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动态研究——一项基于各地区教育基尼系数的实证
2011-01-03温娇秀王延军
温娇秀,王延军
(1.上海财经大学 公共政策研究中心;2.复旦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经贸学院;上海 200433)
我国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动态研究
——一项基于各地区教育基尼系数的实证
温娇秀1,王延军2
(1.上海财经大学 公共政策研究中心;2.复旦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经贸学院;上海 200433)
以教育基尼系数作为刻画教育不平等的指标,选取相关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对我国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关系进行动态研究发现:我国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差距显著正相关,教育不平等每上升1个百分点,收入分配差距将扩大0.412~0.618个百分点,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育不平等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越来越大;同时,随着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延长,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在不断扩大。因此,政府应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发展高级人才市场,以缩小由于教育不平等导致的收分配差距扩大。
教育不平等;收入分配差距;教育基尼系数
一、引言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国民经济持续而稳定地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状况正在不断恶化甚至有两极分化的趋势。1978年,全国收入基尼系数为0.298,到1995年,这一基尼系数快速增加到0.352,2007年,再次上升到0.480,已经大大超过国际公认的警界值0.4,我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程度已经濒临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临界点。因此,如何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于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现有的研究提出了许多解释,如非国有部门的快速发展、行业和所有制差距、城乡二元经济和劳动力市场结构、地理特征、资源禀赋、社会等级关系和市场经济相互作用形成的分配关系等等[1-7]。本文认为这些因素对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会产生影响,但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个人劳动者生产率之间的差异将越来越表现为工资即收入之间的差异。教育作为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最重要的因素,它的不平等无疑也是收入不平等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差异作为内因在长期中甚至是决定性的原因。因此,本文主要关注教育不平等,并试图估算这种不平等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
国内现有文献虽对教育与收入分配的关系作了一定的计量分析与探讨,然而其在对教育不平等指标的选择上大多采用平均受教育年限的标准差[8-10]。与教育标准差相比,教育基尼系数更能反映教育不平等的变动程度,因此本文将介绍教育不平等程度的基尼系数衡量方法。另外,国内学者基本上只考察了教育不平等的静态收入分配效应,而没有深入分析我国教育不平等对收入分配的动态影响。鉴于此,本文采用教育基尼系数刻画教育不平等,利用相关计量方程、选取2000~200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关系进行动态研究,以期更深入地了解我国教育不平等影响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机制,从而提出降低我国教育不平等进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政策建议。
二、计量模型设定与相关指标说明
借鉴国际上常用的计量教育与收入不平等的回归方程如下:
其中,G是收入差距基尼系数,用于衡量收入分配差距,GE是教育差距的基尼系数,E是平均受教育年限,ε是随机扰动项。为了考察教育差距变量影响的动态变化,本文对GE指标加入了时间调整,即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育不平等对收入不平等影响程度的变化。在对上述方程进行回归之前,我们首先对收入基尼系数和教育基尼系数的估算进行说明。
(一)收入基尼系数的估算
在反映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中,基尼系数是比较综合反映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指标之一。采用三角形面积法对基尼系数进行估算(1),公式如下:
在中国,由于现行的居民收支抽样调查是分别按城镇和农村进行的,因此,只能先分别测算城镇和农村的基尼系数,然后用Sundrum(1990)提出的城乡分解法测算总体的基尼系数。城乡分解法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Gw表示总体的基尼系数,G1和G2分别表示农村和城镇的基尼系数,p1、p2分别表示农村人口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u1、u2、u分别代表农村、城镇和总体的人均收入。
(二)教育基尼系数的测度
迪顿(Deaton,1997)根据上述三角形面积法推导了基尼系数的直接测度公式如下:
其中,G表示基尼系数;μ是变量的平均值;N是观察值的数量;对于收入基尼系数来说,yi和yj是个人收入;对于教育基尼系数来说,yi和yj是个人受教育年限。
类似于收入分配基尼系数,教育基尼系数相应可用入学率、教育投入以及教育获得为基础数据进行估算(M ass和 Crie,1982;Ter Wheel,1975;Thomas等,2003)。尽管如此,由于入学率是一个流量概念,它不能反映出教育积累情况,并且高教育投入并不意味着一定能获取高教育产出,因此,以入学率和教育投入为基础对教育基尼系数进行测算存在一定的缺陷,教育获得存量(平均受教育年限)是反映人力资本发展水平最为适宜的指标[11],因此本文选用6岁及以上人口的教育获得为基础数据,对我国教育基尼系数进行估算。
将收入基尼系数引入教育差距的测度,还要受教育分布特征的限制(2),基于此点改进后的基尼系数计算公式为[12]:
EL是基于教育获得分布的基尼系数;yi和yj是不同教育获得水平的教育年限;n是教育获得的分组数量(本文中n=5)。结合具体的五分组情况,进一步解析公式(5),可得到具体的教育基尼系数公式的展开过程,如公式(6)所示:
p1是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口的比例;p2是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例;p3是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例;p4是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例;p5是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例。
按照我国通常的教育年限设置,本文将不识字或识字很少、小学、初中、高中和大专及以上的受教育年限分别定义为 1、6、9、12、16 年 ,即y1=1,y2=6,y3=9,y4=12,y5=16。平均受教育年限的计算公式如下:
(三)数据来源
