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存的石刻题记夔门石刻搬迁记
2011-01-17王勇
王 勇
永存的石刻题记夔门石刻搬迁记
王 勇
没有到过三峡的人,和夔门的最初接触,大概来自于我们每天用的钱。翻到第五套人民币10元钱的背后,便能看见雄伟的夔门夹江耸立。
夔门,也称“瞿塘关”,位于瞿塘峡西端入口处,是长江进入三峡的起点。瞿塘峡是三峡中最短的一个峡,东起巫山大溪,西至奉节白帝城,全长仅8公里,却“锁全川之水,扼巴蜀咽喉”。河道狭窄,山势雄奇。
在西端入口处,北岸红色的赤甲山与南岸灰白的白盐山隔江相峙,就象一扇欲合未合的石门,汹涌的长江水奔腾至此,被两岸耸立的峭壁束成一线,江水夺门而出,滔滔泻下,蔚为壮观。
复制后的沈庆七律诗。
杜甫曾咏诗道:“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而清人何明礼则传神地描述了夔门的山水之雄:“夔门通一线,怪石插横流。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
因其地势险要,夔门成为控制四川重庆与长江中下游交通的咽喉要道,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或许见证了太多的风云际会与人事悲欢,巴蜀数千年的岁月,给这里留下了众多饱含历史沧桑的诗文。
南宋孝宗乾道年间,书法家赵公硕在这里书就“皇宋中兴圣德颂”碑,颂扬高宗、孝宗禅让之美,被称为这段历史的“活着的史料”。980余字,字大如斗,用笔稳健,字态丰腴自然。
左:瞿塘峡冯玉祥将军1939年题刻。
中:沈庆七律诗原题刻。
抗战爆发后,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经过夔门,在陡峭的崖壁上留下了“踏出夔巫,打走倭寇”的慷慨誓言。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5月,将军返回南京再过瞿塘峡,又留诗于崖壁:“打出夔门去,驱逐小倭寇。我曾题此语,刻在崖上头。胜利还都日,此愿果已酬。仍需共争取,和平与自由。”外患已除,内战的阴影却又笼罩在已饱受日寇蹂躏的国人头上,将军忧国忧民之心,祈愿和平自由的理想,伴着滔滔不尽的江水,长留于青山之间。
还有明代著名诗人沈庆瞿塘峡壁石刻、光绪年间刘心源书“夔门”石刻、国民党将领宋元良“夔门天下雄”题刻、鄂方书“瞿塘”题刻、马林诗碑……
一块块摩崖题刻,见证着三峡古老的历史、久远的文明,见证着三峡人和那些曾经从三峡走过的人昂然的气质和生活。
随访3~12个月。使用卡氏评分(KPS)评估功能状态[6]:健康,无体征及症状为100分;活动正常有轻微症状为90分;活动勉强正常,有部分体征及症状为80分;努力自理生活,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为70分;能自理大部分生活,偶尔需他人帮忙为60分;大部分生活无法自理,常需他人帮助为50分;生活无法自理,需陪护为40分;生活完全无法自理,危重需住院为30分;危重其必须支持治疗为20分;病危,急剧恶化为10分。记录并发症、复发率、死亡率。复发诊断标准[7]:出现在原发肿瘤处或其周围2 cm范围内,复发时间为首次切除至定期复查发现病灶复发的间隔时间,再次手术术后病理结果确认复发胶质瘤。
这些摩崖碑刻分布在瞿塘峡由夔门向东,沿江到孟良梯、白盐山之间俗称“粉壁墙”的一段峭壁上,共有摩崖诗文碑刻12块,逶迤相连,长达180米,称为夔门题刻,也叫瞿塘峡题刻。题刻总面积约600平方米左右,字迹遒劲有力,气势恢弘。像清代张百翔所书的“瞿塘”二字,每个字都有一人高,有的笔划里甚至能躺下一个人。
夔门雄奇壮丽的自然风光和历史久远的人文题刻,已成为三峡著名的景观之一。
保护夔门题刻
夔门题刻的时代上起南宋,下至民国年间。有的已历经八百多年的风雨洗礼,依然雄姿傲然,长伴长江右岸。但所有题刻的底部海拔仅有115至119米,三峡工程的正常水位是175米,因此如果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所有的题刻都会被淹没在滔滔江水之下。如何尽快地将题刻保护起来,妥善地留给子孙后代,成了文物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为此专门成立了“重庆市奉节县瞿塘峡壁摩崖壁题刻保护工程”,中国文物研究所和建设部综合勘探研究设计院为此设计了“部分切割、部分复制、原地保护、异地复建”的总体方案。经过招投标,西安古建筑公司及其技术顾问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承担了瞿塘峡摩崖题刻保护工程的施工任务。
