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杰:科研人员要敢于创新
2011-01-16
李国杰:科研人员要敢于创新
“科学探索应该允许有价值的失败。如果你认认真真去做了,但是结果是失败的,可以得出结论:此路不通,这也是非常宝贵的经验。 ”
中国工程院李国杰院士一直非常关注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他接受本刊的采访时重点提及IPv6的市场前景。认为IPv6的应用前景需要靠创意来推动。
李国杰认为互联网可创新可探索的空间很大。但大家接受了现成的体系架构或使用方式以后,改动阻力很大,往前一步需要很大勇气,很多人不敢动步。
“我曾在一个会上说‘网络体系结构可以考虑推倒重来’,结果被媒体片面发布,随之在网上炒成一片。我的意思是,推倒重来以后如果能拥有比目前大得多的市场,就要敢于打破既有体系的束缚,敢于推倒重来。关键是掌握住兼容与推倒重来之间的‘度’:创新不够大的时候不要轻言推翻;但是如果创新够大,就要勇于推倒重来。 ”他说。
“其实,计算机发展历史上,推倒重来的例子很多。”他希望科研人员不要把一些既有东西看成千年不变的东西,关键是新的市场有多大?值不值得我们推倒重来?“如果新的市场极大地超越了旧市场,为什么不能考虑推到重来?在这个问题上,科研人员的态度很重要,如果胆子太小了,可能会失去进步的机会。”
他认为CNGI-CERNET2 采用的IPv4 over IPv6方式,就是大胆的创新。因为IPv6现在刚开始起步,应用还很少,世界上现行的一般做法是采用IPv6 over IPv4的方式,让IPv6上的用户访问IPv4上的资源,“但CERNET2反其道而行之。它采用IPv4 over IPv6的方式,让IPv4的用户访问IPv6的资源,看似很反常,但是其实也很合情理,我们的目的不是要推IPv6吗?那就从现在开始强制培养应用,让未来用户转到IPv6上来。”
他表示这个方向是对的,当然,“我们也可以预见,前期会很困难,要下很大决心。可以确定的是,下一代互联网必然将代替这一代互联网,这是大方向,只是早一步或者晚一步的事。 ”
“关于杀手级应用的问题,我们每次开会都在讨论。我还是那句老话,一定要打破应用厂商等终端,终端厂商等应用的‘死’循环。”李国杰说。
他表示,应用不是“等”出来的,是在技术的不断发展中慢慢体现出来的。很多厂商都有一个习惯性思维,看到非常大的需求摆在跟前,才会去行动。市场需求肯定是创新的直接推动力,但并非所有的发明都是当前的市场需求推动的,需求与技术其实是个互动的过程。互联网也是这样,“比如2001年以前,你会想到中国会有上千万人去写博客么?当时人们并没有明确的写博客的需求。 ”
“我想,在IPv6支持的那么多种应用中,有些会成为主流应用,有些则会被淘汰,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但是很难说,哪些应用会受欢迎,哪些应用会被淘汰。大方向上说,无线、视频等业务将来可能会用得比较多,至于这些应用是多合一的还是只是单纯的一种很难预料。”
他认为未来的应用一定是多样的,满足个性化的需求。而这些应用作为信息社会的生产方式将充分满足社会需求,带动社会各行业进步,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这就意味着我们的科研人员要勇敢地创新。当然,社会也要给科学家这样的环境。有一回,我去麻省理工大学,我问一位教授,你们对选择做什么样的科研项目有一定标准吗?他回答我,没有。但是他们对不选什么项目有一个标准:一定成功的项目不选。他解释,因为一定成功的项目,企业会自己去做,不需要作为科研项目去探索。这句话发人深思。 ”
李国杰院士说,科学探索不能急功近利,不能为了争取项目去做十拿九稳的研究。“科学探索应该允许有价值的失败。如果你认认真真去做了,但是结果是失败的,可以得出结论:此路不通,这也是非常宝贵的经验。 ”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