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校园植物开发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

2011-01-04鲁先文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植物学绿化标本

鲁先文

(淮南师范学院 生命科学系,安徽 淮南 232001)

利用校园植物开发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

鲁先文

(淮南师范学院 生命科学系,安徽 淮南 232001)

提高课程意识,利用校园植物资源,多途径地进行课程资源开发,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高师院校植物学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课程意识;校园植物;课程资源开发

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如何利用身边鲜活的材料———校园植物,开展教学活动,是每个植物学教师应该加以考虑的问题。

1 校园植物在植物学教学中的作用

植物学课程是专业基础课,热点知识少,识记的东西多,学起来比较枯燥。诸如木本与草本、单轴分枝与合轴分枝、单叶与复叶、互生与轮生……然而植物学又是一门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学科,充满了生活情趣。课本上讲到的名词术语,往往在校园里都能找到其代表植物。如果我们将课堂教学与室外教学结合起来,就能使书本上枯燥乏味的“死”知识变成“活”知识。室外教学时,先让学生仔细观察代表植物的典型特征,使之产生联想,然后要求他们解读该植物体形态特征对应的名词术语。这样有利于学生当场消化吸收课本理论知识,并留下深刻印象。校园常见代表植物的形态特征及其对应的专业名词[1,2]见表 1。

表1 校园代表植物与专业名词的联系

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时,我们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给他们布置如下学习任务:要求几人一组,利用课余时间,对整个校园的植物种类进行调查、采集和鉴定,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将调查结果编制成校园植物分科、分种检索表。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植物野外实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发挥校园植物在植物分类教学的优势

植物分类学的最大特点是易学易忘。采集或购买的蜡叶标本,由于缺乏新鲜度、色泽已改变,且脱离了植物整体和生态环境,学生观察后,很难形成深刻的印象,且在辨识后又很少有接触的机会,时间一长就被遗忘。相反,校园植物天天见面,印象最深,而且认识后,观察、巩固的机会多,有利于强化记忆[3]。

2.1 校园植物鉴定并编写名录和检索表

生物学教师不熟悉当地乃至校园的一些常见动植物,是难以胜任教学的。我们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在不同季节采集和制作大量的校园植物标本;借助于各种植物分类工具书,查阅并收集有关资料。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基本完成了校园内高等植物的鉴定工作。我们已经鉴定出校园被子植物65科145种,苔藓植物2科3种、蕨类4科4种、裸子植物8科15种。这项工作的完成,极大地推动了植物分类教学改革。教师在教学中不仅可以利用课件、新鲜标本和蜡叶标本来演示大量的校园植物;还可带学生在校园内进行植物分类的现场教学;课外可以从容回答学生对校园植物提出的有关问题;同时活跃了学生植物分类课外活动的气氛。

表2 适于当地生长的抗性植物

2.2 利用校园植物制作植物学课程的课件

为了使学生更直观形象地学习植物学,可以利用校园植物的四季图片制作课件,穿插到植物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在课堂上对植物理论知识的学习,课下在校园里与实际生长植物的对比,使同学们能够很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有利于他们对植物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3 校园植物挂牌标识

校园内绿化园林、花卉观赏等植物种类较多,形成一个绿草如茵、姹紫千红的绿色世界。近年来,我系教师和学生曾多次给校园植物挂牌、插牌。每张牌正面系统介绍了该植物的中名、俗名、学名、科名、形态特征、生态特点、产地与分布、栽培要点和经济意义;背面是爱护校园保护环境的宣传。这样,师生就可以利用休息、活动时间对照牌中的介绍,辨认植物,了解和熟悉有关生物学特征。

2.4 引种绿化美化环境

淮南师范学院老校园是1958年建址于一片荒野和农田之中,新校区在建于舜耕山下。学校领导十分重视校园的绿化建设,校园绿化纳入学校建设总体规划。多年来,生物学教师配合学校美化、绿化工作,利用每年的植树节,组织学生植树绿化,逐步引进本地较少而在植物分类上有一定代表性的植物,例如,水杉、桧、侧柏、苏铁、银杏、女贞、棕榈及许多观赏花卉种类,既美化了校园环境、净化了校园空气,又丰富了校园植物种类,使校园成为植物分类教学的天然实验室。

