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诺奖大师谈“科学.人生”

2011-01-13

科学中国人 2011年23期
关键词: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

诺奖大师谈“科学.人生”

伊瓦尔·贾埃佛

1929年出生于挪威,197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奥斯陆大学教授。接受了机械工程师的教育,最初的工作经历包括在挪威政府担任了一年的专利审查员;1954年,移民到加拿大,进入了加拿大通用电气公司。1956年移民到美国,成为通用电气公司的一名应用数学家,1958年进入了研究与发展中心。同时,在伦瑟雷尔技术学院学习物理,并且于1964年获得了理论物理学博士学位。从1958年至1970年,从事薄膜、隧道和超导领域的研究工作;1971年,开始研究固体表面有机分子的行为,以及细胞与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1988年成为伦瑟雷尔理工学院的学院教授。

我出生在挪威,挪威是个人口只有450万的小国,整个挪威的人口和北京市的人口相比都显得很稀少。

我小时候很多时候都要干重活,这对当时的小孩子是非常普通的事情:在地里拣土豆、从树林里面拣木材、在冬天除雪,而且到处都是农场,马是最常见的牲畜。

跟大多数诺贝尔奖获得者相比,这个经历可能比较与众不同。那就是我一年级到三年级一周只上两次课,四年级到七年级一周上三次课,到八年级的时候终于是一周上六次课了。

我最初的想法是想学工程学,那个时候在挪威,必须要有12个月的工厂实习经历,实习期间我学会了使用各种工具,包括干一些体力活儿。那段经历对我来说非常的宝贵。

从高中毕业之后,我很想学电气工程或者是化学工程,而最终我选择了机械工程这个专业。我上学时候,学校只有两栋教学楼,其他的都是1952年以后才建的。而就是这样简陋的学校却拥有一百位工程师,接下来第二年,又有100多人开始学这个专业,其中有一位还是女士。

作为一个挪威的机械工程师,我是怎么得到物理的诺贝尔奖的呢?幸运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中国有很多人都说,什么时候中国才能出一个获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呢,我相信肯定会有那么一天的。我其实并不是个好学生,成绩也不是很理想,高中最快乐的就是“玩儿”:下象棋、打桌球、打扑克牌。大学毕业之后的一切都很顺利:结婚、生子、参军。因为在挪威找不到房子,买房子很难,于是全家决定移民到加拿大。

之后两年,我们又搬到了美国,请你们相信我,我从来没有后悔过,到美国之后,我最后在通用电器找到了工作,而且读了通用电器的电气工程师的课程。大家可以想像,从挪威一个成绩普通的学生,到美国通用电器遇到像PhilipAlger、汉斯(德国著名科学家)这些大人物,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和他们共事对我来说是很受挫折的,我们经常要互相比对结果,但是我们在很多观点上都有不一致的意见。其中一位总是说他自己是对的,自己从来不会错,我要跟他竞争,中间就会有很多摩擦。

我的工作是在通用电器的研发中心,得到研发中心这个工作恰恰是因为我在挪威的时候成绩不好,我跟你们说过,幸运很重要的。因为在挪威,学生打分的系统,1.0是最高分,4.0是及格,6.0是不及格,但是在美国,打分的标准是反过来的,4.0是最高分,2.0及格,1.0不及格。我物理和数学得分都是4.0,通用电器招聘的人跟我说,我看你数学物理都得4.0,你肯定是个非常好的学生,我通常是很诚实的一个人,但是这一次,我没有跟他解释挪威的评分系统跟美国不一样。

很荣幸地在通用电器遇到了我的导师,他跟我讲述了隧道理论,但是我那时候对量子力学完全不了解,所以我完全不相信他说的,我跟你们说一下他跟我说的话,他跟我说“如果说把这个管子放在这儿,离子会来回翻转,来回弹,这个离子不是在管理另一侧,而且跟之前的状态不一样,就是在管子里呈现一个隧道效应。”其实乒乓球是不会这样子的,但是电子是会产生这样的现象,从这边再弹回去,但是有时候,电子是可以穿过去的,穿过去这个现象就叫做隧道效应。然后我的导师跟我说,电子会出现这种现象,这就是量子力学,就是电子从一边穿到另一边,我觉得中间肯定是有东西的,并且觉得这是很疯狂的想法,他跟我说,那你就做一下研究吧,我想既然他付我钱,那我就做吧。

