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赛事综合影响框架体系研究

2011-01-02黄海燕

体育科学 2011年1期
关键词:体育赛事学术赛事

黄海燕,张 林

体育赛事综合影响框架体系研究

黄海燕,张 林

对227篇有关体育赛事评估的学术文献以及60篇具体赛事的评估报告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当前体育赛事评估领域中涉及的体育赛事综合影响类型,形成了体育赛事综合影响框架体系,该框架共包括29个体育赛事综合影响指标,其中,体育赛事经济影响方面的指标10个、社会影响指标4个、环境影响指标2个。从研究所得的体育赛事综合影响框架体系可以看出,体育赛事综合影响的指标多、涵盖领域广,且不同指标对举办地的影响范围和时效都不尽相同,有力地证明了体育赛事综合影响复杂性的观点。

体育赛事;综合影响;框架;体系

由于体育赛事具有聚集性、体验性、外部性和综合性等特征,且体育赛事还是一个较为复杂和系统的项目,它牵涉的关联主体多,筹备和举办的时间较长,需要动用举办地各种资源,对举办城市的诸多领域会产生众多影响,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纵观现有相关研究,还没有能够系统地说清体育赛事对举办城市到底有哪些综合影响,基于此,本文拟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国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构建体育赛事综合影响的框架体系。

1 研究方法、研究步骤及研究标的

1.1 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亦称为信息分析(information analysis),是一种具有量化特性的研究方法。这一方法的运用开始于18世纪的瑞典,自18世纪30年代,随着宣传分析和传播研究的发展而蔚然而兴。当前,内容分析法已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内容分析法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不同学者的运用有所不同,各自对这种研究方法也有不同定义。Krippendorff对于内容分析法的定义为“内容分析法是从资料对其情境作可复制,有效推论的一种研究技术”[5];Holsti则认为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讯息所呈现的特征加以系统化与客观化的推论技巧[1]; Berelson将内容分析法定义为一种针对明显的传播内容进行客观性、系统性以及定量性描述的研究方法。系统性是指分析内容的选取和编码类目的采用与取舍,必须依照明确的规则,符合前后一贯的原则;客观性是指研究过程的每一步骤,都要依照一套明确的标准与规则来进行,使不同研究人员或在不同时间分析相同资料,都会得到相同结果;定量性则是指根据编码类目对分析内容加以数量化,并对结果加以分析与解释[1]。与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相比,内容分析法是一种较为客观的研究方法,它是对已经存在且较易取得的数据加以观察分析。因此,资料的获取较不易受限于时空因素,而且,也较便于从事重复验证的动作,客观性也因此得以确认。

在国外的体育研究领域,内容分析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分析的素材也多种多样。例如,一项题为“A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Sport Section of Canada’s National Newspaper w ith Respect to Gender and Professional/Am ateur Status”的研究中,研究者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了加拿大环球邮报体育版1988年7月~1989年6月连续1年时间中关于不同性别的报道量。结果表明,报纸中报道男性的新闻、图片及评论内容比报道女性的要多很多[3]。此外,研究者也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人们的对话。如Svoboda主持了一项题为“Educational Problems of Coaches in Their Sport”的研究,他通过对20个运动队的149名教练的对话进行分析,探讨关于运动员的教育问题[7]。在体育研究领域中,最为常见的还是研究者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学术研究文献和论文。如Valerius和Mackay的研究“A Decade of Doctoral D issertations in Recreation,Parks,and Leisure Studies Department:1980—1990”中,研究者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了国际博士论文摘要库(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中1980—1990年间246篇相关博士论文的摘要,了解体育休闲领域研究的趋势[8]。再如,Kong-Ting Yeh的博士论文“The Assessment of Econom ic Im pact Studies on Sport-Related Events in North America:A Content Analysis”,作者运用内容分析法对23份职业联赛经济影响研究报告进行了研究,探索体育赛事经济影响评估中的方法学问题[6]。

从以上分析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内容分析法可以应用于体育研究中的多个领域。故本文拟通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当前关于体育赛事评估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透过对相关资料的分类与统计分析,初步归纳出体育赛事对举办地的综合影响。