3 校园植物在生态学教学中的作用

淮南市是一座重工业中等城市,环境污染较为严重。每天,工厂排放出大量粉尘,空气质量较差。由于校园植被完好,十分幽静;人行道旁,,遍植花卉,一年四季鲜花不断;操场绿草如茵,极大地净化了空气,给师生员工营造了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同时也吸引了许多市民早晚来校园锻炼、休闲、散步。

大家都知道植物有绿化、美化作用,而植物的吸尘、降低噪音等环保功能,可能鲜为人知。为了探讨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我们结合生态学课程教学,组织学生对水泥厂、电厂区内的环境质量、植物种类及生长状况进行调查,特别是对一些指示植物,如苔藓、地衣进行调查,分析原因,提出对策。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厂区植物组成比较简单,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枝叶积满灰尘。几乎很难找到地衣和苔藓植物。通过分析,学生们认为校园环境优于厂区,主要得益于校园绿化面积广、植被组成复杂,能有效地吸收有害气体,吸附粉尘和降低噪音。根据调查结果,并查阅有关资料,我们筛选了一些适于本地生长且有一定抗性的植物[4](见表2),为厂区绿化提供了可行性资料。

4 校园植物带动了生物学教学科研活动的开展

4.1 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积极开展学习生物技术活动

校园植物为系列教学教研活动的开展创造了条件,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学生在了解、认识校园植物和采集制作标本的过程中,领略到探索生物奥秘和学习生物技术的乐趣,相继成立了多个科研小组。有的学生对当地的中草药发生了浓厚的兴趣,采集制作了大量的中草药植物标本,利用相关的资料检索它们的中名、学名、药名、地方名、药理功能、用法用量等内容,并整理成资料贴在标本台纸背面封塑保存;有的学生认为果树栽培、食用菌技术意义最大,他们搞嫁接、学扦插、练习无菌操作,掌握各种植物激素的使用;花卉盆景小组的学生则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不仅是吃和穿,鲜切花、盆景将进入百姓家庭,学习鲜切花栽培、盆景制作大有前途;标本制作小组的学生制作了大量的植物蜡叶、覆膜和封塑标本等,充实了我校标本室。

4.2 走进大自然了解皖西动植物资源

在开展校园植物的系列教学教研活动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师生认识、鉴定动、植物的能力,熟悉家乡的生物资源,我们通过学生的野外实习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进行野外调查、考察,了解、鉴定当地常见的植物种类,发现和积累教学资料,坚持不懈的努力也给我们带来了丰硕的成果。

总之,方寸之围的校园,在大自然中只能称之为弹丸之地,不到200种的校园植物对于四、五十万种的植物界来说只是沧海一粟。然而,这些校园植物不仅妆扮了学校,净化了校园的空气,陶冶了师生的情操,使校园环境更加美好、舒适,让师生的生活充满色彩和诗情画意,同时,它在生物学教学、教研活动中又是一个内容丰富而充满生机的实验基地[5]。

[1]陆时万,徐祥生,沈敏健.植物学(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2]吴国芳,冯志坚,马炜梁等.植物学(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3]姚发兴.校园植物与课程资源开发[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6(3):98-100

[4]上海植物园.上海园林植物图说[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5]施利祥.校园植物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9(2):167-169

G640

A

1009-9530(2011)04-0067-02

2010-12-25

淮南师范学院教研项目(HSJY200870)

鲁先文(1970-),男,安徽霍邱人,淮南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讲师,主要从事植物学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植物学绿化标本
昆虫标本制作——以蝴蝶标本为例
再论《山海经·五藏山经》的植物学
3D打印技术在动物标本中的应用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数据库在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绿化用女贞树上的果实,可以采来入药吗?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建国以来我国历次大规模绿化历程及成效
植物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