问题就是必须得把这个金属片的薄度控制的很好,要少于五纳米,每次我做不同的尝试的时候,都失败了,因为很难控制,所以很难把这个实验完成。当时费什教授就把我的这些尝试看作是奇迹,但是奇迹真的只发生一次。因为科学家不能够发表奇迹,必须得有一个稳定的数据才行。

对我来说一个好事就是我做成了真空的蒸发仪器,原理就是我们怎么做镜子,让银蒸发到镜子上面的一个做法。然后把它放到空气当中,让它接触氧气后自己氧化,然后自己去分布,基本上就形成这样一个状况。如果说现在这个流动是通的话,那就证明我这个理论是对的,这就是整个实验的特点。

所以就这样我就在800多位科学家面前做演讲,他们可能都比我聪明的多,但是因为我得了诺贝尔奖,所以我成了发言的人,他们问了很多问题,说你是怎么知道隧道效应的呢?你怎么知道金属板子会这样?你怎么知道用这个的呢?作为一个科学家,我建议你要多去交流,因为即使你是科学家,你也不可能什么都知道,你肯定还会遇到一些回答不了的问题,所以说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经历,因为那个时候我认识到了,我本来是不相信隧道效应的,我日日夜夜都在想着怎么去证明它,后来我学了量子物理学,现在我理解了,确实这个现象是会发生的。

我上大学时的教授跟我讨论超导,还有全新的VCS理论,还有能系问题,在他的课上,我认为可以用隧道理论来测量这个能系,我想到了这样一个主意。可能你成天都去上课,但是你永远也不知道,你从这个课上真正能得到什么东西。最开始我甚至不知道有能系这个东西,但是上了他这个课之后,我一下就有了这样一个主意。

大学的时候,每个人都愿意帮忙,让你做几天的实验,大家都说,你可以用我的设备,所以我很幸运。我不会再讲太多的细节,但当时我得到诺贝尔奖,完全是因为在那边得到很多的帮助。我得了诺贝尔奖之后,我就问自己,我以后要怎样做呢?我的朋友马克给我写了一封信,他说这是我第一次得诺贝尔奖,他跟我说他第一次得诺贝尔奖的时候没有带他的家人,他感觉很遗憾,于是我决定我领奖的时候要带上自己的家人,我的妻子,我的女儿,还有我母亲,我的一个女儿现在已经是一位大学教授了。

我在挪威的专利局上过班,还做过一些编织机之类的设计工作,爱因斯坦也曾经在瑞士做过专利员,我很欣慰能和爱因斯坦相比,除了我们都是诺贝尔奖得主,除了我们都在专利局工作之外。

1973年,我是和两位同事共同分享了诺贝尔奖,一位是日本科学家,另一位是Josephson。

我跟大家算一下,得诺贝尔奖的概率有多大呢?在美国,大概有四万个物理学家,平均每年美国有一位物理学奖得主,有时候三个人一起得的就算一份了,算一下得不到诺贝尔奖一年的概率是多少,就是四万分之三千九百九十九,一生当中得不到奖的概率就是这个数的四十次方,大概是等于0.999,反过来得奖的概率就是1减去0.999,就是一千分之一,我不知道你们玩不玩儿乐透,这个概率要比中乐透好多了。

有位科学怪人叫卡里·莫利斯,他得到了化学诺贝尔奖,他也吸过毒,经常玩滑水。你可能不需要做一个特别神圣的人才能得诺贝尔奖,只要有一个好的理念,然后把它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我跟大家讲一下,有时候有一个好的想法,执行下去是多么难,比如说我们早上穿衣服,如果说穿衣服意味着你只戴一顶帽子就行了,那么穿衣服就是一种方法,把帽子戴上,穿衣服就完成了。假如说你要戴一副手套,那你是先戴右边还是先戴左边,这就是两种不同的方法了,不管怎么说,要做一个决定。假如说你又要戴帽子,又要戴手套呢?那早上穿衣服就有六种方法,你要做出六种不同的决定,但是,生活不是这样子的,通常在我生活的地方,总的来说早上穿衣服大概要穿十件左右,每天早上穿衣服要做3628800个决定,可能我们大家都没有想过,你是先穿袜子还是先穿裤子,先穿左脚还是先穿右脚,我们都被教了怎么穿衣服,但是你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不会去想,还有很多的其他事情我们平常不会去思考。又例如怎么泡茶,你知道怎么做是因为有人教你,有些不会做是因为没人教。所以教育很悲哀的一点就是教了你之后,你就不会创造性地想了。