1.2 研究步骤

对研究者来说,在具体实施研究之前,建立一个科学的逻辑框架尤为重要。在内容分析法实施的步骤方面, Wimmer和Dominick认为,通常情况下,内容分析包括10个步骤:提出研究问题或假设、确定研究问题、从研究范围中选取适当的样本、选择并确定分析单位、建构分析内容的类目、建立量化系统、训练编码者并进行试验性研究、按照已确立的定义将分析的内容编码、分析收集到的资料、结论并进行解释[1];Krippendorff认为,内容分析方法的研究步骤依序为数据搜集、数据浓缩、推论、分析与验证等过程,其中,资料搜集过程又可进一步细分为分析单位化、抽样与编码[5];台湾学者王石番则将内容分析的过程分为界定母群体、抽取样本、建构类目、界定分析单位、建立量化系统、预测信度、内容编码等步骤[1]。

尽管上述学者关于内容分析法步骤的描述不尽相同,但基本步骤还是一致的。具体到本文的研究,目前所要研究的问题已定,即探寻现有体育赛事评估相关研究和评估报告中所涉及的体育赛事综合影响的指标,建立体育赛事综合影响框架体系。结合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中内容分析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环节:第一,搜集研究标的;第二,选择内容分析框架;第三,建立体育赛事评估内容分析表;第四,信度检验;第五,对相关资料实施内容分析;第六,统计处理;第七,结论并进行解释。

1.3 研究标的

根据资料来源与类型的不同,在本文的内容分析中,研究标的主要包括4种,分为两大类:第1类是体育赛事评估的学术文献,具体包括体育赛事评估的相关期刊文献、会议文献和其他学术文献3种类型,其中,期刊文献指在有刊号的英文期刊上发表的文章;会议文献指在国外有关体育赛事管理的学术会议中发表的论文;其他学术文献指除上述两类之外的其他学术文献,主要是未公开发表的工作论文(Working Paper)。第2类是体育赛事评估报告,是指由咨询公司或研究机构从实际工作的角度,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对某一具体赛事的各种影响进行衡量的报告。本文将分别对这两类研究标的进行内容分析,并对研究结果进行比较,最后经过汇总得到体育赛事综合影响的框架体系。

此外,关于研究标的问题还有两点需要说明:第一,本文的研究标的均为国外文献。这主要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由于国内关于体育赛事评估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文献不多,针对国内举办的赛事进行评估的文献更少;另一方面,体育赛事对举办城市所产生的影响与体育赛事的性质密切相关,与举办地点的关系不大。因此,不对国内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并不影响内容分析法的效果。第二,从当前国外对体育赛事影响研究的情况看,绝大多数成果均在英文刊物发表或使用英文撰写,因此,本文的研究标的均为英文资料。

1.3.1 学术文献

1.3.1.1 期刊文献

期刊文献的搜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它对本部分的分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笔者在期刊文献的搜集过程中本着力求完善的原则,从多个渠道并经历了多个阶段,搜集了与本文分析相关的期刊文献。

本文中期刊文献的搜集经历了4个阶段,第1个阶段是搜集Hede等人的研究样本。2002年,Hede等人利用内容分析法对1990—2001年期间特殊事件研究的发展趋势和热点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中指出,特殊事件管理的文章最可能包含在以下期刊中: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Tourism M anagement,Journal of Travel and Tourism M arketing,Tourism Analysi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Journal of Vacation M arketing,Event M anagement:An International Journal(formerly Festival Management and Event Tourism),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Leisure M anagement,Managing Leisure Journal of Hospitality and Leisure M arketing。[6]本文将上述期刊文献的搜集作为文献搜集的起始阶段。第2阶段是根据相关文献索引搜集期刊文献。2001年,澳大利亚事件管理研究中心公布了一个有关事件管理研究的文献索引,这个索引中有很多体育赛事评估相关的文献目录,本文以此为蓝本搜集相关资料。第3阶段是在前2个阶段所搜集文献基础上,通过查找这些论文的参考文献搜集上述2个阶段未能搜集的相关资料。第4阶段是利用相关电子数据库以及Google等搜索引擎,采用输入关键词的方式进一步搜集相关期刊文献。在上述期刊文献搜集的4个阶段中,笔者采取了多种渠道:1)图书馆,包括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上海社科院图书馆、上海体育学院图书馆等;2)相关期刊的网站;3)ProQuest、Sportdisc等相关数据库;4)作者的个人网站;5)通过Email的方式向文章作者索求等。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时间、精力、成本以及个人能力所限,笔者没有能够将前3个阶段中所列的所有相关期刊文献搜集到,故本文的分析样本中只包含了体育赛事评估期刊文献的一部分,但这对文章的分析并没有实质性影响。

