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轻更智能
2011-01-01虞礼文
汽车与运动 2011年1期
在解读新途锐之前,我们有必要简单回顾T途锐车型的历史。作为大众的第一款SUV车型,虽然途锐的诞生是在2002年,看起来似乎很晚,但其血统却可以往前追溯到1938年VW TYPE 62(真正的越野车鼻祖),这么说就容易明白了吧,人家也是有历史和文化积淀的,并非横空出世。
而自从2005年途锐车型正式引入中国以来,这款集越野、豪华、高科技和多功能于一体的豪华SUV,受到了市场的热捧。如今,5年多的时间过去了,途锐一直都没有进行过升级换代,虽然说,在今年年初,隆重推出过限量版[详见《汽车与运动》2010年02期杂志的报道],但其并不属于换代的车型,只是为了满足那些追求个性化的用户群。直到上个月月底,第二代途锐终于发布,并在云南腾冲举办了全国试驾会。
换代之后的新途锐,一扫第一代车型给人略显朴素和老气的印象,以更年轻、更运动,同时也更智能的形象出现在了公众的面前。
更年轻更运动的新途锐
对大众车型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从尚酷、高尔夫6开始,大众汽车就已经开始启用其全新的设计DNA,这些DNA包含的元素较多,但从外观上,一个很明显的视觉变化是前脸看起来更加的犀利,也更加的动感,同时车身的线条变化也更加的丰富。这些大众汽车全新设计DNA,都极为成功地应用在新途锐车型上,并作为其视觉识别的组成部分。
同样,作为视觉识别的一部分,日间行车灯的设计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不仅有品牌识别的作用,也是个性风格的展示,如奥迪、宝马车型上的日间行车灯,从后视镜里大老远就能认出来。新途锐如今也开始玩炫的了,前大灯采用醒目的u型LED日间行车灯,以及尾部对称的双L形尾灯(以独特的方式框住四个瞳孔般的车灯),在行驶时极易被对方车辆所识别。
而这仅仅是新途锐外观上看起来最有意思的变化。其实,外观、内饰均大幅重新设计的新途锐,整体已经显得更加的年轻动感,车身尺寸比例的完美设计也使其显得更加时尚。新途锐的车身长度为4795mm,比上一代车型加长了41mm,车身高度则降低了17mm,为1709mm。轴距为2893mm,增加了38mm,而车身宽度增加至1940mm,加宽了12mm。这样的车身尺寸也赋予了新途锐更富动感的造型。
走年轻化的路线,并不只是汽车厂家在做。曾经有调查显示,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普遍比成熟的欧美奢侈品消费者年轻10岁以上,这一现象体现了中国的消费特点。其实,作为豪华5UV,也算是奢侈品了。把它设计得更年轻时尚些,自然会更加吸引年轻的用户。老款途锐上的“辉腾式方向盘”已经被三辐式多功能方向盘所取代,而整个中控台的设计也更加简洁而精致,甚至在整个的内饰设计上,让新途锐看起来都要年轻了10岩。
性能更强悍的新途锐
此次在国内推出的第二代途锐,提供了两套动力总成装备,分别是3.0L汽油版的V6TSI发动机配8速手自一体变速器,和3.0L柴油版的V6TOI动机配8速手自一体变速器。
很显然,在发动机排量布局方面,我们发现新一代途锐主推车型的排量变小了,上一代途锐3.6L和4.2L自然吸气发动机车型不再保留了,不过据说W126.0L的发动机还将会在新途锐上作为旗舰车型出现。这也并不奇怪,在发动机的节能环保方面,大众近年来矢志不渝的执行“小排量化与增压并重”的方针,这在大众的家用车型上表现得尤其明显。其实,以新一代途锐发动机的高效能,3.0L缸内直喷技术加机械增压,动力已经完全超越了原来的3.6L发动机,并且接近于V84.2L发动机的性能。
实际驾驶中,也是如此。我们试驾的是汽油版新途锐,3.0L V6TSI发动机,搭配大众汽车全新开发的8速手自一体变速器,加速性能很是惊人,虽然试驾的当天没有用测试仪器做数据测试,但加速感觉相比上一代3.6L车型还是要快要轻松,而且流畅。套用时下流行的网络用语,那就是太给力了。
而如此给力的理由,除了缸内直喷和机械增压所带来低转速强爆发力,以及可以在一个很宽广的转速范围内保持最大扭矩持续的输出之外,新开发的这款8速手自一体变速器,也提供了极高的效率来将驱动力传递至四个车轮。相比之前的6速手自一体变速器,新增加的两个挡位,使传动比提高了2096,从而实现了两个目标:其一,由于传动比扩大,发动机可以在几乎全部转速范围内均可获得较高效率,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发动机的动务,提高了燃油效率,并且动力传递响应更快;其二,第7和第8挡齿性能和越野性能的表现,更能受到消费者的关注。上一代途锐车型倍受赞誉的公路行驶性能,以及强大的实用性和出色的越野能力,都在新途锐上得到延续和传承。
通过对前后双叉臂式独立悬挂进行优化,采用了更多的铝质部件,使底盘重量减轻747kg,同时对悬挂弹簧的弹性特性也进行了优化,并且让轮距也有所增加,前轮1656mm(增加了1mm),后轮1676mm(增加76mm),在公路行驶时,悬架的响应已经比上一代更快了,在操控上也更加的精准。
当然,这些底盘方面的改进,不反复仔细体会,是很难辨别的。而新途锐提供的带电子减振控制,有“标准”、“舒适”和“运动”模式可供选择的空气悬挂,在三种模式下的不同路感和减振器行程变化则是很明显的,但这基本属于驾驶者个人偏好。对于我来说,我更喜欢“运动”模式,更低的车身,更硬的悬挂,会让驾驶起来更富于运动感。
在前面提到新途锐的底盘经过优化改进之后,对公路行驶性能有了提升降,同样,这对于新途锐的越野性能也是有帮助的。
新途锐仍然提供两个版本的全时四驱系统,即4MOTION和4XMOTION,这和上一代途锐几乎没有什么差别,越野能力仍一如既往。在一个专业的越野体验场地里,爬土坡、涉水、走单边、炮弹坑,对于新途锐而言,并不构成任何挑战。其实,从第一代途锐诞生伊始,其四驱系统就因为借助有电脑操控来辅助,可以说是真正第一辆自行解决差速器缺陷的多用途越野车,性能比配有前、中、后差速锁的越野车还要强,对于途锐来说,这也不算是炫耀。
更智能的新途锐
如果说,还要继续挖掘新途锐的亮点,那不得不说说它的四大驾驶辅助系统了。不知道大家是否记得,第一款成功完成“无人驾驶车辆挑战赛”的汽车是谁吗?没错,是大众汽车途锐的一款叫“斯坦利”(Touareg Stanley)的原型车,它在没有任何人工操作的情况下,自行独立完成了从莫哈韦沙漠到拉斯维加斯南部长达212公里的行程。
之所以能够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是因为在途锐“斯坦利”上装备了驾驶辅助系统和许多量身定做的高科技装备。如今,新途锐上装配的全景摄像系统(Area view)、动态车灯辅助系统(Dynamic Light Assist),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ACC)和前端辅助系统(Front assist)等等,不能说跟途锐“斯坦利”没有关系,当然这些驾驶辅助系统在新途锐上还仅仅是辅助,但毫无疑问,这已经让新途锐比起上一代来说,要更智能了。
想要全面解读新途锐,恐怕这点篇幅是不够的。其实,对于新途锐而言,它的到来,或许最大的意义在于,它给后来者再次明确了以下几个趋势:即年轻化、高效动力和驾驶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