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冷思考我国GDP排名全球第二

2011-01-03孙菲

关键词:社会福利第三产业比重

孙菲

(东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大庆 163318)

冷思考我国GDP排名全球第二

孙菲

(东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大庆 163318)

GDP常被视为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近年来,中国经济一直处于高位增长态势,2009年GDP总量又创新高,达到335 353亿元,比上年增长8.7%,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GDP高增长的背后,仔细分析我国GDP的增长质量,情况不容乐观。从GDP结构、增长质量以及GDP与社会福利的关系两方面解析GDP高增长背景下值得思考的问题,指出在关注GDP增长总量之外,更应注重提高其增长质量和努力改善民生,使人们真正从GDP高增长中获益。

经济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第三产业;人均GDP;社会福利

国家统计局2010年2月25日发布的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经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35 353亿元,比上年增长8.7%[1],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值得国人骄傲的喜讯。纵观2003年至今,我国的GDP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0%以上高位运行,2006年我国的GDP总量就已跃居世界第四,仅次于德国;2007、2008年均超过德国,仅次于日本、美国,排名第三。进入2009年,在世界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的GDP依旧保持较高的增长和低通胀,全年GDP比上年增长8.7%,而CPI则比2008年下降0.7%,这表明我国在2009年全面落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取得了较好成效,国民经济形势总体形势是回升向好的。但仔细分析我国GDP的增长质量,又不容我们乐观。

一、GDP中固定资产转移价值比重较大表明投资过热

GDP是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s的英文缩写,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货物和服务的总价值[2]170-171,常常被看成显示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

GDP可以通过3种方法计算得到,分别为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我国目前以生产法GDP为准。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所有常驻单位在核算期内新创造的价值,是国民经济各行业在核算期内新创造的价值和固定资产转移价值的总和,即国民经济各行业增加值的总和[3]。用公式表示为

式中:C2——各行业核算期内固定资产转移价值;

V+M——各行业核算期内新创造的价值。

由表1可以归结出中国2000—2009年10年间GDP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化特点。

(1)2000—2009年10年间,我国GDP呈明显高速递增趋势,年平均增速9.8%,远高于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如图1所示。由图1可看出,2000—2002年GDP增幅相对平缓,增长率在8.4%~9%;2003—2007年,GDP一直保持高位增长,增幅超过10%,最高时在2007年达到13.04%; 2008—2009年由于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GDP增速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8%以上。

(2)2000—2009年10年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也呈明显高速递增趋势,年平均增速22.3%,如图2所示。由图2可以看出,2000—200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相对平缓,增长率在20%以内,其中200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环比增长速度为10.3%,是10年间增幅最低的一年;从2003年开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一直保持高位增长,平均年增长率为26.4%。

表1 2000—2009年我国GDP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统计表

图1 2000—2009年我国GDP变化趋势图

图2 2000—2009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变化趋势图

(3)2000—2009年10年间,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逐年提高,由2000年的33.2%提高到2009年的67.1%,且从2003年开始这个比重一直在40%以上(见图3)。可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10年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变化情况与GDP增长情况高度吻合,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逐年提高这个事实也说明,我国的GDP增长主要是靠固定资产投资来拉动的。

图3 2000—2009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GDP中所占比重变化趋势图

大企业的利益诱惑和近年来地方政府以GDP为纲提高政绩的行为造成了当前的投资过热[4]。近年来,随着大中型企业盈利水平的直线飙升,工业企业利润从 2002年开始连续 5年出现持续的高增长。这不仅使企业的自有资金更加充裕,同时也使企业对利润预期保持乐观,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是进一步推动了投资的高增长。而从政府方面看,由于中国的“官本位”制,地方政府可通过行政手段对资源进行配置、协调,各地政府均希望通过大上投资项目实现GDP的高增长,创造好的政绩,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各地方投资的盲目高增长。