本文的期刊文献搜集过程漫长,前后经历了2年多的时间,并于2008年2月正式结束。最终本文分析的期刊文献共103篇,分别来自于31种期刊,其中,来自期刊“E-vent M anagement:An International Journal”的文献最多,共17篇,占期刊文献总篇数的16.50%;排名第二的是“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vent M anagement Research”,均为9篇,占期刊文献总篇数的8.74%;此外,来自“Journal of Sport M anagement”、“Journal of Sport Tourism”、“Urban Studies”、“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等期刊的文献也较多,所占比例较大。通过表1还可以看出,当前发表体育赛事评估相关文章的期刊面很广,并不仅局限于体育和旅游类的期刊,一些经济学、社会学、区域发展研究、城市研究等领域的期刊也有发表体育赛事评估相关的文章。

1.3.1.2 相关会议文献

近年来,事件管理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关注的热点,很多高校都已经成立了相关专业,如悉尼科技大学、维多利亚大学、昆士兰大学、墨尔本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等,国际上有关事件管理的学术会议逐渐增多。因此,相关的会议文献也成为本文内容分析的样本之一。本文中会议文献的搜索经历了2个阶段:一是,通过对所搜集的文章参考文献的分析,锁定可能涉及体育赛事评估领域的相关学术会议;二是,通过在期刊文献搜集中所利用的途径查找这些会议的论文集。当然,要搜集这些会议的论文集很难,但经过多方努力,有幸搜集到了3次与体育赛事管理关联度较高的学术会议的论文集(表2),在这些论文集中共搜索到体育赛事评估相关文献28篇。这3次学术会议有2次是由悉尼科技大学事件管理研究中心分别于2000年和2002年主办,从这2次会议论文集中,笔者搜集到体育赛事评估相关论文22篇,占被分析的学术会议论文总数的78.6%;另外一次会议是由英国诺丁汉大学于2005年主办,从本次会议论文集中,笔者搜集到体育赛事评估相关论文6篇,占被分析的学术会议论文总数的21.4%。

表1 本研究被分析文献的期刊来源一览表

表2 本研究被分析文献来自的会议名称一览表

1.3.1.3 其他学术文献

除了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的文献外,通过数据库、各个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网站以及作者的个人网页,还可以获得其他一些未在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的学术文献,这些文献通常是一些工作论文(Working Paper)。本文通过上述途径,采用搜索关键词的方式,搜集到体育赛事评估相关的其他学术文献96篇。

1.3.2 评估报告

目前,国外已经有一部分学者对包括体育赛事在内的特殊事件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以探索关于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趋势。在研究中,他们提出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即从理论层面上对体育赛事等特殊事件影响评估的文献较多,而涉及到具体赛事影响的评估或从实际操作的角度对体育赛事影响进行评估的文献较少。此外,尽管也有一些文章对不同体育赛事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但对具体体育赛事影响评估报告进行分析的文章很少。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体育赛事影响评估工作一般是由政府体育、旅游部门主持或委托第三方完成的,通常不会在学术期刊发表,故对这些评估报告的分析就成为了学者们的研究盲点。但对这些评估报告进行分析的一个最大好处,就是它可以从实际操作的角度提出具体体育赛事影响的指标。这也是本文所重点关注的。因此,本文拟在分析上述学术文献的基础上,再对大量未公开发表的体育赛事影响评估报告进行分析和研究。

由于体育赛事评估报告一般都不会公开发表,流通范围较小,研究者也不太容易搜集。幸运的是,笔者关注相关方面研究多年,日积月累,搜集到相关体育赛事影响的评估报告百余份,经过筛选,本文中被分析的评估报告共计60份,这些评估报告包括对体育赛事影响的事前和事后评估。此外,需要说明的是,被分析的评估报告中大多数是完整的报告,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但也有一些评估报告只是一个总结报告,内容只包括最后的研究结果。考虑到本文分析评估报告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在实际的评估报告中具体包含哪些影响,故只要这些总结报告中包含体育赛事影响的指标,它们就在本文的研究范围之列。

