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斡尔族传统交通工具研究
2011-01-01王怡
理论观察 2011年2期
[中图分类号]J50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1)02 — 0136 — 01
达斡尔族是生活在我国北方的一支古老的少数民族,其文化源远流长。由于该民族所聚居的地理位置位于黑龙江、内蒙古等高纬度地区(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渔猎业是其传统的生产活动,17世纪南迁后农业也迅猛发展。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这也就决定了他们本民族的传统交通工具的特殊性。
达斡尔族的交通工具分为陆上交通工具和水上交通工具两大类。最著名的陆上交通工具是大轱辘车,其他还有滑雪板、爬犁等。水上交通工具有独木舟、桦树皮船等早期交通工具以及后来的木板船等。
在北方民族的历史当中,曾出现过一个高车族,也就是古代的奚人。达斡尔族的大轱辘车是否传承至高车族,达斡尔族和高车族有什么样的关系等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但是达斡尔族的大轱辘车对北方诸民族交通发展的影响是无可辩驳的事实。随着达斡尔族与外界社会的交往,大轱辘车逐渐成为商品。在呼伦贝尔草原上每隔三五年就会在甘珠尔庙举行五至七天的庙会。期间,达斡尔人从聚居的莫旗、扎兰屯等地把大轱辘车带到庙会上换取蒙古人的蒙古马。到20世纪40年代,每次庙会都会有数以千计的大轱辘车被交易到蒙古人手中,深受蒙古族同胞的欢迎,对蒙古族交通工具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达斡尔族大轱辘车的造型以及用途来说,可分为三种款式。一是最普通的款式,用于生产及日常生活。使用黑桦木和柞木制作的,原料是每年农历二三月树木发芽前上山采伐备制的。大轱辘车是由大车轮、车辕、轮档、车辕板等组成的。车轴、辐条、车毂、车辋组成大车轮,车毂用材是黑桦木。车辕约4米长,套马、牛拉车载重可达千斤。达斡尔大轱辘车轻便适用,轱辘高大、受力面大、质轻,非常适合在草地、山林甚至浅水和沼泽中行走,在呼伦贝尔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二是礼仪用大轱辘车,多用于婚庆迎宾及年节礼仪。这种车是在普通大轱辘车上加装60到70厘米高的芦苇围编的车厢,车厢顶有柳木穹庐棚架,上面批盖桦树皮,车内长铺些毛皮或者毡毯之类的,既实用又豪华气派。三是专门拉圆木的车。达斡尔人素有伐木放排的生产习俗。木排顺流而下到达预定地点靠岸拆卸后,就是靠这种车把圆木拉到目的地。这种车的造型及结构与普通大轱辘车一致,只是车上车辕比较长,几乎比普通的车长一半。
爬犁(即雪橇)是达斡尔族冬季必备的常用交通工具之一。达斡尔族的聚居地大兴安岭南北冬季漫长,天冷雪大路滑。爬犁以马或牛套车拉人载物,在雪地上滑行比大轱辘车更轻巧实用,因此在冬季很常见。按照达斡尔人的民俗生活分类,爬犁有日常用普通爬犁、礼仪爬犁、狩猎爬犁、儿童游戏爬犁四种类型。所有类型的爬犁都有底滑板、爬犁架和坐铺。前三种大爬犁由于需要牲畜牵引,因此都有辕木杆以备套架;儿童爬犁非常轻便灵巧,用于儿童游戏无需牵引。
大爬犁底滑板以直径8到10厘米粗的黑桦木制作。黑桦的纤维细密坚硬,走向多弯曲,能承受强压和碰撞,不易断裂。凿平的底部加大了与雪地平行接触的面积,底滑板的两个前端略向上翘起,防止与石块等物直接碰撞。坐铺用柳条编结,上面铺草和兽皮。这种普通爬犁在冬季的日常生活中得到普遍使用。而礼仪爬犁多见于生活在鄂温克族自治旗的达斡尔人中,1949年前普遍流行。礼仪爬犁主要用于冬季的婚庆礼仪或者佳节中迎亲送友。其制作特点是在普通爬犁支架上固定有棚的木板车厢。车厢三面合围,在朝车辕方向留出口,没有门框,只挂着带刺绣花稳定饿盖帘布。左右两面有小窗户,镶有玻璃,车厢上有雕花装饰或彩绘图案,施桐油衣作保护。装饰题材多以花草鸟兽为主,造型精美,豪华气派。车厢内可坐4到6人。狩猎爬犁用于冬季伪装狩猎,其造型是在普通爬犁支架四周搭上框架,并将野草或树枝等绑在框架外,只留一个进出口。猎人手持猎枪躲在里边。爬犁由马或牛拉着一边吃草一边慢行,远观似杂草丛,野兽便不加防备,猎人可瞄准射杀。儿童游戏用的爬犁体积偏小,只能坐2到3个孩子。
滑雪板是达斡尔人早期的冬季常用交通工具,形状与现代的滑雪板有些相似,用松木、桦木板制作而成,长120厘米,宽15厘米,前端翘起。在底板上贴带毛的野公猪脊皮(也有贴夏季的狍子脊皮),鬃毛向后,以减少摩擦,提高滑速。达斡尔人在冬季雪厚时以滑雪板在山野中代步或追踪野兽,但迁居嫩江流域后该交通工具已失传。
作为渔猎民族,达斡尔人除了有陆上交通工具,也有很多富有民族特色的水上交通工具。大致有三种类型,一是独木舟;二是桦树皮船;三是木制小舢板船。
独木舟是将一根直径为60到80厘米,长约300厘米的圆木的一面削平整,用木炭在圆木腹中烧出一个槽沟,烧到一定深度后,用斧子修成凹形槽,做独木舟的船舱。独木舟从侧面看像一个梯形,船头船尾均上翘,以减少水浪的冲力。行船时人立于船槽内,用木棍插入水底靠推力的作用使独木舟前行。桦树皮船以柳木板条或桦木板条制作船的框架,外镶缝桦树皮船衣,在桦树皮上压木板条,两个木板条收拢于船的两端并用皮条缠绕固定。与鄂温克人和鄂伦春人的桦树皮船相比较,船身略短而船腹略宽。达斡尔人在黑龙江中上游时代多用此船,南迁到嫩江流域后逐渐少见了。木制小舢板船的造型及制作是从汉族人那里学来的,船身呈柳叶形,可坐3到4人,主要用于小河上的摆渡或捕鱼。
作为农耕和狩猎生产方式并存的民族,马和牛等大型牲畜也曾是达斡尔族人的代步工具。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民族融合的加深,传统的交通工具已经越来越少的被达斡尔人所使用,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便利的交通工具。但是这些传统的交通工具不应被遗忘,因其具有较高的社会历史价值,应该作为民族民俗文物更好地加以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