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相关问题的反思

2011-01-08汪国胜

关键词:专业学位硕士跨文化

汪国胜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9)

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相关问题的反思

汪国胜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9)

如果把“使学生成为能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高层次、应用性、复合型、国际化的专门人才”作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的目标定位,那么这一定位就应该在培养要求和课程设置上得到反映,并通过培养思路的创新来实现。对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从专业学位的性质考虑,固然需要强调能力的培养,但同时也不可忽视汉语基础的夯实;就能力来说,不光需要有熟练的教学技能,同时还需要有良好的研究素质。作为高层次的汉语国际教育的专门人才,不应该是只会教书、不会思考和研究问题的“教书匠”,而应该是“知”“能”兼备、能“教”能“研”的行家。激发创新意识,培养探究能力,这对学生来说,将是一种受益终生的教育,这也符合现代教育理论所主张的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不能满足于表面上的“高层次”,应该追求实际上的“高水平”,培养出真正学得好、用得上、信得过的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值得反思的是,新时期以来,我国的汉语国际推广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基础还不强实,队伍素质也有待提高。应该说,大规模的对外汉语教师的培养,是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起步的。我们应该高瞻远瞩,抓住机遇,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入手,加强对外汉语教师队伍的建设,推进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发展,这样才有助于加快汉语的国际化进程,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汉语国际教育;教育硕士;培养目标;培养思路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于2007年。当年,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24所部属高校作为试点培养单位,招收了首届非全日制学生。2009年,新增培养单位39所,并开始面向应届毕业生招生,实行全日制培养。

我们知道,语言代表国家的核心利益,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民族认同的重要标志,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加强汉语的国际传播,加快汉语走向世界,是提高我国综合实力、扩大我国国际影响的战略举措。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正是为了适应“加快汉语国际化进程”的迫切需要,满足不断升温的“国际汉语热”对于海外汉语教师的巨大需求。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毕竟是刚刚设置的,缺乏可以借鉴的现成经验,目前的培养工作应该说还是处在一种探索阶段。2009年7月,国家汉办和“教指委”(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了对试点单位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中期检查。这次检查,实际上也是一次工作研讨,评估专家跟受检单位的相关领导及课程教师交换了意见,但认识上不尽一致。培养目标怎么定位?培养要求如何把握?应该设置哪些课程?采取什么样的培养思路?这些都是需要深入探讨和有效解决的问题。只有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保证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向海外派出真正能胜任汉语教学的优秀教师。

一、目标定位:汉语基础是关键

2007年12月,以国务院学位办的名义,公布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方案》中对培养目标作了明确的定位: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1]。2007年,24所试点高校招收的都是非全日制学生,这个《方案》(下称“07《方案》”)实际上主要是针对非全日制学生制定的。2009年开始招收全日制学生,国务院学位办又于5月份公布了《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下称“09《方案》”),将培养目标确定为:主要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跨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2]。

比较两个《方案》,我们不难看出:“09《方案》”跟“07《方案》”有所不同的是,前者增加了“跨文化传播技能”和“国际化”的内涵,但从本质上来说,两者是一致的,都是突出应用性,把“教学技能”和“交际能力”作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的核心要求和目标定位。

诚然,作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要求其具有过硬的“教育”本领,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同时还应该认识到,其“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汉语”,因此在培养目标中也应该对汉语基础提出明确要求。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扎实的汉语基础,就是有再高超的教学技能,也是难以胜任汉语的国际教育的。同时,对于教师,还要特别重视师德的培养。如果我们的这种认识成立的话,那么,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就可以定位为:通过课程学习和教学实践,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格和职业道德,扎实的汉语言、汉文化和外语基础,熟练的汉语对外教学、中华文化传播和跨文化交际技能,成为能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高层次、应用性、复合型、国际化的专门人才。

