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意的生活欢度老年
2011-01-01卞文志
祝您健康 2011年3期
父母晚年得闲,喜欢侍弄花草,把院子料理得像个大花园,门前是石榴,窗台上摆的是盆花,花坛里五彩缤纷的花争奇斗艳,天井里种着各色高大的乔木,墙根各种竹子四季常青,房檐下飞着活蹦乱跳“咕咕”吟唱的鸽子……邻居们来我家串门,对父母晚年的情趣不住地夸奖。父亲则兴高采烈地回答:我们老两口不会像孩子那样写诗,但我们却以诗意的方式生活,快乐地欢度自己的老年岁月。
老父发自内心的话语,透露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折射出他晚年生活的观点。正如余秋雨所描述的“人到了老年,沉重的人生使命已经卸除,生活的甘苦也已了然,万丈红尘已移到了远处,宁静下来的周围环境和逐渐放慢了的生命节奏构成了一种总结性、归纳性的和声”,于是,诗意的生活方式便成为父母这些老年人安度晚年、酿造情趣的选择。以诗意的生活欢度老年岁月,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从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年人要以诗的方式生活,笑脸看人世间的忙碌,希望地看后辈们的来去;在花草丛中淘取花香,于春夏秋冬感悟四季。老年如诗,诗如生活,老年人在诗意的生活中自娱自乐,不仅能悟透人世的沧桑,而且还能品出生活甘苦,在诗意中回味过去、展望未来,为自己寻找一种温暖如春的生活意境。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次,孔子带着学生到郊外的田间散步,看见一位老者在田里捡拾麦穗,口里还哼着谣曲,他们有些不解。于是,子贡上前问道:“老伯,您这么大年纪,还在田里拾麦穗,真可怜啊,怎么还会高兴地唱歌呢?”老人笑着回答:“我虽然贫穷,但我心安理得,所以我没有烦恼,心里只有欢乐的歌,感到生活得很快乐。”
个人的兴趣爱好各有差异,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也就各有各的特色。比如,有的人喜欢养花喂鸟,有的喜欢钓鱼下棋,有的喜欢写诗画画,有的喜欢跳舞唱歌,有的喜欢字画古董……其中的乐趣和境界就各有各的不同,诗意的生活方式就大相迥异。
我认识的一位老年朋友,在日常生活中的乐趣就十分简单和随意,可以说任何老年人都能做到。他每天早晨起床后,洗漱完毕就打扫室内外的卫生,把整个楼道清理得干干净净,既锻炼了身体,又得到邻居的称赞。然后便陪着老伴逛农贸市场,一边锻炼走路,一边观赏城市风光,到市场后看琳琅满目的商品,姹紫嫣红的蔬菜水果,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选些喜欢的水果,买些新鲜的蔬菜,老两口一前一后,提在手里摇摇晃晃着,心里非常惬意。回家后边吃早饭边看央视的“朝闻天下”,从时政要闻到天下趣事,看得清楚明白,心里亮堂。十点之后,他就开始每天乐此不彼的习惯和爱好,读书看报或是打开电脑查资料,接着便动笔写点随感或忆旧之类的文章。对于写作,他介绍说虽然写得不好,但能汇集观感、分析社会、体味人生、抒发胸怀,深感此举不乏自得其乐的情趣。
老友这种虽平常但已养成习惯的晚年生活,我认为就颇有浪漫的诗意和无穷的快乐。像他这样,人到老年,离开了紧张繁忙的工作岗位,远离了竞争的激情、业绩的荣耀和工作中是是非非的烦恼,生活变得如一汪秋水,闲淡而恬静,于平常中寻乐,在清闲中充实,细细品味起来,倒也不乏激情和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