2 关于体育赛事综合影响内容分析表的设计

“体育赛事综合影响及其评估研究”一文中,笔者已经提出三重底线评估(TBL)作为体育赛事综合影响的评估框架的观点,因此,本文的内容分析表也是依据三重底线评估的框架进行设计。另外,考虑到多角度分析的要求,在学术文献的分析表中又加入了发表的年份和研究领域(经济影响、社会影响、环境影响、赛事评估、赛事管理、赛事旅游研究及其他7个类别)2个指标,在评估报告的分析表中则加入了评估对象(指被评估的赛事名称)、年份、评估领域(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经济与社会、经济与环境、社会与环境、经济社会与环境7个类别)和评估类型(包括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估2个类别)4个指标,分析表的格式具体如表3所示。

表3 本研究体育赛事综合影响评估内容分析一览表(学术文献)

表4 本研究体育赛事综合影响评估内容分析一览表(评估报告)

3 信度检验

内容分析法的信度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研究者按照相同的分析维度对同一材料进行评判之后其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它是保证内容分析结果可靠性、客观性的重要指标。内容分析法的信度检验通常由以下公式来衡量[9]:

内容分析的信度

在(1)式中:N=参与内容分析的人数;

在(2)式中:M=两者都完全同意的类目数;

N1=第一评判者分析的类目数;

N2=第二评判者分析的类目数。

例如,假设N1=10,N2=10,M=8

那么,A=2×8/(10+10)=0.80

CR=2×0.80/{1+[(2-1)]×0.80}=0.89

通常情况下,只有当内容分析信度>0.80时,内容分析法的结果可信度才较高。如果达不到这一精度,那么就需要对研究设计进行修正[9]。

本文也采用了上述两个公式对内容分析法的信度进行检验。但需要说明的是,当文献分析的内容较专业,一般测试者很难把握,且寻找两个专业测试者可能性较小时,采用一个测试者在不同时间测试两次的方法也可以作为一种替代方案,Kong-Ting Yeh博士在对美国职业联赛的经济影响进行内容分析时就运用了上述方法[6]。考虑到本文内容分析内容也较为专业,故笔者也采用在不同时间对同一批文献分析两次的方法检验信度。笔者选取了其中学术文献20篇文献,评估报告10篇,并分别于2008年6月8~15日及2008年8月12~20日对被选取的学术文献和评估报告进行了分析,并计算其信度。如果信度达到0.8以上,则继续对其他文献进行内容分析;如果信度达不到0.8以上,需要对研究进行重新设计。研究结果表明,本文内容分析法的信度为0.91和0.93,符合相关要求。

4 研究结果

4.1 学术文献内容分析的结果

4.1.1 基本情况

4.1.1.1 类型分布

在本文前面内容中,笔者已经指出本文被分析的学术文献分为3种类型,即期刊文献、会议论文和其他学术文献。这3种类型的学术文献共计227篇,其中,期刊文献103篇,占被分析学术文献总数的45.4%;会议论文28篇,占被分析学术文献总数的12.3%;其他学术文献96篇,占总数的42.3%。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比例关系只是对本文被分析的学术文献类型分布状况的一个客观描述,并无其他特殊涵义,而且从本质上看,不同文献类型的文章,其差异性也甚小。

4.1.1.2 时间分布

如图1所示,1992—2007年之间,有关体育赛事综合影响方面的文章总体呈增长趋势,这与2002年Hede等人的研究基本一致。他们的研究表明,1990—2001年期间,发表在学术期刊上有关体育赛事影响的论文不断增长[4]。从图1中可以看出,本文的被分析学术文献中,2000年、2002年和2005年是文献量最多的3年,分别为27篇,34篇和43篇。这3个年份被分析的学术文献较多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被分析的3次学术会议分别在这3年举办,其中,2000年和2002年,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的体育赛事研究中心分别召开了两次主题为体育赛事的学术会议,而2005年第3届DeHaan旅游管理学术会议也以体育赛事为主题。此外,在被分析文献中,1998年是被分析文献量的一个分水岭,1998年之前,被分析的文献非常少,总共仅为7篇,只占总数的3%,这一方面可能与笔者搜集资料的途径相关,但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从1998年开始,发表体育赛事方面论文最多的期刊——“Event M anagement:An International Journal”正式出版,它的很多内容和主题都与体育赛事影响相关。