两个《方案》对汉语基础都未做要求,也许是因为在制定者看来,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其汉语水平可以满足教学的需要。有学者就认为:“他们已经具备足够用的汉语知识。”[3]这种看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方案》研制者的一种认识。但事实上,学生的汉语知识是欠缺的,别说是非汉语类专业背景的学生,就是汉语言、汉语言文学和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其汉语基础同样有待加强。2007—2010年所招收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生,就明显地暴露出这种实际情况,他们的汉语基础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实在。

二、培养要求:德、知、能多方面发展

培养目标是对培养规格或标准的一种宏观定位,培养要求则是对培养目标的一种具体描述。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决定于培养要求的是否合理,并能否得到很好的落实。

“07《方案》”提出的培养要求是: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2)热爱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和开拓意识。

(3)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较高的中华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4)具备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

(5)能流利地使用一种外语进行教学和交流;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科技手段进行教学。

“09《方案》”提出的培养要求是: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2)热爱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和开拓意识。

(3)具备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科技手段进行教学。

(4)具有较高的中华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5)能流利地使用一种外语进行教学和交流,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

(6)具有语言文化国际推广项目的管理、组织与协调能力。

就基本思想而言,两个《方案》所提出的培养要求应该说是大体一致的,不过比较来说,“09《方案》”对要求的表述显得更有条理。但两个《方案》对于汉语基础的要求都是不够明确的,至少是不突出的;至于研究能力方面,则没有提出任何要求。这同样也反映出《方案》研制者对于汉语基础、研究能力等方面不予重视的一种态度。

根据两个《方案》的基本思想,我们认为,对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无论是全日制的,还是非全日制的,应该明确地提出四个方面的具体要求:

第一,思想品德。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2)热爱汉语国际教育事业;(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崇高的奉献精神。

第二,基础知识。要求:(1)系统掌握汉语基础知识;(2)深入了解中华文化;(3)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

第三,教学及交际技能。要求:(1)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技能、传播中华文化的技能和跨文化交际的技能;(2)能熟练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

第四,研究及管理能力。要求:(1)具有一定的汉语言文化及教学的研究能力;(2)具有汉语国际推广项目的管理、组织与协调能力;(3)具有一定的教育管理能力。

上述四方面的要求,也可以进一步概括到“德、知、能”三个方面,只有达到了这些方面的培养要求,才能实现所定的培养目标,使学生成为高层次、应用性、复合型、国际化的汉语国际教育专门人才。

三、课程设置:教学类课程与汉语类课程不可偏废

培养的目标和要求需要通过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来实现。在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上,两个《方案》有着明显的不同,反映了思路上的一种调整。

“07《方案》”将课程分为“公共”、“必修”和“选修”三类,其中“必修”类又分为五个板块。具体课程为:

?

“07《方案》”还规定:学分分布上,公共课为8学分,必修课和选修课均为10学分。除了外语为6学分外,其余课程均为2学分。五类选修课,至少从三类中选修。

从课程结构看,我们认为“07《方案》”过分地突出了教学类课程,汉语类课程显得分量不足;虽然有的课程带有“研究”的性质,但也都是属于教学方面的。在必修的五门课程中,三门是教学类的,汉语的只有“汉语语言学导论”一门。“教指委”在其制定的“课程说明”中,对这门汉语课程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明确的建议。建议内容分为 18 讲:(1)汉语概说;(2)汉语的历史;(3)汉语的语音;(4)汉语的词汇;(5)汉语语法(上);(6)汉语语法(中);(7)汉语语法(下);(8)语言与文字概说;(9)现代汉字;(10)语用理论与语用分析;(11)汉语的语用功能;(12)结构语言学;(13)功能语言学;(14)认知语言学;(15)语言研究的基本方法;(16)汉语语言学研究(上);(17)汉语语言学研究(下);(18)复习考试。每讲 2学时,里面又包含若干方面的内容。比如:“汉语概说”包括汉语使用现状、汉语的特点、汉语方言和语言规范、汉语在海外的使用、汉语国际传播等内容;“现代汉字”包括现代汉字的形体结构、汉字简化和书写规范、汉字编码、汉字的字音、汉字的字形、汉字的字量、形声字、偏旁部首等内容[4]。一门汉语课程,几乎涉及了汉语汉字的方方面面,而且还引入了结构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现代语言学理论,如此繁重的承载,教师该如何把握?恐怕只能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这种不深不浅、不痛不痒的教学,最终将成为一种流于形式的过场,不会有什么实际的效果,不可能如“课程目标”中所要求的那样,使学生“打下坚实的汉语基础”[4]。事实上,这一《方案》让人很难贯彻。据笔者了解,武汉的三所试点高校就没有照搬该《方案》,而是进行了改造,因为该《方案》不太切合实际。

