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活方式语境中的耳饰品种衍变
2011-01-12许天玉
许天玉
(武汉纺织大学 服装学院,湖北 武汉430073)
论生活方式语境中的耳饰品种衍变
许天玉
(武汉纺织大学 服装学院,湖北 武汉430073)
通过对当代耳饰新品种的市场调研和零散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了装饰耳饰和实用耳饰在时尚潮流中的形式演变和功能拓展,阐释了生活方式对耳饰设计的深层影响。
耳饰;品种;服饰配件;时尚设计;服饰文化
耳饰伴随人类经历漫长的历史,世界各地各民族均有使用,并延续至今,成为最基本的首饰品种之一。当代社会的紧张节奏不但未使耳上闲物从人们的视线淡出,反而新品频出,从装饰到实用,从传统到另类,名目迭出,使耳饰家族日益繁盛。而在耳饰的衍变过程中,人们生活方式的选择和改变无疑是干预和促成耳饰新品种和新形式的重要契机和强大动力。
一、装饰耳饰的文化跨界
装饰耳饰是指不具备实用功能,纯粹用于美化人的外在形象的耳部首饰,如Hervé Van der Straeten在2010年春夏推出的珠宝耳饰(见图 1)。装饰耳饰固然有唯美倾向,但就服饰文化层面的意义和价值而言,其实从来都不止于装饰。有些民族和地区将佩戴耳饰作为女性最基本的着装礼仪之一,甚至将不戴耳饰划归衣冠不整之列。装饰耳饰历来在各国都倍受重视,除审美、礼仪之外,还显示出身份、财富和修养等其它相对复杂的社会信息,也是其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装饰耳饰在漫长的历史中发展出多姿多彩的形式和风格,在当代潮流中更呈现令人耳目一新的诸多变化。
图1 装饰耳饰Hervé Van der Straeten
(一)无性别耳饰
装饰耳饰在当代最引人注目的趋势之一是两性选择的日益趋同。除开同性恋、异装癖等特殊人群,性取向和着装心理均属正常的人群也对性别模糊或性别反串产生了较具普遍性的体验需求,并形成与两性极化流相对的、有确切名称的社会风尚。1920年代后期,女性在城市生活中开始真正独立,颠覆传统形象的“假小子风貌”(Boyish Look)开始出现。1960年代年轻人则热衷于用“无性别装”(Unisex Clothes)彰显个性。2005年,具有浓重双性色彩的超女冠军李宇春被《时代周刊》亚洲版刊上封面,成为西方人眼中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中国时尚新标准。目前日益庞大的“伪娘”(False Girl)阵容更使服饰改性走向另一个极端。女装男性化、男装女性化、雌雄同体及无性别潮流风生水起,直面交锋,将本来面目一概忽略,在解放和颓废之间尽显迷幻错位。自此,无性别服饰逐渐从一种周期性的伪饰时尚固化成为一种“新新人类”的生存状态。
无性别时尚表现在装饰耳饰方面,除了耳钉、耳环等小型基本样式之外,个性独特而相对简洁的式样,同样是可以被两性通用或被情侣共享的。甚至动感撩人的垂吊式样或者色彩斑斓、装饰华美、材质奇异、造型婉约的耳饰,也有男士毫不露怯地一试风情。如镶嵌鲜艳宝石的男式杠铃耳钉就存在较多的女性化特征(见图2)。此外,男式耳饰的体积正在日益增大,佩戴的数量和位置也几乎不再有明显的性别差异。耳饰大规模的性别混淆始于对1970年代的朋克风潮(Punk),不过在遍体闪烁的金属装饰中最终难以崭露头角,因此并未形成足够清晰的认知。中性化风格(Neutral Style)的流行也使男女耳饰的差别逐渐消弭,相当比例的耳饰设计最终停留在基本无性的中介状态或无法精准定性的混淆状态之中。无性别耳饰表面是在否定两性差异,实际是用一种叛逆的方式表达和强调本质相同的性魅力,客观上加强了人们对性感概念的关注。
图2 性别混淆的男式耳钉,2008年
(二)民族混搭耳饰
民族文化对耳饰品种的影响显然是错综复杂的。旅游在最近的几十年间逐渐变成家常便饭。游客们领略的不仅是自然景致和风土人情,经由对当地服饰的消费或了解,还在不知不觉中传播起各地的服饰文化。互联网的无限延伸也使世界文化的彻底大融合在世纪之交成为必然。彼此长久独立的各国、各民族文化一夕之间被拉近距离,神秘感使文化之间的引力无可抵御,对时尚也产生深刻影响。装饰耳饰搭乘着“文化混血”的风潮,风格上互通有无,形式上互为嫁接,既有大国文化的惺惺相惜,也有小群落文化的尘埃拂拭。无论东风西渐,还是西风东渐,或者波西米亚,或者印巴藏风,诸如此类都已至为平常,见惯不惊。如Dior在2006年推出的中国风珠宝耳饰(见图3),就将西方的浪漫色彩、优雅造型与东方的古朴图案、金石工艺相完美糅合,成为混搭设计的典范。再如被英王爱德华七世誉为“国王的珠宝店,珠宝店的国王”的卡地亚,其精品风格也得益于卡地亚三兄弟游历世界各地所体验的异国文化。多元文化耳饰用形式和风格的时空交汇,呈献出用各民族服饰精华所调和的饕餮盛宴,无论消费者的肤色、身份如何,均可手到直取,尽情享用异域风情。
