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调查:EVA实施呈个性化趋势
2011-01-01殷明德
董事会 2011年3期
企业对EVA实施深度试点的必要性和主要目的存在广泛认同,EVA实施呈现个性化趋势。然而,受访企业在是否具有进行深度试点的能力问题上存在较大的分歧,而对资本节约的主要路径、资本成本率的确定等问题,则有待进一步厘清认识
不同于围绕盈利和效益展开、管理逻辑较简单的其他管理模式(如全面预算、关键绩效指标、平衡计分卡等),EVA与利润之间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利润多EVA未必就多,EVA增加而利润却可能不增甚至减少。也就是说,支持收入从而间接支持利润的资产可能会减少EVA;反过来,节约资本有利于EVA,却可能因减少了对业务的支持而减少收入,进而减少利润。EVA与利润的这种潜在冲突,显著增加了经营的风险和EVA指标改善对其他或综合业绩的副作用,也增加了EVA考核与价值管理的实施难度,因为运作稍有不当其负面效果将逐步放大。
为此,本刊编辑部携手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EVA咨询专家,于2011年年初设计并向以央企为主的部分企业发放主题为“EVA实施思路”的书面调研问卷。从有效回收的反馈问卷分析发现,企业对EVA实施深度试点的必要性和主要目的存在广泛认同,EVA实施呈现个性化趋势。然而,受访企业在是否具有进行深度试点的能力问题上存在较大的分歧,而对资本节约的主要路径、资本成本率的确定等问题,则有待进一步厘清认识。
央企、上市公司积极参与
此次问卷共设计17大项、40个细项问题,涉及EVA实施的工作模式、目标值确定和分解方法、与利润指标的协同性、引入EVA后的业绩薪酬、企业主业特征与相关资本支出、战略、资产特点与节约资本途径、研发周期与投入、如何看待考核的深度试点等诸多方面。
问卷发放对象为央企、地方国企、民企,前两者包括成员企业,累积发放52份。调查问卷最终回收21份,回收率42%;有效问卷共计9份,有效回收率17.3%。在9份有效问卷中,7份来自央企(含上市公司),其他两份分别来自国企上市公司和民企上市公司,均为高科技企业。央企、上市公司成为问卷反馈的基本来源,反映出国资委政策直接和间接影响所及。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113/XxYgTSLKb5r6mmciiNWRKP.webp)
从9家企业所属行业来看,分别涉及重型装备制造[A]、机电装备制造[B]、机车车辆制造[C]、医药制造[D]、建筑工程[E]、铁路工程[F]、集装箱运输[G]、生产资料贸易[H]和信息技术[I]等(各方括号内的字母为相关答卷企业的代码,与下文所示图表对应),涵盖制造、工程、服务三个大类的九个细分行业。
调查显示,答卷的管理人员多为董事会办公室与人力资源部有关负责人,但部分问卷由企业副总裁等较高层次管理人员亲自回答,反映了这些企业对EVA实施的重视。
尽管此次调研在方法上还仅是初步尝试,距离系统性、规范性和功能性调研(可直接生成选择性方案中的构成要素及其组合)还有一定差距,并且限于篇幅,这里所列举的信息反馈仅涉及问卷调研的一小部分。但从这些有限的样本中我们仍能获得一些相当有用的信息,对制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EVA实施方案,使EVA的引入在促进企业发展战略、提升经营效益与核心竞争力等将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EVA实施呈现个性化趋势
围绕着EVA在央企一年来的实施,7家央企中仅有4家进行了回答,反映出还有部分央企在过去的一年中并未开始实施。但就反馈来看,较充分地显示出集团公司EVA实施部署内容与方式的个性化倾向。
调查同时显示,部分央企在EVA实施过程中体现出务实的精神。在EVA这样一个国外经验无足可取、国内早期实践尚无成功经验可资借鉴的条件下,仍然积极探索价值创造与自身业务相结合的方法,也反映出央企在EVA实施的方法上遇到了重大的挑战。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113/Fh4APKU2qWmptcvghT2AYH.webp)
就2010年已经采取的经营措施(见表1),企业反馈呈现5个显著的特点: (1) 4家已开始实施EVA考核