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性二元接枝氯丁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011-01-14李珍超孙加欣胡卫雅

浙江化工 2011年10期
关键词:偶联剂黏剂硅烷

任 芳 李珍超 孙加欣 胡卫雅

(丽水学院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浙江 丽水 323000)

0 前言

氯丁胶粘剂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也是用量很大的品种,广泛用于家庭、制鞋、建筑、装潢、汽车和一般工业生产行业中,具有初粘力大、强度高,室温下即可固化,粘结材料品种多等优点[1]。但是单纯的氯丁胶黏剂在一些性能上还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如胶膜力学性能不佳,耐化学性和耐水、耐溶剂性不好,硬度低等。为了改善胶黏剂的综合性能及扩大其应用范围,就必须对该胶黏剂进行适当的改进。目前常用的改性方法主要有共聚、共混、接枝和形成互穿网络等方法[3]。本文用硅烷偶联剂来处理二元接枝氯丁胶,充分利用偶联剂中的硅氧基和有机聚合物共同参与反应的机理,提高交联程度,从而合成性能优异的改性二元接枝氯丁胶乳液。有机硅偶联剂可用于聚合物交联的改性,它是利用化学结构中两类不同基团反应,将无机填料和有机聚合物化学键合在一起。它们已在黏合剂、涂料、塑料、树脂工业广泛应用[2]。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原料

氯丁胶(CR-A90),化学纯,上海福沃德进出口有限公司;甲苯(TO),分析纯,浙江杭州高晶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过氧化苯甲酰(BPO),化学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化学纯,天津市河东区红岩试剂厂;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食品级,南京宁康化工有限公司;硅烷偶联剂(KH-560),普通工业品,南京新淮科技有限公司

1.2 仪器设备

电动搅拌机,杭州仪表电机厂;DGG-9053A型电热恒鼓风干燥箱,上海森信实验仪器有限公司;电子天平,奥豪斯仪器(上海)有限公司;NDJ-79型旋转粘度计,上海昌吉地质仪器有限公司;B-260型恒温水浴锅,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1.3 改性二元接枝氯丁胶的合成[4]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管、加热水浴的2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TO,水浴加热至50℃~60℃恒温,开启搅拌器,加入细颗粒型CR-A90至溶解完全。30min内温度上升至80℃~83℃时滴加MMA,20min后温度上升至85℃(最高不超过87℃),加入BPO进行接枝反应3h。温度降至75℃加入KH-560。40min后反应结束,冷却降温。当温度下降至50℃加入BHT,待BHT完全溶解后继续降温至室温,停止搅拌,停止回流,出料。

1.4 粘度的测定

在10℃恒温的条件下,利用上海昌吉地质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NDJ-79型旋转粘度计,根据粘度的估计大小,选择合适的转子测量胶液的动态粘度。

1.5 固含量的测定

对于乳液来说,固含量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取1g左右的样品置于称量的质量为m的锡箔槽上,再用分析天平称总质量,记为m1,将该锡箔槽放到恒温69℃的烘箱内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再进行称量,记为m2。计算样品的固含量,方法如式:

固含量=(m2-m)∕(m1-m)×100%

2 结果与讨论

溶液聚合属于比较典型的自由基聚合反应,本文采用溶液聚合方法,以甲苯作为溶剂,研究二元接枝氯丁胶的性能与引发剂用量、硅烷偶联剂含量之间的关系。

2.1 引发剂(BPO)用量对乳液固含量的影响

引发剂是聚合反应的触媒,是容易分解成自由基的化合物,分子结构上具有弱键,自由基聚合的活性基团的形成是由引发剂作用的结果,因此引发剂用量直接影响乳液的性质[5]。

本组实验在接枝反应温度为85℃的条件下,通过改变引发剂的加入量,测乳液的粘度、固含量的变化。数据如图显示。

图1 BPO含量对乳液固含量的影响

从图1可以直接看出,乳液的固含量随引发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过氧化苯甲酰(BPO)是自由基复合引发剂。当BPO用量少时,分解所产生的自由基浓度小,在聚合过程中对聚合物链增长有利,生成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聚合物;但是相对分子质量高的聚合物在甲苯中的溶解能力较弱,易析出,溶液的稳定性较差,而且,BPO浓度低,聚合产物中单体残留分率大,在贮存过程中逐渐聚合沉降,也使聚合物乳液的稳定性降低。随着固含量的增加,生产这种乳液的能耗高,运输成本高,影响产品的经济效益。