图3 Dior中国风珠宝耳饰,2006年
二、走向装饰的传统防护耳饰
防护耳饰中最古老的形式是保暖耳罩(Earmuffs),也叫耳套、护耳、耳包和耳捂等。保暖耳罩作为寒冷地区冬季用于耳部御寒的物品,显然是必不可少的。虽然保暖耳罩的出现纯粹出于护体,但在当今形象至上的生存哲学之下,其属性也日益从实用性向装饰性逆转,变成型男潮女装点头部的较为大型时尚单品之一。
防护耳饰的装饰化倾向首先表现在耳罩的形、色、质的丰富多变上,在保暖的同时带来视觉的享受,如Emilio Pucci在2009年秋冬推出的彩色兔毛耳罩(见图4),用标志性的几何印花图案、明艳的紫色,加上柔暖的兔毛质地,为单调乏味的冬季带来华美鲜活的趣味,引发一轮耳罩的消费和装扮热潮,使尘封已久的古老服饰配件品种从当代时尚中复活,成为T台和街头的一大亮点。
其次,保暖耳罩还和耳麦合二为一,保暖、扮靓、音效三全其美,使一物多用的价值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如Burberry的经典大格子耳麦(见图5),就将厚实温润的羊毛呢取代冰冷的橡胶和金属材料,不仅使耳罩和冬装浑然一体,也使设计更富有人性关怀。
此外,即使在不太寒冷的季节和地区,戴耳罩的人也越来越多,尤其是时下流行的超短裤或超短裙与质感丰厚的耳罩搭配,打造出体量强烈的动漫造型,几乎算得上时髦少女的标准越冬行头。保暖耳罩的形式效能被明显夸大,甚至超过和掩盖了本来用途。
图4 Emilio Pucci 彩色兔毛耳罩
图5 Burberry 羊毛格子呢耳罩
图6 QI开司米针织耳罩
保暖耳罩的材质以毛皮最受追捧,可以打造出如小动物般乖巧可爱而又兼具野性的形象。此外,绒布、毛针织(如QI在2009年秋冬推出的开司米耳罩,见图6)、毛毡、皮革、PV皮等也被广泛用于耳罩,以展现品味的差异,方便搭配格调不同的服装。耳罩的色彩、图案也相当丰富,从张扬到低调都无所遗漏。耳罩的造型有大、有小,有立体、有扁平,有些还根据人体工学,对耳朵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包裹,结构更为贴体,如瑞典的Kenmont公司率先发明没有发箍的无间耳套,造型小巧简洁而具未来感,佩戴后的稳定性也大为增强。保暖耳罩不仅使人们在户外更加温暖舒适,也为萧瑟冬季带来惬意和浪漫的气氛,因此,自作为时尚单品推出后,顾客群从少女逐渐扩展到其它年龄层次的女性,而男性也紧跟其后。具有装饰感的保暖耳罩就此在最近几年的冬季服饰中以极快的速度流泛开来。
三、科技与时尚的复合派生
电脑、手机、MP3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使人们的活动以及与外界的交流越来越趋向于倾听音乐、网上聊天、网络游戏、远距对话,最终形成一种对音频设备产生高度依赖的当代的生活方式。当大家习惯充耳有物,耳机、耳麦、耳筒和耳塞等就如同移植来的辅助器官一样,在颜面之侧环绕生息,即使有伤害听力之虞也在所不惧。音频耳饰首先是作为安放在耳部、用于传递或者屏蔽声音的电子仪器而出现,继而与人们的外在形象发生密切关联,并由此向时尚领域大步迈进,并根据顾客的实际需求形成不同的产品定位和风格取向。
(一)奢侈音频耳饰
无疑,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丰富和物欲更甚的时代。工业文明的丰硕成果之一也包括让人们的物欲成瘾,精神体验和物质拥趸须臾不可分。社会的扁平化并不妨碍奢侈消费,由于平民阶层的参与,反而大有助长,近年来风头日劲的珠宝音频耳饰就为服饰的高端化另立了一个广阔舞台。2007年飞利浦电子公司与人造水晶巨头施华洛世奇合作,推出动感水晶系列(见图7),用切割精美的透明水晶珠子点缀银色抛光金属,创造出包括耳筒在内的多种时尚型便携式珠宝科技产品,打开电子产品奢侈化的先河。此外,德国时装设计大师Karl Lagerfeld也在2009年秋冬成衣发布会上推出纯银定制耳麦(见图8),以纯银素材舞动激情线条,令人惊艳。
图7 动感水晶系列