题刻的保护工作主要分为几个部分:切割搬迁部分石刻,其余的留在原地保护。同时在旧址约500米下游处选择了一处与原址环境风貌相似的海拔在182—190米的崖壁复制重现全部题刻。
由于这批题刻规模较大,所在山崖石质坚硬,层次发育分明,岩层粘连疏松,崖壁陡峭,局部岩体还有不稳定迹象,所以整体上不宜采取大规模切割搬迁。只是将其中规模较小、价值较高的“皇宋中兴圣德颂”碑、“夔门”、“瞿塘”、马林七律诗等四块题刻从岩壁上切割下来进行搬迁。
在对题刻表面预先进行了加固防护后,关键是在题刻切割过程中如何确保题刻的安全。
如“皇宋中兴圣德颂”,共980余字,总面积29.52平方米。传统的做法是在拟切割题刻的周边上,左右分别开凿2米宽、2米深的岩石槽,并开凿底部宽2米、深1米的岩石槽作为工作面,最后再在题刻后面开凿1.8米的导洞,进行剥离。这样不仅工作量大,对原岩体的损害大,而且强烈的震动也对剥离题刻的安全产生威胁。
用这种方法将切割下来的20.25吨重的“皇宋中兴圣德颂”碑原件送往重庆,在新建的三峡博物馆展出。“夔门”等三块碑石则异地安装在复制区内。
其余如冯玉祥、孙元良等人的8幅题刻在留取相关资料后,则留在了原处。三峡蓄水后,它们将永远与长江为伴。
右:瞿塘峡清代题刻。
接踵而来的是对崖壁的保护加固工作。在原题刻区有三处危岩体,有的地方巨大的缝隙从崖顶贯通到底,坡脚、江边堆积了大量崩塌的岩石。此外由于长期的溶蚀作用导致一些题刻周围出现了溶蚀洞。虽然目前尚为稳定,但在未来长江江水上涨淹没题刻后,由于江水的侵入,岩石密度增高,裂隙面抗剪强度大幅度降低,就有可能引起局部的岩体崩塌。
因此对部分直接影响题刻岩体稳定性的危岩体采取了砂浆锚杆与喷射混凝土相结合的加固措施。清理危岩,又将危体底部存在的溶蚀洞用块石砌筑,防止其影响上部岩体的稳定性。又在留存的8块题刻的表面覆盖着一层喷涂了特殊的防护材料的钢筋网,这种隔离保护措施,能够缓冲江水夹带石块对水下题刻的直接碰撞。
为了将来能够迅速地找到淹没在数十米水下的题刻,还在水底埋没了永久性磁铁定位标志,留待后人。
对题刻进行复制时,采取了两种方法。对复制区内需要复制的9块题刻采用了人工刻石的方法:而交给白帝城博物馆保存的5块题刻复制品则采用了翻模复制的新技术。
相对于传统的人工刻石复制,对于摩崖题刻这种表面不规则,又长期在野外受到自然风化的文物,其复制采用翻模技术,可以真实地记录原有题刻的状态,较好地保存原来岩体表面的起伏程度、字体的空间姿态等特征。因此对于“皇宋中兴圣德颂”碑、“沈庆七律诗”等五块字径较小、价值高的题刻作了翻模复制。
目前国内常使用的复制材料多以环氧等有机物材料,这次则使用了德国雷马氏公司生产的古迹修复砂浆。它具备石材天然孔隙的特点,可通过表面的加固和防水处理达到极好的耐候性。
2002年初,除了从原址切割搬迁来的“夔门”、“瞿塘”、马林七律诗等三块题刻外,其余9块题刻开始在复制区进行复制。施工人员用4台大型空压机打磨了数米深的岩层,将1:1图样贴在打磨好的岩壁上,用传统技艺一凿一凿地镌刻出瞿塘峡摩崖石刻的原貌,在复制中应用三维近景测绘技术来控制、指导复制,达到了较好的视觉效果,笔画误差均控制在了1毫米以内。
连接水陆交通的轻轨。
将历史的记忆交给了后人
经过施工人员近一年的努力,“瞿塘峡摩崖题刻保护工程”终于胜利完成。
2002年10月,一位报道三峡移民的记者从赤甲山俯视对岸,惊奇地发现,江对岸竟出现了“双胞胎题刻”、两处几乎相同的题刻,一高一低,一东一西展现在峭壁之间。只有仔细看去,才能发现东边的题刻颜色较为鲜艳。
那处颜色鲜艳的就是复制区刚刚完成的题刻。在复制区还用石刻建起了4座观景平台,一条长长的石阶沿着60度陡坡延伸到江边新建的泊船码头。三峡大坝蓄水175米可直逼1号观景平台下1.6米处。游客下船后,就可以拾阶而上,近距离观赏摩崖石刻。
2002年10月18日上午,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及重庆市领导在瞿塘峡,为这项保护工程举行了隆重的验收、交接和落成典礼,宣布该工程为三峡市库区文物保护“优质工程”、“形象工程”。
(编辑/陈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