如果说在“07《方案》”中还可以看到“汉语”课程,还包含一点“研究”的成分,那么到了“09《方案》”,则完全取消了汉语课程和带有研究性的课程。这一《方案》在课程设置的思路和课程结构上作了重大调整,它“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国际汉语教师的职业需求为目标,围绕汉语教学能力、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形成以核心课程为主导、模块拓展为补充、实践训练为重点的课程体系”[2]。具体的课程设置为:

类 型核心课程学位公共课程学位核心课程拓展课程课程名称政治;外语。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第二语言习得;国外汉语课堂教学案例;中华文化与传播;跨文化交际。汉语作为外语教学 汉语语音概说;汉语语法概说;汉语词汇概说;汉字概说;汉外语言对比。中华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交际 中国思想史;国别与地域文化;中外文化交流专题;礼仪与国际关系。教育与教学管理 外语教育心理学;国外中小学教育专题;教学设计与管理;汉语国际推广专题。教学调查与分析;课堂观察与实践;教学测试与评估;中华文化才艺与展示。训练课程

我们看到,除了公共课之外,“09《方案》”中所设置的23门课程,差不多有四分之三为教学、教育类课程,完全忽略了汉语知识的教学,表现了对于教学技能的过于偏重。由于教学类课程设置过多,结果造成了某些课程在内容上的交叉重复。是不是学生真的都“已经具备足够用的汉语知识”?难道真的“过多设汉语知识课是派不上用场的”[3]?事实给予的回答是否定的。别说是学生,就是好些从事多年对外汉语教学的青年老师,也常常感叹“教才深知学之不足”,对留学生提出的汉语方面的问题,好些都不能作出圆满的解释,甚至根本就回答不出。当然,知识是需要长期积累的,并不是全靠课程教学来获得的,但如果完全不设汉语课程,势必会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的缺陷,影响到学生的培养质量。

四、培养思路:注重基础,突出能力,实现三个结合

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当然是要求“德才兼备”。就“才”而言,我们采取的培养思路是:注重基础,突出能力,实行“三个结合”。

首先,是课程学习与教学实践的结合。学生通过课程学习,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字(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汉字等方面)、汉文化和外语知识,以及现代教育技术;通过教学实践,获得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技能、传播中华文化的技能、跨文化交际的技能,以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科技手段进行教学的技能。

其次,是读书讨论与研究写作的结合。围绕课程学习,指导学生读书,引发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讨论,并指导学生就语言教学、语言事实、跨文化交际、教学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撰写论文。通过这种结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研究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和“研”是相长的,作为一名优秀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不仅要有过硬的教学本领,还要有良好的研究素质,能够独立研究教学中提出的各种问题。

第三,是导师指导与集体培养的结合。一方面,为每位学生配备导师,导师负责学生的课程学习和论文写作;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指导小组的整体优势和每位导师的学术特长,强调每位导师有为每位学生提供指导的责任和义务,并通过学术前沿讲座、教学专题研讨、论文开题报告、教学实践活动等形式,实现对学生的集体培养。

