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学科解析——从康德的“三个王国”思想谈起
2011-01-12魏广君
魏广君, 董 伟
(1.大连理工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4;
2.大连市环境保护局,辽宁 大连 116001)
城市规划学科解析
——从康德的“三个王国”思想谈起
魏广君1, 董 伟2
(1.大连理工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4;
2.大连市环境保护局,辽宁 大连 116001)
文章从康德的“三个王国”思想谈起,通过对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历程和当前危机的分析,指出空心化使规划学科找不到发展的立足之本,失衡化让规划学科失去了成长的平衡之心。认为未来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必须认清学科本质,即协调“物质性”与“社会性”之关系,不断提升对“城市杠铃”的认知,关键在于对两者关系的把握、对目标—空间过程的理解,从而构建学科自身的“三个王国”,走一条综合性的实践之路。
城市规划学科;三个王国;城市杠铃
一、引 言
德国科学家、古典哲学家康德在其哲学名著《纯粹理性批判》等“三大批判”著作中提出有名的“三个王国”思想:一是“科学王国”,其本质是求真;二是“道德王国”,其任务是求善;三是“艺术王国”,其目的是求美[1]。前者属于科学范畴,后两者属于人文范畴。如今,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已成为不可抗御的社会主流,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自然科学是一切知识的基础,并且将成为人文科学的基础,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这也揭示出从自然到社会的共同发展规律。在我们看来,“三个王国”都是真、善、美的统一,三者统一于自然、人、社会构成的客观世界。科学求真理,亦讲伦理、求完美;道德求善,亦讲真诚、心灵美;艺术求美,亦求真实、讲伦理。
二、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与城市规划学科成长
1.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
社会发展是社会以一定的活动方式来满足人的社会需要而获得进步的过程总和。马克思认为,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与生产力发展,人的社会活动有一个由生存、享受到发展的上升过程,也是由人的解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上升过程。作为开放复杂巨系统的城市,它的发展涉及经济、政治、人口、法律、环境等多方领域,可以说,城市的发展演变历程是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内容和表现(见表1)。而随着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增长,人口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粗放型城市向集约型城市转变,全球城市与大都市区的出现,城市问题也越趋复杂。联系、交叉、协作、动态的特征已被人们普遍认同。任何一个以城市为研究对象的学科都不再是独立发展,多学科的交叉已成为整体趋势。
表1 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历史演变
2.城市规划学科的成长
形成完善的学科体系是科学学科发展的一般规律。一门独立的科学学科,不但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也经历着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形成多层次体系结构的发展过程。城市规划是一门古老又年轻的学科,早期的城市规划营造思想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1890年,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标志着现代城市规划的诞生,奠定了现代城市规划100多年来建设美好城市的发展基调与奋斗目标[2]。它从传统的建筑学中分离出来,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综合研究和解决城市发展中的各种矛盾,研究城市空间的合理布局等为内容的现代城市规划学科体系[3]。社会、经济、政治、地理等多学科思想与理论的引入不仅为现代城市规划发展奠定了基础,也造就了学科体系的“空前繁荣”。在横向上,一方面它不断地吸收其他学科的分析、方法和结论,以形成自身的思想和方法来指导实践;另一方面它也将本学科的内容和成果输放到其他学科,与这些学科一起构成了城市研究的理论基础。从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过程来看,也从简单的建筑、道路、工程技术规划到居住区、城市、区域规划,并发展成为涉及经济、社会、环境、法规、管理等的综合性规划,这也体现了它交叉学科的性质。在纵向上它也建立了完善的学科层次:哲学层次、科学层次和技术层次[4](P5),城市规划学科正是在纵横两个方向上不断拓展与延伸的作用下发展的。
如今,规划已经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要素,是城市发展的组成部分。在城市规划科学理论中,城市发展的社会、经济、政治的特征必然侵入城市规划的实际过程[5]。而城市规划不是对城市发展客观过程的一种反映的“必然结果”,因为这个“客观过程”所包含的内容就有规划本身。
3.城市规划学科的内涵
城市规划作为一门具体的学科,在20世纪初得以确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断充实和完善,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6](P49)。《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城市规划看成一项专门技术,同时又是一项政府行为和社会运动。美国国家资质委员会曾将城市规划定义为“是一种科学、一种艺术、一项政策活动”[4](P96)。邹德慈认为,现代城市规划是一门交叉性学科(或边缘学科),它吸收了自然科学(包括工程技术)、社会科学以及视觉艺术,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等美学知识在内,经过融合,特别是通过大量的实践,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科知识和技术[7]。孙施文认为,城市规划的对象是以城市土地使用为主要内容和基础的城市空间系统,通过对城市土地使用的调节,改善城市的物质空间结构和土地使用中反映出来的社会经济关系,进而改变城市各组成要素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关系,达到指导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目的[6](P14)。综合来看,城市规划科学应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美学艺术的三方结合,是科学的艺术,也是艺术的科学。它与参与城市规划实践的人(规划师等)一同构筑起城市规划学科的“三个王国”。城市规划科学求真,也关心人、追求美,这是真与善和美的统一;城市规划人求善[8],也寻真理、求完美,这是善与真和美的统一;城市规划艺术求美,也讲真理、陶冶人,这是美与真和善的统一。
