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港口物流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2011-01-09汪长江

关键词:港口课程体系物流

汪长江

(浙江海洋学院管理学院,浙江 舟山 316000)

港口物流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汪长江

(浙江海洋学院管理学院,浙江 舟山 316000)

港口物流管理本科人才培养必须在对港口物流内涵与行业需求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确定人才知识与能力结构,构建理想的课程体系,选择合适的培养路径,并做好教师队伍、实验室、实践培训基地、教材与课程、培养监控管理制度等相关的基础建设工作。

港口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能力结构;课程体系;培养路径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包括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集中体现高等教育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1]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要求又具体体现为培养目标的确定、课程体系的构建、培养路径的设计与实施、基础工作的建设等几个方面。本文拟根据多年的研究实践来探讨并构建港口物流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一、港口物流内涵与行业人才需求

人才知识能力结构是根据专业内涵与行业市场需要来确定的,因此,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必须从专业内涵与人才需求的分析入手。

(一)港口物流内涵

港口物流是以港口作为现代物流过程中的一个无可替代的重要节点和服务平台,以促进区域性经济发展为中心,以建立货物中心、配送中心、物流信息加工和商品交易中心为目的,利用港口集运输、仓储、装卸搬运、代理、包装、加工、配送、信息处理、多式联运等为一体的特长,形成以港口物流原理、港口物流实务与港口物流技术为核心的内容架构,发挥由点(港口)到线(陆路、水路运输)、面(港口腹地及周边区域)的区域物流活动的辐射优势,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物流活动。[2]

(二)港口物流管理人才需求

从2000年教育部批准北京物资学院第一家高校开设物流管理专业,2001年教育部批准大连海事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开设物流工程专业起,到2010年,国内开办物流专业的学校,本科有230所左右,专科(高职)有400所左右,中职有600所左右,如果以现有规模静态计算,在2010年入学的学生毕业时,本科层次物流专业毕业生年约2万人,专科(高职)物流专业层次毕业生约3万人左右,中职层次物流专业毕业生年约5万人左右。

从现有文献提供的数据看,我国近年对各类层次的物流人才需求量为30-40万,并且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3]。按照有物流专业学习背景的管理人员不超过20%[4]的实际状态来看,物流管理人才呈供大于求的状态,但从行业运行的实际上来看又呈人才缺乏的状态[5]。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所表现出的状况是大路货的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供大于求,但经过细分后的拥有鲜明行业特色的物流管理人才奇缺。人才需求的这种状态决定了我国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不能千篇一律,必须构建满足相应细分市场需求的有鲜明行业特色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以港口物流为例,我国目前拥有1.84万公里的海岸线,11万公里的内河航道,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大陆目前建有1460多个商业港口、34000多个码头泊位,承担着9%的国内贸易物流与90%以上的国际贸易物流[6]。统计资料显示,在这个领域,相关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是严重缺乏的,而随着我国现代港口及航运物流中心的迅速发展,对港口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却在激增,具体体现为[5]:

1.港口物流管理实务型人才需求

包括①港口生产管理人才:港口生产调度管理,港口集装箱业务管理,港口船舶理货管理,港口商务管理与口岸管理,港口设备管理,港口库场管理,港口信息化与智能化管理,港口后勤管理等;②运输管理人才:海上运输与内河运输,公路运输与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与邮政运输,及国际多式联运等;③业务管理人才:货代、船代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包装、商检及信息条形码管理,流通加工管理,单证管理等;④港口区域经济管理人才:区域经济运行管理,物流园区管理,保税区管理等。

2.港口物流管理理论型人才需求

要求掌握港口物流系统理论知识,能对港口物流发展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对策的人才。具体包括①港口物流发展分析与战略研究人才:制度、体制分析研究,比较研究、战略研究等;②港口物流经营管理理论研究人才:经营管理理念与方式研究,管理组织研究,虚拟经营研究等;③港口物流系统管理理论研究人才:港口物流系统一体化与供应链研究,决策管理研究等;④港口物流效率研究人才:港口物流效率基本理论研究,效率测评方法研究等。

