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新立:中国企业的四项任

2011-01-01

英才 2011年1期


  演讲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分析“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的外部、内部环境,我觉得挑战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对外贸易的摩擦会增加,出口的增长会比较困难;第二,国内低水平的工业生产状况与产能过剩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第三,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工资成本上升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怎么能够把不利因素变成有利因素,把挑战变成机遇?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我认为,国内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将面临四大历史任务。
  第一,以自主创新带动产业升级。这些年,各级政府和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性不断提高,2009年全国研发投入已经达到5000多亿元,仅次于美、德、日之后,居世界第四位。但是,在自主创新方面,我们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在如何通过大量创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品,打破经济发展的困境等方面。可以肯定,自主创新是未来五年中国企业要面对的首要任务。
  所以我建议,企业宁可在别的地方少花点钱,但在研发上一定要舍得花钱。IBM之所以100多年来引领着全球IT行业的发展,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研发。一个IBM中就有七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像这样的企业,美国还有一批,如波音、GE、微软、苹果……他们之中国企业的四项任务所以在世界上有名,首先是由于他们在研发上有大量的投入。
  除了企业要增加研发投入,我建议,国资委也要制订一个国有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激励机制。大唐电信用了8年时间,花了10亿元投资,搞出TD-SCDMA的3G标准,成为了我国在高技术行业里唯一的自主标准。但是,这一研发只有投入,没有回报,没有人做技术评价,也无从列入资产保值增值的考核范围之内。现在,国资委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只考核有形资产,不考核无形资产,只考核企业的当年实现利润,对企业长远发展能力、长远盈利能力的关注,还比较薄弱。所以,建立一种让企业增加研发投入,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是当前面临的迫切问题。
  第二,要积极开展国际化经营,要进一步用好国外的资源与市场。我建议,凡是有条件的企业都要走出去,特别是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很多企业经营比较困难,但有好的技术资源。比如吉利并购沃尔沃轿车后,其在中高档轿车的生产技术水平、研发能力上,一下子就超过了一汽、二汽和上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国有企业要学会利用国际市场的科技资源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要通过拿到更多海外资源的勘探权和开发权,解决中国经济长期发展所面临的瓶颈。
  第三,努力提高企业价值。现在国有企业绝大多数都上市了。作为一个企业,要对投资者负责,要为投资者增加收入,要通过提升企业价值使股民的口袋鼓起来。企业要把努力提升自身价值、为股民增加收入,作为经营重要的目标。IBM的经营最高目标,就是通过增加企业的价值为买IBM股票的股民增加收入。我们的国有企业上市之后,目标也应该这样——为增加企业价值,为给投资者增加收入而努力奋斗。
  第四,就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全股东会、董事会和经营层三者之间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衡的科学治理结构。其中,董事会是决策中心,经营层是执行中心,股东会是最高权利机构。美国的一些公司就是依靠这一结构成为了百年老店,每每出了问题,其自身就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我们的企业也要建立这样的机制,通过企业的自主决策把那些最能干的人推上领导岗位,使我们的企业真正能够成为与国外跨国公司一样的现代企业。
  
  (本文节选自作者在“第十届中国年度管理大会”上的主题演讲,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