核,把组织部门考核和群众满意度测评紧密结合,实行联责、联评、联考,考核结果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个人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在全旗组织开展评选实施“十个一”工程“亲民爱民好干部”、“十大勤政廉洁标兵”、“十佳农村、社区支部书记”、“十佳基层党组织”、“百名优秀共产党员”等多种层次的竞赛活动,激发了领导干部和党员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

以“十个一”工程为载体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达到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的目标,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加快了强旗富民步伐。“十个一”工程是打基础、管长远的强旗富民之举。实施以来,建设新农村示范点119个,引进各类企业和项目165个,培育富民产业45项,建设公益事业320项,累计修建油路833公里,解决水利病险工程100余处,推动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加快了增收富民进程。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2亿元,财政收入达到6.0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4800元和8820元,城乡居民收入进入全市领先水平。

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解决了一批多年来想解决而无法解决、想办而无力办或无钱办的难题,全旗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达到100%,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承诺得到兑现。累计解决各类社会矛盾1000多起,2010年杭锦后旗被评为“全区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先进旗”。

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到联系包扶村(社区),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助群众解难题、度难关,立产业、谋发展,化民怨、树新风,办公益、建新村。各级领导干部在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的过程中,责任意识明显提升、公仆意识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明显改进,以实际行动重塑了机关干部亲民、爱民、为民新形象。一批旗级“亲民爱民好干部”,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和称赞,赢得了信任和拥护,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

促进了党建工作统筹发展。为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搭起一个相互对接的平台。全旗125个旗直及驻旗单位与107个行政村、12个社区居委会结成帮扶共建对子,通过联支部、联党员、联基地、联项目、联产业,实现上下“联”成一线,城乡“联”成一块,强弱“联”成一对,初步形成了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格局,全面提升了基层组织建设水平。

“十个一”工程给我们的启示是:

一是要找准有力抓手。杭锦后旗之所以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根本的原因就是找到了“十个一”工程这个有力抓手。通过实施“十个一”工程,把推进党的建设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了党群联动、干群联动、城乡联动、资源联动、旗镇村(社区)三级联动,不仅使党建工作由“虚”变“实”,促进了统筹城乡党建在组织架构、资源配置、事务管理和工作机制一体化,提升了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和党员干部队伍富民惠民能力,而且有效实现了党的建设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谐发展的内在统一,取得了党组织建设、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三赢的效果。

二是要围绕改善民生。以“十个一”工程为载体,虽然对财政贡献不大,但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工程实施过程中,杭锦后旗坚持算民生大账、不算财政小账的发展思路,集中力量推进“十个一”工程,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几年累计投入各类资金达到了4.85亿元,被帮扶村(社区)生活环境明显改善,生产条件更加便利,致富能力显著增强,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十个一”工程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三是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通过实施“十个一”工程,汇聚党建资源向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方位拓展,做到了工作重心下移、发展资源向基层集聚、干部力量向基层加强,对农村社区党组织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谐稳定进行直接指导和具体服务,有效地解决了一些基层单位发展资源不足,配置资源手段有限,基层问题仅靠基层力量难以解决的难题。

四是要开拓创新。探索建立以“十个一”工程为载体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机制,促进了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构建。在实施“十个一”工程的过程中,杭锦后旗把开拓创新贯穿工作始终。

(杭锦后旗委组织部供稿)

猜你喜欢

全旗创先争优城乡
服务侨企创新业 创先争优展作为
喀喇沁旗气候资源分布特点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鄂托克前旗林业和草原局开展退化林摸底调查工作
创先争优支部底色
城乡涌动创业潮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儿童医院构建创先争优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以“三好一满意”为抓手 建立创先争优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