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程序在双曲线轮廓类零件数控车削中的应用
2011-01-07王莹
王莹
(抚顺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辽宁 抚顺 113006)
在数控加工中,使用各种CAD/CAM软件来编制加工程序已经成为潮流,但是手工编程毕竟还是基础,各种“疑难杂症”的解决,往往还要利用手工编程。且手工编程还可以使用变量编程,即宏程序的运用。其最大特点就是将有规律的形状或尺寸用最短的程序段表示出来,具有极好的易读性和易修改性,编写出的程序非常简洁,逻辑严密,通用性极强,而且机床在执行此类程序时,较执行CAD/CAM软件生成的程序更加快捷,反应更迅速。
1 双曲线宏程序编制步骤
具体步骤如图1所示。
(1)给常量赋值;
(2)将变量赋初值,也就是将变量初始化;
(3)编制加工程序,若程序较复杂,用的变量多,可设子程序使主程序简练;
(4)修改赋值变量,重新计算变量值;
(5)语句判断是否加工完毕,若否,则返回继续执行加工程序,若是,则程序结束。
图1 双曲线宏程序编制步骤和流程
2 双曲线宏程序编程模板与应用
编制FUNUC数控车床加工带有双曲线轮廓类零件的通用程序,双曲线实半轴为a,虚半轴为b,使用变量编制此类零件宏程序。
2.1 工艺分析
车削双曲线轮廓的回转零件时,一般先把工件坐标系原点偏置到双曲线对称中心上,然后采用直线逼近(也叫拟合)法,即在Z向(或X向)分段,以0.1~0.5 mm为一个步距,并把Z(或X)作为自变量,X(或Z)作为Z(或X)的函数。为了适应不同的双曲线(即不同的长短轴)、不同的起始点和不同的步距,可以编制一个只用变量不用具体数据的宏程序,然后在主程序中调用该宏程序的用户宏指令段内,为上述变量赋值。这样,对于不同的椭圆、不同的起始点和不同的步距,不必更改程序,只要修改主程序中用户宏指令段内的赋值数据就可以了,把它当作固定模板使用。
2.2 编程模板
(1)双曲线为左右对称(如图2所示)。
图2 左右对称的双曲线
双曲线左右对称,实轴为X',X'O'Z'为原标准双曲线方程坐标系,XOZ为工件加工坐标系,标准双曲线的方程为
U为双曲线对称中心在X方向的偏移值,W为双曲线对称中心在Z方向的偏移值(在Z轴正方向为正值,负方向为负值)。变量定义见表1。
表1 变量定义表
加工程序如下:
O2000
WHILE[[#26+#23]GE#6]DO1
(判断句,如果#26+#23的值大于等于#6中的值,则程序在WHILE和END1之间循环执行,否则跳出循环,执行END1之后的语句)
#24=[#26*#26]/[#1*#1](计算中间变量)
#24=SQRT[[#24+1]*#2*#2](计算变量)
G01 G99 X[±#24+#21]*2]Z[#26+#23]F#9
(直线插补进给,用直线逼近双曲线轮廓,加工双曲线上半部轮廓时#24前取正号,加工下半部轮廓时取负号)
#26=#26-0.1 (Z方向坐标值减一个步距)
END1
M99
子程序编写结束后,在主程序中用G65调用。具体格式如下:
G65 P2000 Z__U__W__A__B__K__F__
(2)双曲线为上下对称(如图3所示)。
图3 上下对称的双曲线
双曲线上下对称,实轴为X'程序只有以下两句改动,其余不变。
#24=[#26*#26]/[#2*#2]
#24=SQRT[[#24+1]*#1*#1]
A为X向实半轴,B为Z向虚半轴。
2.3 双曲线编程模板应用
零件如图4所示,加工该零件,毛坯为φ100 mm×70 mm。
图4 零件图
(1)零件分析与编程技巧。从图中看出双曲线的Z向是实半轴,X向是虚半轴,双曲线的零点与编程零点重合。用G65标准宏程序调用的方法编程,这种方法对于数控机床的操作人员,只需要知道宏程序主体G65指令中个参数的意义,就可以用于同一类型零件的加工。当尺寸改变时,可直接套用。
(2)部分的宏程序。双曲线部分的宏程序如下:
……
T0303;
G97 S800 M03;
G00 X40.Z20.;
G99 G42 G01 X30.Z2.F0.5;(刀尖圆弧半径补偿)
Z-32.04;
G65 P2000 Z-32.04 U0 W0 A30.B40.K-37.5 F0.2
(用宏程序指令调用O1200宏程序主体)
X66.;
G00 G40 Z100.;
M00;
……
在曲线轮廓的标准宏程序主体程序中,直线插补时,#24前取正号。
3 结束语
宏程序编程是数控加工中必不可少的编程方法,只要掌握宏程序的编程原理,编程格式及变量应用,变化的量必须用变量来设定,中间计算的值可以用变量来过渡,某些常量也可以赋值给变量后来使用,以增加程序的通用性和可读性。这样就可以巧妙地应用宏程序编程,使程序简单、易懂、短小,具有比较高的实用价值。
[1]姜爱国.数控机床技能实训[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2]冯志刚.数控宏程序编程方法、技巧与实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王金城.数控机床实训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4]翟瑞波.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实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5]盛利强.数控车非圆曲线轮廓的加工[J].机械研究与应用,2009,(3):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