图1 被分析学术文献的时间分布示意图

4.1.1.3 研究领域

在对学术文献做内容分析时,本文根据当前体育赛事评估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及本文关注的研究主题,对被分析学术文献的研究领域进行了划分,共分为7个研究领域,即经济影响、社会影响、环境影响、赛事管理、赛事评估、赛事旅游和其他。从图2可以看出,在被分析的学术文献中,研究内容为经济影响的学术文献最多,为65篇,占总数的28.6%;排在第2位的是研究体育赛事社会影响的学术文献,也达到了38篇,占被分析学术文献总数的16.7%。另一点值得说明的是,当前研究体育赛事环境影响的学术论文很少,在被分析学术文献中,只有2篇文章以研究赛事环境影响为主题,这说明当前学者们对体育赛事的环境影响问题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4.1.2 体育赛事综合影响的确定

在前面的内容中已经指出,本文对227篇学术文献进行内容分析主要目的是为了确定在这些学术文献中,体育赛事的哪些影响提及频次较多,以最终形成体育赛事的综合影响框架体系,这是后面确定体育赛事综合影响事前评估指标的重要环节。本文对体育赛事综合影响的内容分析利用三重底线评估框架,具体包括经济影响、社会影响和环境影响三部分,而且,在每一个影响方面又根据体育赛事影响的性质分为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两种。

图2 被分析的学术文献的研究领域分布示意图

通过对227篇相关学术文献的分析,本文共得到了243个体育赛事的影响指标,如此之多的体育赛事影响指标是在文献分析之前所始料不及的,但仔细分析后发现:由于是英文文献的原因,有很多种体育赛事的影响意思基本相同,只是用词略有区别,而且,有很多种影响可以相互合并。考虑本文后续分析的需要,决定对这243个体育赛事的影响指标进行整理和归类。

在对上述影响指标整理和归类过程中,共经历了3个步骤:一是,将体育赛事243个影响翻译成中文,并将意思基本相同的种类进行归类,如“Civic Pride Providing”和“p ride through participating in the event”两个词组中文意思基本相近,均与“居民自豪感”关系密切,在将这2个词组翻译成中文时就进行了汇总。经过第一轮的处理,共得出86个影响指标。二是,以频次出现较多的影响指标为基础,通过对出现频次较多的影响指标的微调,将出现频次较少的赛事影响指标进行整合,如在体育赛事正面的经济影响中“对举办地旅游业的积极影响”共出现82次,同时,“对举办地商业、服务业的积极影响”出现5次,“对体育产业的积极作用”出现5次。考虑到这些影响的指标均归属于体育赛事相关产业,故在这一轮中,将这3个指标进行了合并,名称改为“对体育赛事相关产业的拉动”。经过第二轮的处理,文献分析结果中体育赛事的综合影响指标减少到32个。三是,在第二轮分析的基础上,将不在同一个层次上的指标进行合并,尽量保持所选择的综合影响的指标在同一个层次上。经过第三轮的处理,本文得到体育赛事的23个综合影响的指标,形成了体育赛事综合影响的基本框架(表5)。

在对学术文献内容分析之后形成的体育赛事综合影响基本框架中,从指标个数的分布看,体育赛事经济影响方面共有11个指标,其中,正面影响指标6个,负面影响指标5个;赛事社会影响方面共有10个指标,其中,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指标各5个;环境影响共2个指标,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指标各1个。在这一框架中,体育赛事经济影响和社会影响指标的个数相当,环境影响的指标较少,说明体育赛事与举办地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关系较为密切,对举办地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也较明显,学者们较为关注。另外,从指标出现的频次看,体育赛事经济影响方面的指标出现的频次最高,共有776次,占据了绝对的比重,且经济方面的正面影响指标出现的频次(704次)要远远大于其负面影响(72次);社会影响类的指标次之,也出现了250次,说明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开始关注体育赛事社会影响评估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对举办地居民影响方面的研究。但结果也显示,体育赛事的环境影响方面目前涉及的学术研究还很少,总共出现了38次,仍是学者们研究的一个盲点。