这种由投资过热支撑的经济高速增长,短期看来表现为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产品丰富、供不应求;但从长期来看,持续的投资过热会导致整个经济结构的失衡[5]。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增长对投资的过度依赖,导致投资与消费的比例严重失衡,将影响中长期宏观经济增长的稳定性。(2)现有格局下投资持续过快增长意味着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将会大大延缓。(3)投资过热在短期有减少产能过剩压力的功效,但中期将加大产能过剩的矛盾。(4)高投资低就业将扩大居民的收入差距,导致中长期消费不足。

二、GDP中第三产业比重偏低表明产业结构有待调整

表2和图4分别显示了2000—2008年我国GDP构成情况及我国三次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的变化趋势。由表2可看出,在2000—2008年9年间,我国GDP构成中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缓慢;第二产业比重较大,每年均在45%以上;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不明显,9年间平均增速不足1%,且比重偏低。由图4也可看出,第三产业比重在9年间变化较平稳,其中2000年为39%,2008年为40.1%,在2002年达到最高,为41.5%。

表2 2000—2008年我国GDP构成情况 %

图4 2000—2008年我国三次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变化趋势图

表3为我国GDP产业构成与国际比较情况。从表3可见,以2000年和2005年数据为例,GDP产业构成中,美国的第三产业比重已占到GDP的3/4以上,德国、日本、英国的这一比例也都在2/3以上,而相比之下我国的这一比例仅为约1/3。

表3 GDP三次产业构成的国际比较 %

以上分析表明,我国的GDP构成中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严重偏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有待调整。大量实证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变动遵循一定的规律。一般情况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资本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会发生规律性的变化。由于产业间产品附加值的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相对收入差异,劳动力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又向第三产业转移。社会资本分布的重心也逐步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与劳动力和资本在三次产业间的转移相适应,三次产业增加值的相对比重也发生相应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由快速上升逐步转为下降,第三产业则经历上升—徘徊—再上升的发展过程,逐步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大的产业[6]。

因此,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标志之一就是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而第三产业以服务业为主,服务业中劳务附加值相当大,但几乎没有重量。所以经济增长过程中,如果是劳务迅速增加,其结果肯定是GDP变轻。以美国为例,美国的GDP比50年前增加了5倍,但现在GDP的物质重量比50年前多不了多少,因为美国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已占到GDP的3/4以上,GDP变轻是其经济增长的重要特征[7]13-15。而我国GDP近年来虽高速增长,但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不足2/3。可见,在讨论经济增长时更应该注重GDP增长的质量,让GDP在变大的同时又变轻。要想让GDP变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就势在必行。

三、GDP不能完全反映社会福利

虽然GDP在一定程度上能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但社会福利是一种政府行为,不仅和政策有关,还和收入分配密切相关。GDP不能反映收入分配状况,GDP的增加并不意味着收入分配状况的改善和福利的改善。如果GDP增加伴随着收入的更加不公平,那么仅仅是社会的少数人从GDP的增加中得到好处,大多数社会成员并没有从增加的GDP中获得实惠和利益,他们的福利状况因此会进一步恶化[8]。相较而言,人均GDP却能进一步反映国民的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人均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福利水平的最普遍的一个标准,一般地说,人均GDP高,社会福利水平也就高。国际上比较通行的标准为:人均GDP在400美元以下为贫困,达到400美元为温饱,达到800美元为小康,达到4 000美元为富裕。可以说,高福利需要较高的GDP,但较高的GDP却不一定能够带来高福利[9]。因此,GDP不能完全反映社会福利,人均GDP是反映社会福利水平的常用指标之一。2000—2008年我国人均GDP增长情况如表4和图5所示。

表4 2000—2008年我国人均GDP统计表

图5 2000—2008年我国人均GDP变化趋势图

由表4和图5可以看出,近十年随着我国GDP的高速增长,人均GDP也在逐年增加,由2000年的1 122.6美元/人,增加到2008年的3 242.57美元/人,9年间增加了近三倍。这个结果单从本国来看是可喜的,说明了人们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从世界范围内来看,2007年GDP总量排名前3位的国家人均GDP分别为:美国45 594美元/人(第9位),日本34 023美元/人(第22位),德国39 650美元/人(第19位),而中国人均GDP在2007年世界排名第104。可见,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大、增速快,但由于人均GDP较低,社会福利水平与其他3国相比仍处于低位,有待提高,人们的生活仍有待继续改善。