我再跟大家说一些诺贝尔奖得主的事情,2009年的三位诺奖得主,都是工程师,他们不是物理学家,但是诺贝尔奖颁给的就是要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人,只要是造福于人类的好想法就足够了。

2010年两位俄罗斯的大师,他们发现了二维的材料,把它放在碳上面,就得到2D的效果,是个很简单的发明,不是那么难的,但是很难想到。工程师这个行业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黄金机会,也许未来,像长城这么复杂的东西都建出来了,相信中国肯定会有诺贝尔奖得主的。

我再跟大家讲一下诺贝尔奖是由什么构成的,我们看到这个证书,得到这个证书,然后还有这个金牌,然后我把它放在保险箱里面,然后还有钱,还会把它换算成人民币。

我1974年来过中国,来了北京,就住在北京饭店,我都不记得大街上有什么车,但是现在却有数百万辆的小轿车满大街跑,只有短短三十年,看看中国发展变化有多快呀,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像北京今天的变化我觉得非常非常的印象深刻,所以说大家要记得自己已经是做了很多很了不起的事情了,所以说没有诺贝尔奖也没有什么。

紧接着我要给年轻人一些建议:首先,你想得诺贝尔奖的话,你要有好奇心,不好奇是不行的;第二就是要有竞争意识,科学界是一个高度竞争的领域,到处都是竞争意识很强的人,竞争很激烈,有些人觉得科学家是要互相合作,但是大家其实都是在争的,谁要第一个发表论文,谁要第一个得奖,如果谁成了第一个,那大家一下子就都知道你了。接下来你要有创造力,你不能说就复制一下别人已经做过的东西就拿奖。然后你要固执,我发现这条很难做到,因为可能你做一个什么东西,然后你的朋友说不是这样的,然后你就动摇了,你必须得固执下去,坚持自己的看法。但是你不能永远这样固执下去,因为也许朋友说对了你说错了呢?自从得了诺贝尔奖之后,有些科学家就开始变得特别固执己见,然后有些迷信了,这个也是很不好的,我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他是走错方向了。但我觉得这是他生命的支柱,就是坚持他自己。

接下来要有自信,而且有怀疑精神,这一条也很难做,你总是怀疑东西就交不到朋友,我参加一些会,听一些高能物理学,我总是很怀疑,持一个怀疑的态度很重要,但是这同时可能让你交不到朋友,可能别人说了一些什么,然后你去怀疑他,没人喜欢被别人怀疑的。但是你自己要记得,不要轻易相信。

然后下一条,要有耐心,我就是一个很有耐心的人,除了所有这些以外,还有一点,就是我前面说的,要有运气。中国有十多亿人口,某些人肯定是会有好运的。

道格拉斯·奥谢罗夫

道格拉斯·奥谢罗夫,1945年生于美国,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199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表彰其对氦-3超流性的发现。

我认为传播科学的观念,对于年轻人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也是非常重要的。我非常爱好摄影,拍了很多包括大自然的照片,有时会给图加上注释,这是我对大自然的一些思考,因为对大自然的思考,有时候会使我们感到非常惊讶。

我首先要讲一讲发现和发明之间的联系。昂内斯是一个我非常崇拜的人,他是上世纪非常著名科学家,他当时将氢气进行液化,在几年之后他得到了一些氦气,又希望将氦气进行液化。他有一个非常复杂的冷却系统,成功地将氦气进行了液化,然后希望能将这个液体进行固化。他之后从事了两年这方面的研究,当时冷却的温度是在零度以下的,但是氦气还是具有流动性的,并没有冷却起来,所以当时想放弃这个实验,因为氦气即使在零下几千度的情况下,还是具有流动性的。在两年之后,昂内斯决定改变研究方向,所以他当时通过自己设计的冷却系统进行了其他一些研究,开始研究金属的超导性,如果将温度降到零摄氏度的时候,能够将电子的超导性激发出来。但是另外一派认为,在一定的温度下,这个电子是能够自由流动的。所以,昂内斯认为需要自己进行测量温度,以及其他一些实验数据。当把这些液体进行冷却的时候,液体的氦气也会慢慢地下降,同时电子的阻挠性也是会受到一些影响,当时昂内斯认为这个实验是非常容易进行复制的,这是他对于超导性的第一次观测实验。这个实验在很多地方都进行过,是非常热门的一个话题。

