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学与人生
——我的成长历程
2011-01-12陈清如
陈清如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治学与人生
——我的成长历程
陈清如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与他的经历是密切相关的。本文通过总结笔者的成长历程,探讨治学理念,意在引导大学生、研究生及年青学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营造严谨、科学、务实、创新的学术氛围。本文简述了笔者学习探索、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的历程,以及在近60年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科研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的育人模式。并将人生经历概括为:年轻阶段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年阶段要勇于创新、担当重任;老年阶段应把机会和责任让给年轻人。
治学;人生;创新
引言
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与他的经历是密切相关的。我出生在1926年军阀混战的年代。当我11岁时目睹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大地上肆意践踏,到处杀人放火,百姓背井离乡、饱受欺凌。国家羸弱,民不聊生。因此从小就树立了这样的信念:只有国家强大起来,人民才能不做亡国奴,只有读书才能救国。这也是当时很多有志之士的共同信念。当时我用爱国将领岳飞的“满江红”激励自己,“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只有刻苦学习,掌握科学知识,国家才能强盛,才能早日将日本帝国主义从中国国土上赶出去。1943年我在南京中央大学实验中学(现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读书时,不仅刻苦学习,还加入了进步组织“洪流社”(后为洪流剧团),积极参加沦陷区学生的救亡运动,通过手抄本、演进步话剧、黑夜上街刷抗日标语、发抗日传单等形式进行抗日爱国宣传。194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英士大学(现浙江大学)电机系,学校学费、住宿费等全免,但要自己负担吃饭费用。当时社会,没有经济实力和背景的毕业生很难找到工作,大学毕业就意味着失业。入学两年后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我重新报考了唐山交通大学矿冶系,获得全额奖学金。在关键时刻把握住了自己的命运,成为人生的转折点,从此与矿物加工工程学科结下了不解之缘[1]-[3]。
一、科学研究历程
1.开展跳汰水流运动特性(跳汰周期)对物料分选过程作用的研究,揭示了跳汰分选机理
1952年我从唐山交通大学采矿系选矿组毕业时,正值国家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当时最想到生产第一线去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但最后还是服从了留校任教的安排,从此便开始了矿物加工工程学科的教学与科研生涯。1952年9月全国教育系统进行了院系大调整,唐山交通大学采矿系成建制地并入中国矿业学院。
1953年6月16日,我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在这个时期,我们很多年轻人被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所激励,其中的一段话感受颇深:人最重要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他将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他可以说:“我的整个生命和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伟大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当时每个人都忘我地勤奋工作,希望为国家的强盛贡献出自己的力量。1958年我被国家公派前往前苏联莫斯科矿业学院进修,师从И.维尔霍夫斯基教授,并进行了跳汰理论和放射性同位素用于选煤过程的科学研究。在苏联期间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只有国家富强了,人民才会幸福,而国家富强离不开科学技术进步”。1959年中苏关系渐趋紧张,技术资料被封锁,在苏的中国学者处境困难。尽管如此,我仍然想尽各种办法搜集技术资料,进行实验研究[2]。
1960年底我回国后,在当时煤炭部和学校领导的关怀、支持下,很快地组建了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实验室,开展选煤理论和测控技术的实验研究,并担任主管科研的副系主任。当时跳汰选煤已成为广泛应用的选煤方法,但对跳汰分选机理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针对跳汰水流运动特性和床层松散机理这个十分复杂的课题,我深入细致地进行了跳汰水流运动特性(跳汰周期)对物料分选过程作用的研究,揭示了跳汰分选机理的实质。
1964年,周恩来总理让煤炭部派专业组考察日本选煤技术,煤炭部让北京矿业学院派两位教师随同考察,这样我作为考察组成员和中国五金矿产进出口公司的代表团一起出访日本。在短短的42天里,我们跑遍了日本的选煤研究所、煤矿、选煤厂、选煤设备制造厂和部分金属矿山。当时日本选煤技术主要是从美国、法国、联邦德国和荷兰引进的各种重介质选煤技术、设备和日本研制的筛下空气室跳汰机,通过考察座谈、整理资料,带回了几大箱技术资料。回国后,我即向煤炭部领导作了汇报,组织力量进行研发,并编撰出版了30万字的《出国参观考察报告——日本选煤技术和设备》。为解决难选末煤的高效分选问题,根据煤炭部的安排,同年我作为技术负责人指导和参加了我国第一座采用重介质旋流器处理末煤选煤厂的设计、建设、安装、调试和投产全过程。为解决跳汰机大型化问题,还指导研制了我国第一台筛下空气室跳汰机。迄今为止,这两项技术仍是中国选煤生产主要工艺和设备的依据。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的风暴扑面而来。我被批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反动学术权威”、“苏修走狗”,甚至我早年参加洪流社的革命活动也被批为是进行特务活动。我被关押审查,科研工作被迫中断。我很苦闷,也曾感到悲观失望。