方程(1)式中各项指标的数据来源如下:平均受教育年限E是利用《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1~2008年)中的人口文化程度的原始数据,根据(7)式计算得到;教育基尼系数GE则利用计算得到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的数据根据公式(6)得出;收入分配不平等指标G的原始数据来源于2001~2008年相关省市、自治区的统计年鉴以及相同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中的收入调查分组数据,城镇基尼系数根据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分组数据来计算,农村基尼系数根据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组数据计算,总体基尼系数则根据城乡分解法计算获得。虽然城镇、农村两个收入指标有所不同,但基本不影响我们的分析。这样共获得北京、安徽、福建、河南、江西、陕西、浙江7个省市数据。因此,对上述(1)式回归方程的计量分析建立在2000~200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上。
各变量的说明及描述性统计见下表1。
表1 变量说明及描述性统计
三、估计结果及成因分析
(一)模型形式设定检验
在运用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时,模型的设定对参数估计的有效性具有决定性意义,必须先对模型进行选择。一般的面板数据模型可表示为:
N为截面数;T为时序数;K为解释变量个数;S1、S2、S3分别为模型(9)、(10)、(11)的残差平方和。
对方程(1)分别以模型(9)、(10)及(11)形式进行回归,依次得其到残差平方和S1、S2、S3分别为0.001395、0.002512及 0.043856,将S1、S2、S3的值代入分别以(12)和(13)式表示的F2、F1中,得到F2=59.18>F0.01[18,35],即拒绝原假设H2,F1=2.34<F0.01[12,35],即接受原假设H1,所以在本文中采用变截距模型。
变截距模型又分为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和随机效应变截距模型,采用 Husman检验法(Husman,1978)判定是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Husman检验结果见下表2。
表2 Husman检验结果
从上述结果中可以看出,Husman检验结果统计量显著,因此拒绝随机效应模型,故本文采用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对(1)式进行估计。
(二)回归结果分析
利用Eview s6.0软件,采用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对式(1)进行回归,回归结果见表3:
表3 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差距 (被解释变量:收入基尼系数)
从上表结果可以看出,变量GE的系数显著为正,表明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不平等成正相关的关系,GE的系数在0.412201~0.618058之间,这意味着教育不平等每上升1个百分点,收入分配不平等将上升0.412~0.618个百分点。这是由于,当前我国不同居民受教育机会是不平等的(见表4、表5及表6),这种不平等的直接后果导致不同劳动力素质的差异,根据人力资本理论,教育作为最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其差异影响到劳动力生产率,并最终反映为收入的差异。同时本文进一步发现,从2000年到2007年,教育不平等指标GE的系数是不断上升的,这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育不平等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越来越大。
值得注意的是,E的系数为0.006179,这意味着不考虑其它因素,教育年限每增加1年,收入基尼系数会上升0.006179,也就是说,随着受教育年限的延长,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不断扩大,这可以用奈特和萨伯特提出的教育的“结构效应”和“工资压缩效应”来解释[13]。用结构效应解释就是,随着教育的扩展,它会拉大受过教育者与未受过教育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另外,随着教育的扩展,劳动力队伍将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而更加技能化,通过竞争性市场,技能工人供给增加必将相对降低技能较好、报酬较高工人的工资;同时,低技能工人供给的下降必将提高技能较低、报酬较低工人的工资(Ahluwalia,1976),从而降低收入不平等程度,这即所谓的工资压缩效应。(3)
表4 城乡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比较
表5 东、中、西部受教育年限比较 单位:年
表6 城镇不同收入阶层的平均受教育年限(2004年)
在人口众多的中国,劳动力市场具有两重属性,一方面有技能的劳动力稀缺;另一方面低技能劳动力又由于低学历人口基数庞大而呈现无限供给的态势。再加上地区劳动力市场分割、高级人才市场缺位等,结果随着教育的扩展,高技能劳动力和低技能劳动力的工资都呈现一定的“刚性”。因此,在现阶段的中国,工资压缩效应即教育的扩展对收入不平等程度的平等化效应表现不明显。综上所述,在我国,教育扩展的结构效应扩大了收入的不平等程度,而工资压缩效应对收入差距的平等化几乎没有影响。所以,当前平均受教育年限和收入不平等程度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正相关。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教育不平等指标GE的系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呈上升趋势,表明教育差距在收入差距扩大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教育正在成为一种凝固和扩大收入分配差距的机制。这是由于,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要素报酬逐渐得到还原,劳动作为一种要素投入,其报酬越来越接近于其边际收益产品;教育不平等造成了不同居民劳动力素质的差异,并最终导致了收入分配差距的持续扩大。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上述的分析结果表明,教育不平等对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影响是显著的,并且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这种影响一直在增强,教育不平等每上升1%,收入分配差距将扩大0.412~0.618个百分点。基于此,我们有理由认为,教育不平等不仅是当前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并且它在相当程度上是影响收入差距今后动态变化的因素,我国教育不平等状况若得不到根本改善,那么,收入分配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可能在所难免。为此,笔者认为,为降低教育不平等,进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政府应做到:
第一,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教育投入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前提,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我国教育经费所占 GDP比重应尽快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或者至少能够与世界平均水平持平[14],以保证教育公平的实现。
第二,政府应合理分配有限的教育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从教育投入层次来说,教育资源应该更多地向义务教育、基础教育倾斜,保证义务教育投入增加速度高于非义务教育的增长速度;从教育投入的区域分布来说,应该更多地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从城乡教育投入来说,应加大农村教育投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另外,必须对低收入群体采取适当的倾斜政策,增加他们的受教育机会和改善教育质量,通过大众化教育提高他们对生存和发展机会的选择能力,进而改变命运,摆脱贫困,从而提高收入。
