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的国外金融机构公司治理:问题\\经验及启示
2011-01-01李东卫
银行家 2011年3期
危机前美国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
公司治理源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用以解决所有者、经营者之间的矛盾与利益冲突,确保公司永续发展和实现价值最大化,其核心是有效激励与约束机制建设。美国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缺陷是导致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分散的股权结构使投资者忽视公司治理。由于股权结构分散,股东在对金融机构行使监管权上不够积极。从个人股东看,小股东缺乏影响或控制董事会决策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银行监管具有外部性特点,实施监管的股东无法获得监管产生的全部收益,而其他未实施监管的股东却能够无偿得到因银行治理加强而产生的额外收益,使得股东之间存在“搭便车”现象。这一问题并未因机构投资者的大量存在而获得显著改善。同时,机构投资者为分散投资风险,将投资分散于多家金融机构,也导致了股权分散化。此外,部分机构投资的目的在于与其持股的金融机构建立关联关系,获得关联交易利益,从而进一步丧失了进行公司治理的主动性。
第二,内部监管权力的集中使公司治理缺乏约束。董事会与金融机构经营者之间是“委托——代理”关系,且董事会具有对经营者经营行为的评价和监管职能。但因在美国金融机构中,通常由董事会主席兼任公司首席执行官,使经营权和监管权高度集中,其结果是董事会难以发挥监督职能,表现出明显的内部人控制特点。董事会或金融机构经营者为追求自身短期利益最大化,可能背离其应尽的忠实和勤勉义务。次贷危机中,雷曼兄弟和“两房”等上市公司之所以敢从事高风险的商业行为,最后沦落到破产或被接管的地步,与美国金融机构广泛奉行的董事会中心主义或首席执行官中心主义有很大关系。
第三,薪酬激励机制造成公司治理中的风险加剧。华尔街金融机构的激励机制导致的“贪欲”被普遍认为是次贷危机的一大祸首。在美国式的公司治理法律制度中,有关董事和高管的薪酬或激励的机制有两大特点:一是不受法律管制,二是薪酬过高或激励机制配置极不合理。许多上市企业均将股价作为衡量高管绩效的唯一依据,大量的长期激励计划仅与股价挂钩。在金融机构的高管们看来,为创造业绩,无视隐患的存在而推广结构性产品等高风险业务是值得的,因为等到危机爆发之时,自己可能早已升迁或调往别处,已无法被追究责任。这样,在董事会与金融机构经营者利益一致的驱动下,华尔街金融机构倾向于拓展高风险业务以追求高收入,使公司治理风险加剧。
第四,外部审计和评级机构无法实现公司信息的完全透明。外部审计和评级机构的重要功能是实现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之间的信息透明,从而使投资者能对金融机构的整体经营做出评价,进而制定投资决策。但在美国,外部审计机构、评级机构均与大型金融机构有紧密联系,许多大型金融机构本身就兼营审计和评级业务,或持有审计评级机构的股份,使得外部审计和评级失去了应有的意义。次贷危机的全球化与次贷衍生品有很大关系,次贷衍生品设计者从自身利益出发,低估产品的风险或片面强调高收益;次贷衍生品的购买者并不了解美国市场的实际运行情况,也难以了解复杂的衍生品设计过程。于是,在设计者和购买者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而审计和评级机构隐瞒或故意低估次贷衍生品的较大风险,给予这些产品较高评级,进一步加剧了这种信息不对称。这种外部治理的缺位,造成审计和评级机构丧失了其应有的功能,使金融风险不断积聚,也造成金融市场公信力的丧失。
第五,政府的金融监管体系未能有效发挥作用。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指出,美国次贷危机和由此造成的一系列震动,暴露出美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四分五裂状态。他认为:“美国的金融市场监管体系目前存在问题的实质是——一个过时的体制正吃力地跟随着市场发展的脚步。”从次贷危机的成因看,货币政策变化是一个重要因素。长期的低利率政策刺激了经济增长,为房地产泡沫埋下了隐患,而短时间内大幅提高利率,则未充分考虑经济的承受力。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美国监管部门过多且各自为政,以及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体系的分离。要实现金融稳定,就必须进行整体监管。美国财政部公布的金融监管改革计划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扩大美联储的权力,将监管范围扩大到除商业银行之外的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等金融机构,并对整个金融系统的监管负责。虽然各方对这项计划尚存在争议,但说明美国已意识到着眼整体的重要性。