通过培养过程的“三个结合”,使学生能够过好“三关”:(1)基础关——有厚实的汉语言文化基础和外语基础;(2)技能关——有熟练的汉语言教学技能、汉文化传播技能和跨文化交际技能;(3)研究关——有良好的研究素质和学风[5]。

之所以特别提出“研究关”,是因为在我们看来,研究素质无论是对科学学位研究生来说,还是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说,都是最基本、也是很重要的一种素质。就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而言,他们将来从事的是汉语的对外教学,教学中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语言或教学方面的问题,也肯定会有很多问题是书本上找不到现成答案的,需要自己通过思考和研究来解决。比如,“X里”和“X中”是经常使用的两个方位结构。X 后边的方位词“里”和“中”,通常指事物的“内里”或“内中”,都是“里头”的意思,因此,“里”和“中”往往相通,“X里”和“X中”可以互相替换。如:手里→手中丨心里→心中丨家里→家中。但是,“夜里”不能说成“夜中”,如“我夜里做了一个梦”,不能说成“我夜中做了一个梦”;“途中”不能说成“途里”,如“他正在来武汉的途中”,不能说成“他正在来武汉的途里”[6]。这是为什么?学生把问题提出来了,如果我们不作出考察和研究,就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就不能清楚地告诉学生“里”和“中”相通的条件和不能换用的情况。又比如,有位对外汉语专业的研究生在课堂上讲,汉语的“搞”是个万能动词,很多句子里的动词都可以换用“搞”字。事实果真是这样吗?如果并不是都能换用,那么什么条件下可以换用,什么条件下不能换用?换用后,会不会带来语义和语用上的差异?诸如此类的问题是很多的,而且往往在我们看来似乎不存在问题的地方,到了外国学生那里,却产生了疑问。因此,重视研究素质的培养,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来说,也是必要的。再说,作为教师,如果长期不思考和研究问题,习惯于照本宣科的讲授,会滋生惰性,其教学质量也是难以提高的。

五、结语

如果把“使学生成为能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高层次、应用性、复合型、国际化的专门人才”作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的目标定位,那么我们就应该在培养要求和课程设置上得到反映,并通过培养思路的创新来实现。我们认为,对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从专业学位的性质考虑,固然需要强调能力的培养,但同时也不可忽视汉语基础的夯实;就能力来说,不光需要有熟练的教学技能,同时还需要有良好的研究素质。作为高层次的汉语国际教育的专门人才,不应该是只会教书、不会思考和研究问题的“教书匠”,而应该是“知”“能”兼备、能“教”能“研”的行家。激发创新意识,培养探究能力,这对学生来说,将是一种受益终生的教育,这也符合现代教育理论所主张的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不能满足于表面上的“高层次”,应该追求实际上的“高水平”,培养出真正学得好、用得上、信得过的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值得反思的是,新时期以来,我国的汉语国际推广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基础还不强实,队伍素质也有待提高。应该说,大规模的对外汉语教师的培养,是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起步的。我们应该高瞻远瞩,抓住机遇,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入手,加强对外汉语教师队伍的建设,推进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发展,这样才有助于加快汉语的国际化进程,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1]国务院学位办.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D].2007.

[2]国务院学位办.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D].2009.

[3]蒋小棣.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课程设置研究[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4]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性委员会.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必修课程“课程说明”(讨论稿)[C]//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院校工作会议文件,2008.

[5]汪国胜.语言教育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邢福义.“X里”和“X中”[J].世界汉语教学,1996,(4).

H195

A

1001-4799(2011)04-0026-05

2011-03-15

“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中华文化繁荣发展中的汉语学科创新”

汪国胜(1958-),男,湖北大冶人,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信阳师范学院兼职教授,主要从事汉语方言、修辞及语言教育问题研究。

熊显长]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硕士跨文化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
——MTA教育中心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中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与启示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改进硕士研究生解剖教学的探索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