1970年,我们全家随北京矿业学院内迁到小三线的四川省合川县三汇坝,在搬迁时我卖掉了三板车的藏书。在“文革”开始后的四、五年间,我一直被监督劳动,无法从事自己的研究工作,这是我一生最苦恼的事。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70年我被恢复党籍后才有所改观。
1972年我被借调到燃料化学工业部,参加引进国外选煤技术和设备的技术谈判。当我放下砸石头的锤子,风尘仆仆地赶到北京与美、苏、波兰等国技术专家进行谈判时,才发现我国的选煤技术水平已经落后了。出于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我夜以继日地工作,查阅大量国内外资料,掌握各种信息,以便我们国家在引进选煤设备时不吃亏。针对从美国、波兰进口的不合格设备进行了严肃认真的索赔工作,并受到部领导的嘉奖。1975年我被学校召回参加现场教学科研工作,重新开始了我热爱的选煤专业的教学和科学技术研究[3]。
2.建立“粒群透筛概率”筛分理论,首次将近似筛分理论成功用于解决潮湿细粒煤的干法筛分问题,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煤用概率分级筛
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召开了,邓小平同志在大会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等重要论断。这些论断鼓舞了我对选煤科学研究的信念,我即写下了《中国选煤科技中的若干问题》,提交给1978年全国选煤科技情报会议。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选煤生产现场我注意到由于井下采煤需要洒水除尘,加上煤层透水和管理不善,选煤厂原煤的外在水分一般都在7%以上,潮湿的煤粒和煤泥经常堵塞筛孔,无法进行有效的细粒干法筛分。为了攻克这一世界性科技难题,我应用颗粒透筛概率理论开始了煤用概率分级筛的实验研究工作。当时学校在四川合川县三汇坝办学,条件艰苦,科研环境也很差。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创造条件,利用实验室的旧有设备和废旧材料改装了实验用的模型机,经过无数次试验,于1982年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台处理潮湿细粒煤的煤用概率分级筛,并在阜新矿务局五龙矿进行了工业性试验,较好地解决了潮湿细粒级煤6mm的筛分难题,使煤矿和用户都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接着又承担了“六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煤用概率分级筛系列化”和“七五”煤炭部重点科研项目“重型概率分级筛的研制”[4]。
潮湿细粒煤炭干式筛分技术是当时世界筛分技术的难题。我们突破传统的精确筛分概念,研制了具有大筛孔、大倾角和短筛面长度的煤用概率分级筛,并建立了30t/h概率筛分中间试验系统。在国内外首次将近似筛分理论成功用于解决潮湿细粒煤的干法筛分问题。煤用概率分级筛能有效地处理外在水分≥7%的0~50mm粒级原煤,将其筛分成>25mm、13~25mm、6~13mm和<6mm等4个粒级的煤炭产品。其能耗仅为一般振动筛的六分之一,当进行6mm筛分时,单位面积处理量为20t/h·m2,比一般振动筛提高六倍。并且在大量实验研究基础上,建立了粒群沿筛面长度透筛概率的分布模型,突破了过去中外学者 M. Gaudin,F.Mogensen等人提出的单颗粒透筛概率理论,揭示了物料筛分过程的实质,同时还提出了近似筛分效果的评定方法。为适应粘湿细粒煤的筛分,我们又研制出一种新型的QGS系列琴弦概率分级筛,生产实践证明效果良好,并提出了该筛分机的力学模型和琴弦筛网的设计公式。
煤用概率分级筛在我国煤矿及选煤厂的推广应用,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煤炭干式筛分设备”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煤用概率分级筛系列化”1986年获“六五”国家科技攻关表彰大会表彰奖;“潮湿细粒级煤炭的透筛概率理论及其发展”1992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甲类)一等奖等,并获得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5项。
3.创立“空气重介稳态流化”分选理论,建成世界上第一座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厂
中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最大的煤炭基地“三西”——山西、陕西和内蒙古西部,由于缺水,使用传统的湿法选煤技术分选煤炭有很大的局限性。同时,湿法选煤既浪费水资源,又污染环境。为了解决中国缺水地区、高寒地区以及遇水易泥化煤炭的分选问题,1984年我又开始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技术研究与开发。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就应用流化床原理开始干法选煤试验研究,前苏联、加拿大等国也在20世纪70年代相继进行研究,但至今还都停留在实验室研究阶段。在当时科研相对落后的中国,这项研究能成功吗?很多人对此抱着怀疑的态度。但我相信:只要符合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研究方向和方法正确,我们一定会成功的。