表5 本研究体育赛事综合影响框架一览表(学术文献)

4.2 评估报告内容分析的结果

当然,在体育赛事综合影响评估领域除了学术文献之外,还有很多由咨询公司或政府相关部门出具的体育赛事评估报告。相对于体育赛事的评估报告来说,赛事评估方面的学术文献虽然也有部分涉及具体赛事的评估,但毕竟不是在实际进行一个赛事的评估工作。因此,为了能够获取在实际的体育赛事评估中所包括的赛事影响指标,有必要对具体的赛事评估报告进行分析。本文将对搜集到的60篇体育赛事评估报告从赛事举办时间、赛事评估领域、赛事评估类型、赛事综合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炼出赛事评估报告中所涉及的体育赛事综合影响的具体指标。

4.2.1 赛事举办时间分布

如图3所示,在被分析的评估报告中,2002年、2005年是举办体育赛事最多的2年,分别为8场(13.3%)和7场(11.7%),另外,2003年、2006年和2012年举办的体育赛事场数相同,均为6场(10%),排在第3位。至于2002年、2003年、2005年、2006年4个年度体育赛事较多的主要原因可能与2001年加拿大体育主管部门“Sport Canada”推出“国际体育赛事申办计划”(Policy for Hosting International Sport Events)有关。根据该计划的要求,凡是得到“Sport Canada”资助的体育赛事必须要由加拿大体育旅游联盟进行体育赛事经济影响评估。为此,该组织还研究出了一套名为“体育旅游经济影响评估模型(STEAM)”的评估系统。在本文被分析的60篇赛事评估报告中,加拿大体育旅游联盟出具的体育赛事评估报告就占到了20%左右;此外,被分析的评估报告中2012年举办的赛事较多的主要原因是2012年将要举办奥运会,各个申办城市通常要进行奥运会给申办城市可能带来的综合影响方面的事前评估,而这些申办城市的评估报告很大一部分都在本文的分析范围之内。

4.2.2 赛事评估领域

从图4可以看出,所有的60篇评估报告都牵涉到了体育赛事经济影响方面的评估,其中,只评估体育赛事经济影响的报告就占据了绝对的比重,达到45篇,占评估报告总量的75%;牵涉到体育赛事社会影响方面评估的报告为15篇,占25%;而有关体育赛事环境影响评估的报告非常少,只有2篇。这一状况与学术文献分析中所体现的情况基本一致。这充分说明,体育赛事经济影响方面的评估理论相对比较成熟,且在国外发达国家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体育赛事社会影响方面的评估理论近年来也有所发展,并逐渐运用到具体赛事的评估中;体育赛事环境影响方面的评估理论相对滞后,实践中运用的也很少。

图3 被分析的评估报告的时间分布示意图

4.2.3 赛事评估类型

这里所指的赛事评估类型根据对具体赛事进行评估的时间是在赛事举办之前还是赛事举办之后,分为体育赛事的事前评估和体育赛事的事后评估2个类别。在被分析的60篇体育赛事的评估报告中,属于体育赛事事前评估的有16篇,占总数的26.7%;属于体育赛事事后评估的有44篇,占总数的73.3%。这一结果显示,在体育赛事评估的实践领域,事后评估仍是主流,这与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出台政策要求对所资助的体育赛事进行事后评估的实际不谋而合;此外,还可以看出,有关体育赛事事前评估的报告所占比重也不小,这说明,在进行体育赛事申办或举办决策时,政府和赛事组织者越来越趋于理性,而且决策过程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图4 被分析评估报告的评估领域分布示意图