辩证地分析各方面的特点,为保证乳液的固含量及综合性能的适当,本实验确定引发剂用量占乳液总质量的0.5024%~0.5332%适宜。

2.2 引发剂用量对乳液粘度的影响

引发剂百分含量的变化对乳液的粘度影响较大,随着引发剂百分含量的增加,乳液的粘度也不断增加,当引发剂含量超过0.5548%时,乳液出现凝胶现象。原因是大量使用引发剂时,可在极短的时间内使反应溶液粘度急剧上升,难于控温。若接枝反应时体系温度超过87℃,则会出现大量的泡沫,不利于接枝反应的进行。适宜减少引发剂用量,则溶液粘度上升缓慢,便于控制在设定的反应时间内达到目标粘度值,使接枝共聚反应完善[6]。本品主要用于制鞋行业,流体或粘稠状的胶黏剂具有胶层柔韧、使用方便等优点,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而冻状胶黏剂涂胶困难,稳定性较差,在较低的室温下会出现浑浊现象,甚至出现分层,不被消费者接受。因此,最适宜的引发剂用量为0.5024%~0.5332%。从图2可以看出引发剂在这个用量范围内乳液的粘度性能较好。

图2 BPO用量对乳液粘度的影响

2.3 硅烷偶联剂(KH-560)含量对乳液粘度的影响

本组实验在对乳液粘度进行测定时出现Weissenberg's现象[7],即粘弹性流体克服重力,沿着旋转粘度计的轴往上爬,液面变成凸形,这种沿着轴的旋转,由于剪切力作用的产生的流体有爬杆效应。这一现象至今还没有用量纲分析法来处理。在粘度测试中,测量粘度较大的流体,Weissenberg's现象更为严重,产生的误差最显著。

图3 KH-560含量对乳液粘度的影响

图3显示:当KH-560的百分含量很小时,随着含量的增大,乳液的粘度急剧减小。当含量为0.1%~0.5%时,粘度在2600~3250mPa·s之间。若含量继续增大,则粘度有增大现象。

2.4 接枝共聚改性与物理共混比较

物理共混就是将合适的有机硅与高分子化合物混合,再加固化剂、促进剂、添加剂等固化成型[8]。任芳[9]等人用硅烷偶联剂KH-550和A-151与氯丁胶进行简单的共混固化,由于两者相容性太差,存在宏观分相,改性效果较差。考虑到这个问题,本文采用化学反应的方法用硅烷偶联剂KH-560对二元接枝氯丁胶进行改性,形成一种比较均一的共聚产物。

3 结论

(1)引发剂是胶液聚合的触媒,引发剂用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大乳液的粘度。但当引发剂的百分含量超过0.5548%时,乳液冻结。所以应把引发剂的用量控制在0.5024%~0.5332%为宜。在此范围内,乳液的固含量及其他综合性能适当。

(2)在不同的影响因素下,乳液的粘度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关系:当影响因数为硅烷偶联剂用量时,粘度出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为保证乳液的粘度在适宜的范围内,选择硅烷偶联剂的用量为0.1%~0.5%。

(3)通过接枝共聚法,用硅烷偶联剂处理二元接枝氯丁胶,得到一种淡黄色均一的粘稠液体。该体系中乳液粒子单分散性明显改善,稳定性增加。为该种乳液在各种功能性应用方面作出了理论方面的探索。

[1]石磊,葛学贵,杨中洲,等.我国胶粘剂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J].中国胶黏剂,2005,14(8):44-47.

[2]张先亮,陈新兰,唐红定.精细化学品化学[M].2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2:222.

[3]樊小景,李小瑞.水性聚氨酯的化学改性及应用[J].中国皮革,2006,35(11):45-49.

[4]李东光.精细化工产品配方与工艺(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7:463.

[5]高炜斌,苏涛,李敏.乳液聚合中单体醋酸乙酸与保护胶体聚乙烯醇的接枝反应研究[J].中国胶黏剂,2005,14(7):1-5.

[6]朱军,龚巍华,潘文玲.环保型接枝氯丁胶的研究[J].中国胶黏剂,2005,14(12):24-26.

[7]马克·兹洛卡尼克著,王涛,朴香兰,赵毅红译.化学工程放大技术[M].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1):57.

[8]张顺,谢建良,邓龙江.环氧树脂改性研究进展[J].中国胶黏剂,2005,14(11):39-43.

[9]任芳,李珍超,刘云雷,等.接枝氯丁胶中硅烷偶联剂的接入与研究[J].广州化工,2010,38(10):116-117.

猜你喜欢

偶联剂黏剂硅烷
聚碳硅烷转化碳化硅陶瓷吸波性能的研究进展
玉米酒精粕基木材胶黏剂的制备及其性能
超支化聚碳硅烷结构、交联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来自法国的新型水基胶黏剂使用经验
偶联剂表面改性对膨胀阻燃聚丙烯性能的影响
不锈钢金属表面硅烷化处理的应用研究
硅烷偶联剂对PE-HD基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偶联剂对PBS/碳酸钙晶须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热稳定性的影响
偶联剂对稀土荧光竹塑复合材料发光性能和流变性能的影响
蓖麻油基多元醇改性聚氨酯胶黏剂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