危机后国外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的良好做法
经过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世界各国开始重视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问题,避免因金融机构公司治理不当而再次引发危机。
第一,强化董事会职责及履职能力。一是国际清算银行。国际清算银行率先要求银行业公司董事会全面完善公司治理,并定期审查治理措施的实施及效果。要求有效监督高级管理人员(以下简称“高管层”),确保高管层的业务活动、管理策略和风险偏好与董事会的政策相符。二是欧盟。欧盟通过提高入职测试标准、监管约见谈话等方式,提高对董事会成员任职资格的要求,确保其具备独立性和应对公司管理挑战的能力。三是新加坡。新加坡金管局除了要求评估董事履职能力,制定董事履职时间指引外,更强调独立董事的重要性。要求发挥独立董事对保护金融机构整体利益、制衡管理层和大股东的重要作用,提高独立董事所占比例。
第二,突出风险管理,强化风险官地位。一是国际清算银行。国际清算银行要求公司设立首席风险官或相同职责的职位,持续识别、监测风险,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内部沟通体制,确保整个组织都能了解风险状况。二是欧盟。欧盟重点突出首席风险官(CRO)的地位和作用,要求其具有等同财务总监的地位,可直接向董事会报告,加强公司各个层面的风险文化建设。同时,要求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加大选举政策、机构投资者的披露,并允许外部审计师和金融监管者出席董事会会议,以便对风险承担实行更多的控制权。三是新加坡。新加坡金管局进一步细化风险管理委员会构成及成员规定,明确要求构成成员不少于3名董事,且大多数(含风险管理委员会主席)必须是非执行董事,同时,成员中必须至少有2名董事精通相关金融风险管理技术。
第三,完善薪酬风险管理机制。一是国际清算银行。国际清算银行要求金融企业的业绩衡量、风险调整措施应当与长期风险偏好相联系,确保薪酬程序的一致性,并依据公司风险管理等治理框架构建风险、业绩薪酬调整的方法。二是欧洲银行业监督委员会。欧洲银行业监督委员会要求各银行业公司将风险管理因素纳入薪酬政策中,以规避由可变激励薪酬带来的风险,用“三步法”进行可变薪酬调整。三是德国。德国通过《德国公司治理改革法》、《合理的高管薪酬法则》和《新的风险管理最低要求》等一系列立法和规定,将职工薪酬可变部分的确定与考量正反两方面风险变化的长期评估相挂钩,要求依据职位的风险,选择确定职员的浮动薪酬部分。
第四,确保公司治理透明及信息真实。一是国际清算银行。国际清算银行要求公司治理对内能确保董事会和高管层掌握并指导银行的整体发展,对外能确保公司股东、存款人、其他利益相关者和市场参与者充分了解银行的管理。二是欧洲银行业监督委员会。欧洲银行业监督委员会侧重薪酬信息披露,强调薪酬信息的重要,要求银行业公司确定薪酬信息披露频度(至少每年一次)、披露内容(薪酬政策决定程序、薪酬和业绩关联过程、风险因素及评估方法、在对不同职员分配延期与非延期薪酬时使用的参数等),确保公司所有职员享有薪酬政策知情权(含对外披露的内容)、自身薪酬标准提前被告知权等。三是日本。日本从市场出发,针对上市金融公司制定“四点法则”,确保信息披露全面真实:一是公司治理架构必须披露,二是公司董事和监事的薪酬信息必须披露,三是公司交叉持股信息必须披露,四是公司股东大会决议的投票结果情况必须披露。
对我国的启示
基于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发展现状,从国外金融机构在此次金融危机后对公司治理的调整和优化中,可得到如下启示,为我国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建设和完善提供参考和借鉴。
第一,建立有效的委托代理机制。目前,我国金融机构的股权构成中,国有股仍居支配地位,委托主体是代表国家利益的政府。政府经营下的金融机构势必具有双重目标:一方面要通过经营实现市场价值,另一方面要担负一定的社会责任。因此,在代理人的选择上,政府会偏好于选择能够同时满足双重目标的代理人,使其在创造价值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从而对代理人的考核标准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结果是政府官员同时兼任金融机构高管。这种委托代理机制容易造成经营效率低、竞争力差。更为有效的委托代理机制应当是明确董事会和经营者之间的权责划分:董事会就经营决策和发展战略制定目标,由经营者根据制定的目标开展经营,并强化董事会对经营者执行目标的监管。
