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相关性分析
2011-01-02靳光玫
靳光玫
(枣庄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山东 枣庄 277160)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进入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相对快速转移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型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和文化水平。而我国现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地区差异、农民相对文化素质低也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只有加快城市化进程,做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才能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顺利转移,并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城乡两元经济结构的关系
(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
从现实来看,城乡收入差距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最直接的体现,因而城乡收入比变动也是研究城乡二元结构变动的一个重要角度。城乡收入比指标定义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
公式如R=IC/IR
其中,R:城乡收入比,IC: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IR:农民人均纯收入。
分析:1、当R>2,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半时,处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状态;2、当1.25<R<2,处于二元向城乡一体化过渡时期;3、当R<1.25时,基本上完成了城乡一体化转型。(根据叶裕民2001年对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指标的分析推算而得)
所以,在此基础上,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角度,是探悉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有效路径之一。将过剩劳动力从农村不断转移出去,一方面提高传统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促使其向现代化发展;另一方面,也促使二元经济转换到一元现代化经济的发展,真正地实现农村城市化或城乡一体化。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影响
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的三个方面: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动了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一方面,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工业部门的转移,使工业部门的就业和产值比重增加,工业的较快发展又拉动了总产出和总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可以促进专业分工的发展,从而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使社会效益得到增加。
2、农村劳动力转移带动了城市化进程的提高
农村劳动力比重较高这个事实,表明了城市化处于较低水平。一般来讲,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也会得到相应得提高。改革开放以后,人均收入和城市化水平都加快了,但是从国际大环境看,我国城市化进程仍然滞后,根据1989年世界发展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当时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80%以上。而2004年我国城市化水平才达到41.8% 。
表1-1 改革开放以后人均收入及城乡人口与劳动力分布变化
由以上数字可见,在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过程中,由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由乡村转入城市,使得城市化水平获得了较为迅速的提高。另外,小城镇化的大量出现,也为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提供了必备的条件。
3、农村劳动力转移带动了传统农业的发展
早在1990年,学者蔡昉就指出,农业劳动力转移与业劳动力生产率有很强的正相关性,公式为:Q=1-C/P,Q是非农产业劳动比重,C是人均消费农产品量,P是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村劳动力转移也是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必要条件。农业现代化不是靠人多,而是以机械化应用、科学化生产为标志,所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也是扩大土地经营规模的一种途径。
二、以某市为例对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从理论上讲,所谓剩余劳动力是指边际产出为零甚至为负的劳动力。但是在实践中很难度量出来,现结合相关的数据资料用几个大致指标来表述某市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劳动力的流动状况。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整体状况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以及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社会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绝大部分95%以上由农村劳动力构成,因此可以借用这个指标反映出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村劳动力的整体变动规模。
1990—2004年某市农业人口比重与劳动力比重
图1-1表明,改革开放以后,某市农业人口比重与劳动力比重整体都呈现出下降趋势,两者走势基本一致。据此可以直观的看出来,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二元结构转型的作用是显著的。下面进一步做分析,运用1990—2004年的样本数据,二元结构系数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的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DC为二元结构系数,R2为可决系数,R2的平均数为调整的可决系数,S.E.为标准误差
上式的回归系数通过0.01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R2达到0.92,回归系数符号表明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总体估计结果可以大致反映出: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下降会显著导致二元结构系数的上升,也就是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时推动二元经济结构转型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依据数据得出两者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相关关系
因此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关系来看,能得出两点结论:
第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从总体的趋势来看,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减弱的时期,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强的时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强化态势的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入平缓的时期。
第二,农村剩余劳动力与产业结构的变化呈现高度的相关性
一般而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会伴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特别是城镇第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局限性
(一)这一群体的转移具有盲目性、弱势性
这就是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更多的选择是竞争力小的脏乱差的工作,工资水平低,劳动强度大,往往是在信息严重不对称情况下的盲目选择,自己本身也缺乏求职技能,再加上招工信息模糊化。
(二)这一群体的转移具有区域不平衡性
这种劳动力的转移区域往往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东部地区经济实力强,吸纳更多转移群体,相对的中西部地区经济总量小,吸引转移能力弱,长期来看,东部劳动力密度更大,中西部人员流失更强,更加大了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的差距。
(三)这一群体的转移造成产业失衡性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产业分布上,往往首选第二产业,流水作业式的制造业是一指独秀,大批量的从事第三产业的相对较少,这样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产业间的不平衡性。
(四)这一群体的转移受体制和政策障碍的影响
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城乡歧视。务工人员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如拖欠或克扣工资、工伤事故得不到赔偿等侵权行为。而且在城镇福利体制上,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就业、住房、医疗、子女入学、劳保等社会福利待遇上,实际的享有权更弱。城镇就业、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滞后性,不利于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在纳税方面,制度明细性不清楚,负担较重,也降低了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积极性。
四、针对转移过程中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对策
(一)加快发展经济增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需求量
要把扩大就业和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重要目标,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尤其发展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是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向,要大力创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环境,扶持中小企业向更精更专更好的方向发展,引导中小企业依靠资源优势,搞好深度开发。很多城镇地区发张自己的工业园区为重点,做大做强本地产业安置就业问题。引进外面先进的投资是贫困落后地区实现工业化的途径,也是推动剩余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强大力量,同样可以鼓励中小企业进入工业园区发展。
(二)加快城镇化发展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永久性转移
要积极调整产业布局,加快城镇工业园区建设,培养城市化的产业基础,以形成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支持、相互发展的共赢局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城市建设新机制,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
(三)加大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业内部就业需求
加强新农村建设力度,提高农业公共投资,培养坚实的农业基础。加大农田基本建设、退耕还林、农村交通和能源建设投入,扩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就业能力。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开辟农业发展新领域,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利用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如丰富的山地资源发展果树业和畜禽业,也可以利用独特的水源资源发展特色渔业。
(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改善农村劳动力质量水平
一方面靠政府投入,提高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质量,搞好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配备必要的师资力量,减免学杂费用,提高农村少儿的入学率,真正地把义务教育政策落到实处,为全面提高农村新增劳动力文化素质夯实基础。另一方面以市场化为主要手段,推动中高等技术教育发展。放宽中高等教育办学准入条件,支持民办教育发展,提高技校水平,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良好的教育支持。还有,不定期开展从业教育培训,突出职业技能培训和法规政策培训,科学设置教育培训内容,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质量。
(五)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搭建输出平台
大力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中介机构,制定优惠政策,也鼓励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中介机构的发展,可以扶持1、2家龙头中介,规范职业介绍、职业咨询指导、就业信息服务、职业培训等业务的发展,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优质高效的全方位就业服务,同事提高劳动力就业市场信息化水平。
[1]夏耕.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简新华.中国城镇化水平和速度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10,(3).
[3]廖坤.科城乡统筹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
[4]王竹林.农民工市民化的困境及其缓解出路[J].农业经济问题,2010,(2).
[5]张慧欣.论城乡二元结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J].集团经济研究20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