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地域性”建筑的创作与审美范式
2011-01-11易梦溪
易梦溪
(湖南大学 建筑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2)
1 生态地域性建筑的相关概念
建筑是一门实用的艺术,它不仅关注经济与技术等现实问题,还与哲学、艺术发生关系.斯蒂文·霍尔[1]就曾经提出:“建筑不像音乐、绘画、雕塑、电影及文学那样,是受地域限制的产物,并总是与某一个地区的经历纠缠在一起的.”生态地域性建筑以生态学为切入点,以文脉主义和地域性作为导向,以生态美学作为依托,对建筑与自然、人、环境、生态、美学、艺术等诸多要素的关系进行研究.
1.1 生态建筑
“生态学”原意是指“家”或“住处”,随之生态学诞生.1956年美国意大利籍建筑师保罗·索勒里将生态学(Ecology)与建筑学(Architecture)两词合并为Arcology.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界比较赞同的生态建筑的定义为:“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合理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使得建筑能融入到环境中.生态建筑的切入点就是生态平衡,合理处理人与自然关系.”[2]
1.2 地域建筑
“地域指土地的范围或地区范围.如地域观念,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也叫区域.”[3]“所谓地方主义是指建筑上吸取本地民族的、民俗的风格,使现代建筑体现出地方的特色和风格.”[3]尽管现代建筑的创作方式不断趋于同一化,但建筑有地域依赖性,适应建筑所在地域气候、基地与社会环境.单从地域条件在生态地域建筑系统中的影响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富有特征的建筑和聚落形态;二是决定或影响建筑发展的各类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如气候条件、地形特征和地方材料,文化因素如地域社会组织结构、经济形态、宗教信仰与传统民俗,技术性的影响如结构形式、建造技术和装饰工艺等.
2 多元文化下的生态地域建筑创作形式
2.1 海洋生态地域性建筑—大洋洲
大洋洲由澳大利亚、密克罗尼西亚、美拉尼西亚以及新几内亚岛、新西兰南北岛、塔斯马尼亚岛等组成.大洋洲建筑,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与独特个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与当地土著的建筑经验相结合,大洋洲建筑体现了对地域建筑与文脉主义的细致关怀,在建筑设计上反映了对建筑风格、历史与环境的谨慎态度.
2) 将建筑结构与大地景观结合起来,形成大洋洲独特的建筑大地景观.大洋洲建筑手法清晰,结构严谨,简洁明快.大洋洲建筑师因地制宜,使建筑融入自然环境,创造出极具特色的景观.
3) 利用现代轻巧的钢结构创造出轻型景观,合理利用新技术与新材料,创造出轻盈飘逸的海洋特色建筑新形象.
4) 打破平屋顶对大洋洲建筑的束缚,创造出新颖的多种屋顶风格造型,并利用结构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建筑第五立面.
5) 大洋洲建筑的色彩也是其较为出色的一个特点.在乡土建筑中注重环境渊源,色调较浓,与土地相融合的砖、木建筑,色彩以暖色调的赭石、棕、红色及木本色为主.[4]50-51
2.2 阳光主题与低技术主题建筑—南亚次大陆
南亚地区是一个多元的世界,近1 000年来一直保留着各自鲜明的特征,在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阿富汗、斯里兰卡、尼泊尔、不丹和马尔代夫中,多元文化持久存在并保持其相对独立性,如传统与现代、繁荣与贫穷、公有与自治等.南亚地域建筑的特点有:
1) 建筑师努力通过建筑形式本身实现对气候的控制.炙热的阳光是南亚面临的挑战,如何减少建筑吸收的热量是一直以来南亚建筑师们为之不懈努力的目标.
2) 低技术建筑是南亚建筑师的权宜之策.南亚建筑师通过研究当地的文化传统、自然气候、生活方式,运用低技术解决各种复杂的气候、地理、人文环境及建筑本身问题,在降低建筑施工难度和减少耗资方面有其独特的个性与可识别性.
