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专题研究

2011-01-11邵维正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专题研究辛亥革命李大钊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专题研究

主持人语:

在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前后,全党全国掀起了学习党史的热潮。学习和研究中共党史要从党的创建开始。俗话说:水有源、树有根。中国共产党的“源”和“根”,就是党的创建。为此,本刊发表一组有关中共创建的新作,奉献给读者。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不是偶然的,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中国革命斗争的现实需要。从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连绵不断,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日益衰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人民是不会甘愿长期忍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的,许多志士仁人为挽救民族的危亡、寻找国家的出路,展开了多方面的努力和斗争。比较著名的有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统治阶级内部开明阶层发起的洋务运动,维新派推动的戊戌变法以及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都曾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一些成果,尤其是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在中国第一次确立起共和体制,但最终都失败了。救国救民的艰巨使命历史性地落到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历史的必然性并不等于党会自然产生,建党目标的实现需要经过多方面的努力。本期发表的《五四运动为中共创建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一文,着重论述了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以及早期组织的建立,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奠定了思想基础、阶级基础和组织基础,必备条件已经具备,党就应运而生了。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是陈独秀和李大钊,“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成为佳话。本期刊载肖甡撰写的《陈独秀是中共创建的最大功臣》和朱成甲撰写的《李大钊爱国主义思想的特点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两文,以确凿的史料、精辟的阐述和独到的见解,论证了陈独秀、李大钊对建党的杰出贡献。本期还刊载夏燕月撰写的《董必武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通过对党的创建人之一的董必武,从投身辛亥革命转而接受马克思主义,到筹建早期组织的心路历程,反映一代元勋对真理的追求,颇有新意和启迪。

以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宣告诞生,毅然担负起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重任,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所说:“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发展前景。”

邵维正: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教授,著名党史专家。1951年初参军,曾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9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专业技术一级。现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主要成员、国家社会科学规划评审专家。1992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8年被总后勤部授予“一代名师”荣誉称号,2001年获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2002年获军队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主编、参编著作36部,发表文章200多篇,获国家和军队各类奖项30余项。

猜你喜欢

专题研究辛亥革命李大钊
李大钊《青春》
与李大钊一起就义的路友于烈士
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李大钊
专题研究·古代地中海文明
中共早期领导人李大钊英勇就义前后
《孙武专题研究》
The Collaborative Cross mouse genetic reference population designed for dissecting complex traits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