四、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GDP连续10年保持高位增长。尤其是在2005年以后,我国GDP总量世界排名都保持在前5名之内,由此让一些国人误以为中国已经步入发达国家之列,超英赶美近在眼前。然而仔细分析我国GDP的构成和增长质量就会发现:我国GDP虽然总量大、增速快,但人均GDP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人民实际福利水平提高的速度远低于GDP增长速度;我国GDP的增长是投资拉动型增长,其后果是直接导致经济结构失衡、产业结构不合理。

因此,面对GDP的高速增长,我们应该保持冷静而清醒的头脑。在关注GDP增长之外,更要大力发展无污染的第三产业,同时加快技术进步,使经济增长由投资型增长向技术型增长转变,最终使GDP变轻;同时要提高人民的实际福利水平,增加社会财富,努力提高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环境综合指标等,让社会财富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10]。

[1]新华网.2009年中国统计公报出炉国内生产总值逾33万亿元[EB/OL].[2010-02-25].http://news.qq.com/a/20100225/002460.htm.

[2]邱东.国民经济核算[M].1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3]赵红.GDP与GDP核算[EB/OL].[2008-06-15].http://www.stats.gov.cn/tjdt/gmjjhs/t20030527-80234.htm.

[4]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政策效应应该会逐步显现[EB/OL].[2008-06-15].http://rich.online.sh.cn.

[5]国家发改委研究院.建议小步多次升息抑制投资增长[EB/OL].[2008-06-15].http://www.sina.com.cn.

[6]彭志龙.我国第三产业比重是否应该逐年上升[EB/OL].[2009-11-30].http://www.stats.gov.cn/hsyjh/xsjl/hsfx/t20091130-402608330.htm.

[7]梁小民.小民说经济[M].1版.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

[8]陈享光.GDP再认识[N].北京日报,2009-08-17 (017).

[9]王振耀.建立与中等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福利体系[EB/OL].[2009-09-04].http://badactor0606.spaces.live.com/Blog/cns!3865D2495684C551!487.entry.

[10]汪孝宗.透视中国GDP含金量居民收入仅占比40%[EB/OL].[2010-03-09].http://www.ce.cn/macro/more/201003/09/t20100309-21081509.shtml.

Reflection on Chinese GDP ranking second in the world

SUN Fei
(School of Economics&Management,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Daqing 163318,China)

GDP is often seen as a key indicator to reflect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tus of a country or region.In recent years,the economy of China has a momentum of increase at a high level,and the GDP reaches a new record of 33.535 3 trillion Yuan in 2009 with an increase rate of 8.7%,which exceeds that of Japan for the first time and makes China the second largest economy of the world.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igh increase of GDP,it is not optimistic when analyzing the developing quality of GDP in China attentively.Some issues to be considere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igh increase of GDP are analyzed from three aspects,namely,the structure of GDP,the developing quality of GDP,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DP and social welfare.It is pointed out that to improve the developing quality of GDP and to ameliorate the people’s livelihood actively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in order to really benefit people from the high increment of GDP.

economic growth;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capital asset;tertiary industry;GDP per capita;social welfare

F 120.3;F 124.9

A

1674-0823(2011)01-0038-04

2010-05-17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09YJC630017)。

孙 菲(1978-),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国民经济核算、统计理论与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责任编辑:吉海涛)

猜你喜欢

社会福利第三产业比重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
江苏省县域第三产业增加值的空间统计分析
传承·总结·飞跃——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换届大会纪实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社会福利视角下的专利制度问题
社会福利与欧债危机
关于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的几个问题
论中国的社会福利建设:在转型经济体中提供退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