2.3 沙漠主题和新技术主题建筑—西亚
西亚也叫西南亚,包括阿富汗、土耳其、塞浦路斯、叙利亚、黎巴嫩、巴基斯坦、以色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阿拉伯也门共和国、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巴林等国家和地区.西亚干旱少雨,地面上茫茫沙海,是世界最著名的干旱地区之一.[4]87-88炎热干旱的气候决定了西亚国家独有的建筑特点:
1) 伊斯兰宗教的传统与创新.大多数穆斯林规划师与建筑师采用低技术、高技术与适宜技术灵活运用的态度,赋予了现代伊斯兰建筑新的空间与更加舒适的物理环境.
2) 西方建筑师开始主动适应伊斯兰建筑文化.部分西方建筑师十分重视伊斯兰宗教文化,他们通过深入研究,自觉地将自己成熟的设计理念融入伊斯兰文化,使建筑具有一种宗教和文化的认同感.[4]106
2.4 建筑的“神秘”魅力—非洲
由于原创性和非限定性激情使非洲艺术弥漫着神秘的魅力,这种模糊与不确定性同样存在于土著建筑创作中,因而比起僵化的西方理性思维而言,非洲建筑师和艺术家的不拘一格的动态设计理念更具特色.[4]150-151非洲建筑具有以下特点:
1) 非洲原住民的建筑能真实地反映当地地理、自然和社会条件,是最纯真的地域性建筑.
2) 非洲传统建筑艺术具有质朴、明快、粗犷等特色.
3) 非洲文化的优越之处在于显示出一种摆脱僵硬的建筑教条的新自由:将空间和体量及由体量、构造和色彩三者并重而创造出的平衡创造出独特而典型的特征.
4) 非洲的“神秘魅力”在于其建筑与艺术的“动态感”,这也是非洲现代建筑创造力的源泉.
2.5 民族主题建筑—拉丁美洲
从拉丁美洲建筑师身上所散发出的哲学修养与其所处地理位置的独特背景,从其发展来看,结合本土的自觉创造精神是拉丁美洲建筑个性形成的基础.
1) 拉美艺术家和建筑理论家先后提出批判地域主义和适度现代性等理论观念,这也使得他们成为世界各国思考现代建筑与地域建筑关系的推动力量.
2) 拉丁美洲将民族性与现代性结合起来,并对混凝土材料进行创造性地发挥,将民族热情释放到建筑创造中,设计出各种优美、充满抒情意味的自由造型建筑.
3) 拉丁美洲建筑的色彩一直是最为大胆与优美的,建筑师有驾驭建筑形体与建筑色彩两者的能力.色彩鲜艳、明快且不拘一格,具有欢庆热烈的民族气息,这正是传统审美范式的现代建筑所不具有的.
2.6 建筑的崛起与拓展—东亚
东亚建筑的拓展可归结为如下几点:
1) 面对亚洲城市特有的问题,如城市急剧扩大及生活环境恶化等,建筑师们提出了各种前瞻性理论构想,这些构想为解决东亚自身城市化的特殊问题提供了方案.
2) 如何在地少、人稠的条件下发展成为具有活力的国际化大都会成为东亚建筑师思考的重点.
3) 透过独树一帜的日本建筑可以看出建筑的发展之路,原因就在于:其一是对传统建筑空间的深邃思考,用现代混凝土创造出传统意境空间;其二是日本对于新建筑材料及建筑技术的研发,使其建筑创作风格能与欧美同步提高.
3 “生态地域性”建筑创作的审美范式
3.1 技术仿生的形式审美观
图1 朗香教堂
图2 悉尼歌剧院
现代主义运动让建筑抛弃了历史、艺术,脱离了自然,功能主义统一天下.仿生生态建筑的主要意图在于:去除现代性建筑的冷酷单调,还建筑独特意境,让建筑回归于所生存的环境中.如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见图1)给人以巨大的思索空间,建筑语意学家将其想象为双手、船体、鸭子、教士帽等多种隐喻.悉尼歌剧院(见图2),因其地处海边,建筑师结合周围自然环境找到与其相适应的结构形式,如与海有着密切关系的帆船、贝壳等,因而悉尼歌剧院的外形是取材于环境要素的一个成功范例.仿生建筑主要包括两类:一类可以概括为形式主义的仿生建筑,该类建筑强调建筑与周边自然及社会的融合与和谐,使得建筑适用者从感官上体会到建筑是作为生态环境的一个要素而存在的.另一类是注重建筑运行方面的仿生建筑创作.建筑首先是满足日常生活或其他社会生活的实际功能需要.古人所谓“善”美,更多地是以社会伦理道德为评判标准,生态建筑也追求“善”美,不过其内涵改变为:追求生态伦理的评判标准.这类建筑好坏的评判标准就是建筑用材和环境选址是否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关怀,建筑使用时是否对周边自然环境无污染无伤害.[5]这一类建筑表现了在观念中人类重新放置自然、赋予建筑以仁厚本性的积极态度.