下面讲讲研究的一些策略。首先,必须使用最先进的设备,当时昂内斯用的就是最先进的冷却的仪器,能够将仪器的温度降到其他人无法达到的地步;第二个,可以依赖于已有的技术进行研究;第三点,必须要探索一些未开发的领域,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昂内斯就是第一次真正做低温方面的研究。他在研究中受阻的时候,无法将液体进行固化之后,进行了两年的研究,得到了更低的温度,这使人类向绝对零度大大逼近了一步。所以说想要成功的话,有时候必须学会放弃一些研究,因为可能这些实验是没有结果的,有时候失败可能会让你去尝试其他的一些想法。所以这位教授就开始研究金属的超导性,并且在这个领域取得了非常卓越的成就。

有时候在研究中有一些无法解释的现象,我们不能回避。当时昂内斯将温度降低的时候,液态的氦停止了沸腾,在2.7度的时候,液态的氦的流动性是非常强的,液态氦的特性是非常的易变的。没有人能够在研究氦上得到诺贝尔物理学奖,但是这位教授是离得奖最近的一位了。对昂内斯的研究,人们也知道,氦3和氦4是非常独特的物质。

如果你能够研究一些非常卓越的领域,你也会得到诺贝尔奖。布莱克特在1948年得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当时他与其他两位同事一起分享了这个奖,他们非常感兴趣做一些宇宙物理学的实验,他们的灵感来自于实验室所做的接收器,他们通过一个接收器,希望能够接受一些电话的信号。是通过卫星进行接收的,将这个信号发到卫星上,卫星就会接收到其他地区的一些信号,这是一个最为敏感,最为复杂的短波的接收器。在天空中我们有一些短波的信号,其实这个短波是从外太空来的。我们现在知道,通过卫星,接收到了短波信号。现在我们有了更好的卫星,这些卫星能够监测到这些波动。

科学的进步能够产生很多新的发明,希望能够造福人类,但是我们的进步在哪里呢?举个例子说,我在研究中经常使用这个技术,费利克斯·布洛赫是斯坦福大学的一名教授,珀塞尔在哈佛大学工作,这两位在1949年发明了一个设备,能够进行核子的研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明,他们之后很快就得了诺贝尔的物理学奖,一般这种情况要等二三十年才会得到,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是不行的,但是六年之后他们就得到了,他们两个分享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当时媒体希望让他们解释一下他们的研究,记者们可能不太了解物理学,所以对他们来说,解释这些理论是非常困难的,我经常也会遇到这种问题,核磁共振能够产生什么样的积极作用呢?核磁共振和核子是不太一样的。在斯坦福大学的同事说,他确实这么说了,能通过核磁共振来研究电磁方面的一些现象,最后人们又做了另外一种研究,这个研究也得了诺贝尔奖,研究发现如果我们通过核磁共振能够发现蛋白质的三维的结构,将蛋白质进行结晶化,如果你把蛋白质组的结晶化的话,那么就能够看到蛋白质内部的结构。在核磁共振领域已经有四项诺贝尔奖颁布了,因为在贝尔实验室工作的科学家们,他们通过将老鼠的大脑进行核磁共振,发现当那些老鼠用大脑在解读一些信息的时候,就可以知道大脑的哪个部分在进行信息的解读。如果你看到一些信号的话,大脑中也会显示出来。

我接着讲讲我的故事,我与我的一个研究生共同发现了氦3的流动性。我在高中加入了科学社,是当时科学社的一位化学老师,让我对这个领域产生了兴趣。他说每次做实验就是向大自然发问,大自然也会给你相应的答案。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通过大量的实验,来更好地解读大自然所给你的答案。所以,我认为研究就是要不断地探索自然,然后从大自然中得到答案。这是我对研究的看法,并且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新的东西。我在科耐尔大学进行了研究生的学习,与192名同学一起进行了学习,我们的教授都要求很严格,到二年级的时候,只剩下了120多名,他们中很多人都成为了物理学家,我也是其中的一名。在第一学期我们聆听了两位知名学者的演讲,我在当研究生的时候就涉及了氦3的研究,并将温度降到零下五千摄氏度,这个成就是非常了不起的。