第二,进一步理清“三会一层”的职责边界,完善商业银行出资人制度。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还没有真正形成,要理清“三会一层”的职责边界,关键是要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的出资人制度。此外,考虑到国有商业银行与一般国有企业在业务专业化程度、经济体系地位和行业特殊性等方面的区别,要重新对党委在银行公司治理体制中的“位置”进行确认。一方面,要明确董事会的战略决策权限,增强董事会的核心能力,充分发挥各专门委员会的专业作用,建立市场化的董事遴选、激励、约束、退出机制。另一方面,重新定位党委的职责在于参与决策和推动决策执行,发挥其宏观领导职能,而不是对具体经营管理的干预,这既符合公司治理规则,也比较切合我国党组织职能状况的实际。
第三,重构金融机构激励机制。我国金融机构管理层治理机制的效率缺乏,其根源在于激励机制存在重隐性激励而轻显性激励、重短期激励而轻长期激励等不合理因素,进而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所以,应从公司治理的激励理论出发,重构商业银行激励机制:一是要以银行价值和发展战略为导向,建设市场化、长效化的激励约束机制。二是建立科学的、多元化的薪酬激励机制。要建立以风险薪酬为主、基本薪酬和福利保障为辅,以长期薪酬为主、短期薪酬为辅的激励机制。三是改变刚性薪酬管制,坚决抑制过度的“在职消费”,避免隐性激励机制。四是重视发挥声誉机制的作用。
第四,加强金融机构的内部审计效能。针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监督机制成本高、效率低的缺陷,要积极整合监督资源,创新内部监督机制,提高监督效率。一是为避免监事会、内审部门与董事会的监督职能的交叉和重叠,要整合监事会与董事会职能,将内审部门划归董事会直接领导,实行一元监督模式。二是充分发挥董事会的决策控制职能,加强事前和事中监督。三是提高董事的任职门槛和任职能力。四是在控制审计成本的同时,着力提高审计效能。
第五,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加强信息披露、提高透明度己经成为国际上先进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共同特征。事实上,信息披露水平和透明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内外部监督机制的效果。商业银行应聘请独立的外部审计机构进行审计,确保真实、全面、及时地披露相关的会计报表和公司治理信息,克服其由特殊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而对公司治理造成的不良影响。
第六,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国际金融危机告诉我们,很多金融机构无视或者不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导致在客户利益受到严重损害的同时,自身也深受其害。为此,作为金融业中坚力量的银行业,履行社会责任更是责无旁贷。银行业社会责任是机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银行业只有取得社会的公信力,才能受到市场青睐,才能提升机构形象,进而构建良好的品牌和信誉优势,并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因此,银行业应在经营活动中对国家、社会、企业、员工、消费者、股东等多方负责,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七,建立以风险监管为核心的综合监管体系。应避免把长期激励与股价简单挂钩,要更多地采取多元化的激励计划,如银行类金融机构应将“不良贷款率”等指标加入高管能否兑现长期激励收益的考核中,股权激励计划要真正做到长期性。此外,要制订更为严格的约束机制,严格禁止可能影响企业长期发展的行为,尽快建立以风险监管为核心的跨市场金融综合监管体系。一是商业银行建立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风险管理体系,限制股东之间的交叉持股,附加关联交易限制。二是建立基于风险控制的存款保险制度,对风险程度较高的银行征收更高的保费,从而建立起有效的风险激励。三是建立明确的银行破产制度,提高包括股东和存款人在内的公司治理主动性。可将风险因素纳入破产标准,真实体现银行的所有者权益状况。四是加强外部监管的独立性和透明度。
(作者单位:中国银监会阳泉监管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