三、城市规划学科的危机
为使城市规划学科更加健康的发展,众多学者从不同视角出发,指出当前学科发展的危机,综合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空心化
城市规划学科在忙于引进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概念的同时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并导致对城市规划学科本体问题的认识也变得混淆不清[9],甚至规划师自己也难以辨认出规划的总体轮廓了。张兵认为,城市规划界对城市规划本身的实践活动缺乏系统的研究,并称之为“后方空虚”[5]。吴志强认为,西方城市规划理论从理想主义起步,经历了理性主义的丰富和完善,走向了更广阔的社会科学领域,但今天城市规划学科却面临着核心理论空心化、理论创新惰性化、研究阵地孤立化的三重危机[10]。城市规划学科在引入了诸多学科方法、结论的同时,仍然不能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动态的理论文脉框架,呈现出一种“内核空虚,外壳模糊”的状态。而现实中存在的众多问题也使城市规划作为一门“科学”的科学性、可信度在人们心中大打折扣,由此也产生了对学科合理性和权威性的质疑,正如仇保兴所说的那样:“城市规划理论就像是急匆匆应付城市流行病乱开药的庸医,而不是殚精竭虑冷静探索的病理学”[11]。而梁鹤年更是认为,“我们现在的规划攀不上科学”[12]。
2.失衡化
城市规划学科以城市为研究对象,而城市具有物质性和社会性这两重性[13]。20世纪60年代以前,西方城市规划实践主要是物质空间的规划和设计,从物质形体和城市形态角度来进行,以期通过城市物质环境改善来改良社会。20世纪60年代之后,城市规划职业逐渐从技术性的活动转向带有价值判断的社会政治过程,对城市物质性的研究有所减少而对社会性的研究却不断增加,规划领域不断变化和扩大,由早期的城市艺术设计、城市美化运动发展为倡导性规划、社会公正、城市政治等更关注社会问题的规划。规划师可以是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也可以是建筑师、景观设计师,等等。正如美国著名的政治理论家Aaron Wiildavshy指出,如果规划什么都是,那么它可能什么都不是。他认为有必要怀疑“规划”这个职业领域存在的必要性[14]。张庭伟认为,近30年来美国的规划理论偏重对城市的社会性一面,较多讨论作为“生产关系”的政治问题,只是一个表象,其本质是引发各界对曾遭到忽视的城市的非物质性一面及社会公正问题的重视[13]。梁鹤年认为,社会给我们规划的使命是处理“城市环境”,但这几十年规划理论和方法的发展路线偏偏是要处理社会、处理经济、处理政治,唯独没有好好的处理“环境”。这也是欧美(尤其是北美),规划的社会地位不被重视,并日益下降的原因[15]。王伟认为,这种物质性与社会性的失衡也引发了城市规划学科的认同危机[16]。
综合来看,空心化使规划学科找不到发展的立足之本,失衡化让规划学科失去了成长的平衡之心。
四、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出路
针对当前城市规划学科所面临的种种危机,众多学者对学科定位和发展方向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张庭伟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将狭窄的物质规划问题推广到更广泛的物质建设的社会含义已成为一种方向[13]。梁鹤年认为,不要轻视物质环境,当然,要认真处理城市的物质环境就一定要了解城市的社会经济和政治,但物质环境是城市规划工作的起点,也是它的终点[15]。也有学者指出城市规划学科不必要也不可能建立完全独立的研究领域、基础理论和方法体系,规划学科最重要的特征是实践性和综合性[17];城市规划最基本的属性是政策性,不是技术性。作为政策,起决定作用的不仅仅是形体或空间因素,而是价值观[18];“社会—空间过程”较准确地界定了规划师独特的知识领域,城市规划的空间性问题是唯有规划师才能胜任的独特知识领域,应该也是我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建设的本体与核心[9];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方向应注重以下三点:一是学科核心理论的向空间化回归;二是根植于中国实践的应用研究;三是理论体系的自省与升华[10];转型期的中国城市变革应公共政策研究与物质空间规划并重[19];城市空间与社会空间根治的双核心内涵是当今城市规划学科的本质,科学性是城市规划发展的永恒动力[20]。通过总结不难发现,众多观点归根结底都是对城市规划本质的思考,是对“源”的追究。本文认为,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应建立在以下两方面共识的基础之上,才能有出路和发展。
1.认清学科本质:协调“物质性”与“社会性”之关系
城市规划学科产生于对城市物质性的研究,而城市不仅是一个物质的构体和一些人造的构筑物,它根植于建造它的人民的有活力的过程之中,所以城市规划必须研究城市的社会性[21]。20世纪60年代之前规划更多的关注于“物质性”一面,是对自然、空间、土地的研究,之后规划倾向了“社会性”一面,是对经济、社会、人的研究。对物质性问题的研究是为了解决非物质性的社会问题,对社会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刻的理解非社会的物质性问题。物质性与社会性好比“城市杠铃”的两端(见图1),我们研究自然、空间、土地也思考经济、社会、人,目的是对“城市杠铃”的解释、把握、创造和超越。城市规划的本质是协调杠铃两端的重量,寻求平衡,关键在于对两者关系的把握,对目标—空间过程的理解(见图2)[22],研究“左”也思考“右”,是为了找出两者的关系,确定“抓手”(规划)的位置,解决城市问题。倾向于哪一侧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丢弃了“关系”的杆,沉溺于某一端的无尽思索。
图1 城市杠铃
图2 目标与空间的关系
2.走向综合的实践:回到“三个王国”
实践是城市规划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所在。从规划的实践角度讲,城市规划的过程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发挥了作用,在社会发展的历程中实现了社会所赋予的职责,那么城市规划无论作为一门科学学科还是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才具有存在的合法地位,才能够继续得到发展[4]。规划实践不仅包括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这样的“做”的实践活动,也包括了立足于价值的、对编制——实施过程中主体行为进行“反思”的理论实践活动[5]。当今科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多极延伸、交叉渗透和综合集群。城市规划需要利用这种趋势条件,创造更多具有规划性质的理论思想,通过综合的实践,应对越发复杂的城市问题,进而发展学科本身。这就要求我们对城市规划学科有一个正确的审视。城市规划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美学的三结合,是科学的艺术,也是艺术的科学,有着学科本身的“三个王国”。它与参与城市规划实践的人(规划师等)一同构筑起城市规划学科的“三个王国”。城市规划科学求真,也关心人、追求美,这是真与善和美的统一;城市规划人求善,也寻真理、求完美,这是善与真和美的统一;城市规划艺术求美,也讲真理、陶冶人,这是美与真和善的统一。
