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识经济社会我国体育教练员培养模式构建

2011-01-03潘桂芝李晓春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岗位培训知识结构教练员

潘桂芝,李晓春

(1.哈尔滨体育学院 运动系,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2.黑龙江省教育学院体育部,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知识经济社会我国体育教练员培养模式构建

潘桂芝1,李晓春2

(1.哈尔滨体育学院 运动系,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2.黑龙江省教育学院体育部,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拟从知识经济角度对体育教练员的要求入手,针对我国现有教练员培养体系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从培养的目标、方法、内容及途径构建一个适合我国国情体制、科学有效的教练员培养模式,为我国竞技体育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知识经济;体育教练员;培养

教练员是竞技体育的重要参与者,在训练、比赛及运动员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练员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竞技体育的水平。随着现代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对教练员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国内外运动员训练的成功经验,无不说明教练员在其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近些年来,我国对教练员实行岗位培训、管理制度,但现有的培训内容、方法、形式等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理论与实战、基础与运用、系统性与针对性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制约着教练员培养的发展。因此,提高教练员的素质,改革现有的教练员的培养模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此文从知识经济时代对体育教育员的要求入手,构建一个科学合理教练员培养模式,以期为我国体育教练员的培养提供理论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我国体育教练员的培养。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以“教练员”、“知识结构”、“知识经济”为关键词对中国期刊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广泛查阅大量相关文献,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对运动训练领域教授及教练员发放问卷共计150份,回收138份,有效问卷130份,有效率86.67%。

1.2.3 访谈法对部分资深教练员及专家进行面访和电话访谈,听取他们的意见并进行归纳与总结。

1.2.4 数理统计法采用SPSS14.0等软件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统计与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知识经济社会教练员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

2.1.1 体育教练员的知识结构通过专家调查表明(见表1),训练执教经验是教练员知识结构的核心,决定教练员在实际运动训练过程中的具体操作,其运动专项知识和技能尤为重要。训练科学相关理论知识是知识结构中间层,它根据训练需要为教练员核心知识的形成提供理论支持。

表1 体育教练员专业知识结构与权重

2.1.2 体育教练员获得知识的能力教练员大多都是由运动员退役进入教练员队伍,有丰富的运动经历和高水平运动技能,但原理性知识存在不足。当今,训练理念、方法、手段日新月异的发展,如果不及时更新知识,则严重影响教练员的执教水平。教练员必须具有获得知识的意识和愿望,掌握其方法和途径。学会利用计算机、互联网获得信息和掌握知识的技能,积极主动地获取最新的知识,以不断的提高与充实自己。

2.1.3 体育教练员运用知识的能力训练和竞赛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知识,受多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教练员应能用不同学科的知识来指导训练实践,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整合自己的原理知识、专项知识技能、经验知识和专业信息,科学地分析训练中的问题,实现科学训练,体现训练的艺术性。一个具有完善知识结构并善于综合运用各种理论知识的教练员,能给有才能的运动员带来理想的成绩。

2.1.4 体育教练员创造知识的能力创新包括运动知识、专项训练理论、专业技术、战术、训练方法手段等。我国有很多优秀教练员,自己没有取得过世界级运动成绩,却能够把自己的运动员送上世界最高领奖台,如:田径教练孙海平,花样滑冰教练姚滨等。

2.2 我国现有体育教练员培养体系及存在的问题

2.2.1 我国当前体育教练员培养体系我国教练员培养体系始于1987年。之前,国家体委已通过各种渠道对教练员进行学历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教练员知识结构,促进其执教水平的提高。但当时学历教育仍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需要。据统计我国教练员有43.9%是退役运动员,30.5%是体育院校毕业生,25.6%是来自转业军人及体育爱好者等[1]。他们理论水平、实践能力、执教水平存在很大差异。至1989年,我国建立了教练员岗位培训制度,除学历教育和岗位培训,还举办了短训班和信息服务,对提高教练员执教水平起到了促进作用。2001年起,只有经过岗位培训并获得合格证的教练员,才能申报高一级教练员职务,使岗位培训成为教练员职后继续教育最重要的手段。目前学历教育已发展到研究生、本科及函授生等多层次培训体系。

现我国已形成了以学历教育为基础,以岗位培训为重点,包括各类短期培训和信息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教练员培训体系(见图1)。

图1 中国体育教练员培养体系结构图

2.2.1 教练员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

(1)学历教育难以成为教练员能力和素质培养的中坚手段。学历教育是指通过高等院校设置的运动训练及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获得研究生、本科及专科文凭。运动训练专业设置招生目的,是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和集教学训练、科研能力为一身的教练员。但从长期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看,这种学历教育仅仅是一种为退役和现役运动提供学历保障的手段,难以成为促使运动员向合格教练员过渡,促进教练员能力和素质形成的中坚手段。

运动训练专业招收的全日制学生,毕业后从事体育教练员工作的较少,甚至是与体育不相关工作。由于现役运动员的主要任务是训练和竞赛,在完成学业上难以与训练兼顾,因此,各学校常在寒暑假期间安排集中授课,由于时间短,任务重,学生自己重视程度不够等因素,学生教育教学难以收到预期效果。

