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耀邦同志“十年开拓”的起点

2011-01-08沈宝祥

红岩春秋 2011年2期
关键词:中央党校胡耀邦动态

文◎沈宝祥

耀邦同志“十年开拓”的起点

文◎沈宝祥

1988年秋,胡耀邦同志在中央党校工作时的秘书陈维仁,为自己的老领导写了一首诗,前两句是:“戎马倥偬为大同,十年开拓振雄风。”“十年开拓振雄风”,是对耀邦同志文革后复出的十年不平凡历程所作的很好概括。胡耀邦同志从1977年3月到中央党校任职,到1987年初,整整十年。这十年,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

若干年来,我用了相当大的精力,将我掌握的耀邦同志在中央党校时的讲话和文稿加以整理,形成四个材料:(一)胡耀邦对《理论动态》组的谈话;(二)胡耀邦给《理论动态》组写的批语;(三)胡耀邦关于中央党校整风、复校和教学的讲话;(四)胡耀邦在中央党校刊物上发表的文章。这些材料内容很丰富,也使我更全面深入地了解耀邦同志在这一时期的思想主张和实践。当年,耀邦同志多次对我们《理论动态》组同志说,要从全党角度考虑问题。他自己就是这样。他立足中央党校,面向全党、面向全局,思考问题和提出问题。耀邦同志在中央党校这一段时间虽然不长,却是他“十年开拓”的起点和起步,意义深远。

提出了拨乱反正的任务

早在1977年5月,胡耀邦同志就在中央党校的整风会议上响亮提出:把林彪、“四人帮”颠倒了的思想是非、理论是非、路线是非再颠倒过来。这是最早的拨乱反正口号。过了几个月之后,才有“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提法。拨乱反正,包括纠正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但在1977年上半年,还不可能直指毛泽东的名字。但耀邦同志提出的“三个颠倒”,实际上包含了纠正毛泽东晚年错误的内容。

为了进行“三个颠倒”,推进拨乱反正,耀邦同志决定创办一个刊物。经过不长时间的酝酿,他创办了《理论动态》这个刊物。《理论动态》5天出一期,每一期只刊登一篇文章。1977年7月15日,《理论动态》创刊。第一期的文章题目是《“继续革命”问题的探讨》。这是胡耀邦同志让吴江同志撰写的文章。这篇文章对毛泽东“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提出了质疑。十年文革中,这个“理论”被奉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全党全国只能学习领会贯彻,决不允许有半点怀疑。粉碎“四人帮”以后,仍然是这样。《理论动态》的这篇文章,居然对这个“理论”提出了质疑!后来,耀邦同志在回忆历史时说:理论上的拨乱反正,开始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这一口号。1977年7月吴江写的《“继续革命”问题的探讨》,提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继续革命的主要内容应是文化、技术革命、生产力的革命。那时候提出这个论点是不容易的,可以说是理论上拨乱反正的第一个行动。

我在这里要说的是,吴江同志在中央党校的座谈会上(胡耀邦同志主持的座谈会,本人参加了这个会)提出这个论点,确实是不容易的,而耀邦同志让吴江将这个论点写成文稿,作为《理论动态》创刊号的文章发表,更是不容易的。这充分反映了耀邦同志的胆略。这篇文章既是针对林彪、陈伯达、康生、“四人帮”的,更是针对毛泽东晚年错误的。

以后,胡耀邦同志具体指导《理论动态》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有力地推进了拨乱反正。

◎1977年10月9日中央党校复校开学,胡耀邦(前排中)等领导同志出席开学典礼

平反冤假错案的第一声号角

耀邦同志具体指导中央党校杨逢春、叶扬、陈钟三位同志,撰写了《把“四人帮”颠倒了的干部路线是非纠正过来》的文章,在1977年10月7日的《人民日报》发表(粉碎“四人帮”一周年)。这篇文章强调要敢于冲破阻力,推翻“四人帮”一伙对干部审查中的一切诬蔑不实之词和所作的错误结论、错误处理,落实党的干部政策。这是平反冤假错案的第一声号角。这篇文章发表后,引起了极为强烈的反响。