另外一个仪器是俄罗斯的一名科学家所发明的,他当时在十九世纪进行了这个实验,氦3和氦4的区别是什么呢?氦4的这些离子都非常的团结,他们会凝聚在一起,然后会具有很强的流动性。氦3在大自然中是很少见的,当时美国和苏联开始研究氢弹,他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在氢弹中很重要的一个元素,这个元素中间有两个中子,俄罗斯科学家发现氦3的元素是存在的,所以氦3在大自然中并不常见。氦3的离子就像电子一样,将这个氦3进行冷却的话,电子是可以上下颠倒的,同时在这个温度之下,当时的科学家就认为液态的氦比固态的氦更具有流动性,可以使用这个技术达到一个非常低的温度。我在研究生一年级的时候就想进行这个研究,当时必须每个人制造一个冷却器,我们可以将温度一直持续降低,可以降到零下一千度,这名俄罗斯科学家的成就非常了不起。当时我正在医院做了一个膝盖手术,就是在医院的时候,我有了这个想法,所以我设计了一个仪器。

我的研究必须在低温的情况下进行,我因此得出数据(1971年的数据)。他们跟我说这个系统其实温度在降低,通过曲线可以看到不断地在溶化的数据,下面遇到压力,然后往上返,很明显,是一个冷却的过程,我对这个结果很不满意,但其实最终我发现,不仅仅是有这一个点,还有两个,因为在科学当中,有时候你就会发现,它会有一个循环往复的东西,这里有个A,随后上面就会有个B,最终我们冷和热的状态都看到了。不管是液体还是固体,我们都想看到,所以我们就发明了这样一个仪器,如果把一个频率放进去,然后让它接收的话,因为中间是固定的,就会形成一个薄膜,然后我就可以通过它测量。这一层薄膜会一点点往下降,所以这样子的信号检测到,我们就知道信号接收到了。因为核磁共振得物理学奖的科学家,就是发现我们这个数据上下来回返的时候,达到一个最高点,然后紧接着又返回。所有这些最高点,都不是液体状态。

我在4月份的时候重新测数据,较低一点的温度,接到了信号,下降的非常快,于是我记录在我实验本子上,没有人凌晨两点四十会起来做这个事情。当时我很兴奋,我在整个物理学院里面来回跑,想告诉大家我发现这个了,但是凌晨两点四十分只有我一个人,我就打电话给我的物理学教授,你确定你说的是真的吗?早上六点他又给我打电话问了一些细节,我把我知道的都告诉了他,他也很高兴。

一天晚上我又接到电话,大概是凌晨两点半,对方带着奇怪的口音问我,说你是谁谁谁吗,我说是啊,我说你知道现在是凌晨两点多了吗,他说我知道,但是我是瑞典的诺贝尔奖委员会的,我通知你得奖了。有些人觉得是不可能,但其实是因为他们没用对地方,我其实被拒绝了两次,就是因为他们对我这个研究的情况不了解。

我们给大家一个建议就是,要用全新的技术,然后永远不要放弃,即使是有困境的时候,然后持续地找一些新的东西来尝试。有研究生跟教授说:我做了三个月,在做这个核磁方面的研究,最后就放弃了,因为没有得到解决。教授说:我不会放弃。这种情况下要做新的实验,你们还是像教授说的,要有好奇心,总归有一天会有回报的。

另外一条,有时候后退一步可能会更好地理解你当时没有看到的东西,有时候可能一个周末停下来,然后再重新换换脑子会更好。

我会说一点汉语,我妻子是中国人。我毕业的时候,我被邀请用汉语跟大家交流,这使我有一次机会能够做一点物理方面的工作,因为那个时候我中文说的实在不好,所以我就拒绝了。

我再说一点,很少有哪些科研成果是个人完成的,必须要不停地有合作,不停地问新问题,有新的科技,然后回答新的问题,想要有进步,必须要广泛地进行科研。然后彼此鼓励,彼此交流,从而满足自身的好奇心。

猜你喜欢

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诺贝尔奖知多少
假如我是科学家
诺贝尔奖的由来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与科学家面对面
诺贝尔奖离我们有多远
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二)
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