五、结 语
城市规划学科之所以诞生、存在、发展,就是因为它是人类研究自身生存环境的学科之一,它与其他学科一起探索城市的发展演变,为的是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存环境。社会与空间环境之间存在着同构、磨合、更新、所指、能指、运作等关系,不了解这一关系和把握不适度,便失去了规划设计、创新的最重要的基本依据。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必须认清这一本质:协调“物质性”与“社会性”之关系,不断提升对“城市杠铃”的认知,关键在于对两者关系的把握,对目标—空间过程的理解,以增强“抓手”(规划)的能力,走一条综合性的实践之路。
[1]刘则渊.现代科学技术与发展导论[M].大连:大连理工大出版社,2003.171.
[2]吴志强.百年现代城市规划中不变的精神和责任[J].城市规划,1999,(1):27-32.
[3]董鉴泓.城市规划学科的动态和展望[J].同济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5):66-68.
[4]孙施文.现代城市规划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5]张兵.城市规划学科的规范化问题——就《城市规划的实践与实效》所思[J].城市规划,2004,(10):81-84.
[6]孙施文.城市规划哲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7]邹德慈.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J].城市规划,2003,(2): 77-79.
[8]王续琨,常东旭.科学技术伦理学三题[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9-43.
[9]段进.广义文脉与规划设计教育[J].规划师,2005,(7): 14-17.
[10]吴志强,于泓.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方向[J].城市规划学刊,2005,(6):2-9.
[11]仇保兴.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规划变革[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3-7.
[12]梁鹤年.规划:信仰与科学[J].城市规划学刊,2009,(4): 27-32.
[13]张庭伟.城市的两重性和规划理论问题[J].城市规划, 2001,(1):49-52.
[14]段进,李志明.城市规划的职业认同与学科发展的知识领域——对城市规划学科本体问题的再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05,(6):59-63.
[15]梁鹤年.高与低,快与慢,新与旧[J].城市规划,2001, (10):51-55.
[16]王伟.和谐城市与中国城市规划的功能取向——基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演变的梳理与启示[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2668-2673.
[17]邹兵.关于城市规划学科性质的认识及其发展方向的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05,(1):28-30.
[18]石楠.试论城市规划社会功能的影响因素——兼析城市规划的社会地位[J].城市规划,2005,(8):7-17.
[19]仇保兴.转型期的城市规划变革纲要[J].规划师,2006, (3):5-14.
[20]谭少华,赵万民.论城市规划学科体系[J].城市规划学刊,2006,(5):68-61.
[21]黄凤祝.城市与社会[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
[22]鲍世行,顾孟潮.钱学森建筑科学思想探微[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549.
Analysis of the Science of Urban Planning from a Perspective of the K ant’s“Three Themes”
WEI Guang-jun, DONG Wei
(1.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Fine Arts,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alian 116024,China;
2.Dal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Dalian 116001,China)
From a perspective of the Kant’s“three themes”,the paper identifies the current cris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planning studies,indicating that the lack of theoretical foundation makes the planning unable to find a foothold in the development,and the imbalance allows the planning to lose its balance of the growth.It further points out that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urban planning science must recogni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materiality”and“sociality”,and enhanc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City Barbell”,thus taking a way of integration and practice in order to build the discipline’s“three themes”.
science of urban planning;three themes;city barbell
C912.81
A
1008-407X(2011)01-0120-05
2009-11-13;
2010-01-20
魏广君(1983-),男,辽宁大连人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董伟(1959-),男,辽宁大连人,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博士,主要从事城市发展与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