《蓝海战略》作者钱·金先生说:“要赢得明天,企业不能完全靠与对手竞争,而是要开创‘蓝海’,即蕴含庞大需求的新市场空间,以走上增长之路。”[7]港口物流人才细分市场具有广阔的可持续发展的特点,能在过度拥挤的一般性物流人才市场中独辟蹊径,无疑是一片充满希望的“蓝海”。

二、港口物流管理人才知识能力结构与培养目标

(一)港口物流管理人才知识能力结构定位

根据上述港口物流的内涵及行业人才需求特点,港口物流管理本科人才需要既掌握物流的基本理论知识,又要掌握港口物流相关的特殊知识,应该在学习经济学、管理学、物流管理及海洋科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物流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的基础上,系统地掌握港口物流管理理论、实务与技术,在点(港口)、线(水、陆、空运输及其多式联运)和面(港口腹地及相关区域经济)等领域具有分析和解决港口物流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其知识能力结构的逻辑体系如下:

1.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是使学生成为有用之才的的基本资源基础。港口物流管理人才需要掌握以下知识:①基础知识:较系统地掌握物流管理学科所需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②专业知识:较深入地理解掌握并能熟练应用物流管理与港口物流管理的理论、实务与技术知识。包括较扎实地掌握物流管理问题研究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以及物流系统设计方法;在港口管理、运输管理、区域经济管理、国际物流管理的某一方面具有系统的知识,具备分析和解决相关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熟悉我国物流经营管理特别是港口物流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及世贸组织的国际公认准则及国际惯例,了解物流及管理尤其是港口物流管理的发展动态及新技术。

2.能力结构

能力结构是使学生成为有用之才的潜在素质基础。港口物流管理人才需要培养以下能力:①基本工作能力:包括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在物流领域内的对外业务交往的基本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有一定的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运用物流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②专业工作能力:港口运行管理能力;运输管理能力;区域经济管理能力;国际物流管理能力。

3.素质结构

素质结构是使学生成为有用之才的内在本质基础。港口物流管理人才需要树立高尚的品德与坚强的意志力: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而形成高尚的品德;②具有在艰苦条件下团结协作、坚韧不拔、勇于克服一切困难完成各项任务的坚强意志力。

(二)港口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根据上述分析,港口物流管理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于:培养具有较系统的经济学、管理学和海洋科学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特别是港口物流管理理论知识与业务技能,具有较强的物流管理特别是港口物流管理的实务与技术能力和一定的理论研究能力,能适应企业物流和第三方物流管理需要,了解物流系统设计和物流经营、管理、决策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能在各类工商企业或物流专业公司特别是港口、交通海运、相关经济管理等相应企业从事物流及管理工作,以及在政府相关部门、科研机构和各类专业学校从事相关的管理、科研及教学工作。

三、港口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与路径选择

(一)港口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基本载体,根据人才能力结构与培养目标,经长期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构建港口物流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港口物流管理本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二)港口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路径

课程体系的确立为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奠定了基础,因此课程设置要涵盖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定位要求,经实践检验上述课程体系基本满足港口物流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但要按此体系培养出符合行业需要的人才,还必须通过有效的培养路径。

培养路径包含培养途径与培养方式。根据港口物流管理本科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要求、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特点,其培养路径为三方面:①知识学习;②能力培养;③素质培养。这三方面的有效构建其实是建立在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习实践、专题操练(课程设计、项目设计、论文等)等多种培养方式的基础之上的。培养路径的原理见图2。

图2 港口物流管理本科人才培养路径图

四、港口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基础工作

人才培养的基础工作是指教师队伍、实验室、实践培训基地、教材与课程建设、培养监控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建设工作,它构成了整个培养工作有效实现的基本条件。

(一)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我国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师大部分是从经济学、管理学、交通运输学、物质管理等相关领域转变而来,物流科班出身的老师较少,专业整体水平不高,缺乏物流行业实际工作经验。而对于港口物流,其行业的特色对教师队伍的专业性要求更高。