3.2 人地和谐相处的伦理审美观
德国古典哲学与美学的始祖康德的墓志铭篆刻着:“头上有灿烂的星空,道德律在我心中.”他将人律上升到与道德律同等高度,体现了人本主义的哲学目的.以奥尔多·利奥波德为代表的生态中心主义的自然价值观将人地关系上升到伦理层面,他主张善待土地,视土地为人类生存的伙伴,把人类与土地作为一个相互依存的共同体.中国古代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状态做了最富于生态意味的描述:“乘气云,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5]表明了人顺应自然的道理.道家主张天人合一的和谐生态观,如苏州的拙政园等古典园林代表作,“做假为真,以假乱真”,将自然最富意味的山水关系表现出来,使人在艺术化的自然中享受自然的情趣.如果建筑设计师在构思建筑时,既能考虑人自身的功能需求,又考虑到自然的舒适性,并努力营造两者的和谐统一,我们便可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地域性建筑.总体而言,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层面上的生态地域性建筑时,关键还是要关注生态学自身的内容,从生物链守恒的角度关注建筑在实际生态环境中的正反作用.因此,它注重的是生态伦理之“善”美.[5]
3.3 诗意栖居的生存审美观
生态建筑所蕴涵的主体间性归根到底从属于一种特定的意识形态.人将其主观能动性反映在建筑上:一是技术层面的“居住”,主要是为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另一种是精神层面的“居住”,是人们所关注的建筑的精神价值.而对于生态地域性建筑来讲,其存在的主要意义并不在于其功能的满足与完善性,而在于与自然的亲和状态,更在于人在建筑中所获得的精神家园的享受.正如海德格尔所述:“安居是凡人在大地上的生存方式.”[6]生态地域性建筑要实现诗意栖居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居者需要充当看护地球存在的角色.只有当基本生存环境得到保证,人的本真存在才能在其中得到映现.因而海德格尔就曾抱怨都市生活的巨大破坏性,他更愿在乡下感受群山的无言、植被的蓊郁和长夜的寂静.其次,生态地域性建筑需赋予建筑以自由才能实现诗意栖居.人与自然的生命自由关系就是一种超越主客体的审美关系,在其中主客体消除对立,统一亲和于诗意之中.正如清人袁枚终生经营的随园一样,人物情义交融的境界正是典型的“诗意栖居”.[7]
4 结 论
本世纪的最大特点就是信息膨胀,也是知识经济的世纪.生态地域性建筑的创作与审美也应该反映社会变革的潮流,重在对建筑“地方性”内涵的深层发掘及其哲学的科学扬弃.而外在的传承与融合是有限的,只有真正具有内涵的弘扬与舍弃才是持续之道.当代建筑师要取得创造性的进展需不断解放思想,开拓思维,从深层文化与历史积淀中挖掘生态地域性建筑的创作灵感.
[1] 苏勇. 内与外的限制—合肥东方国际会议中心设计[J]. 安徽建筑,2007(4):35-37.
[2] 雷鸣. 论生态学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实现[J]. 民营科技,2011(4):284.
[3] 王受之. 世界现代建筑史[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4] 王育林. 现代建筑运动的地域性拓展[D]. 天津:天津大学,2005.
[5] 方宏烨. 生态建筑的审美理念与范式[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7(11):20-24.
[6] 海德格尔. 人,诗意地安居[M]. 郜元宝,译.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4.
[7] 贺天忠. 论主客体实践自由与美的本质[J]. 湖北大学学报,2010(4):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