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经过几年的努力,课题组先后攻克了“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式分选工艺系统和设备”、“干式流化床选煤方法及装置”等方面的众多技术难关,在分选机的结构设计、分布器的设计、分选介质的制备和粒度级配、操作参数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实现了气固两相流化床煤炭分选的三维空间密度的均匀稳定。1989年研制成功了5~10t/h的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式分选机,并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中间试验厂[5]。并为山西、黑龙江、江苏、河南、山东、湖南等省的22个煤矿和南非的煤矿做了可行性试验,都得到了满意的结果,中间试验厂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在这一领域中走到了世界前列。
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技术的半工业性试验成功后,紧接着又开展工业性试验,经过多次考察、洽谈,最终选定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桃山煤炭转运站作为工业示范点。由于长期熬夜工作,生活不规律,1990年12月8日,正当干法选煤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正如火如荼进行的时候,病魔却悄悄地降临到我的身上。被医院检查诊断为肾癌,不得不住进医院。那几天,我开始考虑自己的生死问题。当学校领导来看望时,我就提出了两条意见:“如果癌细胞还没有扩散,就尽快手术;如果癌细胞已经扩散了,就出院,尽可能利用生命能允许利用的最后时间,完成手头上的工作,把我所思考的全部内容告诉课题组的成员。无论生与死,我都要善待自己的生命,积极地对待自己的生命”。学校领导为我联系安排到北京协和医院,进一步检查结果证明,癌细胞还没有扩散,很快就做了左肾切除手术,术后25天,病情刚刚稳定,我就坚决要求出院。回家只休息了几天,就坐火车赶到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正在建设的桃山干法选煤厂。
为了尽快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工业示范型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厂,完成“八五”国家重点工业性试验项目“50t/h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系统与设备”,我放弃了当地政府安排住高级宾馆的待遇,带领科技人员吃住在现场。在七台河市桃山干法选煤厂,前后呆了近两年的时间,最长的一次有3个多月。冬天,那里气温是零下30℃以下,南方人一般都受不了。1994年春节我打算不回家过年,七台河市领导知道后硬是把我“轰”上火车回徐州与家人团聚。在七台河市桃山干法选煤厂建设期间,老伴患脑溢血去世了,我强忍着悲痛料理完丧事,强迫自己振作起来,仍然坚持回到工作现场第一线。经过3年多的苦战,终于在1994年6月建成并调试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座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工业示范厂,实现了这一技术的工业化应用,顺利通过了国家技术鉴定和工程验收,鉴定意见是:“该干法选煤厂是国内外第一座工业应用的生产厂,该项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这一工程科技项目的研究成功及投入生产,标志着我国缺水、高寒地区和遇水易泥化的煤炭分选有了高效的干法选煤方法,为我国洁净煤技术中煤炭洁净加工开辟了一条崭新的技术途径[6][7]。
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工艺系统、设备和生产指标得到了加、美、俄、澳、德、日等国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该选煤方法具有分选不用水、分选效率高、分选密度调节范围宽、无环境污染、建厂投资和生产费用低、经济效益好、建设周期短等特点,为我国煤炭储量占三分之二以上的缺水地区开创了高效干法选煤方法。“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方法和分选机”1995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空气重介流化床干法选煤的理论及发展”1996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甲类)一等奖。获得美国和中国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17项。“空气重介稳态流化”选矿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根本改变了已沿用100多年的湿法分选现状,是选煤技术领域一次深刻的革命[8][9]。
4.为实现煤炭高效清洁综合利用,致力于中国洁净煤的战略研究
进入21世纪以来,为了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和缓解石油、电力、交通等资源短缺和运输紧张的现状,我开始致力于中国洁净煤的战略研究,向有关部门进言,写建议书,组织专门会议,宣传讲解。2002年7月经我发起,由中国矿业大学、日本岗山大学、美国肯塔基大学和美国 K.R.柯马雷克公司共同组织召开了首届国际干法选煤学术研讨会(Fir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D ry Coal Cleaning,Clean Coal Technology),并任会议主席,有中、美、俄、日、澳等国代表140余人出席。2004年4月经我发起,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召开了“中国洁净煤战略研讨会”,由我做主题报告。2004年12月,我提出了“关于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型煤矿坑口电站的建议”,并由中国工程院以“工程院院士建议”上报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各部委。2006年编著《干法分选与洁净煤》学术论文集,2009年主编出版《中国洁净煤》。2010年我被授予第16届国际选煤大会国际组委会首次设立的“终身成就奖”(IOC Chairman’s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我感到非常荣幸,这是国际同行专家对我个人和我的科研团队在选煤领域工作成绩的肯定,也是国际同行专家对我校矿物加工工程学科发展建设水平的认同,体现了我校矿物加工工程学科在国际上的地位。正如我在获奖时发表感言中所说:“这个荣誉首先属于我们伟大的祖国,祖国的强大,国际地位越来越高,让我们这些科学家在国际舞台上受到人们的尊重,这个荣誉还同样属于我的科研团队和国际选煤大会的所有会员,是大家为了一个共同崇高的目标——为人类美好的生活,是大家的通力合作和齐心协力,才能有今天的成绩”。