(2)岗位培训更多强调原理知识与专项知识的传授。岗位培训班对教练员知识结构改善和业务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培训强调传授原理知识和专项知识,培训内容与教练员岗位能力有很大欠缺,教育方法手段基本沿袭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对于教练员所需要的指导训练,指挥比赛等方面知识和技能传授不够。近几年,国家体育总局已经意识到存在的问题。在培训内容上打破了空泛、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现象,注重将实践紧密结合的知识技能传达给教练员。但是,还没有完全扩散到各个运动项目、各个级别教练员之中,只能让一部分教练员受益,因此,要全面提高教练员的知识结构、能力与素质,必须在现有培训体系上有所改进。

(3)对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目前,我国竞技体育领域,有很多教练员不重视创新,不会创新,仍然秉持“训练就是师傅带徒弟”的态度,日复一日,在多年不变的训练观念和训练方法里打转,严重影响了训练质量和效果。从现有教练员培养体系看,创造能力的培养没有受到重视。对教练员的培养必须要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建立起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教练员在职业发展之路才能走得更远,培养更多运动人才,为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4)忽略获取信息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我国体育教练员在信息获取和利用上与国外教练员存在较大差距。有研究者对我国某省教练员信息素养调查显示:“能够独立阅读与专业有关的英文报道或英文资料的教练员只占到被调查人数6.4%;有意识收集整理与专业有关科技知识信息,写出论文进行训练改革和创新,取得显著的训练成果,仅占10.6%;6.4%的被调查者没有收集整理知识信息和搞科研的习惯;会熟练地使用电脑,掌握计算机原理、网络原理、多媒体技术,并应用于信息收集整理和训练创新的不到10%;会熟练地使用电脑,并应用于信息收集整理也只占25.6%;大部分的被调查者不能列出两种以的资料检索方法,只能使用电脑打字或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3]究其原因,知识层次及文化水平不高、信息来的渠道手段较少、未能熟练掌握现代计算机网络查询技术、外语水平差无法直接阅读外文资料、现代体育信息的涵义和作用认识不足是造成教练员获取信息意识和能力差的主要因素,而这几个方面的不足大部分是可以通过对体育教练员培养达到。如果不提高教练员的信息素养,提高教练员查找信息、利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必将阻碍我国体育领域信息化过程,阻碍训练科学化发展的进程。

2.3 知识经济社会我国体育教练员培养的模式构建

2.3.1 培养目标确定教练员培养工作目标,是整个培训工作的基础环节,是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知识经济社会,我国体育教练员培养应围绕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展开,应以教会教练员利用知识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为主,应以学习新知识为主,教会教练员学会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创造知识的能力,促进教练员终身学习,这是知识经济时代教练员培养的工作目标。

2.3.2 培养方法培养方法是实现培养目标,掌握培养内容而采用的程度、方式和手段的总和。教练员承担着繁重的训练任务,很难有专门的时间参加在职学习,因此,对他们进行教育培养,必须考虑培养方法的多样性,避免过去只采用理论讲授法的现象。在方法的选择上要考虑教练员终身学习的要求,使其有机会不断的学习新事物,不断更新自己的训练理念、训练方法,才能跟得上训练发展的需要。

知识经济时代对体育教练员培养,既要保持原有的较为有效的方法,诸如,理论讲授、座谈与讨论、自学等,同时也要有所突破和创新,促进教练员全面知识结构和能力的提高。例如,德国教练员的岗位培训,三分之一时间进行学习体验,三分之一时间作为教练员助理到国家队、省或俱乐部工作,三分之一时间到国家队、省或俱乐部从事实际训练工作;英国则对教练员进行自学、面授、学习相结合的形式。这种充分与运动队结合,让教练员下到队里去做助教,去执教,可以促进教练员学习老教练的经验,再进行训练实践,这样的手段将对提高教练员的执教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此外,远程教育也是一种好的方法。目前,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信息的匮乏、观念的落后和信息意识的淡薄,网上体育信息未能被我国体育工作者开发和利用,严重制约和影响了我国体育整体实力的提高。我们应及早树立信息观念,掌握先进的信息开发手段快速进入信息化、数字化时代。远程教育将会随时随地为教练员提供相应的学习内容,进而培养相应能力,改变过去教练轮流参加岗位培训班导致的弊端。

2.3.3 培养内容知识经济社会,对体育教练员培养内容设置要围绕教练员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包括原理知识,运动人体科学、训练科学相关理论;技术知识,运动专项知识技能以及发展趋势与变化;人力知识,提高运动员训练、职业能力、管理经验;事实知识,体育相关最新信息。我们不仅要努力学习和实践先进的运动训练理论,同时还应将其它学科先进的、符合时代潮流的新成果、新技术引进体育教练员培训工作。此外,还应该掌握提高计算机文字编辑技能、对数据的处理能力及外语交流能力。