图8 纯银定制耳麦
图9 白金镶钻耳机
同季,挪威珠宝设计大师Thomas Heyerdahl与苹果电脑公司合作,推出全球限量1000对的iDiamond ear(见图9),以与 iPhone和iPod适配。耳机由18K白金及玫瑰金打造,镶嵌有204颗Brilliant Cut VVS钻石(总共1.65克拉)。超级奢华的设计,配合精密的手工镶嵌,赋予钻石耳机尊贵炫丽的独特魅力,彰显其高贵不凡的出身。一经推出,即在欧美地区掀起订购热潮,随即又成功登陆亚洲。
此外,同样追求排场的音频耳饰设计还包括来自Teknine的Munitio子弹耳机(见图10),外壳是逼真的9毫米口径子弹弹壳造型,底火同样做得惟妙惟肖,18K镀金表面装饰有非常精致的刻花,超酷外观带给人们金枪客一般的奢华体验。美国缤特力公司也推出专为女士设计的银质镶珠宝蓝牙耳机Plantronics 925。而在俄罗斯的奢侈品大展上,蓝牙耳机被做成珍珠项链,表面看起来和一般珠宝没两样,拉开后则可发挥隐匿的用途。
图10 Teknine会唱歌的子弹耳机
珠宝音频耳饰将奢华材质、魅惑造型、闪亮质感、前卫风格和先进科技等高调元素完美结合,使精致华丽融入惯常冷漠无趣的电子产品, 给消费者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极致炫酷体验,金属色调还能与多种风格的服饰完美搭配,随时随身诠释优雅高贵的不凡品味,由此成为众人瞩目的流行焦点。此类耳饰的推介和使用,在改观消费者外在形象的同时也刷新了耳饰的定义,成为多元外观的、具有强烈未来感的、奢华惊艳的科技配饰新品种,并将对耳饰设计的未来潮流产生深远影响。
(二)时尚音频耳饰
音频耳饰的另一个市场拓展方向是产品的真正时尚化,即以时髦感性、明快亲和的外壳包装琐碎笨拙的机械零件,实现了从电子产品到时尚饰品的华丽转身。美国高端耳机厂商Aliph在2009年推出的Jawbone Prime蓝牙耳机(见图11)就是一个完美案例。Jawbone Prime耳机与传统耳机相比,造型更简洁、按钮更隐蔽,整体精致流畅,完美贴合面部轮廓,且配合多种华丽色彩,同时丰富了质感表现,使产品充满成熟女性的雍容妩媚,堪称耳机饰品中的时尚大作。
图11 Aliph,Jawbone Prime蓝牙耳机,2009年
此外,由英国舞后Lady Gaga亲自设计的心跳耳机(见图12)由Dr.Dre、Jimmy Iovine和Monster联合推出,同样摒弃了传统耳机的凡俗外形,用三角形组合成几何图案和外部轮廓,并形成闪光晶格条的结构特征。而设计的最大魅力在于以塑胶等价格低廉的普通材质,打造出钻石般的璀璨光芒,事半功倍。
时尚音频耳饰使低成本的普通物件不仅摆脱了平庸外观,还赋予其摩登简约、深入人心的高端格调,形式抽象、内涵微妙,设计轻松凝练、兴味盎然,种种优势使之成为走俏的高性价比商品,无论对于制造商还是消费者,都可作为理想之选。
图12 Lady Gaga设计的心跳耳机
(三)个性化音频耳饰
后现代的文化创意最独特的表现模式或许就是无厘头了。对部分人群而言,极端化的非主流或唐突的另类风格的披挂上阵即是最佳的存在方式和自我宣言。在这种略带偏执而具幻想性的文化视角下,奢华、时尚、唯美等主题无疑都过于压抑和落伍,因而设计被导向一个彻底自由的领域,为夺人眼球而无所禁忌。在耳饰方面,将各种风牛马不相及的素材和音频设备以及人的头部整合起来,形成夸张奇特到令人匪夷所思的造型。美感的抒发和传递被直接切换到具有高度冲击力的眼球效应,并定格为耳饰个性化的终极目的。
图13 变形金刚耳机
图14 僵尸主题耳机
图15 超大iPod耳机
个性化耳饰中最具娱乐精神的当属变形金刚耳机。自电影《变形金刚》全球上映,许多工业产品设计都随之“变形”,FRENZY & RUMBLE的变形金刚耳机(见图13)尤其备受瞩目。而以墓地僵尸为主题的Thriller耳机(见图14),还在2008年获得Nokia耳机设计大赏。此外,尺寸被放大500倍的超大iPod耳机(见图15)也令人望之无语。其它一些另类设计,如香烟盒耳机、听诊器耳机、拉链耳机、被赋予性格的耳机等也都见诸报章和被大小网站转载,对众人造成不小的视觉和心理轰炸。凡此种种,尽管作为音频耳饰的使用功能还在,其存在意义却被外在形式抢尽风头,足以迎合最搜刮的猎奇心理。另类耳饰的佩戴与其当作实用或审美,不如定义成兴之所至的假面狂欢更为妥帖。尽管对于许多消费者来说,虽然心理认同和消费选择都尚存沟壑,但“存在即合理”。另类设计对传统美学和艺术设计而言,是建设还是破坏,批判质疑的论调在日益微弱,已是不争的事实。