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引进,二是培养。在引进上,为保证人才质量、避免“武大郎开店”效应,必须创建一个面向世界的、开放型的、高效灵敏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在培养上,一方面可通过选送物流教师出国出校培训,掌握国内外先进的物流理论和教学研究方法;还可以选派物流教师定期去企业实习,积累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可聘请国内外专家和企业资深物流经理为客座教授等为现有教师的水平提升创造条件。同时通过制度设计使物流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改革传统的物流教学模式,从而全面提高教学整体效果。

(二)实验室和实践培训基地建设

港口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性很强,为此,必须加强实验室与实习基地的建设,并真正建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高效结合与良性互动的机制。

在实验室和实习培训基地建设上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做好实验室功能设计与建设。根据港口物流管理的内涵和人才培养目标,应建设具有港口多智能体协同运营模拟实验功能、港口智能控制模拟实验功能、以集装箱装卸为核心的码头运行模拟实验功能、物流供应链和配送模拟实验功能、港口物流职能管理机构(货运代理、船运公司、海关、保险、检验检疫、银行等)模拟实验功能等五大功能在港口物流管理方面具有先进水平的实验室。

2.做好实验实训项目设计与教学。实验实训项目的设计对人才培养至关重要,根据港口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目标,要开设实验实训项目42个,详细如表1所示。

3.做好实习基地的选择与基地指导教师的选配工作。要根据需要,选择具有港口物流不同领域的公司企业作为实习基地(3-6家为宜),并在基地企业中选择具有较高理论水平与实践经验的技术、管理与操作人员作为基地实习指导教师,与学校教师一起对实习学生进行指导,以真正达到教学设计的目的。

4.做好实习实践项目的设计与实施。实习实践是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磨练意志品德的重要环节,根据港口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目标,要开设实习实践项目6个,详细如表2所示。

表1 港口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实验实训项目一览表

表2 港口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实习实践项目一览表

(三)教材与课程建设

根据港口物流管理人才的特色培养需要,在教材建设上要重点建设当前物流管理专业系列教材中缺乏的教材,如《港口物流学》、《港口物流园区与保税区管理》等。要根据特色需要,重点建设几门高水平的具有港口物流特色的经典课程,以带动整体课程的建设,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四)培养监控管理制度建设

完善的培养监控管理是人才培养的基本保证,要制定科学灵活的培养监控管理规章制度,对教师的工作规范、人才培养方案即培养计划、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考试考查、教师业务水平等有关教学问题做出了具体明确、可操作的规定,使教学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可采取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教学质量监控管理的立体网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运作:①建立教学委员会,对学院主要教学、教改项目、教学质量进行研究决策。②成立教学督导小组,采用听课评课、日常和期中教学检查、座谈会等方式,确保学院教学工作的良好运行。③发挥学生对学院工作的监督作用,建立评教系统对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评价。

[1]黄国勋,席鸿建,曾冬梅.地方综合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整体改革研究[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1:20-29.

[2]汪长江.港口现代物流:概念诠释、效率测评与增进对策[J].管理世界,2008(6):180-181.

[3]到2010年我国大专以上物流人才需求量超30万人[EB/OL].(2008-01-15)[2011-02-13].http://www.china.com.cn/education/txt/2008-01/15/content_9532246.htm.

[4]曹允春.特色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物流技术,2008(10):76-79

[5]刘洋,汪长江.港口物流人才需求情况的调研[C]//浙江省经济学会2010年会论文集.2010:42-44.

[6]汪长江.港口物流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2.

[7]W.钱·金,勒妮·莫博涅.蓝海战略:超越产业竞争开创全新市场[M].吉宓,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6.

Research on Cultivation Mode Constructing for Port Logistics Management Undergraduate Talents

WANG Chang-jiang
(School of Management,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Zhoushan 316000,China)

To train undergraduate of port logistics management,we must determine the structure of talent’s knowledge and capacity based on content of port logistics and industry needs,and build a scientific course system,select the appropriate training path,and make the basic work such as teachers,laboratory,practical training,teaching materials and course development,training and other related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

port logistics management;cultivation mode for talents;capacity structure;course system;training path

G642

A

1008-8318(2011)04-0070-06

2011-04-25

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具有海洋特色的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编号:yb06070)研究成果。

汪长江(1959-),男,湖北汉川人,教授,硕士。

猜你喜欢

港口课程体系物流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港口上的笑脸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惠东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