二、学术思想与人才培养
1.学术思想
近60年来,我始终坚持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严谨治学、潜心钻研、刻苦攻关,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为国家尤其是煤炭行业培养和造就了一批高质量的科技人才。并且在长期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积累形成了自己的治学理念。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完善科学研究体系。只有将科研成果应用于生产,才能形成强大的生产力,在企业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这是我建立“粒群透筛概率理论”和“空气重介稳态流化分选理论”重要的思想基础,即结合生产实际进行理论研究。在科研实践过程中,我较深刻地领会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和《矛盾论》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的重要思想,并把它付诸行动,成为我进行教学与科研的导航灯。我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严格按照:实验室研究——中间试验研究——工业性试验研究——工业化生产的应用科学研究体系进行工作。在科研工作中,坚信科研就是要为解决现场生产的本质问题而进行的,不是空泛和脱离实践的,如把实验室研究的科研成果直接应用到工程生产实际中去是冒险行为,是不切实际的,更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在进行概率分级筛的研制或是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技术的研究方面,都是严格按照科学研究体系一步一步的走下去。每一步每一研究环节都会反映出理论研究和实际不相符的问题或工程和生产上出现的问题,就需要去深化解决。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好地解决了现场的生产实际问题,受到厂矿的热烈欢迎,反过来又进一步完善了自己的科研理论成果。
科学研究要有前瞻性,我的科研工作都是结合煤矿生产中长远、战略性的关键问题进行的开创性研究。常规精确筛分技术——也就是筛孔尺寸和物料分级粒度相等,用于潮湿细粒煤炭分级时,产生严重堵孔的原因。为此,我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在世界上首先提出了粒群透筛概率理论并研制开发出煤用概率分级筛,采用大筛孔解决煤泥堵孔,采用大倾角控制粒度,采用最佳筛面长度提高筛分精度,因而每层筛面都能出合格产品。应用粒群透筛概率理论研制的变孔筛网,强化了物料的筛分过程,提高了筛分机的处理能力。通过调整筛面倾角控制筛分产品的粒度,方便准确,这是其他筛分理论、技术和设备所不能做到的。
我国三分之二以上的煤炭储量分布在西北缺水地区,还有一些煤种如褐煤遇水易泥化,无法采用传统的湿法分选方法和现有效率很低的风力干法分选方法,此外潮湿煤炭冬季运输过程中易冻结。正是针对这些实际生产中的难题,我着手进行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模型实验研究。1986年主持了煤炭工业部“七五”重点科研项目“5~10 t/h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系统和设备”的研究。1989年建成了5~10 t/h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中间试验系统。“七五”期间,又进行了1m2单室大面积空气重介质流化床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流化床面积增大近7倍的情况下,仍可以实现流化床的平稳运行和流化床的密度三维空间均匀稳定,为研制50t/h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机并进而实现大型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90年,主持了“八五”国家重点工业性试验项目“50t/h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系统与设备”,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工业示范厂,实现了这一技术的工业化应用。
针对干法选煤技术,我们开展了全方位的研究,针对生产实际中的不同问题,形成了 0~300mm煤炭干法分选技术系统。整个技术系统包括:解决大型露天矿50~300mm大块煤炭排矸的深床空气重介质流化床选煤技术、6~50mm粒级煤的普通流化床分选技术、小于6mm粒级煤的振动流化床和磁稳定流化床分选技术和小于1mm煤粉的摩擦静电分选技术和高梯度磁选技术。这些研究工作也已取得了实验室模型试验的满意结果,甚至建立了中试系统。
2.教书育人,培养创新型人才
我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深知任何一项事业或科研工作的延续性,需要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人,特别是具有深厚知识基础、掌握先进技术、精通业务、不怕苦、敢于承担风险、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年轻英才。我以自身严谨的学风、认真的工作作风、诚实的科学态度教育影响年轻人,使他们成为栋梁之材。