4.2.4 赛事综合影响

为了能够提炼出评估报告中所涉及的体育赛事的综合影响,采用了与学术文献分析时相同的方法,即通过阅读被分析的评估报告,找出评估报告中所提及的赛事影响指标。经过分析,共得到了48个体育赛事影响指标。但在这48个指标中,几乎所有赛事影响指标在学术文献中均有提及,但有所不同的是,学术文献中所提及的体育赛事影响更加宏观,而评估报告中的赛事影响则更具有操作性。例如,在学术文献中,体育赛事正面经济影响提及频次最多的是“对举办地宏观经济指标的积极影响”,而在评估报告中体育赛事正面经济影响提及频次最多的则是“对举办地GDP的积极贡献”。虽然“对举办地GDP的积极贡献”是“对举办地宏观经济指标的积极影响”的反映,但它更具有操作性。考虑到本文分析的需要,也按照前面处理学术文献时的方法,对所得到的48个体育赛事的影响指标进行了整理和归类,最终得出13个具体指标(表6)。

表6 本研究体育赛事综合影响框架一览表(评估报告)

表6显示,体育赛事正面的经济影响是评估报告中提及最多的,共有7个指标,占到所有13个赛事影响指标的53.8%。在体育赛事正面的经济影响中,对举办地GDP的积极贡献出现频次最多(45次),给举办地创造的就业机会排在第2位(38次),给举办地带来的新的消费出现频次排名第3位(34次)。需要说明的是,评估报告中出现的很多影响指标只是一个狭义的概念,并不能完全代表赛事给举办地带来的某种影响。例如,虽然在评估报告中“对体育赛事相关产业的积极影响”也出现了25次,排在赛事正面经济影响的第4位,但这里所指的“对体育赛事相关产业的积极影响”只是赛事相关产业中的一部分,是当前可以衡量的部分。另外,体育赛事经济方面的负面影响,评估报告中只提及了“赛事运作成本高”(2次),说明当前体育赛事评估中对赛事经济方面的负面影响关注较少。这主要是因为在很多情况下,体育赛事经济影响评估已经成为赛事组织者说服政府未来继续资助赛事或者论证政府资助赛事合理性的一个有效工具,因此,往往会夸大赛事对举办地正面的经济影响,而忽视其负面影响。就体育赛事的社会影响方面而言,评估报告中所提及的正、负方面的影响各两个,其中,“居民的自豪感”(8次)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5次)是评估报告中最为常用的两个正面的社会影响指标。与学术文献分析的情况相似,体育赛事环境影响在评估报告中使用的也很少,只有2篇评估报告对赛事的资源消耗进行了评估。此外,在评估报告中,哪一个体育赛事影响指标出现的频次越高,则对其评估的可操作性越强,评估方法也越完善。根据本文体育赛事评估报告分析的结果,可以很明显看出,体育赛事经济方面的正面影响指标占据了绝对比重,而社会和环境影响方面的指标涉及不多,这说明目前体育赛事经济方面的正面影响评估可操性相对较强,评估方法也较完善;而社会和环境方面影响的评估可操作性还不强,评估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总而言之,体育赛事评估报告中所涉及的赛事综合影响指标基本都包含在学术文献所提及的指标中,但个数要远少于学术文献中所提及的体育赛事影响指标。其原因主要是评估报告中涉及的体育赛事影响指标往往都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而学术文献中涉及的体育赛事影响指标则不一定要具有操作性。此外,尽管很多学者一再呼吁运用一套较为科学的、统一的评估框架和体系来审视体育赛事,但在被分析的评估报告中,评估框架和体系不尽相同。除了橄榄球世界杯的评估报告外,几乎没有被分析对象按照三重底线评估框架,从经济、社会和环境3个纬度对体育赛事进行评估。

4.3 体育赛事综合影响框架体系

通过对学术文献和评估报告的内容分析,本文分别得到了两套关于体育赛事综合影响的基本框架(表5,简称框架一;表6,简称框架二)。在此基础上,要将这两个基本框架中所提及的赛事综合影响指标进行汇总,最终得到一个较为全面、完整的体育赛事综合影响框架体系。经过对这两套赛事综合影响基本框架进行分析发现,两套框架中所包含的赛事综合影响的指标基本相同。在框架一的13个指标中,有9个指标与框架二的指标几乎完全一致,另外4个指标,即“对举办地GDP的积极贡献”、“给举办地创造的就业机会”、“举办地居民收入增加”、“给举办地政府带来的税收收入”都是框架二中“对举办地宏观经济指标的积极影响”指标的下属指标。因此,将框架一和框架二中的所有指标进行汇总,并对此进行了初步分层,最终得到了体育赛事综合影响框架体系(表7)。在这一框架体系中,共有29个指标,其中,二级指标16个、三级指标13个。在16个二级指标中,体育赛事经济影响方面的指标最多,共10个;社会影响指标次之,共4个;环境影响指标最少,只有2个。

