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牧笛作品
2011-01-01张牧笛
诗选刊 2011年4期
张牧笛,女,满族,1991年10月生于天津。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学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2岁开始写作。至今已发表散文、诗歌、小说百万余字,获全国性的文学奖、征文奖四十余项。作品入选多种书籍。被多家媒体报刊采访报道。已出版日记体随笔《夏日终年》、诗集《看不见的风在吹》、散文集《像南瓜,默默成长》、长篇小说《走走停停》、长篇散文《如烟》。即将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梦里,有谁的梦》。
如果有一天
如果有一天回到童年
我想当个骑士,以极其优美的速度穿过树林
也或许是牧羊人,沿着河畔寻找草的下落
还可能是童话家,用最新鲜的叶子跟人交谈
我要养一只狗
给它起和我一样的名字
我们盲目而结实地生长
晒太阳,藏猫猫,对陌生人保持警觉
我要在地上种满晚霞的根须
让灰尘和阴影无法降落
一切都会安静下来
黑暗吸走鸟鸣和虫吟
月亮越过篱笆
慢慢地,把光芒化掉
倘若有雨,梦就从镜子后面逃出来
折射在水上,形成波浪
我和孤独相爱
遥远的风,把青黄的稻穗
吹出鲜艳的果实
我要把泥巴和水带到我的青年、中年和老年
用它们养育我的孩子,孩子的孩子
如果有一天
可乐、果冻凝结了道路,炊烟和锄头
泥土长眠,心在怀念中生锈
啊!这感觉很苦
也很有味道
我的远方
——给奶奶
我的
血液一样奔流的远方
穿过路人的街道,穿过旋转的城墙
穿过灯光,水泥,和语言
被积雪和音阶来回敲打
当熟透的霜花追着鸟群南下
当空气中传来车轮辗过铁轨的轰响
当睡眠降临,嘴唇默然不动
奶奶,你看到了么?
月光正通过银白色的根,绵延几千里
有如无数思念的起源
一腔微尘来了又去,喉咙发紧
我的气息、血脉
还有隐痛的神经
流向你的白发和眼瞳的霜迹
十七年前包裹我的那块红布
终止于你的手臂,我的童年
不过是一场远方的事
我用铅笔画下的马走丢了
积木碎裂,彩泥风干,海妖的鳞片变成花粉
长廊听不到茁壮的心音,沙器和石头生
出锈蚀
甚至一起玩过的游戏
“我们都是木头人,
不许说话不许动!”
也已经被时光领养
一个人的暴风雪冷却了灯盏
谁还能在重重的心事中计较得失
街角的菊花,沿着草茎
从青涩开到了明黄
虽然我爱你啊,奶奶
你的晚年,在远方
却依旧不够平静……
冬夜
我热爱这样的夜晚
热爱和我怀着同样心情的
树木,河流,地铁和戏院
热爱丝绸般细腻的静,热爱
从天而降的光芒覆盖在灰色的屋顶
还有麻雀。像一群胆小的巫师
没入无人的街
用翅膀收紧黑暗
它们的轻和缓,与飞翔形成呼应
空气湿润,不知是霜降还是露水
风干得仿佛泥巴
张着惊呼的嘴,回旋向上
暖暖的灯火深处
普洱和啤酒花的碰杯
像是衰老和青春的一次相遇
对于生命,我没有太多的要求
只要能在这样的夜晚
独自沉醉
或是,跟谁谈谈幸福
我总想轻轻地喊出
一个名字
我总想轻轻地喊出一个名字
纯净而羞涩
如玫瑰在阳光里笑
我喜欢这个出生在早晨的名字
镶着露珠的蕾丝
从唇齿间经过会留下淡淡的甜味
我总想轻轻地喊出一个名字
以黎明中第一只小鸟的声音
婉转而悠扬
握着词语冲破天空的幽静
我喜欢这个新鲜的名字
包裹着水蜜桃的汁液
偶尔一挤,满手都是盈盈的香气
我总想轻轻地,轻轻地
在无人的夜里
用穿透了心情的思潮
温柔地拍打着一个名字
奔跑
在草原
没有什么比奔跑更重要的了
风呼拉拉吹散野兽的鬃毛
牧民的心情和牛羊一起长膘
广阔的草原被浓缩在马头琴里
暗哑的弦音是一次悠远的旅行
一只鹰在苍茫中盘旋
叼起毡包上晾晒的古老的牧歌
白云的影子在湖面上行走
自己赶着自己
草海的深处,一支银鞭甩出闪亮的弧光
鸟鸣轻轻地撞击着骑手的衣襟
众草也在幸福地飞奔
以阳光的加速度
先于呼啸的马蹄
抵达春天
城楼天使
女孩儿,你站在悠久的城楼上
如古线书的一阙婉约
残缺的朱漆,突兀的青瓦
是情调,点点琉璃屑
亮一下,又亮一下
你是阳光里的锦锈画屏
途经万紫千红的旅行
花落阶前
芳香的火焰补白了
历史与现代间的梦境
你的呼吸甘若菊兰
被天空未知的辽阔
紧紧抓住
但,不要试图对风诉说幸福
落叶般泛黄的景致小到
刚好盖住你的心
你这虔诚的寂寞者
极尽辉煌而来,却不能
璀璨成荫
留在城楼上的静止的物事
不过是一根洁白的羽毛
如玉磬梵音
轻落心头
春来了
一次清冽的寒冷后
小草,脱去保护色
伏兵似地站了一地
拼出一片又一片的深绿浅绿
风敲开三月的芽苞
喇叭花吹响春的号角
睡了一冬的时间站在鸽翅
清理树顶佩戴的积雪
衔着春泥的小燕子
丢失了去年的小木屋
飞来飞去,飞来飞去
像飘在半空的温暖的词汇
一条彩色的河流
和着岸边沉沉的童声
行走在春天的路上
深夜一场突如其来的雨
惊醒大地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