耀邦同志首先在中央党校实践平反冤假错案。他强调,平反冤假错案,落实政策,依据的只能是客观事实。依照耀邦同志的思想,中央党校的平反冤假错案进行得很快,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耀邦同志多次同我们《理论动态》组同志讲这个问题,他对中央党校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是比较满意的。实际上,中央党校的平反冤假错案,也是耀邦同志在全党全国范围内平反冤假错案的试点。

提出用实践作为检验真理、辨别路线是非的标准

党中央要求中央党校认真总结“第九次、第十次、第十一次路线斗争”的经验。这实际上就是总结十年文革,是一项十分重要又十分敏感的任务。胡耀邦同志以他的大智大勇,创造性地进行这一项工作。

1977年12月2日,耀邦同志在中央党校党委会上提出:“这十几年的历史,不要根据哪个文件、哪个同志讲话……还要看实践嘛!”“以哪个文件、哪个讲话为根据,不是科学态度,那就不是研究了。”他鲜明地提出: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分析”。耀邦同志否定了在文革中盛行的语录标准、权力标准。在耀邦同志的具体指导下,由吴江牵头,几位同志撰写了一个文件,即《关于研究第九次、第十次、第十一次路线斗争的若干问题》。这个文件明确提出:“应当以实践为检验真理、辨别路线是非的标准”,强调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胡耀邦同志是最早提出以实践为唯一标准检验十年文革的领导人。

1977年4月,胡耀邦同志组织中央党校八百学员讨论这个文件。最近,笔者有机会阅看了当年高级干部轮训班和中级干部轮训班几十个学员小组写的讨论总结材料。这些材料表明,大部分学员接受了实践标准,并且初步用实践标准检验了十年文革,提出了郁积心头多年的许多疑问。比如:

为什么非发动“文化大革命”不可?

看不出刘少奇有一条资产阶级路线、有一个司令部;

现在看,是否对问题估计得过分严重了;

对“二月提纲”和“5·16通知”,应怎样评价?

只强调反右而不强调反“左”,是一种极大的片面性;

林彪作为接班人写在党章上的教训;

关于“一月革命”,应当否定,对由此引起的“踢开党委闹革命”、 “全面夺权”,应当彻底批判;

“打倒一切,全面内战”是不是不可避免?

对“普遍夺权”到底如何看?

所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问题,理应怎样看?

天安门事件不是反革命事件;

“四人帮”为什么爬的这么高,时间这么长,后果这么严重?他们怎么能篡夺部分党和国家的领导权,这里有什么经验教训,今后怎样防止?

等等。

这次中央党校八百学员的讨论,许多人用实践标准检验了“文化大革命”,从根本上提出了质疑。这次讨论,是以后根本否定文革的一次酝酿,更是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前奏,意义重大。组织这样的讨论,充分显示了胡耀邦同志的政治勇气和高超智慧。

在八百学员讨论的基础上,依据胡耀邦同志的思想,中央党校的理论工作者明确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着手撰写文章。胡耀邦同志审阅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稿,并拍板定稿。这篇文章在《理论动态》发表后,他同意作为《光明日报》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公开发表,从而引发了一场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阅读胡耀邦同志在中央党校的讲话和文稿,回顾当年亲身经历的历史,明显看到,胡耀邦同志以后的许多重要思想和观点、重大的实践,在中央党校时已经提出,并开始实践,或者已有所考虑,或者思想已经萌发。

◎2010年11月20日,本文作者出席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95周年座谈会

沈宝祥,男,中央党校教授。1977年6月起,在胡耀邦的指导下参与筹办内部刊物《理论动态》,曾担任过《理论动态》编辑部主任、主编;在拨乱反正中,撰写过《平反冤案的历史借鉴》、《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清理“左”的思想》等发挥过重要影响的文章;编撰过《温故察今论党风》、《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胡耀邦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等重要著作。其中,《胡耀邦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依据大量第一手资料撰写,是全国唯一全面、翔实、准确记载这一历史事件的专著,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

【责任编辑/肖 用】

猜你喜欢

中央党校胡耀邦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动态
湿 地
我给胡耀邦当秘书
熊复的才干与学识——兼及他与胡耀邦的一段交往
走近党外干部“中央党校”
胡耀邦夜宿我家
胡耀邦问路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