(四)发光耳饰
人类对光的依赖和痴迷由来已久。许多能发光或反光的材料被用于服饰,如宝石、贵金属、丝绸等,且光泽度几乎与审美强度和世俗价值成正比。除了昆虫般的本能崇拜,光还带给人们最需要的安全感和温暖感。随着夜生活的广泛常态化,光的使用量和应用领域越来越多,最近还蔓延到艺术创作领域,如光影涂鸦和光电摄影等,其席卷之势,几乎造成了全球性的光污染。
图16 发光转向耳灯,2007年
在耳饰的新品种中,有一类就是发光耳饰。2007年,国外有人发明了一款LED耳灯(见图16),发光部分戴在耳朵上,控制按钮则安装在腰带上,可以很方便地触发,通过灯光提示后面的人即将转向。除了安全警示,用于扮靓和耍酷,也足可让人出尽风头。发光耳饰将电子耳饰的功能由声音转向照明,从而达到保障安全和渲染个性的作用,也是一个革命性的转变。
由此可见,耳饰在当代时尚潮流中的变化之多、创意之奇,远为其它服饰配件所不及。作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小饰品,耳饰以推陈出新的生活方式为导向,以激流涌动的文化思潮为节律,以日新月异的高科技为支撑,不断衍生新的品种和形式,并迅速蔓延,由此成为时尚达人的必备配饰,继而在风格、内涵上呈现多样格局,最后反过来影响人们的日常行为和消费习惯。耳饰与生活方式的关系显然是因果循环、互动相生的。从当代浮现的诸多新品种还可以发现,无论装饰耳饰还是实用耳饰,都已突破其功能的单一性,转而寻求更丰富的表现模式、更极端的视觉效果和更多元的价值尺度。尽管耳饰品种因穿戴目的和审美取向的差异,设计的要求和侧重点仍各有不同,但总体而言,功能的兼容无疑成为当前耳饰设计的风向所指。面对日益挑剔的消费大众,耳饰的内外兼修和创新指数才是评判完美与时尚的关键。
[1] (日)原研哉. 设计中的设计[M]. 朱锷译. 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6.
[2] (美) 唐纳德·A·诺曼. 未来产品的设计[M]. 刘松涛译.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3] (德)瓦尔特·本雅明. 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本雅明论艺术[M].许绮玲,林志明译. 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 [美]比尔·麦吉本,等. 消费的欲望[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5] 香港设计中心和艺术与设计出版联盟. 设计的精神[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6] 张贤根. 艺术、审美与设计研究——一种现象学的视角[M]. 武汉:武汉出版社,2008.
Earwear Variety Development in the Context of Lifestyle
XU Tian-yu
(College of Garment,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3, China)
Based on the market survey and collecting all species of information in new categories of earwear,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orm evolutionary and function expansion of decoration earwear and practical earwear in today’s fashion trend, explains that the lifestyle has a deep and strong influence on the earwear design.
Earwear; Variety; Accessory; Fashion Design; Costume Culture
J05
A
1009-5160(2011)-0030-05
许天玉(1972-),女,硕士,研究方向:服饰配件设计和针织服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