作为高层次创造性人才,一是要永远充满获取新知识的渴望,并善于学习知识和思考,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二是要有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涌动着强烈的创造欲望和激情;四是要有科学研究的素质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五是要有脚踏实地、不畏艰难、勇于攀登、实事求是的精神和严谨的学风。
注重加强学科交叉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培养研究生或年轻的科技工作者时我特别注重学科交叉,形成了有效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如图1。博士生培养过程是教学相长的过程、开展科研的过程。为了拓宽研究领域,便于学科的交叉,在招研究生时,注意除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外,还招收数学、物理、化学、力学、机械、化工和热能工程等不同专业的学生,传授他们矿物加工工程的知识和技能。针对他们原有本科专业各自不同的特点和原硕士研究生的论文课题,结合科研项目,制订不同的培养计划,在各自的课题研究中,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完成具有创新理念、科技的博士和硕士论文。
图1 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在培养学生方面注重学生思维和动手能力的提高,在对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培养方面,要求他们进行现场生产科学锻炼。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加强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在本科生的培养上,我提倡本科生参加第二课堂学习,即大学生在三、四年级就开始进入教师的科研小组,让他们具体参与教师的实验室试验、亲自动手设计工程图、制订试验方案以及分析整理试验数据,使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注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培养学生方面还特别要求学生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鼓励学生要具有探索新研究领域和新研究方向的开拓精神,不要迷信权威,不要受传统思想的束缚,要不怕失败,要有创新精神。同时在培养年轻人的过程中注重言传身教、严格要求。在实验过程中不管遇到什么技术难题,我都参与讨论、制订方案,和学生一起做试验发现问题,找寻原因,最终确保了试验条件及工艺的先进性、技术的创新性、试验数据的可靠性。在审阅博士论文时,对实验数据的准确性、资料的完整性、论文的系统性和学科发展的方向进行严格把关。
在培养研究生或年轻的科技工作者时,我始终要求大家一定秉持科学态度自己进行实验研究;一定要实事求是,认真做每一个实验、认真分析每一个数据;树立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能力,坚决反对抄袭、剽窃的恶劣作风;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从小项目做起;独创而不模仿,对别人提出的理论和观点不盲目迷信,在认真探讨的基础上,从中得到启发的同时形成自己的思路。只有形成自己的思路,多方面看问题,才能超越前人,有所创新,有自己的真知灼见。
注重培养年轻人。高效大规模的干法选煤在洁净煤技术中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虽然目前取得了重大突破,但要实现干法选煤全粒级的产业化可能还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因此我在60岁的时候给自己定下了一条誓言:“现在我急需的是培养有作为的年轻人”。年轻人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发明创造、独立思考和独立承担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精力旺盛,对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掌握最为快捷,计算机应用和外语基础好,对外交往频繁,信息来源广。同时,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注重联合培养,根据不同研究课题的需要,或把自己的学生送到国外去,或把国内外有成就的专家请进来等形式对研究生进行联合培养,通过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虽然年轻人有诸多的优势,但由于知识面、生产实践经验方面的欠缺,作为一个老教师要培养、帮助并真诚提携年轻人,要为他们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结合科研实践,我随时注意培养人才,在七台河进行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工业性试验时,我每天晚上都要把当天的问题总结,然后提出第二天的工作计划。在第二天早晨对课题组讲自己的工作计划,进行讨论,然后让课题组把意见拿到有现场领导参加的大组会上讨论。
如今,我培养的15名硕士、34名博士和3名博士后绝大多数已成为教授、博导,大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有些已经成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特聘教授等。其中赵跃民教授1991年博士毕业后,在原有干法筛分理论的基础上,又取得了新的成就,1993年被破格提升为教授(时年32岁),成为当时中国矿业大学最年轻的教授。我为他们取得的成就感到无比的高兴。