第三,发展高级人才市场,打破地区劳动力市场分割,进一步完善劳动市场体系,最终通过教育的平等化达到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预期目的。
注释:
(1)基尼系数是根据洛伦茨曲线用近似方法估算得到,近似估算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三角形面积法和弓形面积法。本文采用三角形面积法对基尼系数进行估算。
(2)中国官方公布的教育分布的统计和收入的统计方法不一样,公开的数据没有教育获得的家户/人口资料,但是收入分布是按照家户/人口资料公布的,而这正好满足了收入基尼系数的公式。
(3)结构效应是指在教育收益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的学历构成对收入不平等程度的影响;工资压缩效应是指在劳动力学历构成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的供求发生变化,导致教育收益率发生变化,进而对收入不平等程度的影响。
(4)2004年中国公共教育支出占 GDP的比重为2.79%,远低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的4.59%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5.46%。数据来源于2008年《国际统计年鉴》。
[1]赵人伟,李实.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及其原因[J].经济研究,1997,(9):19-28.
[2]蔡昉,杨涛.城乡收入差距的政治经济学[J].中国社会科学 ,2000,(4):11-22.
[3]陈宗胜,关于总体基尼系数估算方法的一个建议——对李实研究员(答复)的再评论[J].经济研究,2002,(5):81-87.
[4]李实.中国个人收入差距变动的新趋势与相关政策调整[Z].中国劳动力市场理论与政策高级论坛参会论文,2003.
[5]林光彬.等级制度、市场经济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J].管理世界,2004,(4):30-40.
[6]姚先国,赖普清.中国劳资关系的城乡户籍差异[J].经济研究 ,2004,(7) :82-90.
[7]王晓鲁、樊纲.中国收入差距的走势和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研究,2005,(10):24-35.
[8]赖德胜.教育扩展与收入不平等[J].经济研究,1997,(10).
[9]白雪梅.教育与收入不平等:中国的经验研究[J].管理世界 ,2004,(6) :53-58.
[10]杨俊,黄潇,李晓羽.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差距:中国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8,(1):38-47.
[11]Psacharopoulos,Geo rge &A rriagada,Ana-Maria,1986,“The Educational A ttainment of the Labor Force: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The Wo rld Bank,Repo rt No.EDT38.
[12]Thomas,V.,YanWang&Xibo Fan,2003,“Measuring Education Inequality:Gini Coefficientsof Education for 140 Countries,1960~2000”,Journal of Education Planning and Administration,17(1):5-33.
[13]Knight.J.B&R.H.Sabot,1983,“Educantion Expansion and the Kuznets Effect”,American Economics Review,73:1132-1136.
A Dynam ic Study between Education Inequality and the Expansion of Income Distribution in China——An Em pirical Study Based on Provincial Education Gin i Coefficien t
W EN Jiao-xiu1,WANG Yan-jun2
(1.Centre of Public Policy,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2.Station fo r the Post-Docto rs of Theoretical Economics,FuDan University;Schoo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cs,ShangHai LiXin College Of Accounting;ShangHai 200433,China)
Using education Gini coefficient as the index to portray education inequality,choosing the fixed effect and variable intercep t model,this text studies the dynamic relation between education inequality and the expansion of income distribution in china w ith relevant p rovincial panel data.It show s,the relation between education inequality and the expansion of income distribution in Our country is p rominent positive,w hen the education inequality rises by a percentage point,the disparity of income distribution will be expanded by 0.412~0.618percentage points,and,as time goeson,the impacton income distribution disparity of the education inequality is greater and greater;This text also finds the disparity of income distribution in our country has not narrowed but expanded constantly instead w ith the education years lengthening.
inequality in education;disparity of income distribution;education Gini Coefficient
F047/G52
A
1672-0539(2011)01-005-06
2010-11-19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支出结构研究》(08GZD047);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教育机会分配公平性的配套改革问题研究》(10CJY009);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缩小我国收入差距的教育公共政策选择》(2009EJB005);上海财经大学“211”三期课题《长三角区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框架及运作机制》(2009330063)
温娇秀(1980-),女,江西永丰人,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讲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收入分配理论、财政理论与政策;王延军(1972-),男,山东滨州人,复旦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国贸经济系讲师,研究方向: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
许瑶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