表7 本研究体育赛事综合影响框架体系一览表

由于体育赛事具有复杂性、系统性以及利益相关者较多等特点,因此,体育赛事对举办地的综合影响非常复杂[2]。而从本文所得的体育赛事综合影响框架体系中可以看出,体育赛事综合影响的影响指标较多,涵盖了诸多领域,且不同指标对举办地的影响范围和时效都不尽相同,有力的证明了体育赛事综合影响复杂性的观点。

5 小结

本文搜集了国外有关体育赛事评估的资料,并进行了深入分析,从287篇有关体育赛事评估的资料中获取了体育赛事综合影响的框架体系。虽然国外其他一些学者为了评价体育赛事研究的总体状况,也对赛事的学术文献进行过分析,本文的分析更加具体,目标也更加明确;此外,本文还对具体的体育赛事评估报告进行了研究,弥补了当前对体育赛事评估实践分析不足的缺陷。

[1]李本乾.描述传播内容特征检验传播研究假设:内容分析法简介(下)[J].当代传播,2000,(1):47-49.

[2]黄海燕,张林.体育赛事综合影响及其评估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1):51-55.

[3]CROSSM AN,H YSLOP,GU THR IE.A con ten t analysis of the spo rts section of Canada’s national new spaper w ith respect to gender and professional/amateur status[J].Int Rev Soc Spo rt, 1994(2):123-134.

[4]Hede,A-M,Jago,L&Deery M.Special events research during 1990-2001:key trends and issues[A].L Jago,M Deery,R Harris,A-M Hede&J Allen(eds),paper p resented to Events and Placemaking Conference[M].Event Research Conference,Sydney.2002:56-89.

[5]KR IPPENDORFF K.Con tent Analysis.2nd ed[M].New bu ry Park,CA:SAGE Publications,Inc.1980:21-58.

[6]KONG-TING YEH.The Assessment of Economic Impact Studies on Sport-related Events in North America:A Content Analysis[D].University of Northern Colo rado,1997:21-75.

[7]SVOBODA B.Educational problems of coaches in their sport groups[J].Acta,1992,(1):63-72.

[8]VALERIUS,MACKAY.A decade of docto ral dissertations in recreation,parks,and leisu re studies departments:1980-1990 [R].Schole,1993:61-68.

[9]YUNG S J.Content Analysis.In Social and behavio r research methods(Volume 2)[M].Taipei,Taiwan:Tung Hua Publishers,1988:809-831.

Research on the Framework of the Comprehensive Impact of Sport Events

HUANG Hai-yan,ZHANG Lin

This paper com p letely and systematically discusses the f ramework of the comp rehensive impact of spo rt events through analyzing the 227 pieces of academ ic literatures and 60 concrete tournaments assessment repo rts.The framework has a total of 29 indicato rs of the comp rehensive impact of spo rt events,including 10 indicators of the economic impact of spo rt events,4 indicato rs of social impact,2 indicato rs environmental impact.Through studying,it concludes that indicato rs of the comp rehensive impact of spo rt events are much mo re,cover w ide areas,and different indicato rs have different impact to the host cities.The opinion of comp rehensive impact of spo rt events comp lexity is testified powerfully.

sport events;com prehensive im pact;framew ork;system

G80-05

A

1000-677X(2011)01-0075-10

2010-07-06;

2010-12-13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7BTY009);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建设项目(J51002)。

黄海燕(1981-),男,江苏扬州人,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体育经济,Tel:(021)51253519,E-mail: haixi021@126.com;张林(1954-),男,山东莘县人,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体育产业经营管理,Tel:(021)51253270,E-mail:zhanglin1954@sina. com。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赛事研究中心,上海200438 Sport Events Research Center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 rt,Shanghai 200438,China.

猜你喜欢

体育赛事学术赛事
本月赛事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体育赛事项目管理对体育赛事形象及其管理的影响
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中国实践的学术在场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体育赛事品牌化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