进入古稀之年,我欣喜地看到自己青少年时代曾经有过的“科学救国”、“科学强国”的理想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正在变成现实。为了祖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为了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我还要在教学和科研工作岗位上继续奋斗,这是我的信念,一生为之奋斗的信念。
结束语
1.我将自己的成长经历总体概括为三个阶段:年轻阶段要保持自己的好奇心,向书本、生产实际和前辈学习,充实自己;中年阶段要保持旺盛精力勇于创新、勇攀高峰;老年阶段应急流勇退,把机会和责任让给年轻人,甘为人梯。
2.中国要想得到别国的尊重就要自强,中国要自强就得有挺得起腰杆的人才,而要成为这样的人才就得努力学习!我们每位学生或年青学者必须树立为祖国强盛而刻苦学习的信念。
3.关于如何学习和开展科研,必须要在生产实践上探索关键问题,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创新,确定研究方向,组织团队。要熟练应用英语和计算机,要善于检索文献资料。要持批判态度读书,要围绕自己的工作要求进行学习,要勤做笔记,要想问题,找问题,提出问题。
4.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立伟教授曾总结“治学六字”:志、勤、识、恒、法、创。我希望青年学子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自己博大精专的学术素养,有醇厚的人文气息、丰富的人文思想、热忱的人文情怀,成长为具有理想远大、信念执着、专业过硬、德才兼备、求实创新一代青年。
[1] 陈清如.自序//干法分选与洁净煤[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6:1-5.
[2] 陈清如.回忆过去催人奋进[M]//邹放鸣.百年矿大记忆.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266-269.
[3]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工程技术编:能源卷1[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48-263.
[4] 坚持科研为生产服务——中国矿院副教授陈清如[N].中国煤炭报.1983-07-13(3).
[5] 陈清如教授发明干式选煤方法——解决了缺水地区选煤困难,被誉为煤炭产业的一次“革命”[N].中国教育报,1990-12-11.
[6] 干法选煤技术引人瞩目[N].中国科学报,1991-06-21.
[7] 魂系祖国煤炭事业——记中国矿业大学陈清如教授[N].人民日报海外版,1992-07-17(4).
[8] 中国首创世界第一座空气重介流化床干法选煤厂建成投产[N].中国矿业报,1994-06-29(2).
[9] 储慧中.陈清如——“干法选煤”之父[M]//张家先.科海星光.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159-164.
Scholarship and L ife——the Course of M y Grow th
CHEN Qing-ru
(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China University of M ining and Technology,Xuzhou 221116,China)
One’s outlook on life,the world outlook and the values are closely related w ith his grow ing experiences.This paper tries to guide the college students,postgraduates and young scholars to establish the correct outlook on life,the right world outlook and the correct values through introducing the author’s grow th course,to build the strict,scientific,p ragmatic and innovative academic environmen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 rocess of the author’s learning and exp loring,teaching and educating,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novation.The educating model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novative talents cultivation is p resented,w hich is formed in nearly sixty yearsof the author’s teaching.A t last, the author summarizes one’s life experiences as follow s:w hen young one should keep studying and p ractice,w hen middle-aged one should innovate and bear responsibility bravely,and w hen old one should give the oppo rtunities and responsibilities to the young peop le.
scholarship;life;innovation
G642
A
1009-105X(2011)02-0001-06
2011-04-06
陈清如(1926-),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主要从事干法选煤理论与技术、中国洁净煤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