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观世界大王国丰富而奇特的昆虫世界

2011-01-01冯帅

西藏人文地理 2011年5期


  墨脱缺翅虫我国目前仅发现缺翅虫三种,除一种发现于台湾之外,另外两种仅发现于藏东南地区。由于在1913年首次发现的种类都是没有翅膀的,故命名为缺翅目,后来科学家们又发现了有翅型的缺翅虫。本次调查的发现地点在雅鲁藏布江北岸,而以往的发现地点都在雅鲁藏布江南岸,这一发现不仅为墨脱缺翅虫增加了新的分布地点,同时对研究缺翅虫的扩散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将为这一濒危物种的科学研究和保护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摄影,张巍巍IBE)
  复杂的地形,海拔高差悬殊的高山深谷,特殊的气候条件等诸多因素,使雅鲁藏布大峡谷成为当今世界上最为活跃的物种分化中心之一。由于大峡谷的西北部有高耸的青藏高原,可抵挡北来恶劣气候的袭击,所以这个地区不仅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无数的隔离场所,也是古老生物的避难场所,不仅有众多南方种类,甚至一些古老类群,可以在这里得以生存进化不少北方的种类也可以在这里得到生息繁衍。
  据2004年《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昆虫》记载,本地区发现的昆虫统计共有23目,242科,1264属,2078种。据本次科考发现,大峡谷里的古老原始的昆虫有弹尾虫、双尾虫、土衣鱼、石炳等,以及被称为昆虫中“活化石”的墨脱缺翅虫。
  
  “灯诱”:暗夜里的舞蹈
  
  昆虫是这个世界上最繁盛的动物,是所有生物中种类及数量最多的一群。在昆虫的世界中,每一种昆虫都组成了一个个小的王国。昆虫世界有一种博大的力量和神奇的艺术创造力。它们通过自己的翼翅和色彩,在黑夜中发出闪亮夺目的光彩。
  IBE的队伍里,有一个痴迷虫子的大顽童,他就是张巍巍。在雅鲁藏布大峡谷考察的每一晚,无论是在派镇的青年旅合,还是在大峡谷深处的村庄,甚至是在多雄拉山的松林口,当夜幕降临,他便挂上一幕白布,点上高瓦数的高压汞灯,等待各种昆虫“扑灯”。
  张巍巍是研究天蚕蛾和竹节虫方面的专家,是我国昆虫分类学泰斗杨集昆老先生的弟子,曾以《昆虫》集邮独步天下,近年业余从事昆虫分类研究,发表天蚕蛾、竹节虫等昆虫新属、新种若干。追溯更早一点,他从小就对昆虫特别地痴迷,上中学的时候,已经开始用胶片机拍昆虫了。郭亮曾描述过:“IBE的队伍里都是一些‘疯子’,在每个专业领域里面都很痴迷和疯狂……张巍巍为了守虫子就可以整晚不睡觉,他说:‘在黎明之前,那道光来的时候,会有另外一批虫子上来’,所以他就整夜分段。”
  张巍巍告诉我,“灯诱”通常他会分成几段:一点钟睡觉,三点钟会起来看一次,天亮之前他会再次起来,直到天完全亮为止收工。“当然,如果物种特别丰富的话,也是经常整夜不睡的”,张巍巍说,“天亮前那段,是一个很关键的时间,一是因为天亮之后有一些虫子可能会走掉,或者被鸟和鸡吃了,所以需要把它们收集起来。另一个原因就是一些种类只在天亮前才上灯而另一些不在夜晚上灯的种类,因为活动较早,看到这里有光,也会过来。”
  “灯诱”是IBE调查昆虫的一个常用手法,通过灯光在夜晚吸引昆虫,同时进行识别与拍摄。在大峡谷深处的加拉村,那张白色的“灯诱”布挂在我们入住的简陋客栈外,这是村里唯一一个接待游客的地方。每晚,大家围坐在一张废弃的台球桌旁,帮助张巍巍一起把灯诱到的各种昆虫通过树枝、小木棍引导到别的地方进行拍摄。通常,会转移到一块腐烂的树枝或者其他植物的叶子上,在“营造”的自然环境中进行拍摄工作。灯诱开始没多久,就有各种蛾类、甲虫及蚊蝇等飞向白布,在灯光下飞舞。仔细看这些飞舞的小生命,通体粉红、纯白、还有嫩绿色的蛾类,以及各种金光闪闪的小甲虫等。身处各种昆虫之中,一开始有些害怕的人,也能慢慢感受到生命世界的美妙。时常白布上会出现几处晶莹剔透的卵,有大有小,来自不同的种类。它们的生命很短暂,也许即将和自然界告别,但同时也将新的生命留下。
  没一会儿工夫,有三只很大的蛾子飞到了白布上,张巍巍很兴奋,是天蚕蛾。天蚕蛾的个体比较大,翅上都有一对眼状斑,发出警告时便张开双翅,露出像眼睛一样的图案以吓退敌害。在外行看来,这三只大蚕蛾看上去几乎一样,张巍巍却说,这是三种不同的大蚕蛾,一种与香格里拉地区发现的很像,但仍需要进一步辨别。他说,大峡谷和内地的昆虫差别很大,晚上看到的很多品种都是平常在其他地方见不到的,可能有些近似,但却是不同的。
  张巍巍说,因为是PAng录为主,除了注重细节之外,希望能拍到更多的种类,更全面的记录。他进一步说,记录时主要突出强调的是角度,比如拍标本照,背面、侧面都要拍,如果纯粹为了艺术效果,拍出来的照片有时候是没法鉴定的。
  尽管如此,在张巍巍的镜头下,大峡谷的虫子们却变得异常美丽、色彩缤纷,当一些不曾受重视的昆虫被放大之后,你会发现那些生活中艺术的灵感都曾来源于大自然。
  
  古老生物的汇聚地
  
  除了夜晚的灯诱,张巍巍白天会去附近的树林深处,那些横生的倒木
  在树皮下和腐木上寻找一些其他种类的昆虫。离开加拉村去往直白村的路上,经过一段茂密的树林,一块巨大、潮湿、腐朽的树干横卧在路边,揭开一层早已死去的树皮,发现了蝎子和土衣鱼。土衣鱼作为原始昆虫的一种,是自由生活的种类,数量和种类都较少,与普通的衣鱼不同,土衣鱼的身体上没有鳞片覆盖,多为白色或米黄色,时常会与双尾虫混淆。
  自第四纪以来,西藏东南部山地曾出现过多次冰期。但雅鲁藏布江对暖湿气流起有通道作用,当地许多沟谷较低处成为了某些昆虫的天然避难所,北方迁入的种类和一些原始的古老昆虫在此得以生存、繁衍。于是在大峡谷地区生存着较多总类的原始昆虫。据IBE调查,大峡谷内存在的原始昆虫有弹尾虫、双尾虫、土衣鱼、石蛹等,这些原始昆虫的类群,大多生活在土里、朽木、树皮以及石头上,均为无翅昆虫。
  张巍巍还介绍,有一种被称为“活化石”的古老昆虫
  缺翅虫,我国大陆目前只发现两种,全部为大峡谷地区的特有种类,其中墨脱缺翅虫就是这次IBE拍摄到的明星物种之一。
  世界的昆虫种类大约有1000万种以上,现在已被人类认知的昆虫大约是100万种,只占其中极少一部分。每年各地的研究学者都在不断地记录新的昆虫种类。雅鲁藏布大峡谷由于其具有特殊的生态环境,不仅给我们呈现出异常丰富的生物资源,同时为昆虫以及其他生物科考提供着重要的研究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