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个小

2011-01-01鲁艾林

祝您健康 2011年2期

  45岁的老赵,是个建筑工人,妻子温柔贤惠,儿子听话懂事。都说有家的男人多幸福,谁知养家的男人多辛苦,为了老婆孩子,老赵除了春节回一趟老家,一年365天,天天吃住在工地上。去年老家又盖了新房子,借了一点债,老赵感觉到肩上的担子又重了很多,头有时候也会很疼,工友们劝老赵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有空去医院查一查,但老赵仗着自己身强力壮,也没当回事。没想到有一天老赵在工地上头疼得厉害,回宿舍睡一下,就再也没有醒过来。老赵被送到江苏省人民医院的时候,已经瞳孔散大,不省人事,医生诊断是脑出血,进行了全力抢救,尽力帮老赵“留最后一口气回到老家”。
  42岁的王先生,是个年轻有为的生意人,有房有车,平常生活中,除了生意还是生意,有空就喜欢喊上三五好友搓搓麻将,放松一下心情。没想到,夜里和了一把自摸“清一色”,大喜过望,竟然嘴巴歪了,胳膊也僵了,只会瞪眼,不能说话,还直流口水。幸好被牌友及时送到江苏省人民医院,被诊断为脑出血,由于出血量不多,经治疗后,王先生康复出院。只是王先生现在笑起来,能看得出嘴巴还是有点歪,发病时僵掉的胳膊,拿东西时明显有点笨拙。
  脑出血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是目前我国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中老年人是脑出血发生的主要人群,以40~70岁为最主要的发病年龄。脑溢血通常是指自发性原发性脑出血,患者往往由于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表现为失语、偏瘫,重者意识不清,半数以上患者伴有头疼、呕吐。
  脑出血发病主要原因是长期高血压、动脉硬化。绝大多数患者发病当时血压明显升高,导致血管破裂,引起脑出血。近年来,脑出血日趋年轻化。
  虽然脑出血一般起病较急,但发病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1 高发于季节明显转换时。冬春交替季节或秋冬转换季节,昼夜温差大,天气多变,一冷一热很容易诱发脑出血。
  2 高血压患者不规律用药。一些“三高”患者,经过数年的治疗以后,病情稳定,心理上开始麻痹大意。降压药记得起来就吃吃,忘了也就算了。或者图省事两顿药并一顿,血压控制不稳定,容易诱发脑出血。
  3 劳累、情绪变化大。特别是长假前后,为休假加班加点干活,疲劳过度。或者假日期间,亲朋好友相聚,大吃大喝,大喜过望,都会诱发脑出血。
  4 忽视短暂的先兆。脑出血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先兆症状,如突然感到一侧身体麻木、无力、活动不便,手持物掉落,嘴歪、流涎,走路不稳;与人交谈时突然讲不出话来,或吐字含糊不清,或听不懂别人的话;暂时性视物模糊,以后自行恢复正常,或出现失明;突然感到头晕,周围景物出现旋转,站立不稳甚至晕倒在地。这些表现可以短暂地出现一次,也可以反复出现或逐渐加重。
  一旦出现这些先兆表现,就预示着脑出血即将发生,或已是脑出血的前驱阶段。这时如能及时发现异常,争分夺秒地到医院进行治疗,可以控制疾病发展,避免严重的后果。
  (本文作者为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主任医师)(何丹丹整理) (编辑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