2.3.4 培养途径要将定时定期的学历教育、岗位培训与不定期的讲座、经验交流结合起来,让教练员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及时补充新知识和新经验。管理部门多建立运动专项信息平台等,让教练员及时发现新知识,利用新知识,应建立教练员培训过程中跟运动队训练实践工作,安排“老带新”进行执教经验和能力的学习,促进教练员在实践中体会知识、运用知识。教练培养内容设置,紧紧围绕知识经济社会对体育教练员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设置教育教学内容,每一个培养途径在考虑内容设置时都要包括原理知识、技术知识、人力知识和事实知识,全面培养教练员的能力和素质。最后,培养目标要达到优化体育教练员的知识结构,促进体育教练员执教能力提高的目的。

2.3.5 培养模式框架从培养主体看,包括体育院校和体育管理部门。体育院校一直承担着教练员获得学历、岗位培训继续教育的任务。有稳定的教学师资力量和教学经验,特别是基础理论知识,更是有着得天独厚的教学优势。以前在教练员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此外,体育管理职能部门也应是教练员教育重要的主体。在教练员管理和训练管理有着明显优势,在组织教练员们交流、座谈等方法较为便利,并且对组织运动队实践活动,搭建信息平台等方面有着优厚财力与物力。因此,体育院校强在提高教练员理论水平,体育管理部门优在提高教练员能力,两部门强强联合,才更有利于教练员的成长。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学历教育难以成为教练员能力和素质培养的保障手段;岗位培训更多强调原理知识与专项知识的传授;对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忽略了获取信息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2)知识经济社会,对体育教练员的培养不仅要重视训练科学相关理论知识、运动专项知识,更重视教练员经验知识和信息知识的丰富和获得,以适应知识经济对人力资源的要求,促进运动训练竞赛科学化。

(3)我国体育教练员培养模式应以体育院校及体育管理部门为培养主体,以学历教育、岗位培训、专家讲座、信息平台、运动队实践为培养途径,以训练科学、运动专项知识技能、运动训练相关信息等为教育内容,以实现优化教练知识结构、提高教练员执教能力培养目标。

3.2 建议

(1)通过引进和自我培养的方法,加强高学历、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提高教练员的学历,注重教练员平时的业务理论学习,加强教练员全面索质提高和相应能力的培养,只有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才能顺利地完成训练及竞赛目标。

(2)重视培养教练员参与训练和竞赛的科研意识,提高教练员的科研能力,建立专门体育资料室和相应的奖励机制,鼓励教练员多参与科研活动。同时增加科研资金投入,把具有一定科研水平的人员充实到运动队中去,使运动训练过程达到真正的科学化。

(3)主管部门要为教练员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提供平台,为教练员学习创造有利条件,充分利用体育高校资源优势,采取多样方式,定期、系统、有针对性对教练员进行培训。建立严格教练员上岗制度,将教练员培训率纳入教练员上岗资格的考核指标,使教练员从知识结构上满足训练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创新需要,不断提高教练员自身素质、业务水平和执教能力。

(4)管理部门要有计划、有目标地从基层教练员开始培养教练员的文化素质,更有利于加强专业教练员队伍的指导水平,培养出更优秀、较高水平的运动员。

[1]李茹新.专业化背景下我国体育教练员继续教育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8.

[2]刘帅.论人力资本在知识经济中的价值与作用[D].北京:北京物资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5: 15.

[3]吴东方,汤起宇,试论我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工作的可持续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 (2): 152-155.

[4]杨再淮,俞继英.我国业余体育教练员培养现状与对策[J].中国体育科技, 2003 (7): 1-3.

[5]吴飞. 我国高水平乒乓球教练员的知识结构[J]. 体育学刊, 2007 (3): 134-137.

[6]吴声洗.经验训练和科学训练的知识基础及关系[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0 (3): 6-9.

[7]王君侠,杨柳霞.论现代竞技体育教练员的模式及特点[J].西安体育学院学, 2000 (1): 55-59.

Set up the Training Mode of Country Athletics Coach in Knowledge-based Economy Society

PAN Gui-zhi1, LI Xiao-chun2
(1. Sports Department, Harbi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Harbin 150008, Heilongjiang China;2. P.E. Department, 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Harbin 150080, Heilongjiang China)

This paper uses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s, interviews and other methods, starting from the requirements of knowledge economy perspective for sports coaches,studying current coaches training system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our country. From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methods, content and channels,build a coach training model which is suited to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sustaine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a's athletics.

Knowledge-based economy; Sports Coaches; Train

G811.34

A

1008-2808(2011)05-0086-04

G811.34

A

1008-2808(2011)05-0086-04

2011-05-20;

2011-07-05

潘桂芝(1963-),女,教授,学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与训练。

编辑 郭霞

猜你喜欢

岗位培训知识结构教练员
基于技能映射的知识结构和推测关系研究
概率统计知识结构与方法拓展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论高水平教练员教育培训的“学习投入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基于微课的岗位培训教材建设方法研究
我国羽毛球教练员现状与岗位培训情况研究
中小学教师有效培训的实践探索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
空中交通管制员的素质与技能培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